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脱发吗?

成年人没什么容易的,除了容易穷,容易胖跟容易秃,脱发现在几乎成了个普遍现象,为了防止治疗脱发,几乎费尽一切办法,可好像也没啥效果。

很多人觉得都是现在的人活得太累,熬夜什么的所以脱发,可实际上,古代人同样脱发。

很多的古画当中,不管男女的发际线都高得离谱,而且头发稀疏,古人的头发根本不像是现在古装剧里表演的那样浓密好看。

白居易在自己的诗歌《因沐感发》当中说道:“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为了防止掉头发,白居易居然一年洗一次头。

可就算是这样,白居易仍旧有一大半的头发都没了,因此只能戴帽子,他无奈之下又写了一首《嗟发落》自我安慰,说自己头发掉光算了,这样还轻松些。

古人认为经常洗头的确容易导致头发脱落,因此古人并不是那么频繁洗头,通常都是用篦子来篦头发而已,像是晚清的慈禧太后就是如此,但仍旧很多人大量掉头发。

虽然古代的生活节奏并没有现在这么快,古人往往也没啥子夜生活,真正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模式,但并不代表古代的人生活条件就很好。

那时候寻常百姓吃不起肉很正常,而且百姓们大多都受雇于地主家里作为佃农,还经常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乱饥荒,营养跟不上,精神压力也不小。

正因如此,加上古代的人往往喜欢束发,将头发给拼命扎紧,这样其实对于头发是很不好的一种做法,咱们经常见到道士之类,那样的头发就很容易脱落,是没法子阻止的。

因为大量的人掉头发,发际线很高,古人在先秦时代就弄出了“假髻”也就是假发,通常主要都是贵族女子们使用,而男人们往往是直接佩戴各种帽子。

古时候的士大夫文人,经常都是头上戴个帽子,一来是为了装饰,二来是为了遮挡,因为发际线实在太高,真的很不好看,即便有些自欺欺人的人说发际线高代表好运好命。

脱发这个问题真的是自古就有,从来就没有消停过,人们为了防止脱发,还有遮挡那离谱的发际线费尽心思,但到头来也没什么效果,现代人只是在重复古人的命运而已。

古人脱发吗?

先秦就有卖假髢(音弟)的,即假发。你说脱不脱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