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历史书是怎么描写元朝的?
趣谈唐宋元明清,在幽默中掌握历史新知识!
历史是任人玩弄的玩偶,没有任何尊严可言。外蒙古历史书籍中,认为元朝是最悠久和宏伟的帝国,是外蒙人的骄傲。
历史书籍简要概述外蒙人认为:文明的传承是从草原蔓延到平原的。南方那群野蛮人一直和自己打架,就是为了获得草原的实际掌控权。
弱弱的问一句:我们要草地掌控权干嘛?放羊还是放牛?好好的帝国不种地了,跑到你们那喝风?
外蒙认为:最开始的时候,南方那群野蛮人把河套地区抢走了,不准放羊也不准放牛了,趁着蒙古族四分五裂,侵占了蒙古的大片土地。等到伟大的成吉思汗先生崛起,开始了大草原的崛起之路。
盛世黄金一百年,元朝的一百年被外蒙大书特书,什么伟大之人,伟大的黄金血液,伟大的帝国等等等等。
可是,对于蒙古人烧杀抢掠和虐杀南人却选择性忽视,总之,那一段历史是辉煌的,是美好的。
在之后,就没有了。
你没有看错,朱元璋把蒙古人赶的满地跑,朱棣五征漠北都没有太多的纪录。按照外蒙古的说法,他们统治华夏百年,我们只统治了蒙古两年。
还别说,这个脑洞不是一般的大。
没错,这就是事实历史从没有真实性可言,因为史书有一个致命的漏洞:当代史书是由下一代编写的。
历时尚且如此,历史课本就更不用多说了。伴随着考古行业的越发完善,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历史猫腻,比如说光绪皇帝死亡之谜。
所以,要指望着外蒙古历史书籍上出现公平公正、相对客观的言论,实在是难于上青天。
对了,关于清帝国入京之前统治蒙古,外蒙古称之为:满洲国殖民蒙古国的时代。对于近现代,他们也有着相同路数的说辞,看了让人忍俊不禁。
外蒙古历史书是怎么描写元朝的?
元朝时期是外蒙古历史教科书中描述的蒙古帝国最辉煌时期,在蒙古的教科书中,共有四大部分内容是讲述其古代与中国的关系。教科书的总基调是不承认中国曾统治过蒙古草原,而蒙古帝国曾统治过中国一百年。
众所周知,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封建大一统王朝,而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历史上中国和蒙古长期融为一家,拥有着共同的历史,其中就包括成吉思汗,还有蒙古建立的元朝。
那么,在蒙古的历史教科书中,是怎么讲述与古代中国的历史的呢?蒙古教科书认为自己的历史文明来自于蒙古草原,而中国的历史则来自于农耕文明,在整个古代蒙古崛起的过程中都在与古代中国争夺蒙古草原的控制权。
他们教科书认为中国古代的河套地区原本是属于草原文明的,后来被中国侵占并将其成功的改造成农耕文明。蒙古人就一直在与中国争夺草原,期间互有胜负,但最终的结果是不好的,没能保护好草原。
教科书中给出的原因是,蒙古内部的分裂致使中国有机可乘,最终才导致蒙古丧失了大量的草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成吉思汗的出现,才宣告终结。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的各个分裂部落,使得蒙古力量空前强盛。此时的蒙古与中国的争夺胜多负少,还在蒙古建国初期成功的殖民了中国,建立了元朝。
对于元朝,蒙古教科书是这样描述的: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帝国,他的子孙们通过连年的征战,占领了当时欧亚大陆上除东罗马之外的几乎所有文明古国。
在十三世纪,蒙古帝国版图包括中国、俄国、朝鲜、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帝国,版图面积之广大,是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帝国。蒙古人形成了旷古绝今的大蒙古帝国,这是蒙古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书中说,在过去的历史中,蒙古占领过中国一百年,而中国只占领过蒙古两年。关于清朝时期的历史是这样描写的:满洲人用武力霸占了蒙古草原,迫使蒙古实行和亲政策后仍然背信弃义,入侵蒙古并进行分化瓦解。
此处说的和亲是指漠南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公主嫁给皇太极一事。蒙古认为清朝对他们进行人口控制,禁止他们自由迁徙,对他们实行奴化教育等。蒙古将这一时期称为:满洲国殖民蒙古国的时代。
而当时的中国与蒙古国一样都受到满洲国的殖民,中国和蒙古国是满洲国地位平等的两块殖民地。书中讲述在蒙古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康熙皇帝的军威碑,这是做为蒙古的耻辱来纪念的,让蒙古人奋发图强,重建伟大蒙古帝国。
教科书中认为,清朝灭亡后,中华民国提倡五族共和,但蒙古人根本不愿加入。之后蒙古重新获得了独立,而曾经与他们同处在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人,却毫无理由地说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北洋军入侵蒙古。
很快使得漠南蒙古失守,就在漠北部分也快失守时,俄国人给予了蒙古无私的帮助,蒙古人与俄国友邦一起,英勇的打退了北洋侵略军。在俄国发生剧变时,中国的徐树铮又趁机入侵蒙古,蒙古政府无能的成为了中国附庸。
还有蒙古教科书认为,蒙古人从基因和语言上是属于阿尔泰系,他们和多种多样的突厥系,通古斯人比如韩国人,北方日本人等有关系。而蒙古人和中国人没有任何关系,中国人和南太平洋的马来波尼西亚人有关系。
总之,在蒙古与中国的历史上,蒙古教科书将元朝描写为蒙古帝国的一部分,是蒙古殖民中国的时期,也是蒙古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外蒙古历史书是怎么描写元朝的?
民国时候学术大师胡适先生曾这么说过:“历史像一个小姑娘,你爱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西方学者克罗齐也这么说过:“任何一部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都是过去发生的事实,不同人站在不同阶级利益上,对历史看法也是不同。蒙古人的历史书与中国历史书,描绘元朝有这些差异:
对元朝起源看法的差异我们知道,外蒙古是在蒙古高原上。在外蒙古国家起源上,中蒙是有着差异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上说,蒙古高原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游牧民族,但都是过路客,没有真正族群意义的继承关系。如蒙古高原上,最早是匈奴人占领。之后鲜卑人占领匈奴的地方,突厥人又取代了鲜卑人。当突厥人离开蒙古高原之后,契丹又占领着蒙古高原……
但是,在蒙古国教学书宣传的历史观念中,蒙古历史上出现许多王朝,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等王朝,这些王朝都是蒙古历史一部分。古代中国是农耕文化,蒙古是草原文化。古代蒙古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与中国争夺草原的控制权方面。很久之前,蒙古的河套地区被中国占领了,之后就改造为农耕区域。起初,蒙古的匈奴、鲜卑、突厥等国家与中国数千年时间,都是在争夺草原,各有输赢。然而,蒙古国最大遗憾就是没有把草原掩护好,让蒙古族内部矛盾重重四处分裂,为中国创造了趁虚而入的机会。
如果按照地理位置来解说历史,也是无可争议的。如古代建造金字塔的埃及人,是古埃及人。现在的埃及人,是阿拉伯人。虽然人种不同,但是地域历史都一样。
对元朝统治一百年看法的差异蒙古国历史和中国历史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在元朝上。蒙古国认为,统治中国一百年。
中国的历史观,就是金朝末年,蒙古族的首领铁木真统一了各个分散的蒙古部落,建立了蒙古帝国。之后,蒙古帝国在铁木真子孙的统治下,相继把金朝、西夏、大理几个国家都灭掉,把吐蕃纳入了自己国家的版图内。当忽必烈继承了蒙古大汗的皇位之后,把蒙古的国号改为“大元”。之后,元朝大军相继灭亡了南宋的恭帝、端宗和末帝三个朝廷,把中国统一了。直到九十多年之后,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推翻了元朝,元朝的残余势力就在长城以北建立了北元王朝。之后,北元国号被蒙古贵族给废掉,北元也灭亡,蒙古四分五裂。在清朝时候,蒙古纳入中国的版图,直到1945年独立。
但是,蒙古国的历史观不是这么叙述的。蒙古国的历史教科书写着,在契丹帝国灭亡之后,蒙古部落在合不勒汗的领导下,曾建立过强大的蒙兀儿汗国。蒙兀儿汗国屡次打败金朝的侵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可是,在合不勒汗死后,蒙兀儿汗国也分裂了,最终把金朝统治。蒙古各个部落也受到金朝的压迫。之后,铁木真在成人之后,就统一了各个部落,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帝国,走上了领土扩张道路。之后,在铁木真的几代子孙,也就是几任蒙古大汗努力之下,蒙古汗国打败了亚洲大陆上包括南宋在内的许多国家,建立了横跨亚欧大陆的帝国,这是蒙古历史的黄金时期。当时,蒙古帝国分为五大国,如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尔汗国、元。虽然蒙古汗国后来也分化了,但无论中国、俄罗斯、波斯,如同中国一个省一样,都是蒙古汗国里面一部分。
由此可以看来,在蒙古国的历史观念中,元朝只是蒙古统治中国(也不限于中国,范围包括欧亚大陆)一个历史时期,是抵御中原农耕文化的成功。当时元朝是殖民者,南宋统治的中原大陆是殖民地。明朝的建立,是蒙古元朝丢失了中原版图的一个历史阶段。如同中国历史上,西晋灭亡是代表晋朝丢失了北方领土,东晋依然存在。这也仿佛如同燕云十六州只是被丢失的领土,但统治中原的汉王朝宋朝依然能存在一样。
殖民统治历史在蒙古国历史观看来,明朝之后,蒙古又与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和好了。在清朝,存在中国与蒙古看法不同。蒙古人认为,在1644年皇太极率领清军入关,建立大清王朝之后,蒙古的命运有改变了。清朝之前,外蒙古一直都是独立的国家。清朝建立之后,蒙古就变成了清朝的殖民地,清朝对这一块地方做分化统治,禁止蒙古各个部落互相统一,还禁止蒙古与俄国的通商、交流和合作。蒙古人还认为,当蒙古贵族与清朝皇族联姻通婚之后,就背叛了蒙古族,帮着清朝这个殖民国家统治蒙古,蒙古把清朝殖民统治差不多三百年。所以,蒙古教科书都这么记载着:
满洲人用武力抢占了美丽的大草原,实行和亲政策后仍然背信弃义,入侵草原,对我们进行分化瓦解,进行人口控制,禁止自由迁徙,实行奴化教育,让我们永世做奴才。
蒙古独立历史在清朝统治直到结束,蒙古历史教科书就讲述,蒙古一直都是开展着反殖民统治的斗争。当清政府统治削弱之后,蒙古与俄国建立了友谊。清政府的压迫和俄国人的友好帮助,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清朝末期,蒙古反抗殖民压迫,力求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当清朝灭亡之后,曾与我们都在满清殖民统治之下的汉人在民族独立之后,却说我们美丽的大草原是汉人国家一部分,想要殖民我们。于是,新成立的中国新政权——北洋军阀政府又想继续殖民蒙古,开始霸占我们美丽的草原,还派兵侵略蒙古。但是,在我们蒙古军队的强烈反抗下,也在俄国人帮助下,英勇打败殖民入侵的中国军队。
蒙古教科书也继续这么写着:当1917年沙皇被推翻之后,中国北洋政府军队又想卷土重来,把蒙古变为殖民地。我们那时候政府也腐败无能,与中国的北洋政府也签订了卖国条约,把我国变为了一个附庸品。1921年,伟大的苏联红军把北洋军阀“赶走”了,蒙古又获得独立。也就是只有在1919-1921年期间,蒙古才被苏联统治两年。最后,在1945年苏联的帮助下,成功获得独立,成为联合国一个主权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历史。关于这一段历史,在蒙古历史教科书上这么记载的:“我们要时刻警惕,防止再次被侵略”。
从蒙古教科书讲述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蒙古是在苏联的唆使之下独立的,对苏联的感激涕零,也是苏联想把蒙古变为自己一个卫星国。其实,苏联是在奴化蒙古。
本文笔者是历史文化爱好者,渴望与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探讨问题,在写作道路上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请点“关注”。外蒙古历史书是怎么描写元朝的?
历史是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的航船。所以,这艘航船能驶多远,就在于对历史有多尊重与正视。
然而,依旧有一些国家回避侵华历史,不敢正视那段历史,最终成了发展中的一大诟病。
那么,外蒙古历史书在描写元朝时,又是否会正视和尊重那段历史呢?
对元朝的定义是否符合历史真相外蒙古历史书将元朝定义为蒙古帝国的一个汗国,即:大汗汗国。
其实,对此有两种说法,一是蒙古帝国是由四大汗国组成,即:元朝(大汗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二是蒙古帝国是由五大汗国组成,即:大汗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金帐汗国和窝阔台汗国。但是,大汗汗国(元朝)却对于蒙古各大汗国和部落享有宗主权。
这种说法,应该是符合历史真实面目的。因为,这一点与中国的历史记载是一致的。
同时,在后世蒙古国家博物展厅的历史排序中就表明了,蒙古国自古以来就是中亚各个帝国的合法继承者。例如:2006年中国驻蒙古大使的一句“成吉思汗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就曾引起蒙国民粹分子的强烈不满。
可见,蒙古人始终认为元朝是曾经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于是,历史中也不会少了这一点他们认为自豪的描述。
反过来,这也足以证明,蒙古族与中华民族有着血浓于水的关系。
对元朝的灭亡历史是否符合历史真相1368年,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取代,而元朝未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则率领蒙古王族和残余军队撤退到了祖先兴起的蒙古高原故地。
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1370年5月23日,50岁的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元顺帝),在悲愤与忧郁中,病逝在了沙拉木伦河畔的应昌城(今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北达里诺尔西南的达尔罕苏木)。
元顺帝死后,其子爱猷识里达腊在哈拉和林继位。继位第八年后,残元的都城哈拉和林被明朝大将徐达攻破。自此,蒙古帝国基本终结。
1378年,年仅39岁的爱猷识里达腊怀着亡国的伤痛,在绝望中离开了人世。之后,其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领地已回到了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
1388年,脱古思帖木儿的残元势力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一带,又遭到了明朝大将蓝玉率领的10万大军的毁灭性打击。逃跑途中,脱木思帖木儿被叛将缢杀,3千多贵族官员和7万多人将士被明军俘虏。
自此,蒙古帝国的黄金家族几乎全体覆灭,依附的大多数部落纷纷脱离自立。
1399年,最后一任残元皇帝额勒伯克被乞儿吉斯部首领鬼力赤杀死,并建立鞑靼。自此,残元政权(《明史》称北元)彻底灭亡,合法的蒙古帝国大汗成为历史。
这些重大的、已成事实的历史,应该在外蒙古的历史书中是如实描写的。
建立元朝的历史是否符合历史真相1271年,忽必烈发布《建国号诏》,取《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之意,改“中统”为国号“大元”,并于次年迁都燕京,又称大都。对此,蒙古人则称“蒙元”或“胡元”,而不是“大元”。
1272年,元军攻下樊城,襄阳城守吕文焕投降,历时6年的襄樊之战以元军胜利而告终。
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中消灭南宋最后的残存势力。
之后发生的“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以及“元爪战争”等历史事件,还有之前的灭西辽、灭西夏、灭金、招降吐蕃、灭大理等灭国事件,外蒙的历史书应该都是如实记载的。
元朝“短命”的最大弱点是否符合历史真相1264年,忽必烈夺得蒙古帝国的最高统治权后,大力主张“行汉法”。通过一点,忽必烈迅速解决了中原的统治问题。但是,同时又因这一做法明显违背蒙古族传统,使许多蒙古贵族很是不满,并拒绝归附忽必烈汗国。最终,造成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金帐汗国三大汗国的“脱离独立”,从而引发长达4年之久的汗位战争。
此外,虽然许多的蒙古贵族迫于“行汉法”,修建了宫殿或高屋大厦,但又要住进宫殿或大厦旁的蒙古包里。
其实,民族问题,在世界各国都存在,就看各国的融合政策能否达到一个相互平衡。否则,民族问题就会出现。
对于这一点,不知外蒙是否会“以史为鉴”,将其写入历史呢?
虽说,历史对于一个国家的延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只有通过“以史为鉴”,让国家的各族人民过上富裕的幸福生活,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所以,对于外蒙古历史书究竟是怎么描写元朝的,又何必去纠结呢!
图片来源网络
外蒙古历史书是怎么描写元朝的?
在外蒙古教科书上,蒙古的历史脉络大致是:原始游牧人-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吉尔吉斯-契丹-蒙古-满清压迫-1911革命-中国入侵-恩琴-1921革命-大镇压-民主革命。
关于元朝,外蒙古教科书上是这样说的:蒙古帝国在蒙哥汗之后分为四大汗国,其中之一是大元国。
在《历史》(七年级)中记载:1271年忽必烈汗建立大元国。1279年占领南宋,将全部中国纳入蒙古人的统治之下。
外蒙古历史书是怎么描写元朝的?
外蒙古的历史教科书是这么书写元朝的。
他们认为元朝是大蒙古帝国的中原地区部分,而不是中国朝代之一。
教材总的来说,就是在说蒙古族在英雄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建立了大蒙古帝国,之后征服了东亚,中亚,南亚,西亚等地,辉煌无比,忽必烈从阿里不哥手中争得汗位后灭亡南宋,将统治重心迁到了中原并修建元大都,起了个汉字国号“元”。
但是由于蒙古各部内斗不断,又加上汉人朱元璋的叛乱,他们被迫失去了中原地区,又回到了蒙古草原,退回去之后他们又和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不断战争,而蒙古各部的斗争也还在不断继续,最终导致蒙古走向衰落,后来,清朝和俄罗斯从东西两个方向对蒙古进行了瓜分,最后清朝将蒙古变为了“殖民地”,在清朝的统治之下,他们如何如何的艰苦,清朝灭亡之后他们才翻身把歌唱。
其他的错误暂且不论,单说书中说被清朝殖民那部分就很扯淡。
明末清初时,蒙古分为漠西,漠北,漠南蒙古三大部落,皇太极征服漠南蒙古林丹汗部,清朝顺治三年,漠西部落四大首领具表向清朝称臣纳贡,自愿成为清朝的臣属,顺治赐与弓箭甲胄,命固始汗统领。
清朝康熙时期,漠北喀尔喀蒙古内乱,漠西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弟弟被波及身亡,噶尔丹为复仇,率军入侵漠北喀尔喀蒙古,所向披靡,漠北喀尔喀蒙古的部土谢图汗,哲布尊丹巴带着部众逃至漠南,寻求清朝的庇护,康熙大方的接受了他们,并好生招待,举办了多伦会盟调节好了他们内乱的矛盾。
噶尔丹穷追不舍,率军进犯清朝控制的漠南,康熙发兵十万三次御驾亲征,终将其消灭,因为喀尔喀蒙古各部是自愿归附的,清所以朝击败嘎尔丹后也顺其自然的接纳了漠北喀尔喀蒙古,清朝称之为外藩蒙古,这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外蒙古。
明明是清朝帮助他们起死回生,他们也是自愿归附的,哪里来的入侵殖民,简直是颠倒是非,恩将仇报。
他们还拍了部神剧《战士公主》,内容是歌颂
噶尔丹抗击康熙入侵的事迹,简直是搞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