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方人都爱吃韭菜花?而南方人却从来不吃?

室友就是内蒙古的,还是蒙古族,老家盛产韭花酱,但他不仅不吃韭菜花而且不吃羊肉,觉得味道好怪异,所以遇到这种事情,就不要说什么“都爱吃”、“从来不”之类绝对的话术了。

在北方,韭菜花酱是非常常见的调料,吃韭菜花也是比较常见的,而南方人除了吃韭菜之外通常都不太吃韭菜花,更别说什么韭菜花酱了,这与南北方的风土,有很大关系。

或许很多人并没有察觉,如今很多的蔬菜其实都是舶来品,像是辣椒、茄子、苦瓜、黄瓜、土豆等等,都是从国外传入,真正本土的蔬菜种类,今天倒是并没有那么多了。

在越来越少见的本土蔬菜之中,除了白菜,韭菜算是最火的一种,不管南方还是北方,韭菜都能够生长繁茂,而且对于韭菜的喜爱自古有之,已有数千年的栽种与食用历史。

几乎国内所有的地方,甚至于青藏高原与云贵、内蒙等地,都有大面积的野生韭菜,丝绸之路经过的河西走廊,路旁也经常见到丛生的韭菜,这或许也是韭菜这么火的重要原因。

从汉朝的时候开始,韭菜就成为了“五菜”之首,国内韭菜资源非常丰富,种类也很多,北方有耐寒的韭菜,南方有耐热的韭菜,而各地各族的民众,也变着法儿吃韭菜。

南方人通常用韭菜炒鸡蛋,或者用韭菜做烧烤,而北方更多的就是韭菜盒子,至于韭菜馅儿的饺子之类,南北方都广为流传深以为爱,韭菜能够搭配的菜肴,实在是太多了。

绝大多数地方的人,吃韭菜自然都是吃韭菜叶子,而北方不少地区,是吃韭菜花的,相较于北方而言,南方人并不怎么吃,这就好像南方有人吃番薯叶跟南瓜藤,北方也很少见。

其实,北方不同于南方,虽然北方也有韭菜,但毕竟气候条件摆在那儿,每年能够吃到新鲜韭菜的日子,在温室大棚出现以前并不长久,于是乎有人为了留住韭菜的味道,盯上了韭菜花。

韭菜花在南方往往被丢弃,也就有些韭菜花苞还可以作为韭苔食用,完全开花的往往都是没人稀罕的,可在条件不太好的北方多地,人们需要将韭菜花做成酱料,保存起来食用。

韭菜生命力虽然顽强,生长繁盛,可要想大量收集韭菜花也并不容易,过去北方多游牧,喜欢吃牛羊肉,而能够作为调料的食物并不多,韭菜花则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意外美味。

南方吃羊肉并不算太多,而且南方有紫苏、姜、花椒等诸多丰富调料作物,至于韭菜,温暖的南方也往往唾手可得,自然也就不会那么稀罕什么韭菜花这样的食材,也没什么人吃。

如今,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信息的传播,美食风味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上海人吃川菜,山西人吃肠粉,东北人吃日料,这些都不足为奇,南方不少地方,也有人开始接受韭菜花。

地方上的一种味道,有很多都是因为过去特殊的条件环境之下形成的,并不是说当地人骨子里就喜欢,或者不喜欢,北方也有人不吃韭菜花,南方自然也有人觉得韭菜花味道挺不错。

为什么北方人都爱吃韭菜花?而南方人却从来不吃?

韭菜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北方人的饮食也是偏向于肉类等。草原上的野韭菜很多,韭菜花发酵后可以当盐来提升味道,要知道在古代盐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恰恰盐生产都在沿海地区,而南方鱼米之乡,是个饮食习惯可以说延续千年。

为什么北方人都爱吃韭菜花?而南方人却从来不吃?

我湖南的,算南方人吧,我们这吃韭菜花,而且不少人喜欢吃,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都是各人喜好,不违法不伤人,干嘛总是制造成地域予盾,一天天闲的还是另有用心?

为什么北方人都爱吃韭菜花?而南方人却从来不吃?

云南人也吃韭菜花,还会把韭菜花做成腌菜,吃过一次觉得不错。

在部分南方地区管韭菜苔叫韭菜花

而北方大多数韭菜花都被做成酱了,别的地方不了解,北京这边基本上冰箱里都会放一瓶

为什么北方人都爱吃韭菜花?而南方人却从来不吃?

韭菜花确实是一道美食啊。著名的美食作家汪曾祺曾经专门为韭菜花写过一篇散文《韭菜花》,感兴趣的网友可以找出来看看。

韭菜花毕竟有些老了,热炒不太可能,常用的吃法是腌成韭菜花咸菜,再就是做成韭菜花酱,吃涮羊肉必备啊。

汪曾祺在文章里写到:云南昆明曲靖吃这个东西,也是腌成咸菜吃。

但是他的老家(他是江苏高邮人)不吃这个。所以说所有南方人不吃韭菜花也不确切。可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喜欢吃这个吧。

此外我国西南地区云贵地区还有一种野生韭菜花可以当作观赏植物看看。

为什么北方人都爱吃韭菜花?而南方人却从来不吃?

云南这边也爱吃韭菜花,做为蔬菜吃的是花杆和花苞,称为“韭菜苔”,很多人也称为韭菜花;做为腌制的咸菜,是用韭菜的嫩籽,但不剁碎,也称为韭菜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