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主粮是什么?他们气候炎热为什么还产小麦呢?
我国以秦岭淮河为分界,大致上北方吃面食,南方吃稻米,印度跟咱们差不多,印度人同样都以水稻、小麦为主粮,但分界没那么明显。
在印度,并没有那种几乎完全吃某一种主粮的地方,都是混着吃。
印度基本全境都在热带,出产水稻是很正常的,其实印度出产小麦也正常,因为小麦原本就起源于亚热带热带地区[澹奕],并不是说只有温带才能够种植小麦。
印度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虽然印度的总面积只有咱们国家三分之一不到,可印度全境都很平坦,因此耕地比重非常高,总面积仅次于美国。
不仅如此,印度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高湿水热条件非常优越。
从自然环境方面来看,印度种植水稻有着极其明显的优势条件,印度种植水稻的历史自然也是非常悠久的[澹奕],是全球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水稻出产国与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因为技术条件非常落后,印度不管是水稻还是小麦,其单位平均产量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是因为印度的耕地面积巨大[澹奕],因此其总产量在世界上仍旧比较靠前。
要说哪种作物是印度的主粮并不好说,只能说水稻跟小麦都是印度的主粮,目前印度的水稻与小麦的年产量,基本上都是持平的,都保持在1亿吨上下。
除此之外,印度也种植一定量的玉米、木薯与大豆等其他粮食作物。
所谓的粮食作物,并不代表平时直接吃的才算,像是主要用于畜牧业养殖、榨油的大豆、玉米等也属于主粮作物[澹奕],甚至于木薯、绿豆乃至香蕉,在世界有些地方也算主粮。
印度种水稻很好理解,因为水稻就是需要高温多雨的环境,生长才更快,有些人觉得印度的气候非常炎热[澹奕],怎么也种植那么多的小麦,其实这才是正常的事情。
说起来,小麦的起源地位于西亚地区的新月沃地,当地本来就是热带气候,而且高温少雨,也就是说小麦这种粮食作物,本来就是起源于热带地区的。
印度作为热带国家,种植小麦当然也非常正常,只不过印度降水多了些。
咱们觉得印度种小麦怪怪的,是因为我国小麦几乎都是北方出产,南方种的是水稻,实际上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南方耕地少人口多[澹奕],种小麦实在是养不活那么多的人口。
印度虽然处于热带而且人口稠密,但是印度平坦的地区非常多,而且季风气候区,也并非一年到头都那么多雨[澹奕],印度经常发生干旱,因此很多地方反而是种植小麦才更合适。
在世界范围内,小麦主要产地就是在温带,不管是我国还是欧美地区,实际上这主要是因为温带地区不太适合种植水稻,因为水稻在温带的生长周期太长,产量也较低。
全球像东北那样大规模种植水稻的温带地区,并没有那么常见。
在过去既然种不了水稻,自然种小麦就比较多,而全球种植小麦的热带地区同样不少,比方说中东各国[澹奕]、印度,南美洲的巴西等等,热带地区同样可以种小麦。
印度种小麦并不是什么怪事,也不算是什么科技进步逆天而为,小麦本身就能在热带生长甚至还长得更快[澹奕],因此印度这个地方,水稻小麦都是混着种的,没有明显种植区域分界。
印度的主粮自然就是大米跟小麦,另外像是马铃薯跟木薯在印度也很常见,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吃素的国家,其年人均肉类消费量世界倒数第二,这节省了很多粮食。
咱们国家每年进口大量粮食,主要就是用于畜牧业养殖,因为大家要吃肉吃蛋喝奶。
印度人吃肉少,自然就能节约很多粮食,而印度人平时的主食,最常见的就是手抓饭还有各种薄饼之类的食物[澹奕],以及各种素食丸子、面食小点心什么的,大多都是大米小麦。
整体来说,印度的主粮就是小麦与水稻,其次也有土豆跟木薯,世界范围内热带地区出产小麦并不少见[澹奕],毕竟小麦本身就起源于热带,小麦主要产自温带不代表热带不能种小麦。
印度的主粮是什么?他们气候炎热为什么还产小麦呢?
印度是一个接近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生产对这个国家非常重要。我们国家主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和小麦。水稻可以说是热带地区种植最广泛、最普遍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和长江流域。而小麦是黄淮平原上的主要农作物,这里的小麦产量高,是我们国家重要的小麦产区,历史上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农耕文明的起源地,种植小麦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农耕经验。
小麦是温带湿润地区农作物品种,耐旱、喜阳光,不需要太高的热量,小麦自种子萌芽后,需低温条件才能形成结实器官,这段时间称之为春化阶段。春小麦5-20℃,5-15天;半冬小麦品种0-7℃,15-35天;冬小麦必须在0-3℃条件下,经过40-50天才能通过春化。如果麦种自萌发后一直处于高温条件下,就不能通过春化阶段,植株只能停留在分蘖状态而不抽穗。
其次小麦种子也需要低温刺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使小麦由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才能开花结果,夏季我们收割完夏子后,遇雨水较多的天气,时间稍长一点儿就会发芽,这样的麦苗长起来后,不能拔节开花结果,这主要是6月份以后天气失去了低温这个条件。
小麦成熟期在6月份,从此以后天气越来越热,进入了一年的雨节,尽管水热条件好,但小麦却不能播种了,可是水稻却能继续,水稻的生长周期是4个月,收获稻子后可以立刻接着播种新稻,电视上我们经常看见华南地区上下两片田,一边是成熟的水稻,一边是刚插的秧苗,实现双季稻,有的地方还会出现三季稻,这也是有可能实现的,但小麦却只能一年一季,事实上我们从来没听说还有双季麦之说,可见低纬度地区低温对小麦生长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条件。
印度能播种小麦吗?我们经常听到印度每年遭受热浪袭击,每年因此有上千人死亡。它们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季气候区,北回归线穿过印度中部,纬度位置大体与我国华南地区相当,年平均气温很高,多地在20度以上,可是它们仍然能大面积播种小麦,2019年印度大米的产量大约为1.15亿吨,小麦的产量约为1亿吨,小麦播种面积约为2980万公顷。小麦与水稻都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就要看看印度是否具备低温这个条件。
上图是印度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印度也不是全国普遍高温,气候炎热,从南往北气温逐渐降低,南部年平均气温高达27.5~30度,可是北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几个邦年平均气温却很低,在10~15度左右,一月份北部很多城市如斯利那加7°C、喜马偕尔邦9°C、甘托克11°C、西隆12°C、科希马14°C、阿姆利则15°C气温也不高,冬季还会有两个多月天冷期,这个温度相当于我们国家郑州的气温,而郑州恰处于黄淮平原上,这里是我国冬小麦重要产区,为此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区有较好的低温春化条件,还是适合种小麦的。
从年降水量分布来看,印度西北地区与巴基斯坦靠近,降水量偏少,首都新德里附近在800毫米左右,而且500~1000毫米地区占了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这些地区极易适合小麦生长,我们国家黄淮地区降水量也就是在600~800毫米左右,所以从降水条件来看,印度大部分地区适合种小麦的。
降水与温度叠加,得出印度适合小麦的播种区域,如下图:
从小麦与水稻分布图上还可以看出较为奇怪的现象,印度小麦与水稻基本上分为东西两部分,呈经向分布特征。小麦与水稻所需要的热量、降水不同,小麦要求冬季低温,降水量要求不高,600毫米左右足矣,而水稻要求降水在1000毫米以上,热量资源丰富,积温要求高。而这两种农作物恰恰是这里的气候给予的,这也就是我们要谈谈的最后一个问题——印度气候分布特征。
我们常常说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对于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这样一统概全的说法并没有反映出印度气候的鲜明特点。对于我国季风性气候大家可能有这个体会:夏季全国普遍高温,而冬季南北气候相差特别大,华南广州入冬都困难,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天气非常寒冷。对于印度也是如此,夏季全国气温都很高,冬季就表现出很大差别。
印度冬季气候主要受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可是有一座高达7000多米的喜马拉雅山,横亘在印度北方,这种地形条件对印度东西两地的气候却呈现出很大差别,西部地区受青藏高原阻挡,高空中有一支南支急流,从青藏高原西部南下,往往裹挟着极地来的寒流南下侵入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地,而印度西部恰恰是迎面寒风,所以冬季西部比东部要寒冷,到了东部地区,气团要变性,天气要暖和一些。
其次,喜马拉雅山平均高度在7000米左右,山顶上终年积雪,夜间也会像山谷气候一样,冷空气下滑至谷底,这对印度靠近喜马拉雅山附近的几个邦影响很大,这些地方冬季气温就会要低一些,个别年份印度还有冻死人的新闻,反映出南下的寒流还是相当猛烈的。印度北部冬天的气温也很低,这对于小麦种子生殖化有很大帮助。
总结一下,对于印度是否能种小麦,限制条件不是积温不够,而是低温条件是否满足,这是由印度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有低温条件就很难了,这也反映出季风性气候特征,亚洲季风气候最为典型,让我们再一次深刻体会了亚洲冬季风的强大,是季风性气候让印度小麦生长成为了现实。
印度的主粮是什么?他们气候炎热为什么还产小麦呢?
谢谢邀请,印度是位于南亚地区的一个沿海国家,国土主要位于印度半岛上,南临印度洋,北靠喜马拉雅山脉。印度的国土面积约为298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七位,2019年印度的人口总数约为13.24亿人,是世界上仅次于我国的人口第二大国。我们发现印度的国土面积大约为我国的三分之一,而人口数量与我国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可以说人口基本相当,那么印度的粮食能否自给自足呢?
印度农作物分布图
实际上印度虽然国土面积与我国相去甚远,但是印度除了北部地区属于喜马拉雅山地之外,中部和南部地区都是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低矮的德干高原,这样一来印度拥有很大面积的耕地,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此外,加上印度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粮食作物可以达到一年多熟,复种指数较高,因此印度的粮食基本上能够满足本国的需求,甚至还能够有一定的粮食作物可以出口。
印度小麦田
印度的农业生产中,种植业比重较高,而种植业中又以粮食作物为主,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为两类,分别是水稻和小麦。2019年印度大米的产量大约为1.15亿吨,大米出口量超1200万吨,2019年印度小麦的产量约为1亿吨,小麦播种面积约为2980万公顷。我们发现印度的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是并重的,这就十分奇怪了,像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而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很少有水稻和小麦并重种植的区域。再说,小麦是温带粮食作物,为什么会在地处热带的印度大面积种植呢?
印度地形图
实际上,小麦是一种种植范围十分广泛的粮食作物,如果和水稻对比,小麦的水分需求更少,热量需求也更少,所以在很多高纬度热量较低地区和干旱地区都主要种植小麦,而温带地区是小麦种植的主要地区,但是在亚热带、热带和亚寒带地区小麦也有广泛的种植。影响印度小麦种植面积大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水源更为丰富的恒河平原,而德干高原上,由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受到了西高止山的阻挡,降水相对偏少,主要的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广阔的德干高原地区由于水分较少不适宜需水量大的水稻种植,反而适宜耐旱作物小麦的种植。
印度卫星地图
印度的主粮是什么?他们气候炎热为什么还产小麦呢?
印度主粮是大米,其播种面积约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0%,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30%~40%,并且是全国3/4 居民的主粮。
印度大米不仅是印度人的主粮,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之以。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供需报告显示,2019/20年度印度大米产量预计为1.18亿吨,上年为1.1648亿吨。2019/20年度印度大米出口量预计为1050万吨。
印度虽然气候炎热,但是,具有小麦生产所必需的条件。
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上,东北部和西北部与我国接壤。国土面积
297.47万平方公里,居亚洲第2位。2019年总人口13.66亿,仅次于中国,为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国。
印度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印度的耕地面积数量居亚洲之首,多达1.43亿公顷,人均占有耕地1.57亩。
印度全境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北部喜马拉雅高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1%;中部恒河
平原区,约占国土面积的43%;南部德干高原区和西部塔尔沙漠区、台地和缓丘陵、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36%。在国土面积中,耕地面积约占47%,森林面积约占22%,草地约占4%。
小麦生产所需要的条件,印度基本都具备。
1、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这些条件,印度不少地方都具备。
2、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小麦的生长发育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适宜温度范围。小麦种子发芽出苗的最适温度是15~20℃;小麦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6~20℃,最低温度为2℃,超过30℃则受到抑制。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共分四季,1—2月为凉季,3—5月为夏季,6—9月为西南季风雨季,10—12月为东北季风期。北方气温最低为15°C,南方气温高27℃,几乎没有无霜期,全年均可生长农作物,热量资源相当丰富。
3、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之后。印度光照充足,适应小麦生长。
4、水资源丰富。印度水资源充足,全年降雨量39300亿立方米,全国36%的地区平均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33.5%的地区降雨量在750毫米-15毫米;另有33.5%的地区降雨量在750毫米。
印度河流众多,全国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32.8%。
据印度政府官员称,2020/21年度印度小麦产量将达到1.062亿吨,同比增长2.5%。
作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也是小麦出口国之一。
印度的主粮是什么?他们气候炎热为什么还产小麦呢?
我国北方可以种植春小麦,春天解冻后种植,比冬小麦收获晚一点,收获后只能在播种生长期短的豆类,无法在种植晚玉米了,东北以前有大量种植春小麦的,但收获经常赶上雨季,不好收获,损失大,现在多是只种一茬玉米大豆水稻之类的。春小麦产量不如冬小麦,种植很少。现在种植冬小麦每年也得灌溉三四次才能稳产高产,不然每亩只能产一二百斤粮,不能灌溉的地块只能等天下雨种玉米土豆红薯花生谷子之类的东西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