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闻太师地位为何那么高?
太师!帝王的师傅,能够做到这个位置自然地位极高,就连帝王在其面前也要行弟子之礼。
《封神演义》当中的闻太师,是纣王之父帝乙留下的托孤大臣,闻仲小时候就跟随碧游宫通天教主八大亲传弟子之一的金灵圣母学习道术,是截教的门徒。
虽然闻仲并没有成为天仙,但却是一等一的地仙,其法力高深,在碧游宫当中也是出了名的好人缘,谁都乐意帮忙。
闻仲与西周对战的时候,前去帮忙的三山五岳的截教仙人,一波又一波。
或许是与姜子牙一样,没有成仙了道的机缘,于是闻仲下山辅佐商朝的文丁,也就是商纣王的祖父,后又辅佐纣王的父亲帝乙,再来是纣王,成为了三朝元老。
纣王,包括纣王的父亲帝乙,在年少时就是闻仲管教着长大的,所以闻仲才成为“太师”。
帝乙驾崩的时候,让闻仲成为托孤大臣,所谓托孤大臣,就是让他拥有管教约束帝王的特别权力,并且赐予其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诛佞臣。
在商朝,闻仲拥有免死、打王、诛佞的特权,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纣王在做太子的时候,就是被闻仲管教着长大的,对于闻仲,他自然是非常畏惧,但同时也非常尊敬闻仲,因为闻仲的确是商朝的栋梁砥柱。
闻仲的权势虽大,但他忠心耿耿从无僭越之心,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商朝能够安享太平,闻仲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纣王对此也很清楚,所以他既畏惧也尊敬闻太师。
要说地位,闻仲毕竟是个外人,像是比干还是纣王的叔父,微子启还是纣王的哥哥,但比干最后还是被陷害,而微子启也在朝中属于不入流的存在。
可闻仲不一样,他是碧游法脉,虽然申公豹、姜子牙按照辈分还是闻仲的师叔,但闻仲在人间的地位实在太高,而且闻仲的本领丝毫不逊色于申公豹跟姜子牙。
在截教当中,闻仲的人脉是非常广的,他提出请求,基本上就没碰过钉子。
在朝堂之上,闻仲这个三朝元老托孤重臣,威望也非常高,纣王都不敢公然跟他对着干。
九尾狐等轩辕坟三妖虽然奉女娲法旨祸乱成汤江山,可对于闻仲,她们根本就不敢动,闻仲不仅有一颗忠心,而且本领高强,三妖胆敢动闻仲,无异于自取灭亡。
所谓太师,就是帝王的老师,原本地位就非同一般,而且闻太师这个太师,不仅是商纣王的老师,就连纣王的父亲帝乙,都是闻太师的徒弟。
从纣王爷爷文丁那一会开始,闻太师就已辅佐成汤,十足的元老人物。
而且闻太师南征北战,为商汤的基业立下了难以想象的功劳,要说威望贡献,商朝范围之内都没人能够比得上闻太师,包括商纣王在内。
而且纣王是闻太师带大的,这种老师对于弟子的血脉压制深入灵魂,畏惧成自然。
《封神演义》当中的纣王再怎么无道,可对于这么一个有功勋、有地位,先王托孤、朝廷中坚的太师,他又尊敬又畏惧,闻太师的超然地位,也来自于闻太师本身的实力与贡献。
封神演义闻太师地位为何那么高?
在封神大战中,闻仲作为讨伐西周的主帅,又是大商集团的太师,是帝乙先君的托孤重臣,但是朝中还有首相商容是三朝元老,但是我觉得闻太师的地位看着要比商容首相的地位还要高。
究其原因,每个朝代设定的官职职能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在商周时期,太师职位是仅次于君王。
闻仲作为一名托孤大臣、大商忠臣,依然是纣王的臣子。但在封神大战结束,姜子牙归国封神,闻仲和纣王都上榜了,闻仲被封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纣王却被封为“天喜星”,从神位上来看,显然是闻仲的神位比纣王还高,这是为什么呢?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要说受人尊敬的人物,闻太师会在其中,他在人间的时候地位就不低,到了天上更是了不起的神仙。
曾在纣王的祖父商王文丁时期,尊师命下山辅佐商朝天子。他手中有先王赐予的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为人刚正不阿,就连平时不可一世的纣王见了他也是又敬重、又害怕,所以闻太师在纣王的心中是有很重的分量的,就连有不同意见时候也是对他苦苦哀求,而不像对其他臣子那样直接下令。
作为商朝的首席大臣,闻太师很受大臣的尊敬,就连武成王黄飞虎和文官领袖商容见到闻太师的时候也要自称下属。
分析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闻仲身份尊贵。他的师父乃是通天教主四大亲传弟子之一的金灵圣母。他虽是三代弟子,却是嫡传。在截教中地位之高,普通截教散仙无法与之相比。他在金灵圣母门下修行五十年,论寿元不足百岁,可是,已经深得金灵圣母的秘传,已达大罗金仙中期境界,堪称三界万年难遇之奇才。若闻太师不死,不需多少时日,他或许就能窥悟天道,达到圣人之境。
闻仲与人交往,颇重情义。无论是耳闻还是目见前来助阵的道友,闻太师无不睚呲欲裂,悲痛欲绝。为朋友,闻太师不知道流了几遍眼泪。正因闻太师重情重义,道友们也愿意为闻太师甘冒奇险,挺身赴死,各路道友仙人纷纷下山助阵,可见其人品高洁。包括赵公明、十天君、九龙岛魔家四将等等。
二、闻仲贵为商朝太师,他还是截教的仙人,师父金灵圣母,是通天教主的四大亲传弟子之一,闻仲在其门下修道五十载,早已是大罗金仙修为,法力高深。他在封神大战中,为了卫护商朝江山社稷,鞠躬尽瘁,不辞艰辛,最后被云中子烧死于绝龙岭。姜子牙和闻仲虽然是敌对关系,不过姜子牙也是极为钦佩闻仲的品行,所以才让福德仙人云中子出手;而云中子作为福德仙人,一般而言是不会轻易杀人的,因为这样会有损他的福德之气,但他仍然出手了。
姜子牙和云中子觉得,闻仲如此品行高尚之人,死在别人手上太可惜了,或者说是对闻仲的侮辱。云中子是福德仙人,如果是由云中子来动手的话,闻仲虽然被杀,但却能分走云中子部分福德之气,基本可以保证闻仲上封神榜,而且还能得到一个不低的神位。
三、封神榜是元始天尊制定,由姜子牙来宣读的。元始天尊让姜子牙下山伐纣,本身就意味着元始天尊并不待见纣王,所以纣王的神位肯定高不到哪里去。而闻仲的话,虽然一直跟姜子牙对着干,但闻仲的忠心,元始天尊也极为钦佩的,在元始天尊的敕令中有两个关键词,分别是“尽忠报国”和“贞烈却高洁”;虽然闻仲的“忠”有助纣为虐的意思,但仍然得到元始天尊的高度赞扬,其实这也是天道的意思。
四、元始天尊虽然把整个截教都灭了,作为弥补,自然会将一些高等的神位分配给截教门人。所以你看,不但闻仲被封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就连闻仲的师父金灵圣母,还被封为“斗姆元君”,地位比伯邑考的紫微大帝还高,是仅次于玉帝的神位。
所以说,姜子牙的封神榜中,闻仲的神位高一些是很正常的。
封神演义闻太师地位为何那么高?
在《封神演义》中,闻仲是商朝太师,他曾拜截教金灵圣母门下学艺,其学艺有成后就在商朝为官。后来他作为帝乙的托孤大臣辅佐商纣王。
然而,由于商纣王无道,导致动摇了商朝的统治根本,与此同时,西岐周室广施仁政,并举起了反商的大旗。
闻仲为保商朝江山,就带兵出征西岐,他虽然百战不殆,但最终还是战死于绝龙岭。
闻仲是商朝的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的死,不仅敲响了商纣王走向灭亡的丧钟,而且也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那在《封神演义》中,闻仲的地位为何这么高呢?
其实,闻仲的地位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因为他是封神之战中商朝的重要代表人物,因为他曾在截教门下学艺,所以后来截教门下才纷纷下山保商。
闻仲是纣王时期的首席大臣,他官拜太师,亦是商朝的重臣,早在纣王的祖父文丁时期,他就开始辅佐商朝了。
正是因为如此,商纣王虽然残暴,但对闻仲,他不仅敬重,而且还有些忌怕,可想而知闻仲在当时商朝的地位。
当然,商纣王之所以对闻仲又敬又怕,除了他是商朝重臣之外,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闻仲有着极强的人格魅力和极强的精神力量。
闻仲在商朝为官几十年,他对商朝忠心耿耿,为了商朝江山,他不辞辛苦东征西讨。
总之,在当时,闻仲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拱卫着风雨飘摇的商朝江山,他东征西讨,百战不殆,真可谓是殚精竭虑
正是因为闻仲有稳商朝气数、镇商朝江山的功劳,所以他在朝中很有威望。
再加上,闻仲为人刚正,所以连商纣王他都敢直斥。
有时候纣王被闻仲斥责的也生气,但纣王心里明白,自己谁都可以不信,但却不能不信忠心耿耿的老太师闻仲。
正是因为如此,商纣王对他又敬又怕。
当时在朝中,除了闻仲,还有一个武成王黄飞虎,黄飞虎家族在商朝是七世忠良,在商朝的地位也很高。在黄飞虎未反商之前,他和闻仲并称为商朝的文武双璧。但就算如此,纣王敢得罪黄飞虎,却不敢得罪闻忠。
闻仲除了在商朝的地位高之外,他的能力也非常强,其本身就有非常高的精神力量,又在截教学过本领。纵然他的实力不如阐教、截教的二代弟子们,但他在凡间几乎没有对手。
在封神之战时,敌对双方就是商朝和周朝。
商朝的主帅是闻仲,周营主帅是姜子牙。闻仲保商,姜子牙助周。闻仲是截教门人,姜子牙是阐教门人。闻仲官拜太师,姜子牙被封丞相。闻仲有墨麒麟为坐骑,姜子牙有四不像为坐骑,闻仲有雌雄双鞭,姜子牙有打神鞭。
总之,闻仲和姜子牙,两人的地位可谓是旗鼓相当。
他们也曾交过两次手,结果各自是一胜一负,就是打成平手。
其实,论兵器法宝的话,打神鞭是强过雌雄双鞭的。但如果要论本领修行的话,闻仲是强于姜子牙的。
这些都可以说明闻仲的地位。
当然,闻仲虽然对商朝忠心耿耿,虽然百战不殆,无奈商朝气数将终,所以,他最终敌不过天数,结果战死于绝龙岭。
后来武王伐纣成功,姜子牙归国封神,由于闻仲曾位极人臣,辅佐商朝忠心耿耿,虽劫运使然,但他贞洁高洁,所以最终封他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