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塔到底是谁修建的?
头一次去雷峰塔就被雷到了,因为现在的雷峰塔还安装了电扶梯与升降梯。
进入雷峰塔内部,也被极其现代化的装潢给吓到了,跟朋友打趣儿说,白娘子家里的居住环境还挺厉害的。
以前的雷峰塔早就已经轰然倒塌,如今的雷峰塔是在2002年的时候重建的现代建筑,作为杭州乃至于浙江的地标建筑,雷峰塔因为《白蛇传》的传说而名扬四海。
白娘子是峨眉山修炼千年的白蛇,尚未修成人形的时候曾被捕蛇人所捉,幸得牧童所救。
等到了修为大成之时,白娘子得到观音点化,只要了却凡尘之中的恩情就能成仙,也就是报答曾经的牧童救命之恩,而经过千年,牧童已转世为一名叫许仙的书生。
白娘子前往人间,以身相许,帮助许仙开药铺悬壶济世,逐渐爱上了许仙无法自拔,而这被金山寺高僧法海看在眼里,认为白娘子私配凡人,既害自己也害许仙。
最终,白娘子与许仙被拆散,白娘子被镇压在西湖之畔的雷峰塔下,法海立言,除非雷峰塔倒西湖水干,否则白娘子永远不能够离开雷峰塔。
而这段在国内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也让雷峰塔名声大噪。
雷峰塔还有个名字,叫做“黄妃塔”,因为最早的雷峰塔兴建于五代十国到北宋年间,是吴越王为了自己心爱的妃子黄氏所建设的宝塔,这座塔的确与爱情有关。
公元977年,吴越王钱弘俶的爱妃黄氏为其生下了一个儿子,钱弘俶大喜,但是黄妃却因为产后虚弱一病不起,心急如焚的钱弘俶想尽办法也没啥用处。
于是钱弘俶下令,在西湖旁边的雷峰山也就是现在的夕照山上修建一座宝塔,供奉佛陀,以此为自己心爱的妃子祈福,这就是最早的雷峰塔,也叫做黄妃塔。
只不过没过多少年,北宋宣和二年,南方发生了方腊起义,雷峰塔在兵乱中被毁。
直到南宋时期,当时的南宋偏安江南,定都在了临安府杭州,雷峰塔得以重修,就这样雷峰塔保存到了明朝时期,在嘉靖年间再次因为兵乱而被破坏。
清朝初期曾重修雷峰塔,康熙帝南巡时期还曾亲自为其题字,只是到了清朝中后期,雷峰塔年久失修也无人看管,变成了一座荒废的塔。
当时很多人眼见雷峰塔无人管理,潜入其中盗掘珍宝。
因为传闻当年雷峰塔乃是钱弘俶为自己的爱妃祈福修建,同时在塔中珍藏了大量的珍宝与佛经之类的东西,而且民间传说雷峰塔的砖可以辟邪,还能祈求得儿子。
大规模的盗掘,也导致雷峰塔愈发危险,最终在1922年轰然倒塌。
雷峰塔倒塌之后,考古人员在其中的确找到了不少的宝贝,比如最著名的就是鎏金纯银阿育王塔,这已经成为现在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雷锋塔到底是谁修建的?
塔先不说谁修的,单凭标题雷锋塔应改成雷峰塔。不要给人以错觉,标题要严谨。
雷锋塔到底是谁修建的?
雷峰塔又称黄妃塔、西关砖塔,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
雷峰塔为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王钱弘俶之王妃黄氏所建造,故又称“黄妃塔”。
雷峰塔塔身七级,砖结构,内藏石刻《华严经》及《陀罗尼经》等名贵文物。
雷峰塔风光旖旎,夕阳西照,宝塔金碧与山光辉映,别具风韵。醉人的“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
宋尹廷高有诗赞之曰:“烟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民间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就被法海和尚施法术镇压于雷峰塔下。
雷峰塔也是多灾多难。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侵犯杭州,疑心雷峰塔中埋有伏兵,遂纵火烧塔。劫后的雷峰塔仅存赭色塔身。
饱经风雨磨难的千年古塔不堪重负,雷峰塔于1924年9月25日轰然倾塌了。
(倒塌前的雷峰塔)
古塔倒塌,人们在有孔的塔砖中发现雕版印刷的经卷,首题“吴越王钱弘俶敬造《宝箧印经》八万四千卷,永充供养。时乙丑岁记。”乙丑岁为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塔内部分珍贵文物移置浙江省博物馆内。
2001年9月,在原址重建雷峰塔,2002年9月底竣工。
新塔保留了旧塔初建时风貌,地上六层、地下二层共八层,比旧塔多一层。新塔采用钢结构框架,总建筑面积6089平方米。重檐飞栋,塔顶采用贴金工艺,夕阳西照,金碧耀目,重现“雷峰夕照”之壮观。
图片皆选自网络。
雷锋塔到底是谁修建的?
现在的雷峰塔是经杭州市有关部门批准,由专业的古建筑单位修建的,具体情况可以查阅当时的“施工公告”。
于1924年毁去的雷峰塔应该是吴越王钱俶于公元976年左右修建的。下面仅就塔的渊源稍加展开叙述。
最早的塔 坟头的装饰(重建雷锋宝塔之英姿)
佛塔无一例外的都是宗教产物,起源于南亚,当地语言称为“塔婆”,佛塔是汉译,也有称为“方坟”的。关键的是“瘞(埋葬)佛骨所”曰塔婆。有舍利的叫塔,反之就叫“支提”、“难提”、“脂帝”、“制底多”,它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可以作为“供养处”,或者是“灭恶生善处”。我们后面要讲的“白娘子压在雷峰塔下”的传说依据,应该就是最后的那一句话。
南亚国家的佛塔所藏舍利的地方就是在佛塔圆形上方的平头(四方形)中,如上图。
而中国的佛塔瘞骨则深埋于地下(地宫)。典型的如陕西乾县的法门寺地宫,西安大雁塔史载也是层层中心有舍利。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无论软弱的李煜如何低三下四,赵匡胤还是于公元976年的阴历正月间,正是新春佳节之际,年过半百的赵匡胤接受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投降。
正值“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吴越国王钱俶星夜兼程“不觉到君家”強颜祝贺。吴侬软语的杭州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国王平安归来,为了实现心愿,众筹资金在西湖边的宝石山上建造了“保俶塔”,八角七层,在西湖的南峰,由吴越王钱俶建造了八角五层的“雷锋塔”。
西湖边的这两座塔,其实都是希望天下太平的一厢情愿而建。
赵匡胤没有干什么扣留的事情,热情洋溢的接待了吴越王钱俶,趁此机会,钱俶委婉的表达自己的心願,赵匡胤一巴掌拍在紫檀木御桌上:“放心吧老弟,俺誓不杀钱王”!
话音刚落,赵匡胤瞬间似乎有点苍桑的说:“尽我一生,保你一世!”钱俶呆立当场,心中叫苦不迭:“万一侬不在了,哪个保佑阿拉?
果然是“天道轮回”,赵匡胤死于“烛光斧影”中。
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赵炅(已经改名了)对吴越国钱俶施加压力,敦促早点归顺大宋。为了不使生灵涂炭,家园疮痍,钱俶把吴越近百个县,60万户百姓,十几万士兵的军队,造册登记上报北宋中央。钱俶被封了一个子虚乌有的“淮海国王”的职位,儿子封为淮南节度使。至此,南方全部平定,赵炅立即解决北方问题。
结语
应该说雷峰塔和保俶塔的建造初衷没有落空,江南百姓免受战火灾难。钱俶的做法正确。最后,在倒掉的雷锋塔地宫中,出土了一个石函,内套金棺、银棺,毫无例外,这是佛塔瘗骨处。至于白娘子传奇,你可以在“柳浪闻莺”处,品着虎跑水泡的龙井茶,听听越剧怎么唱的。
雷锋塔到底是谁修建的?
雷锋塔没听说过。杭州西湖边上倒是有座雷峰塔。
雷锋塔到底是谁修建的?
1924年雷锋塔在风雨雷电交加的夜晚轰然倒塌,闪电刹那间照亮大地,却也转瞬即逝,雷峰塔旧址似有阴影闪过,仔细看却了无踪迹任谁也相信只是眼花而已。雷峰塔真的倒了,却不见白娘子。鲁迅先生为此专门撰写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
关于《白蛇传》的起源白蛇传的起源争议很大,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故事,都可以成为《白蛇传》故事的创作灵感来源,我们如今所熟知的故事主要情节是来源于。
明末冯梦龙《警世通言》记载,传说南宋绍兴年间,有一千年修炼的蛇妖化作美丽女子叫白素贞,及其侍女青青(也称小青、青鱼、青蛇)在杭州西湖与药店之王主管许宣(或名许仙)邂逅相遇,同舟避雨,一见钟情,白蛇逐生欲念,欲与书生缠绵,乃嫁与他,遂结为夫妻。婚后,经历诸多是非,白娘子屡现怪异,许不能堪。镇江金山寺高僧法海赠许一钵盂,令罩其妻。白、青被子罩后,显露原形,乃千年成道白蛇、青鱼。法海遂携钵盂,置雷寺峰前,令人于其上砌成七级宝塔,名曰雷峰,永镇白、青于塔中。
众僧买龛烧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临去世时,亦有诗八句,留以警世,诗曰:
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
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
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到了清代为了增加故事的平民化,就有人开始往故事里添油加醋,进行二次创作,许仙前世救了白娘子,白娘子修炼得道后,化成人形前来报恩,所以这不是简单的一见钟情,这个设定也十分适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当时社会有狐仙报恩,鬼魂报恩等等故事,也是《聊斋》故事的创作灵感的来源。
白娘子还和许仙生下孩子,白蛇和青蛇被镇压后,这个孩子成年前来祭拜因为孝义感动上天,雷峰塔因此被打开,一家人得以团圆等等,这个故事有很多的衍生版本。
至于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白蛇的灵感来源于哪里,就不深究。
我们探讨故事中有几个矛盾之处,和不符合真实历史的地方,也解答雷峰塔究竟是谁修建的。
雷峰塔和法海半毛钱关系没有矛盾点:
- 法海高僧,不会拆散人家庭
法海法师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属于得道高僧,他出生于富贵之家是唐代名相裴休的儿子,俗家姓名裴文德,说起名相裴休大家可能不熟悉,他被比喻和唐玄宗时代名相张九龄一样的人物,并且唐后期的文宣之治他也有参与。他本人就与佛有缘,被称为“宰相沙门”他中年以后,断绝肉食,摒弃诸欲,焚香诵经,世称“河东大士”。
所以儿子收到影响直接度入空门也是可以理解。
法海所修行的金山寺,在古代是四大名寺(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之首,是古代佛门禅宗之首,声明远播海外,法海也是苦行得道,哪里会去管你家夫人是人还是妖。法海高僧因为《白娘子》故事成为了封建势力的捍卫者,是传统思想的代表人物,“法海你不懂爱”至今还广为流传。如果法海高僧知道自己身后名是这样,不知会作何感想。
- 雷峰塔修建时在北宋时期,此时法海高僧早已经过世。
五代十国时期,江南地区诞生了一个吴越国,统治者是杭州的钱氏一族,吴越国小,式微,病弱,因此不得不向中原强国称臣,因为很少对外战争,吴越国还算安定。到了末代吴越国王钱俶的时代,天下已经有了一统之势,吴越国无法左右天下大势。他继位后,励精图治,下令历年欠税尽行蠲免,境内田亩荒废者“纵民耕之,公不加赋”,民心大悦。又置营田卒数千人,以松江辟土而耕,达到“境内无弃田”,粮食丰稔,斗米十文。为了百姓安定也自愿投降,避免战争带来无意义的伤亡。是一个好君主,就是在他统治期间,迎来了佛螺髻发舍利(螺髻,系如来三十二相之一,言佛顶髻毛发向右旋转,其形如螺)
也就是说这是如来佛祖的舍利,其地位可见一斑。所以雷峰塔的规格,可不是一个修炼千年的白蛇够等级的。
2001年3月11日上午,浙江省文物研究所主持了对雷峰塔地宫的考古发掘,并且对全过程进行了现场直播。当时打开地宫时,专家的激动的表情,我至今依然还记得。
经历了18个小时的紧张发掘,共出土了珍贵文物七十余件。在重达100公斤的铁函内,梦寐以求的人们终于见到装有佛螺髻发舍利的金涂塔。
为何称之为雷峰塔?因为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雷峰塔景致称“雷峰夕照”,列为西湖十景之一。
雷峰塔在南宋时期,进入鼎盛时期,因为南宋失去了北方的半壁江山,所以国家将重点放在了南方,并建都临安,雷峰塔因此成为了京都之景。
明朝中期,倭寇进入沿海大肆破坏,因为雷峰塔惨遭破坏,燃起大火,只剩砖体结构。大明朝此时内忧外患,无人顾及雷峰塔的好坏。
清代后《白蛇传》的故事开始流传,雷峰塔因此迎来了第二春,哪怕它此时破落,也别有一种风味。从清朝末年开始,就像鲁迅先生写的“血馒头”情节那样,百姓十分迷信封建,民间流传雷峰塔的砖头能壮阳,能辟邪,还能利财。
中国社会不管什么时期,这“宜男”功能,都是让人无法拒绝的。
因此雷峰塔被疯狂盗窃砖头。
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部分塔砖中秘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面世。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2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地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雷峰塔。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有个叫做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许仙了;....................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论雷峰塔的倒掉》是近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一篇杂文。
如今我们看到的雷峰塔是在当时旧址之上重新修建的。
新塔通高71.679米,由台基(起到保护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其中塔身高49.17米,塔刹高18.25米,地平线以下的台基为9.8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