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果为什么这么贵?

西瓜切片卖、草莓按个卖、一个蜜瓜几万块,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日本的水果价格都是非常雷人的,可以说是相当高昂,让人惊呼吃不起。

实际上日本的确有那种天价水果,可这种奇葩的水果一般是没啥人吃的。

就好像之前广东也有拍卖的一万多元一颗的荔枝,那只是极少数的个例,并非寻常现象。

然而整体来说,日本的水果价格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比较高的,在日本水果绝对的贵价物往往当做礼物送人,水果在日本的价格这么高,也是其自身的条件所导致。

日本列岛的整体面积仅仅38万平方公里,与咱们国家的云南大致相当,而且日本大多数的地方都是高原山地,平原面积十分有限,偏偏日本的人口超过了1亿。

如此地狭人稠的情况下,日本又不像云南有热带气候,日本大多都处于温带。

有限的耕地需要用来建设城市,需要种植粮食作物,真正能够种植水果的并不多,使得日本的水果种类还有产量都非常有限,因此当然价格水涨船高。

现在都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在古代的日本水果更加珍贵,那时候也没什么甜味的食物,因此水果几乎成为了有钱人还有贵族才能享用的,水果在日本作为礼物,成为了传统文化。

不仅仅是产能有限,日本的水果等农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与日本的农协息息相关,在日本有个组织叫做农协,几乎掌控着日本所有的农产品价格。

原本农协是为了将农户们聚集起来互帮互助,可时间长了,却垄断了所有的农业资源。

在农协的掌控之下,会员生产的农产品、水果等等都需要通过农协销售,集中收集与贩卖,虽然这很方便,但是也使得农协控制了大多数的农产品的价格。

为了调整供需还有提高利润,农协会对农产品进行筛选、加工与定价,日本不仅是水果,大部分的农产品的最终价格,都是农协给定的,而掌握市场的农协,自然不会便宜。

除此之外,农协还掌握着日本很多农户的生产资料,像是种苗、肥料、农药与机械等等,全都需要由农协提供,而这么一来,这些生产资料的成本也就变得很高。

农协通过出售资料给农民赚取利润,然后又控制着农产品的销售流通,掌握定价,再次从农产品的销售中获得利润,导致日本很多农产品都非常贵。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日本农协也强烈反对外来农产品大规模冲击日本的市场。

虽然日本的水果产量非常有限,但是在农协的努力之下,外来的水果就算是保鲜容易美味又便宜的话,仍旧很难进入日本的市场,导致日本的水果仍旧价格偏高。

农协如此霸道就没人想过反抗吗?当然是想过的,但从来没人成功过,因为日本绝大多数的零售商都与农协有合作的关系,脱离农协,就很难找到销售渠道,只能自己摆摊子。

少数直接销售农产品获得成功的农户,往往也会受到农协的报复攻击,甚至于什么下作的方法农协都做过,比方说破坏农户的农田等等,这在日本都发生过。

如此强势的农协,在日本几乎就是难以铲除的,农产品要便宜基本不可能。

当然农协也并非是一无是处,因为有了农协日本的农民也赚了更多的钱,而且农民们也不需要自己操心销售的事情,算是很方便,大多数的日本农户都老实待在农协当中。

如果见到过日本超市或者水果摊上的水果,经常都会发现,日本的水果绝大多数都是那种清洗非常干净,然后包装好的,感觉看起来就非常精品的样子。

实际上这也都是经过处理的,果园采摘的水果都需要提前经过筛选,那些长得奇怪还有质量不好的全都要去掉,然后将成品标准化清洗干净、集中包装再出售。

如此一来,人工成本就会变得比较高,而水果也就不会很便宜。

日本也有比较便宜的水果,像是那种残次品就是比较便宜,哪怕看起来只是长得难看了点或者非当天采摘的,而市面上那种精品水果往往都不便宜,给人造成一种日本水果都贵的印象。

另外还有就是日本人的习惯,咱们平时有事没事就喜欢吃水果,可日本的水果产量从古代开始就非常少,水果都是有钱人吃的,寻常人也就没有经常吃水果的习惯。

通常来说,日本人都是把水果当做是餐后甜点之类,而并非像咱们一样当成零嘴,何况日本的水果贵,大家也都不舍得那么吃,如此循环,使得日本的水果更加精致,更加高价。

不过话说回来,日本的水果价格虽然高,但也不至于那么夸张。

日本的平均收入与水果的价格相比的话,还是能够吃得起的,包括西瓜之类,日本很多商店经常有那种打折的水果,根本不会比国内的价格高很多,往往也就两倍的样子而已。

说起日本的水果贵,也是外国人对于日本的水果的印象,虽然日本的农业规模有限,但是每年出口的各种水果还是挺多的,比方说葡萄、草莓什么的,大多都是日本培育的品种。

说到这里,也需要提一下日本的农户非常喜欢培育新品种,而大量培育新品种就容易导致原本不多的水果产量经常波动性下降,使得价格就猛增。

新品种如果受到欢迎的话,那么往往也是挺贵的,这也是一种常态。

整体来说,日本的水果价格比较高,无非就是日本的自然条件很难生产足够的水果,加上农协的定价与抵制进口水果,日本的水果过度精致化,都极大推动了水果的价格上升。

日本水果为什么这么贵?

(日本市民抱怨蔬菜太贵,买不起了)

第一, 日本并不是所有水果都很贵,越是日本无法自己生产的水果越便宜;

第二, 日本水果贵的根源本质上还是全体国民反哺农业,为了让农民挣钱;

首先,日本水果普遍价格都很贵,这是没错的;我因为有好几个朋友在日本,所以我给自己办了一个“日本五年往返多次签”。2017—2019年我基本上只要看到机票便宜就跑到日本去玩一趟,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日本水果普遍来说挺贵的,比如说西瓜、哈密瓜这种在国内很平民的水果,我在福冈、札幌、大阪、高松、金泽、东京、仙台都为专门在超市里看了一下,确实很贵,哈密瓜基本上都是三四百人民币一个,草莓按个卖都是真的。

但是,日本并不是没有便宜水果,日本有些水果便宜起来比国内还便宜。

哪些水果在日本比国内还便宜?日本本国几乎不能自产的水果就便宜。

比如说香蕉,基本上日本本土不怎么产香蕉,日本国内95%的香蕉都来自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所以香蕉就非常便宜,不夸张的说,比我在北京买的香蕉便宜。

(比我在北京买的香蕉都要便宜)

甚至我还看到一袋香蕉(三到五支)98日元,差不多6块人民币一袋,超级便宜。而且我基本上走遍了日本稍微大一些的城市,这些城市超市我也差不多都逛过,香蕉基本上没有超过128日元/袋的。

当然,日本自己本国生产的香蕉那就是天价了。

还有就是牛油果,牛油果在北京差不多要卖到11块钱一个,但是在日本基本上是158日元—108日元/个,还经常打折,我在札幌和小樽都看到当地超市牛油果打折到大概人民币4块钱一个。

另外就是菠萝在日本也很便宜,特别大一个300日元,稍微小一点的100日元就能买到,但是要自己回家切。

总而言之,凡是日本不能自产的水果都挺便宜,甚至有些比国内还便宜。

(北海道产的小西红柿,一袋25元人民币)

为什么日本国内水果卖这么贵?

主要还是因为日本只有一个农协,基本上所有日本农民都加入了这个农协,农协会统一价格;而且日本在加入WTO时用能源、金融领域和农业领域做了交换,日本农业保护可以更厉害一些,所以日本农产品价格就相当高了。

当然,这些年日本人自己都吐槽日本农协越来越像是恶霸组织,但是不得不承认,因为有日本农协存在,日本农民在政治上的议价能力比一盘散沙的市民要强得多。

日本那些建在村里、镇里的设备豪华医院、体育馆、文化馆、活动中心,路上熊比汽车还多的高速公路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农协和日本政客们博弈的结果。

日本水果为什么这么贵?

作者小火星,常年居住在日本的好友。编辑米叔,资深媒体人,旅美学者,在美日欧生活多年,自媒体“这才是美国”“这才是日本”“这才是欧美”的创办者

大家应该都听过周围去过日本或者在日本生活过的人说过,日本的水果很贵。日本很多水果很多都是按个数买的,一袋苹果四五个左右大约在580日元左右,其他水果类似梨子、桃子、柿子等也是如此,香蕉的话稍微便宜一点,在超市一袋三四支,大约在100~300日元以内,好一点的西瓜、哈密瓜一个在1000~日元左右,樱桃一小盒也是差不多。那么为什么日本水果怎么贵呢?

首先是制度方面的原因。日本农民群体的组织性非常高,为了保持稳定的收入,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即农业协会。这使得日本历届选举为了得到选票,不得不重视农民的权利。从而有了很多农业保护政策。因此日本的一些农产品尤其是水果的价格居高不下。而为了保护本地农业,日本对于进口农产品的要求相当严格,因此基本上进口的水果也不是很多。而进口的水果基本上是香蕉、牛油果,相对于其他水果也比较便宜。

其次是生活习惯文化方面的原因。日本在成为发达国家之前,水果在日本是一种奢侈品。怀石料理里的点心,基本上就是用水果做的,尤其是葡萄、柿子、水蜜桃等水果。日本是个追求细致的国家,日本超市的水果会摆得很整齐,每个水果的大小都差不多,形状都比较整齐,多以价格不会很低。如果是形状奇怪的,大小不一有斑点的都会很便宜。

最后是成本的问题。日本国土面积小,耕作土地更是少,耕作水果的地方就更少了,再加上人力成本、保鲜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等,水果的价格自然就不会低了。

由此可见,日本水果贵还是有很多原因的。

日本水果为什么这么贵?

我来谈一下我的个人观点。

我没有去过日本,也没关注过日本本土水果行情,应该说是没有发言权谈论日本水果贵不贵的问题。

但我想说的是,日本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国家,日本有世界上最成熟,技术最先进的培育水果优良品种的科研团队。由于日本国土面积小,耕地面积就更少,可人口密度大,为了保障人们的果品供给,只有在精耕细作,优质优产上下功夫。日本本土种的水果应该是高质量的水果。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就拿我们这里种植的水果来说,前些年我们种的是脐橙、椪柑,可每斤只能卖几角或1元多点,自从我国从日本引进的“不知火”、“爱媛38”等品种,经我们一试种,产量质量都很好。

不知火,由于梗部有突起的短颈,果皮粗糙,感观较丑,又叫丑桔,丑八怪。果肉橙色,肉质脆嫩化渣,酸甜可口,风味浓郁,无核,深受消费者喜爱。也种植十多年,由于品质优,在全国各地口碑非常好,价格也一直稳定在每斤4元左右,比椪柑和脐橙翻了2一3倍。由于今年初春受疫情影响,价格降至3元左在,可脐橙只有1元多点。

爱嫒38,又名果冻橙。果皮溥而光滑,色泽鲜亮艳丽,肉质细嫩化渣,汁多味甜,品质非常好,深受消费者喜爱。2018年地头价从4元卖到10元每斤,19年也是4一5,5元每斤,给椪柑和脐橙相比,也是翻了几倍。这就说明品种质量决定价格。当然,也和产量有关,由于这几年种的地方少,总产量还不大,物以希为贵嘛,所以说价格相对的要高些。

当然,在我国也有很多名优特产,江西赣南脐橙,广西砂糖桔,温卅蜜桔,陕西、山西苹果,新疆葡萄等都是非常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水果,虽然说没有日本水果贵,但由于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大,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品种繁多,虽说人口多,但有选择的空间。特别是近些年,种植水果面积继续在扩大,水果多了,如果供大于求,自然价格就不贵了。

不知火和爱嫒这两年跟风种植的也特别多,再几年价格一定回继续下跌,而日本种水果的耕地非常之少,着重抓质量,不会出现供大于求,所以价格相对就会贵些。

以上是我个人浅见,望指证。

日本水果为什么这么贵?

以阳光玫瑰为例,前几年进口日本的还要几百块一斤,自从引进到国内后种植后,目前卖到了十几块一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们消灭了阳光玫瑰的贵族属性。日本水果之所以在国内很贵,就是因为有的品种在国内没有技术根本种不出来,而日本带有很强的保护性,不允许这种技术出口。

日本水果为什么这么贵?

因为农协的垄断。很多人有种天真的误解,觉得日本蔬菜水果贵,是因为农协在给农民谋福利。现实要真有这么美好,就不会出现「農協離れ」的现象了。事实上农协发展到今天,完全就是个依靠垄断吸所有人血的吸血鬼(包括农民/消费者/下游企业/政府),而且农民和下游企业还不敢轻易退出,否则就等着上血腥报复名单吧。

先看看他们是怎么捞钱的:

农协有一个专门的資材部,会统一大批量采购农药、肥料、农具,进价自然压低了,但卖给农民的时候,他们能卖出市场零售价的1.5倍到2倍,农具甚至卖出过5倍的价格,绝对暴利。这种强制购买虽然不成文,但你想自己采购?知道KY是什么意思吗?突然安静的空气分分钟压死你。

农民种出来的东西也一样,低价收购,高价卖出,两头压榨。

农协还拥有金融机构,也就是农林中央金库,可以给农民贷款。但问题是他们还做保险,所以就变成了捆绑销售:要贷款?买我们家的保险先。

顺便,农协有个别名叫「横領(侵吞)天国」,搜「農協 着服 横領」,吞个几千万的公款简直不要太多,连破亿都不稀奇,而且是全国开花:

JA北つくば、別の2人も着服/横領計1億5千万円に

JA花咲ふくい 横領1億7千万円

広島の元JA職員を詐欺の疑いで逮捕 被害2億円超か

約3億円不正引き出しで農協前支店長を告訴へ岡山・倉敷

高松市農協本店元次長が4億円着服

山口の農協、職員が4億円横領

愛知のJA、横領など5年で4億円 情報公開請求で判明

再加上农协拥有对农民的绝对控制权,你不管是想要提升自己的产量,还是想更换作物,都要经过农协的同意(基本会被驳回)面对以上种种不公,自然有农民干不下去了,想要脱离农协。

恭喜你,要被拉清单啦。

你自己种当然可以,但种出来的东西总要卖吧,你卖给零售的,他们就直接电话投诉。面对原子化的个人/小公司和这种庞然大物,百货公司/超市站哪边?

你如果搞直销,当网红,他们甚至会直接毁了你的农作物。富良野有家农园在脱离农协后,靠着直销年入1亿,结果:

・全自動換気装置が何度も狂うのでスタッフの操作ミスかと思って注意していた・2箇所の給水栓が開きっぱなしになっていることもあった・ブレーカーが落とされ、外部の人間の犯行と確信する・警戒する中でついに除草剤が撒かれた

先是全自动换气装置数度失灵,然后是水龙头大开,电闸被拉,最后终于被喷了除草剂。

6600颗密瓜全灭

事件曝光后,出现了幸灾乐祸的推特:

谁让你脱离农协的,被这样报复也是活该吧。日本不需要没有协调性的人

大家都在互相帮助,只有你一个人脱离农协,赚得盆满钵满。自私自利的人在日本是要遭报应的

这件事到底是农协的人干的,还是被泼了脏水,真相不得而知。这位社长在博客和推特说明事件后拒绝了媒体的采访(求生欲望很强了)直到半年多后才有过报道,说他找了警察和律师都没用,最后是靠着众筹1700万渡过难关的。顺带一提,众筹后舆论风向果然变了,说他自导自演,营销策略高明,emmmmm

上面这件事情因为犯人逍遥法外,真凶存在争议,但下面这些奶农/乳业公司遭受的报复是实打实的。

16年,《大地的拂晓》节目组采访了一个想脱离北海道阿寒农协的奶农。

每年要交200多万的手续费

本来全国只有农协下的10家指定团体收购生奶,他没的选择,但这时出现了一家叫MMJ(Milk Market Japan)的公司,高价收购生奶,再低价销售给乳业公司。

对此农协表示:退群可以,记得定期发红包啊。你每卖出1公斤生奶,我收你0.5日元。这个奶农月产200吨,所以一年要交120万。

这辈子吃定你了,就是这么霸气。

这期节目播出后,农协被骂了个狗血淋头,两家结仇颇深,农协找水军发软文,骂节目组背后的日经是受经团联指使,想摧毁日本农业。《大地的拂晓》则选择继续刚正面,报道了福岛乳业的遭遇。

这家公司本来是从农协下属的东北生乳进生奶的,但因为东日本大地震的关系一直都是亏本经营。

为了改善经营,社长找了售价低廉的MMJ同时进货(没有完全抛弃东北生乳,只是增加了进货渠道而已)

这件事上了当地报纸后,东北生乳马上表示,以前你们购买生奶是赊购的,但我们改主意啦,这次开始你们需要全额预付。

福岛乳业在东北生乳有1.7亿的贷款,如果全额预付的话,会造成资金周转问题,所以就商量着能否在还款期限上宽限几天?东北生乳说可以,让社长签了一份「債権譲渡担保権設定契約書」。

也就是说,以后福岛乳业卖出去产品赚到的钱,全部作为抵押,以换取更长的还款期限。

结果仅仅3个月后(还款期限未到),东北生乳就给福岛乳业的152个客户发送了「債権譲渡通知書」,将收入转到自己账下作为还款。

他们就是来要命的

如果我们和MMJ合作了,其他生产商也有可能行动起来

现在福岛乳业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

最后放几张北海道农协某部长的采访图,直接就在电视上承认黄油价格高企是自己搞的囤积居奇,还一脸得意洋洋的,也是没sei了。

消费者的心理嘛,你东西一多,他们就不急着买了

一旦商品越来越少,让他们觉得快要售罄了

就直接掏腰包了,虽然他们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到底需不需要

你的,懂?

完美解释了日本水果/蔬菜为什么这么贵。多说一句,他应该一辈子活在表情包里。

注:以上内部来源于网络汇总,如侵权,联系删!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