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里对不干工作、背后捣鼓的人,怎么对付?
任何一个单位,都生存着一些爱无事生非、以踩踏他人为上位手段的人。这种人往往是“一见好处往上拥,一干工作就砸锅;看见领导像亲爹,新人面前装大爷”,翻脸如翻书,背后捅刀毫不手软。
对于这种人,不可轻易得罪,但也千万不可接近。
首先,敬而远之这种人没有工作能力,又干了许多坏事,所以往往心胸较小,一个言语不慎,他们就会认为你在有意嘲讽,对你恨上心头。若被小人惦记,那可真是生不如死。
而且,这种人以打小报告为生,平生最爱做的事是探听情报,“总结”同事的话去向自己的主子汇报,换取自己的名和禄。如果和他们过于接近,你的一言一行,很快就会以另一个面目“上达天听”,导致上面对你的观感变恶,给你带来无尽的麻烦。
其次,低调不要用自己的成就去刺激这些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当你经过最艰苦的努力奋斗,得到丰厚的成果,因而意气风发外露于表之时,就是在拿着大刀在砍这些人发绿的内心。
一是嫉妒,一是为了防止你太过能干爬过他们的头顶,他们必定要采取措施,给你扔石头,抛砖头,不让你灰头土脸誓不罢休。
再次,鼓励同在一个屋檐下,避免不了打些交道。如果正面相对,不防对这些人说出的话、做出的成绩,表示无限的赞赏和崇拜之情,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勇往直前。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你不让他疯狂,怎能让他吞下自己种的苦果!
最后,做好自己
既然入了职场,最终结果才是第一。在复杂的人事环境中,保持内心的正气,做好职业的规划,不被外界的暂性性不公平所迷惑,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交待。
而单位的那些小人,大多只是逞一时之能,最终90%会被时间埋没在沙滩上,尸骨无存。所以,不必去在意他们,也不必去和他们一般见识,大打出手。
单位里对不干工作、背后捣鼓的人,怎么对付?
十多年前,我在一个单位做人事干部,单位里有好几个不干工作、背后捣鬼的人,都让局长拿捏得服服贴贴的,其手段之高明真让人叹服。
“带头大哥”的蝶变新来的Q局长刚三十五、六岁,年轻有魅力,精明干炼有魄力。刚上任,就大力整治拖拉懒散作风,引得懒散惯了的一干人心生怨恨,一些人便聚在一起唧唧咕咕商量如何刁难Q局长,穷尽一切办法让他难堪,希望能达到让Q局长畏难止步、给他们自由的目的。
胖姐三十岁左右,五官精致,皮肤白皙,是局里有名的美人。因为生完小孩后身体发福,成为了大家口里的“胖姐”,但并没有改变其人气旺、磁场能量强大的特点。她个性豪爽,说话直来直去,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前几年因为要带小孩,她经常迟到早退,领导们也不计较;再加上她公公是县里的领导,虽然已退居二线,但提携了不少领导,威望比较高,谁也不愿去得罪,胖姐也就越来越自由散漫。Q局长的严格要求,自然也让她心里有些不舒服。其他人又想得好处,却不愿当“出头鸟”,便怂恿着胖姐去找局长的茬。
胖姐的策略是先进行正面交锋,直接找到局长要求把刚定立的考勤和请销假制度进行修改,把上下班考勤时间给出30分钟的弹性空间,只要各自的工作任务能完成就行。这一要求与整肃作风的初衷相悖,Q局长自然不会得到同意,反倒对胖姐的无理要求提出了严肃批评。
正面交锋失败,胖姐并不甘心,便使用第二套方案——把力量做大。她知道下属事业单位的李婶,还有三年就到退休年龄,但因为职数限制,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已经好几年了,一直无法晋升高级职称,尽管心里有怨气,但也找不到解决办法,一向朴实勤劳的个性也从没让她懈怠过工作。胖姐便从李婶着手,撺掇着李婶找人事股理论、找局长诉苦。李婶向来老实本分,虽然也想为自己的待遇去争取一回,但无论胖姐怎么诱导,就是没有胆量。胖姐便陪着李婶先到我们人事股,找分管副局长,再到局长办公室去理论。
胖姐知道张股长是局里的业务骨干,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局里的发展和各项荣誉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因为职数限制,别说提拔领导干部,就是晋升一个副主任科员就没有机会。她抓住张股长的痛点,又捣鼓着去找局长给个说法。
胖姐一个接一个地动员起来,确实弄得局长头大,她以为自己的把戏能够得逞,可万万没想到,局长自有章法。
一天,胖姐被局长叫到办公室谈话。胖姐早作好挨批评的准备,想趁此机会达到“给自己自由”的目的。可万万没想到,局长给胖姐出了个题目:局里有不少同志都很优秀,但却无法晋职晋级,都有一些情绪,心里不痛快,已经影响到团结和工作的开展。而晋职晋级受政策、职数、环境的限制,并不是都能如愿以偿的。现在需要做好职工的情绪疏导和安抚工作,其他没合适人选,想把胖姐推选为工会委员,希望她能担此重任,当好局长的助手。
胖姐没有想到局长会来这一招,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等胖姐想起来要拒绝时,局长已在她沉默的那会儿抢了先:“这么说,你是答应了,我相信你能干好!”
胖姐后悔得不得了,自己精心布的局,局长没钻进去,倒是自己钻进去了,真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胖姐找到我们人事股,把需要做思想工作的人员名单梳理出来,一一分析他们的需求及心理特点,根据各自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分别梳理,形成多个工作方案和活动方案,协同工会、妇委会等组织开展工作。其他在背后捣鬼的人看到原来带头闹事的胖姐都积极努力地向局长靠拢,自然也有所收敛。
不到半年时间,胖姐的工作成效得到显现,局里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遏制,气氛宽松融洽。
“前台木偶”断了线Q局长为了整肃作风,除了建章立制,还经常到各股室、下属各单位明察暗访。这一查一访,还真发现了不少问题,都一一进行了批评教育。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下属事业单位的王大姐,竟然在上班时间一边嗑瓜子一边聊天一边上某宝购物,被Q局长在大会上点名批评。
我都为Q局长捏了把汗,王大姐可是有名的“麻辣烫”,惹不得碰不得,否则她那如爆竹般的性格,会辣得让人掉眼泪。那是意料之中的事,刚散会,Q局长回到办公室,还没坐下,“麻辣烫”气冲冲地跟了进来,又是哭又是闹,把Q局长好一阵数落,仿佛做错事的不是她,而是Q局长。
Q局长没有吭声,等“麻辣烫”闹够了、吵够了,自己消停下来退出办公室。
过了几天,王大姐所在下属单位的工作又出现了状况,本来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常规工作,就是让小学生做,都不会出问题,可他们却出了问题,显然有故意不作为的因素在里面。Q局长让分管副局长找下属单位负责人L主任谈话,希望他能端正态度,严格要求和管理职工,认真对待工作。可事情并没有向Q局长所期望地方向发展,L主任没有来向局长作解释,倒是“麻辣烫”王大姐来了,以局长又通过副局长把她批评了一通为由,找Q局长大吵了一通。Q局长依然不声不响,任由她吵够了自行离开。
又过了几天,分管人事的副局长让我把王大姐抽到人事股来帮忙一个月,专门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相关资料整理工作,要求做完之后写一篇加强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心得文章。
王大姐与L主任接触的机会少了,工作内容不在L主任的管理范围之内,也没再出现到局长办公室吵的问题。
“操盘手”移位事情刚过去半个月,L主任的单位又出了问题,被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批评,而且上级领导还专门打电话交待Q局长要重视这个单位的工作,要亲自组织研究,让Q局长很没面子。这次Q局长亲自找L主任谈话。
L主任不以为然,而且还说过去都是这样干的,都没什么问题,怎么Q局长一上任就这里不对那里不对,纯粹就是看他不顺眼,找他的茬。尽管Q局长苦口婆心地帮助教育,依然没有让L主任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据说,前任局长是L主任的表姐夫,曾经承诺要给L主任晋升到另一个下属事业单位,那个单位的级别要高一级。可就因为Q局长的到任,那个承诺就化为了泡影。L主任便对Q局长怀恨在心,故意拖沓懒散,就要让工作出问题。对于这种情况,Q局长也有所耳闻,他鼓励L主任好好干 ,干出了成绩才有希望晋升,但L主任认为这是Q局长设置的诱饵,自己何等聪明的人,怎么会上这个当?最重要的是让Q局长立即、马上实施他的提拔梦想。
过了几天,下属单位的“炮仗”老苏到Q局长办公室,就自己的职称晋升问题掰扯了半天,甚至还扬言要局长必须尽快解决,否则会在局里闹个好看。
Q局长上任时间不长,各方神圣都充分进行了“表演”,至于怎么看待,Q局长都不言语,不少人都认为Q局长懦弱,这样下去,单位可能就被那几个人闹散架了。
就在大家对Q局长丧失信心时,上级组织发来一纸文件:L主任抽调到某项目发展临时办公室,人事关系调往某项目主管部门直属单位。
“麻辣烫”王大姐、“炮仗”老苏感觉风向不对,马上到Q局长办公室道歉,并热情邀请Q局长一起喝酒。可Q局长谢绝了他们的一切美意,就一句话 :好好工作!
从此,局里再也没了不干工作、在背后捣鬼的人,形成了大家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
总结1、团队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人是一切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关键的因素。队伍建设既有规律可循,也有其个性特点的不同,存在复杂性和艰巨性。作为领导干部,加强团队建设既要把握共性,又要关注个性,根据人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因人而异,因材施策,有效化解矛盾,促进发展。
2、权力与领导艺术的结合是做好人的工作的关键。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也是用来管理人员和事务的。领导者手中拥有权力,不善于用权、过度用权都是失败的领导,都难以让事业成功。同时,全靠以权压人,也是不得人心的领导。因而,抓好一个团队的建设,既要善于使用权力,用得合时、合事、合理,又要善于提升自身人格魅力,讲究领导艺术,让矛盾化解于无形。
3、邪不压正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一个单位的设置总有其自身的职责和使命,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这个任务去共同努力。若在其位不谋其政,不但不认真干工作,还在背后捣鬼,这是与单位的使命、要求背道而驰,必将为世人所不耻,也要受到相应的惩处和制裁。因此,弘扬正能量,永远是主旋律。
单位里对不干工作、背后捣鼓的人,怎么对付?
诚谢邀请!对于这个问题要分清楚,你是处于什么身份,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一、你是他的上司。你布置工作要布置到每个人,尽量把任务细化且具体,还要有时间进度。到时间让大家都在场,亲自检查每个人的工作,当面点评,如果他当时没有完成或者没有能力完成,给予指导后,找时间再检查他的工作。
如果还是没有完成,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书面警告,第三次辞退。也可以突然组织同事投票,看民意如何?相信大家都是主持正义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不干工作、搬弄是非的人,是没有市场的。这样有理有据的,他也只能离开,即使他投诉也无门。
二、你是他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因为他这种人是无德无能,但却嫉贤妒能,专门挑毛病、看人笑话的人。你就一定要多长心眼。自己的文件、资料都要保管好,切不可落入他手。给他打交道,什么都要保留证据,让他签字,以免他倒打一耙。你不要在办公室里议论他人长短,他谈论,你不接茬。私下不接触,他给你小恩小惠,你不接受或者等价还回去,不进入他的小圈子,不能让他牵着你的鼻子走。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他敬而远之,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保持着表面上的客气就行了。
三、你给他只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对待这种人,你避而远之。见面打个招呼,只保持工作上的联系,私下就不给他闲谈。他若请客借故不去,组织游玩也不去,就不参与他的小圈子。远离这种垃圾人,孤立他,让他背后爱鼓捣人的毛病无用武之地。
友友们,我说的对吗?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单位里对不干工作、背后捣鼓的人,怎么对付?
单位就是一个社会缩影。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如果你认真了你就输了。
不干工作的人在单位里是没有价值的。我们和一个没有价值的人去较真或者认真,我们肯定是输了。
有一句话这么说“不和傻瓜论长短”那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就是我们受到了这类小人的伤害。
我们认为需要去对付他扳回一局。但往往适得其反,造成我们不能够获得解脱,反而越陷越深。最后,只有打倒这个小人才能让自己认可。
当我们面临这类小人的困扰时,一般有两种解决办法1、敬而远之
做好自己,让自己足够优秀。通过研究发现遭受这类小人困扰的往往是你们处在同一级,或者差距不大的时候。
这类小人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嫉贤妒能。但当你和他们差距过大时,他们又会对你产生敬畏之心,畏惧你的能力,而不再是嫉妒。
我们在思想上要藐视这类人的存在,但不可以在战术上轻视。这类人往往是搬弄是非的高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因此,对这类人敬而远之,当你和他们的差距拉大时困扰自然而然解决。
总结一下,在内勤修自己,在外远离小人。
2、秋风扫落叶
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快准狠。很多时候,这类搬弄是非、不干工作的人在前期没有太大伤害。但一旦放松警惕,就容易在关键时刻酿成大错。
对待这类搬弄是非,搞小圈子的人,就要有秋风扫落叶一样的决心和果断。没有一个人是可以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当断则断,对待单位这类人就要一次打趴。
这类人有一个共性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此如果避免不了,那就一扫到底,快准狠打趴他们。
最后,我认为单位就是个小社会,没有什么是不可思议的。做好自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有句话是井水不犯河水,但你不要忘了还有一句是朋友来了,有好酒好肉招待;敌人来了,我们有猎枪。
单位里对不干工作、背后捣鼓的人,怎么对付?
向领导投诉。
单位里对不干工作、背后捣鼓的人,怎么对付?
俗话说:阎王爷好见,小鬼难缠。凡是"不干工作、背后捣鼓的人",必然有其歪门邪道的生存方式作支撑,不然,凭什么不劳而获呢?
他们中有些有才无德,懒得干正经事情,有些无德缺才,不干工作,或者干不好工作,也是能力水平所限吧?
大千世界,适者生存。他们不干工作,无所事事,人闲生是非,不在背地里胡捣鼓,闲暇无事,非懒死不可!
他们属于小人得志的范畴,君子不与小人斗,不与他们一般见识是上策!石头大了远着走的道理应该懂得吧?
万不得已,实属无奈,躲又躲不过,ta专拣软柿子捏,打蛇打七寸,捏住其软肋,ta不予收敛,也起码也知道不发威的老虎,非病猫吧?
不然ta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还真把丑陋不堪忍受的自己,当成稀罕的人物了!
(网络图片,原创回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