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首先更正你一个观点,应试教育他并非是不好的。因为有一些专家的观点不正确,因为我们提出素质教育,所以就把素质教育跟应试教育对立起来,把应试教育妖魔化了。现在存在的问题不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而是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必要的,因为必须教给学生答题的技巧和应试的技巧。这些都是很必要的。但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完全针对试卷这个考试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不考就不教,或者不严格的教,所以才有了主课和副课之分。主课和副科是唯应试教育的产物,唯应试教育,我给它命名叫做纯功利教育。他的目标就是为了考高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很纯粹的。
大部分人把应试教育跟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而且现在素质教育理解上出现了严重的误区,以为增加一些课外的东西就是了,由于校本教材不具备科学性,和严谨性,系统性,这样反而会拖延和挤占了学生的时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应试能力其实也是素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提问的题目应该改成为应试教育给中国带来什么?或者说纯功利教育给中国带来什么,这样比较合适。
纯功利教育带来了什么?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培养了很多高智低德之人。但是当一切都建立在教育这一个唯一出口之上的时候,这些事没有办法解决的。我写过类似的文章三篇在我的今日头条里面。你只要输入知常容 教育就可以找到。
应试教育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应试教育给中国带来什么
应试本无错
为国选拔人才,就得将学子分成三六九等。分级的思路无非是考试考查、举荐。考试考查靠自己表现,举荐靠伯乐。因此,相对公平一点,剔除人为因素,就是考试考查。
应试教育也没错
有了应试(中高考指挥棒),教育自会围着应试转。对于不应试的东西,学生愿意学吗?学校会教吗?家长会鼓励吗?
错在应试方法
现在的应试方法,只考察了“一时记得住的知识点”,没有考察“一生用得着的能力”。有什么标杆,就有什么路线。围绕这种应试方法的产业教育,说轻一点是误人子弟,说重一点是毁人误国。
错误的应试方法
1,应试面太宽,宽到远远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能用死记硬背来博取高分。
2,压抑能力的提升。学生为了博取高分,势必通过死记硬背的办法补短板,而放下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学习,压抑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对于感兴趣的学科,再用功提升能力,能力或许大幅度提升,但考试成绩就提高三五分,而补短板提高几十分是可能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成为高分低能就是必然的了。
3,应试没有考察思辨与创新能力,教学也没有培养思辨与创新能力,以至于建国70年了,还未能回答钱学森之问。
4,在整个社会上培育了精致的功利主义。无论是教与学,都会问一个问题:会考吗?整个社会都只注重那些可以量化的东西,做什么事情都先问:可以量化业绩吗?或者是:有用吗?
5,必考科目毁灭人才
对于语数外之外的各科天才专才,如何通过总分独木桥?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需要语数外高分。即便是数学天才,也过不去总分独木桥。
6,……
错误的应试教育
现在的教育还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明显只适用于师徒传承,是培训,不是教育!教育必须有“思辨与创新”,才能使下一代更优秀。
尤其是没有及早开设哲学课,教学生如何学会思辨与创新?
建议的应试方法
1,卷面至少要增加30%的开放式问题、20%的自选题,以评估学生的成长方向。
2,取消必考科目,由学生自报3~4门。高考是选拔考试,不再是通识考试。可以将初中毕业的通识考试平均成绩(或者是高一高二的年度考试平均成绩)记入高考总分,作为衡量知识广度的依据。高考不再考通识内容。
3,由学生自报3~4门,或许有上百种考试组合,这样一来,将学生分成了很多类。每类人才只与自己的同类人才竞争,无需与所有人去抢总分独木桥。这对各种人才脱颖而出将提供更加均等的机会。
4,各科的卷面分设置必须相同。现在的数学150分,那些卷面只有100分的科目,即便是天才也只有100分,而数学庸才也能够超过100分,庸才战胜了天才。公平吗?
5,如果一定要考6门,也必须实行“降低权重计分法”:将考得最好的计分权重100%,依次降低为:90%、70%、50%、30%、10%。目的在于:消除补短板的导向、突出其能力最好的科目。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今后应用知识,都是要扬长,而非补短!
……
教育导向正确了,教育自会改变的。无需讨论。
应试教育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我国在这短短的几十年当中,通过应试教育,培养和选拨了在政治,经济,科技,国防,教育,卫生,外交等诸多领域大批的优秀人才,为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成为世界强国,输送了大量的劳动者和创建者。下面我做一表明。
虽然应试教育有一些弊端。但就目前来讲,应试教育还是我国选拨各类人才中最公平合理的方法,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只要你通过努力能达到某个学校录取的分数,你就可以就读该校,没有人能剥夺你读书的权力,应试教育还能剔除一些人为的主观主义举荐制度,避免了人为的任人为亲,营私舞弊,只为满足个人的喜好和利益等腐败现象。
应试教育还能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一些普通家庭的孩子看到希望。如果现在不是应试教育,我们的孩子就可以随意学习,在没有约束的前提下,人的自律性和自觉性势必要放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松松垮垮,自由自在。我想会出现大家不想看到的结果。应试教育对学生来讲,也是一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 他们在长期的刻苦努力学习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论将来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发挥作用。
当然应试教育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有诸多弊端。其表现为, 学生学习的笼统性。一些有特长的学生,难以发挥他的特长,为了应试,埋头苦读,占据了整个时间和精力,只能是珍珠埋土。同时还增加了学校和学生的功利心。只注重学习成绩,减少了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了思想品质教育的缺失,为走上社会埋下了隐患。
总之,不论是举荐式和应试教育,都要从品学两方面同时入手,不能顾此失彼,失之东隅,得之桑榆。只育才,不育德,会造成人格缺失,只会误国误民。只立德,不育才,培养出一批庸人,也是不能利国利民的。所以,只有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应试教育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应试教育为中国带来了很多啊。
现在最悲哀的不是我们的教育,而是我们的民众有很多他自己不懂教育,她自己教出来的孩子,非常的失败,所以他就把所有的责任都怪在老师和学校的身上,怪在整个教育系统身上。我真的很希望这些人睁大他们的眼睛,看一下自己的孩子很失败,人家的孩子却很成功。
看到现在中国的高铁技术了吗?看到现在中国的军事技术了吗?如果中国没有人才,这些东西都是哪来的?这都是人家的孩子创造出来的,不是你的孩子创造出来,所以你就把责任推到人家的身上了。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全世界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你去美国考个什么耶鲁大学,考个斯坦福大学,哪一个学校不需要考试就可以进去的。如果真的有一个学校不需要考试,可以破格录取,那是因为你有后台,有关系,有钱。
不懂教育却对教育指指点点,这就是中国大部分网络喷子的现状和做法。把权交给你,你只会照抄西方的一套,可惜这只有死路一条。
应试教育好好的搞,让应试教育更公平,没毛病,他们为什么反对应试教育,因为自己的孩子差劲呀,看看人家的孩子多优秀,你就会觉得无地自容。
应试教育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会来事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多!像钱学森那样的少了一些,创新人才少了些!
应试教育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带来了“科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