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马关条约》赔款两亿两白银,那么多钱换算成现在的钱是多少?日本拿这些钱都干什么了?
小时候以为清朝赔给日本的白银,是直接付白银,实际上并非如此,当时是用足量的白银运送到英国伦敦兑换成等额的黄金,再折算成英镑,划入日本人的账户。
当时的世界是金本位,而黄金与英镑是挂钩的,英镑就等于是黄金。
按照《马关条约》,清朝向日本支付白银两亿两。
实际上,清朝赔出去的钱并不止这么多,因为这笔钱实在是太多了,清朝一下子无法支付。
无奈之下,清朝只能选择分期付款的方式,而且清朝很大一部分的赔款,也是从国外借的,跟现在的分期付款一样,这么做会产生很多的利息,清朝最后给日本的远不止两亿两白银。
在《马关条约》签订的时候,日本还要走了大片土地,其中包括辽东半岛。
由于日本的做法妨碍了其他列强的利益,因此导致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清朝虽然保住了辽东半岛,但也额外付出了三千万两白银,称作“赎辽费”。
原本两亿两的赔款,被分成了八期,分期偿还。
第一期五千万两,在条约签订后半年内交付,第二期五千万两在条约签订后一年内交付,剩下的在条约签订后六年之内交付。
除了第一期之外,剩下七期还款,每年都要交百分之五的利息,一千万两需要交五十万两的利息费用,所以清朝后来想尽办法,想着能够提前还款。
在履约的过程当中,日本人也是费尽心思尽可能让清朝付更多的钱。
比方说日本在甲午海战之后,在山东的威海卫驻扎了一支军队,每年的驻军费用五十万两,日本威胁清朝,一条没有付清赔款,军队就不会撤离,这些钱都是清朝付的。
此外,日本还经常以清朝赔付的白银“成色不足”作为借口,要求补偿,结果最终清朝因为这个缘故多赔了日本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
在用白银折算英镑的时候,日本再次从中作梗,让清朝又额外多付了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最终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从清朝手中获得的钱,大约是2.6亿两白银,按照当时的汇率折算将近3.9亿日元,而那时候日本一年的国家收入也才七千八百万日元而已。
日本方面得到了这么多,清朝付出的可不止这么多,为了给日本赔钱,当时国库空虚的清朝到处借钱,向西方列强各种借款,也都要付利息。
这么多的钱,日本方面的花销分配,也是各种精打细算。
首先就是对于军费的抵偿,日本与清朝一场大战虽然获胜,但元气大伤,甲午海战日本的总军费花销大约是两亿日元,这么一算,日本还剩下1.9亿日元。
得到的赔款当中,有一半用于军费,包括各种海军陆军的扩充,这是大头。
不仅是军备扩充,日本还用赔款设立了三千万日元的军舰水雷艇补充基金,这么一算,日本当时用战争得到的赔款的大部分,继续用于培养军事力量。
除了军费,日本还用七千多万日元,作为当时日本进行币制改革的准备金,大量的赔款让日本很快完成了金本位的币制改革,迅速融入当时西方的金融体系。
再来就是各一千万日元的教育基金与灾害救助基金。
很多人说日本人用大量的战争赔款用于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话不假,但并没那么夸张,日本得到的战争赔款绝大多数还是用于军事扩张方面。
而剩下的钱,几乎都进入了日本皇室的库房,还有其他相关人员的腰包当中。
甲午战争日本押上了自己的国运,但最终赢了,日本也通过这场战争赚得盆满钵满,与此同时也极大助长了日本的野心,对于清朝,对于整个东亚大陆越来越觊觎。
按照日本当时进行的币制改革后的局面,日本当时一日元能够兑换0.75克黄金,日本通过条约获利达到3.9亿日元,也就是至少2.9亿克的黄金。
要是这么计算,即便按照现在黄金每克350元计算,也有一千多亿元。
这仅仅是通过简单的黄金计价进行的折算,实际上,如果按照购买力进行折算的话,那么日本当年获得的财富,更是一个让人瞠目的数字。
比方说,将其折算成实际的物资,像是大米、土地、各种资源等等。
因为那时候日本一年的国家收入才不到八千万日元,日本一下子得到了相当于国家五年的收入,如今日本一年的国家收入六十多万亿,如果乘以五倍可想而知。
中日《马关条约》赔款两亿两白银,那么多钱换算成现在的钱是多少?日本拿这些钱都干什么了?
按现在的银价,两亿两白银折合约50亿美元。
清朝的库平银每两37.5克,每盎司是31克,每盎司白银现在是21美元,折合每两白银约25美元,两亿两就是50亿美元。
当然这是简单的数学计算。
事实上应该按购买力计算才合理,在清末,一套不错的四合院约200两白银,也就是说,现在的5000美元就能买当时的一套四合院,放到现在显然不可能。
清朝是农耕社会,支柱产业是农业,不是房地产。如果以大米为例,当时一两白银可以买150斤大米,而现在一斤大米约0.5美元,这样折算,两亿两白银约相当于现在的150亿美元。
日本拿到这些钱后,除了弥补财政亏空,还有用于军事发展外,有相当一部分投入了国民教育。当时天皇设定了教育目标:要让北海道山沟里佃农的小女儿也要小学毕业。北海道是当时日本最落后的地区,佃农是社会最底层,而且还是山沟里的佃农,底层的底层。当时日本重男轻女,很多家庭生了女儿会抛弃掉,更别说小女儿了,还要让这样的小女儿受到小学教育。
说到甲午赔款,很多人会愤愤不平,但战争失败了,而且日军已占领山海关,下一步就要进攻首都了,被迫签下屈辱条约。
单纯说对日赔款,中国最后也没吃亏。因为后面有个段祺瑞的西原借款,比甲午赔款还多,这些钱后来段祺瑞拒绝偿还日本,最后也不了了之了。不过当时日本已经崛起,财大气粗,损失几亿两白银也无伤根本。而甲午赔款加上后来的庚子赔款,对当时的中国来说简直就是灾难,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灭亡。
中日《马关条约》赔款两亿两白银,那么多钱换算成现在的钱是多少?日本拿这些钱都干什么了?
随着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4月17日上午11时40分,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在马关春帆楼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有: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后因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同意交还辽东半岛,但清政府需交赎辽费白银三千万两。因此,清政府实赔2.3亿两白银,折合36450余万日元,而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清代的一两白银其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1000元左右。2.3亿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2300亿元左右的人民币购买力。
这项赔款的主要用在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于陆海军的军费,帮助日本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陆海军。这几乎占去了全部赔款的一大半。二是用作币制改革的准备金,这一笔用去了7260余万日元的赔款。三是设立各类政府基金。主要有三类,分别为军舰水雷补充基金(3000万日元)、教育基金(1000万元)、灾害准备基金(1000万日元)。总之,日本利用甲午赔款不仅重新开启十年扩军计划,大力扩充军力,同时兴办教育,引进和吸收西方技术和工业技术,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更主要的是通过签订《马关条约》,进一步刺激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同时,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胜也刺激了其他列强的侵华野心,随后不久列强就发出了“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的申明。他们不仅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而且以做中国债主,夺取路权、矿权和开办工厂等方式,在中国投资,扩大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势力,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独立自主的的地位进一步丧失。中日《马关条约》赔款两亿两白银,那么多钱换算成现在的钱是多少?日本拿这些钱都干什么了?
两万万两白银,饿死了自己,肥了恶邻,也助长了恶邻再次侵华的决心,这笔钱鬼子用来发展教育、发展科技、发展军备。不管满清如何的开疆扩土,也洗不掉带给华夏大地近两百年的屈辱。
中日《马关条约》赔款两亿两白银,那么多钱换算成现在的钱是多少?日本拿这些钱都干什么了?
李鸿章被日本打了一枪 支撑着签订卖货条约 还觉得挺牛 美日吹鼓手 把李鸿章搬出来当民族英雄 真正的英雄掩盖起来 我们这个民族任重道远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