暴力教育孩子真的是好方法吗?
事情是这样子的,一个爷爷带着孙女去超市里买东西,结果那个孙女赖着不肯走,爷爷就打了你一巴掌,这个时候周围的人都围过来,他看周围的人围的越来越多,想把孙女带走,但是孙女就不走,他又打了一巴掌。结果把孙女打出鼻血了。
如果作为旁观者,看到这种情况的确是很痛心,特别是90后和80后,大家都会觉得你应该跟他好好的讲。但是一个老人他接受的教育就是棍棒的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能理解但是反对他这种行为。毕竟他这种教育方式已经过时了。
暴力教育不是好方法,但是的确能够很快的平息问题,其实你打孩子第一下打下去的时候,就代表着打孩子已经无效了,只会越打越多。
真正有效是约定好,你不要犯错,犯的错我要打你起威慑作用,这个才是最有用的。真正的实施的时候,就已经代表着没有用了。
孩子必要的惩戒还是需要的,但是我是坚决反对用暴力对付孩子。你可以打一下他的手,但你不能打他的脸,因为你打他脸的时候,你是处于愤怒状态,你发泄的是你的情绪不是惩罚他,你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你觉得丢面子了才打他,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很鄙视这种行为这种教育方式。
我也会惩罚我的孩子,但是前提条件我会把他拉过来,告诉他你犯了什么错误,然后让他自己说应该受到怎样惩罚,然后我就实施惩罚,当我被孩子惹怒的时候,我绝对不会出手,那个时候出手只是发泄自己的情绪,不是教育孩子。
真正教育孩子有效的方法就是跟孩子一起制定规则,然后教孩子遵守这个规则。如果违反规则就惩罚,才是最有效的。
暴力教育孩子真的是好方法吗?
我认为棍棒教育是难以出“优秀”的孩子的,最少我认为从棍棒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在心理上是有问题的。虽然他们成绩可能很好,但是他们成绩好的原因并不是出自于真正的原意,而是来自外在的压力,这种学生未来其实很危险。
教育中方法很多,棍棒教育只是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我们所谓的“严师出高徒”,并不是真的严在棍棒教育。严厉的教育并不一定是棍棒。在现实生活中,对孩子严厉并不一定需要对其体罚,还有很多种方法。
对于孩子来说,体罚带来的是暂时的听话,带来的是暂时的成绩优秀。但是从长远来看,孩子是“口服心不服”的。这种不服,如果一点有机会,就会爆发。结果难以控制。有的孩子可能会在棍棒教育下自暴自弃,可能离家出走,也可能自杀。
所以,我认为,教育还是要以“爱”为基础。要让孩子体会到爱,才是教育的根本,如果我们的教育都基于暴力,基于棍棒,我们的孩子一定是畸形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所谓的“优秀”人才其实有很多缺陷的原因。
北京大学高材生吴谢宇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从学习上来说,吴谢宇能够考上北京大学,说明了他的优秀,但是他能够在杀死自己的母亲之后若无其事的放了很长时间。其中很重的原因,就是吴谢宇的母亲对于儿子的管教太严,甚至不惜体罚。这种孩子的发展心理是有障碍的。
所以,我认为很多所谓棍棒教育下成为优秀的孩子,其实内心是不健全的。不建议家长采用棍棒教育,教育的多种多样,希望大家多多学习,用爱融化孩子的心,让孩子的爱中成长这样的孩子才是幸福!
暴力教育孩子真的是好方法吗?
因人而议,自律的孩子或调皮本质不坏的孩子不适合,但对那些顽皮的熊孩子也不能棍棒教育,只能用对身体不会有伤害的教条加以管制,知退守规听话便行,使用棍棒有可能会伤其身体,不赞成。
暴力教育孩子真的是好方法吗?
大概率不能。
暴力教育教导出来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缺陷。
但是如果这个“暴力教育”是对原则在一定程度上的遵守,那么,“偶尔的暴力教育”是可取的。
暴力教育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最显而易见的是,暴力教育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一定的伤害。
比如说,孩子的性格很有可能走极端,也许会因为暴力教育而懦弱胆小,也许由于家庭的暴力教育而暴躁易怒,更或者是,由于暴力造成的性格缺陷,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不仅仅如此,很多孩子还会有其他倾向,比如说,抑郁倾向,或者衍生出对于接触的渴望,和对正常温暖家庭的逃避,与人交往之时的自闭抗拒。
暴力教育不可取。
对于原则和规则的坚守。人有欲望,在一生中,也会犯下种种错误,尤其是三观没有塑造成型的孩子,所以,适当的让孩子在踏入社会之前,领略到规则和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办法分辨出“自己的”和“别人的”,这两种之间的区别,容易造成偷窃癖好的产生,尽管,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在偷窃。
这个时候就需要去用心引导,而如果孩子“拿走”举动时间过长,产生惯性,这时候就要配合上适当的“暴力”,像是打一些不会伤害到孩子的部位。
再例如,高空抛物。高空抛物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刺激的行为,很有可能成为“习惯”,所以,发现这种会对他人或自身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的举动,在第一次就要严厉制止,第二次可能就需要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暴力”教育。
暴力教育孩子真的是好方法吗?
暴力教育是不能教育出好孩子的。
说得更准确一点,这根本就不能算是一种“教育”方式,这只能说是“暴力”。
暴力下的孩子不会变得成绩好,也不会是听话的孩子。
为什么我们要反对暴力教育呢?
第一,暴力教育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很多时候,家长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教育孩子,他们不知道怎么用语言去教育孩子,而是选择用暴力行为去警告孩子。
这种时候,孩子表面上看是认错了,实际上只是因为他现在力量弱小,面对家长的暴力没有办法反抗而已。在他的心里已经埋下了一颗畏惧又仇恨的种子。
就拿我来说吧,虽然没有受到暴力教育,但是在我小时候我的爸爸对我还是挺严厉的,像这样稍微严肃地苛责我,我都能记忆犹新,就说明暴力教育对孩子的伤害确实是很大的。
我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我爸爸特别“热衷”于给我补奥数,说是要提前让我去熟悉奥数。于是就天天做奥数,天天做奥数,每次遇到我不会做的题,爸爸就很生气,当然,最开始的时候他还会耐着性子给我讲。但是一旦给我讲了一遍我还没有听懂的话,就会打我的脑袋。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特别害怕做数学题,其实在这之前,我还挺喜欢做数学作业的,但是一想着我做不出来奥数,我爸爸就要打我,心理压力很大。
像这样,在家长看来小小的一件事,对于我们孩子来说,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所以,希望家长们给孩子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暴躁,这样孩子们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
第二、暴力教育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我相信大多数家长的初心都是好的,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自己的教导下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有的时候错误的做法反而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差。
我的一个亲戚,因为常年工作繁忙,所以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即使在家里,也忙于工作。所以,工作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在家里的脾气就有点暴躁,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根本没有耐心地去教育孩子,如果遇到一点大问题,就对孩子拳脚交加。
本来男孩子到了初中就是叛逆期,再加上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现在家里人的关系特别僵硬,基本上不会聊天。在一起的时间就是吃饭,吃饭就十几分钟解决。每次看见这样的场景,我都觉得非常不值当。
明明是很好的家庭关系,为什么要让暴力教育介入到我们的教育中来呢?
第三、暴力教育大概率会让孩子也变得暴力。原生家庭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原生家庭总是给我们带来消极的影响,那么我们难免也会沾染上原生家庭的坏处。
尤其是具有暴力倾向的家庭,会让孩子误认为只有暴力才能解决所有问题。
如果孩子长大后遇到类似问题,他也只能想到暴力解决。
所以,请家长朋友们对孩子多点耐心吧,一起拒绝暴力教育。
暴力教育孩子真的是好方法吗?
暴力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暴力不能用来培养孩子。对孩子的培养,因人而宜,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是身教重于言教应该是培养孩子的方法之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