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这个比喻是否恰当?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这个比喻有些恰当,又有些不恰当

管仲他是治世之能臣,千古之贤相。诸葛亮也是千古之贤相,无疑他可以达到管仲这一层次,陈寿对他的评价是,管仲,萧何之亚也。

三国里面的名人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就是刘备是豪杰,诸葛亮是治世之能臣。诸葛亮治理蜀汉的确是有本事,刘备在夷陵之战带了之后,蜀汉已经空掉了,益州疲弊。

当时人心浮动,三郡反,蜀汉内部也是暗潮涌动,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情况下,诸葛亮硬是通过3到5年时间的努力,不但平定了三郡,且拥有了北伐的实力,并且跟吴国达成了同盟,使蜀汉南方无需担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自比管仲一点都不自傲,不夸张。

那就说一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就是自比乐毅。是诸葛亮的理想目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怎么样,我也认为他与乐毅有很大的距离。乐毅指挥燕国的军队打到齐国,最后只剩下两个城,如果没有反间计的话,可能齐国从此从版图上消失。是以弱胜强的典范,而诸葛亮很明显没有做到这样六伐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建功。自比乐毅有些浮夸。

但不管怎么样,诸葛亮是神一般的人物。是历代儒生的榜样。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这个比喻是否恰当?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丞相在南阳躬耕时,以管仲乐毅为人生榜样,这个比喻当然恰当,而且这三个人也非常相似。

其一,诸葛亮与管仲、乐毅生活的时代非常相似。他们都是生活在中央政权衰微、诸侯争斗不休的乱世。所以三人后来都寻得明主,得以大展拳脚,成就一方霸业。

其二,诸葛亮与这两位古人的出身也非常相似。他们都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都拥有显赫的先祖,都拥有颠沛流离落魄穷困的青年时期,后来又都因为获得了明主的信任与重用而开创了一番大事业,并都扶助己方弱小的政治势力击败强敌成为了一方霸主。

特别是乐毅,来自家族传统悠久的晋国乐氏家族,出过乐王鲋、乐羊、乐池等著名将相,诸葛亮则也有葛婴、诸葛丰这样的优秀先祖。他们的出身于境遇非常相似。

看来,诸葛亮也是幸运的,他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已经为自己定好了整个人生规划——首先要成为像管仲、乐毅那样的军政奇才,其次要在乱世中找到虽然势力弱小但雄心万丈的明主,然后要帮助明主打败强敌称霸天下,最后要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仍然保证自己身后的控制力与影响力,避免管仲、乐毅人亡政息、功亏一篑的悲剧结局。最后这一点最难,因为这不仅需要能力,也需要一点运气;但幸运的是诸葛亮做到了,做的不仅比管仲乐毅要好,而且几乎已做到了人臣的极致,直达圣贤之境界。

“追星”有四重境界。第一重是“崇拜偶像”,一如我们大多数;第二重是“效仿偶像”;第三重是“成为偶像”,这似乎已经成功了;但还有第四重境界,那就是“超越偶像”,甚至把偶像远远甩在后面!正如孔子超越了偶像周公,刘邦超越了偶像信陵君,苏轼超越了偶像韩愈,爱因斯坦超越了偶像麦克斯韦,诸葛亮也最终超越了偶像管仲乐毅,而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传奇与辉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