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废帝刘贺究竟干了什么坏事才被废?
前几年的时候,江西南昌发现了海昏侯大墓,而这座陵墓的主人,就是海昏侯汉废帝刘贺。
作为西汉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刘贺当年在位仅仅二十七天,因为其昏庸无道被权臣霍光所废黜,作为被废的皇帝,理由通常都差不多,就是说其做皇帝做得差劲。
可刘贺似乎是有些夸张,按照霍光的条陈,刘贺有上千条罪过。
虽然霍光是这么说,但实在是有些雷人了,毕竟刘贺在位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算把所有的错误都犯了也凑不过这么多,而刘贺被废,或许另有原因。
刘贺乃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儿,他的父亲是昌邑王刘髆,也就是汉武帝盛宠的李夫人之子,刘髆受封昌邑王,但他英年早逝,其子刘贺也就成了第二代昌邑王。
在汉武帝驾崩之后,继承皇位的乃是钩弋夫人所生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而那时候的刘贺还只是个藩王,而他在做藩王的时候就行为不检点,经常跟王宫里的奴仆优伶打闹嬉戏,各种古里古怪的事情都做得出来,总而言之,刘贺这人很不靠谱。
公元前七十四年,汉昭帝驾崩,因为他没有子嗣,所以只能传位给兄弟子侄,而在权臣霍光的安排之下,第二代的昌邑王刘贺成为了新的大汉朝皇帝。
按照霍光给出的理由,刘贺乃是汉武帝的子孙,其祖母李夫人配享宗庙,被追谥为皇后,而汉昭帝的其他几个哥哥都非常野蛮,根本不能够做皇帝。
当然这些理由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可实际上真正的原因还是那时候的刘贺还年幼,容易被掌握在权臣的手里,而刘贺得知消息后,带着昌邑王国的诸多臣子日夜兼程,急冲冲前往长安想着登基称帝,他对于做皇帝这件事,真是兴奋地表现在外面。
不过刘贺登基的时候,虽然继承帝位,却并没有按照老规矩去拜谒刘邦的宗庙,他尊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为皇太后,而这位上官氏乃是上官桀的孙女,霍光的外孙女。
刘贺从进入长安之后,就开始了他的骚操作,他带着从昌邑国带来的一大群臣子仆人,整天在宫里打闹玩耍,在宫廷之内吹拉弹唱,弄得跟耍把式的一样。
作为皇帝,做出这些举动本身就是极其荒唐的,更何况那时候还在汉昭帝的丧期期间,而祭祀刚结束他又开始大吃大喝,带着群臣驾驶皇帝銮驾到处跑,还把皇太后的马车给下人,更过分的是,他与汉昭帝时期的宫人在宫中行不轨之事。
大致上来说,刘贺做皇帝那二十多天,的确是做了太多不该做也不能做的事情,他的行为根本就不像个皇帝,甚至于压根儿不像是个正常人,把宫廷里弄得跟市井一般。
刘贺称帝之后,破坏汉朝的法度,完全没有做皇帝的仪态,朝臣们的劝谏他全部都当做是耳旁风一样,不仅不改,反而变本加厉,越来越过分。
因为如此,朝臣们觉得这样的皇帝恐怕要危害江山社稷,霍光也就带领群臣去长乐宫拜谒上官太后,说这皇帝不正常,不能继承皇位,还是换人吧,最终霍光以上官太后的名义将刘贺给废除地位,刘贺胡闹了二十七天,就从皇位上被拉了下来。
霍光宣读了刘贺的诸多罪状,几乎都是他各种胡来的行为,而他的昌邑王国被废黜,曾经的昌邑旧臣因为没辅佐好君上,全被诛杀,昌邑王国被降低为山阳郡。
按照典籍记载,那些昌邑国旧臣在被处斩的时候,大声呼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而这些似乎又在说明,刘贺被废似乎是有别的原因。
史书描绘的刘贺,完全就是个混账,不管是哪种记载当中,都没有说他好的,班固在《汉书》中记载,他在位二十七天,犯下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罪过,从表面看来,犯下如此过错的刘贺的确是不可原谅的,霍光把他废了也理所当然。
汉朝以后的各种史料,对于刘贺的评价也基本都沿袭了班固的描述,大差不差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即便是有人提出过不同的意见,但也找不到有效的依据。
然而随着南昌海昏侯墓的打开,事情有了新的转机,汉朝流行厚葬,因此汉墓之中的陪葬往往极多,也成了摸金校尉等人的青睐之物,所谓汉墓十墓九空。
但是南昌的海昏侯墓规模惊人,而里面出土的宝贝就更加惊人,除了数之不尽的各种金银财宝之外,还有大量的典籍资料,这让人们非常奇怪,当年的刘贺若真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那么他的陵墓之中,为何有如此海量的圣贤道理与经书典籍。
在《汉书》等记载之中,被废之后的刘贺还是表现得非常厌恶读书,这才让汉宣帝对他逐渐放松了警惕,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完全没道理在海昏侯墓中有这么多的书册。
霍光把持朝政的时候,谁做汉昭帝的继承人几乎就是他说了算,他排除掉汉昭帝的其他兄弟们的理由就是他们能力太差不合适,所以才极力推选的刘贺。
如果刘贺真是个非常差劲的人,霍光就算舔着脸也很难说服群臣,堵住悠悠之口,硬将刘贺扶上皇位,很显然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贺非但没有无能,反而是深藏不露,他即位后展露锋芒让霍光深感威胁,因此才先下手为强将其废黜掉了。
无论如何,刘贺被废已过去两千年岁月,当年的真相到底如何现在谁也不清楚,按照现在主流的观点来看,刘贺被废就是因为他胡作妄为引发群臣不满,最终被废黜为汉废帝。
汉废帝刘贺究竟干了什么坏事才被废?
汉废帝刘贺是西汉第九位皇帝,在位仅仅27天,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大起大落,从昌邑王到汉废帝又贬为海昏侯,2016年海昏侯墓被考古挖掘,刘贺的一生成了时下的热点。
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是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刘髆是汉武帝第五个儿子,母亲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刘贺继任昌邑王时年仅五岁。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由于无子,刘贺承袭了皇帝的尊号,但只做了短短27天皇帝就被废除,其理由是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说他做了27天皇帝,干了1127件坏事,在我看来,27天肯定干不了那么多,平时的一些坏事也算上了,到底干了哪些坏事呢?咱们罗列,罗列。
郎中令龚遂当面指出他行为不正经,刘贺不但不听,还掩着耳朵,事后生气地对龚遂说“当着众人面,你岂不是羞辱于我”,这是死要面子,不听劝解,行为不正。
每天不干正事,总和奴仆混在一起吃喝玩乐,给奴仆的赏賜没完没了,这是败家子,不求上进,贪吃懒做,尊卑不分。
龚遂流着眼泪苦心婆心劝解,这样做会亡国的,旁人都感动了,他还故意问“你为什么哭啊?,然后支开旁人说“怎么可能?”这是明知故问,不明道理。
龚遂挑选十多人陪他读书,陪了没几天,他就把他们统统赶走了,这是典型的不爱学习,不知上进,不学无术。
他老是跟别人说,看见了没头的狗,戴帽的熊,经常让奴仆穿奇装异服,这是行为怪异,装神弄鬼,。
在皇帝病重期间还照常跑马打猎,跟侍从,厨子寻欢作乐,这是幸灾乐祸,不懂礼法,不守规矩。
公元前74年四月十七月,汉昭帝去世,大将军霍光派使者召他入京主持丧礼,他这一路上抢劫民女,把抢来的女子放在装衣物的车人,看到希奇古怪的东西就让人买,结果被使者知道后告诉了龚遂,他还死不承认,在事实面前推脱罪名,让别人顶替,这是不知轻重,不负责任,不知廉耻。
看见城门应要哭,他说“我咽喉痛,哭不出来”,到了城门,应下车,不但要哭,还要有哀伤的表情,他也一如即往,这是不守孝道,不守礼法。
刚当太子时,私人买鸡买猪来吃,此时还是哭丧时间,继皇位后,接受信玺,行玺后打开不封上,还和奴仆在禁宫中玩耍,把昌邑带来的人私自带进宫,到保管符玺的地方取走十六根符节,让随从拿着符节去官府勒索财物,灵柩还在的时候,就让人取出乐器演奏,还演戏,先皇下葬后就更大吃大喝,驾皇帝出行的马车追野猪,斗老虎,召来太后用的马车,让官奴骑乘,和昭帝时的嫔妃在掖庭中嬉笑娱乐,行淫乱之事,还警告守掖廷的官,不准泄露,否则就腰斩,对跟随自己从昌邑来的人大加赏赐等等,再写下去还有很多,总之霍光觐见太后,指出了刘贺的种种罪行,太后以未谒见高庙为理由,下令废除了刘贺的皇帝之位,这是公元前74年的霍光废立事件,对事件本身咱不作评论。
刘贺后被降为山阳郡,又迁到江西降为海昏候,海昏今在南昌新建区,海昏侯博物馆将于2019年底建成开放,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参观,就写到此,谢谢阅读。
汉废帝刘贺究竟干了什么坏事才被废?
按照《汉书》的记载,刘贺当了皇帝后,在27天就干了1127条荒唐事,无奈之下,霍光只得联合满朝文武将其废黜,刘贺也因此背上了昏庸无道的名声。但是,正史上对刘贺被废的原因,属于很典型的“春秋笔法”。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正史对刘贺被废的原因是有记载的,但是为了政治需要,刻意的给掩饰了。不过只要仔细的分析,还是能看出刘贺被废的真正原因的。
那么,刘贺真正被废的原因是什么呢?
据《资治通鉴·汉纪十六》的记载:
昌邑王既立,淫戏无度。昌邑官属皆征至长安,往往超擢拜官。相安乐迁长乐卫尉。刘贺入京登基后,就立即开始提拔自己在昌邑国旧臣,很多昌邑国臣子被越级提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提升是原昌邑国国相安乐被任命为长乐宫卫尉。要知道,卫尉可是掌握宫城宿卫部队的禁卫军长官,相当于现在北京卫戍区司令一职,能够控制京城的一切武装力量。
刘贺任命安乐这个旧臣为长乐卫尉,毫无疑问的说,必然会严重影响到以霍光为首的中央官员的利益。如果让刘贺控制了朝廷,霍光一党的利益还怎么保证?
说老实话,刘贺入京后就开始夺权,其实也不稀奇。当年汉文帝刘恒以代王的身份入主长安登基,也是这个套路。
但是汉文帝那个时代,与刘贺所处的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因为当年的陈平、周勃、灌婴等西汉开国老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级的。他们中间并没有一个领头的,也就是没有并一个权能倾一时的超级权臣。
并且,当年汉文帝入主长安,刘姓宗室的势力还很强。京城中有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兄弟制衡陈平等权臣,外地也有齐王刘襄等人拥兵自重,震慑中央的开国功臣。
因此像陈平、周勃这些权臣,并不具有只手遮天的能力。所以汉文帝登基后,能果断的培植党羽,重用自己从代国带去京城的旧臣子。继而夺权成功,让周勃等人靠边站。
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乃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以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还坐前殿。——《史记·孝文本纪》看到没?汉文帝当年入主长安,他干的事情与后来刘贺入主长安是一样的。
然而,刘贺没有汉文帝有福气。他倒霉的生在了霍光把持朝政,而满朝又没有什么势力可以制约霍光的年代。
刘贺入主长安时,正是霍光权倾朝野,说一不二的时候。汉昭帝驾崩后,霍光为了使皇帝易于控制,固执己见放弃当时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武帝子广陵王刘胥,偏偏从昌邑迎来年轻的刘贺。
其用心显而易见!他选中刘贺的原因,其实就是他认为刘贺年纪小,便于自己在日后控制刘贺。
结果,让霍光没想到的是,刘贺虽然看似年纪小,没什么心机。但他进京后,却表现出了极深的城府。在几天内,大动干戈撤换官吏!引起了朝中臣子危机感强烈。
刘贺因为官员任命引起原朝臣不满,这在史料里被反复提及。
太仆丞河东张敞上书谏,曰:“孝昭皇帝早崩无嗣,大臣犹惧,选贤圣承宗庙,东迎之日,唯恐属车之行迟。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辈先迁,此过之大者也。”王不听。那些拥立刘贺的大臣见刘贺这个牵线木偶不听胡,显然就不能忍了。于是霍光联合张安世和田千秋等重臣一起发难,先是在未央宫大会逼迫群臣同意废帝,然后利用自己的外孙女是皇太后的身份,上演了一出“废帝以谢天下”的强势政变。不仅迅速废掉刘贺,将他废为庶民,还诛杀几乎全部昌邑旧臣。
所以,海昏侯刘贺之所以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废,主要是政治权力斗争的结果。更具体一点说,是因为刘贺没有处理好他在昌邑国的属臣与西汉中央官吏集团的利益分配问题。
因此,他触犯了以霍光为首的中央朝臣集团的底线。最终遭至被废。
在废掉刘贺后,霍光等人为了遮掩丑行,极力的宣称刘贺是个荒唐昏庸之辈,大力的抹黑刘贺。于是,刘贺也就倒霉的背上了昏庸皇帝的名号。而霍光则继续专权,最后到死还赚了一个中兴之臣的美誉。
汉宣帝刘洵继位后,他就吸取了刘贺失败的教训。刻意的装孙子,不得罪霍光。甚至连自己的结发妻子被害,也不发难,而是一直等到霍光病死才向霍家发难。
而此时的中央朝臣,由于没有霍光这样只手遮天的权臣了,剩下的权臣不团结,让刘洵逐一收拾,先后失去了权柄。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刘洵在看到刘贺被废的悲剧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汉废帝刘贺究竟干了什么坏事才被废?
刘贺是西汉的汉废帝,在大将军霍光的拥立下登基即位了,然而二十七天后,又被霍光废了帝位。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两点:
1.刘贺不遵守皇家礼仪
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五岁就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成为第二代昌邑王,所以他从小就很娇惯,行为很随便,也不懂礼仪。
当汉昭帝去世后,没有子嗣,霍光就拥立他为帝,召他主持丧礼。刘贺就从封地前往长安,刘贺到了霸上,龚遂就提出来,按礼制,要哭,刘贺却说他喉咙痛,不能哭。
到了未央宫门口,刘贺才勉强哭丧。所以刘贺是个不守礼仪的人,他根本受不了宫廷礼仪的约束,这是他被废的一个重要理由。
2.不务正业
当皇帝要每天处理很多国家的事务,看奏章,然而刘贺并不是这样,他是每天派人到处索要物资,侍中傅嘉多次劝谏,他都不听,还把傅嘉关进了监狱。
他天天吃喝玩乐,国家事务繁多,他也不处理,完全没有皇帝的样子。二七十天后,霍光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与朝臣们商量,上奏了太后,废掉了刘贺,遣返回了昌邑。
刘贺被废其实就是与他的性格,习惯有关,他不守皇家礼仪,没有皇帝的威严,而且不管国事,天天享乐生活,破坏朝纲,不是个做皇帝的料,霍光不废掉他,恐怕西汉在他手里就亡了。
所以刘贺被废只能怪他自己。这件事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其位谋其政,该做的事要做,不能玩忽懈怠,否则刘贺的下场会再次出现在我们身上。
汉废帝刘贺究竟干了什么坏事才被废?
元平元年(前74),年仅二十一岁的汉昭帝刘弗陵去世,他在位十三年,在大臣霍光的辅佐下将国家治理的很好,百姓从汉武帝时的穷兵黩武中得到了休息,农业生产再度回到正轨,国力也逐渐得到了恢复,天下呈现“治世”的景象,但昭帝年纪轻轻就病重,随后撒手人寰。
昭帝的仓促离世带来了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皇位的继承问题。由于去世太早,昭帝还没来得及生下接班人,于是主持朝政的霍光便从皇室宗亲中寻找,将刘弗陵五哥刘髆的儿子刘贺选为新任帝王。不过,刘贺只当了不到一个月皇帝,便因为无恶不作而被废黜,此后,霍光拥立刘询,是为汉宣帝,他与昭帝共同开创了“昭宣之治”。那么,汉废帝刘贺究竟干了什么坏事才被废呢?
武帝征和元年(前92),刘贺出生在父亲的封地昌邑,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一带,四年后,父亲去世,刘贺守丧后于始元元年(前86)继位,成为了新任昌邑王。据《汉书》记载:“贺动作多不正”,也就是说,刘贺常常行为不端。
他手下的郎中令龚遂性格刚直,便多次指出刘贺的错误,刘贺却每每“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后来,龚遂苦苦相劝,刘贺终于同意让龚遂叫来一些品德高尚的人辅佐和监督他,不过仅仅过了数天,刘贺就把他们又赶走了,刘贺性格顽劣又屡教不改,可见一斑。
后来,汉昭帝患重病,刘贺却丝毫没有作为臣子的样子,而是“弋猎驰骋如故,与驺奴、宰人游居娱戏,骄嫚不敬。”昭帝去世后,霍光叫刘贺前来主持丧事,然而,刘贺乘车路过济阳时,“求长鸣鸡,道买积竹杖”,经过弘农时,又“使大奴善以衣车载女子。”
朝廷的使臣用此事质问刘贺,刘贺却说没有此事,并把他自己派出劫掠女子的奴仆善交出,声称是善自己所为。到了长安城外,龚遂提醒刘贺说,按照礼制,前来奔丧的臣子应该要看到国都就开始哭,但刘贺却以嗓子痛推辞说:“我嗌痛,不能哭。”
来到长安,刘贺先是被立为皇太子,而他“常私买鸡豚以食。”更过分的是,他还“引内昌邑从官驺宰官奴二百余人,常与居禁闼内敖戏。”作为刚去世皇帝的亲属,刘贺却丝毫没有悲伤之色,只顾着自己开心,昭帝的灵柩在停在前殿时,刘贺“发乐府乐器,引内昌邑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完全不尊重死者。
更荒唐的是,刘贺在昭帝下葬后,“驾法驾,皮轩鸾旗,驱驰北官、桂宫,弄彘斗虎。召皇太后御小马车,使官奴骑乘,游戏掖庭中。与孝昭皇帝宫人蒙等淫乱,诏掖庭令敢泄言要斩。”不但是身为太子但僭越礼制,用天子规格的出行方式,还在先帝亲属居住的掖庭肆意嬉戏,和宫人行淫乱之事,并警告泄密者受腰斩之刑。
史书评论刘贺道:“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在做出种种恶行后,刘贺被群臣反对,霍光将其绶印剥夺。班固在《汉书》中称:“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如此看来,作恶多端的刘贺被废实在是合情合理。
汉废帝刘贺究竟干了什么坏事才被废?
昌邑王立而复废,完全是自己没有看清形势和贪婪造成。
一丶当昌邑王得到自己即帝位消息后,立即率两百多六十名随从,一路上跑死几批马到达都城。到都城后,一切顺利,做了皇帝,但忽略了一点,没有祭祀宗庙。他可能没有意识到祭祀宗庙的重要性,不祭祀宗庙就不算合法继承帝位,还落下个不孝罪名,算临时工。
二丶贪的太急,在短短在位二十七天时间里,竟揽财1180余次,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个皇帝竟这么贪财,不是作死是什么,会带成怎样的官场风气?
三丶急于夺权,没把霍光当回事。霍光是谁,先帝刘弗陵的托孤之臣。先帝托孤之臣被他干了二,废了一,重权在手岂是你轻易撼动的,真以为自己当皇帝了,为所作为了。只可惜被人霍光小报告一打,小材料一写,罗列了一大匡罪名,简直秒杀。皇上是当不成了,但也没被赶尽杀绝,所有属他的不属他的财物都归他,只当一场闹剧,还捞个"海昏侯"头衔,这名字也符合他胡贪海拿昏了头,以至于前几年海昏侯墓发掘时的随葬品比汉代任何一个皇帝都丰富,光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就有一吨多,还有大量青铜玉器,书籍等。只可惜所带随从,那么急奔往长安,你来是去送死的,一个没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