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被老公骂,还骂我父母,还有必要过下去吗?

我这人是个50大妈。人生如果是一本书二百多页的书,我大概也已经看了一百六七十页了。而且人生这本书和许多文学作品不一样。他的重点在前面,不是在后面。姜子牙八十拜相,佘太君百岁挂帅。这样的事儿,在我们平常人身上是不会发生的。所以人生这本书的情节,大抵我已经看得差不多了。至于后面那几页,不过就是个绵长的尾巴,在有限的时间内拖延罢了。

而人生这本书是敞开借阅,随便观赏的。所以我不但看了我的人生之书,我也东张西望地,看了我身边很多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五六十岁的人,她们的人生之书,大家的情节倒是也抄不了,互相瞧瞧看看,也只能是一声感慨而已!

这本书有的人总体来说是悲剧。不是天灾的那种。那种悲剧我们避免不了。属于命理范畴。咱也不懂!可好多人的书是现在想来“人祸型”。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还不到60浑身是病。为什么呢?她老公气的。她和老公斗争了一辈子。也被欺负了一辈子。他们夫妇晚年的时候也是有勾结,有利用。把糟糕的生活苟且到底。她一脸苦瓜相,很悲愤的感慨:我这也是一辈子!

这样的人实在是不少。因为她们的婚姻家庭生活不幸福。在这个能吃饱能穿暖的时代里,婚姻家庭不幸福就足以让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女人,痛苦一辈子了。有的人的书,主要写的就是这一种情愫之苦!

苦哇!

可有的人的书不是这样的。在开篇起伏,成转回合,有点儿小纠纷小波折。但是如同那涓涓细流,汇集成河。虽有阻隔挡道,但是最后冲石穿山,奔腾入海。越活越顺,越活越宽广。这有点长江的意思。小的时候看【话说长江】片头曲的画面就是点点滴滴的晶莹之水,汇集一处,然后翻山越岭的奔波,最后到了入海口就汇成了涛涛江水。一路向东奔流入海,真痛快!看着心里就舒坦,

那么“人生之书”为什么有那么多版本?结果有那么大的不同了呢?我活了半辈子,也琢磨出点道道!

性格决定命运!

我拿我自己做例子吧。我就不是个优柔寡断的性子,也没什么缠绵悱恻的情感。横刀立马当断则断。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我承包卫生区。扫地!卫生区内有两棵杏树,每到杏花飘落的时候,我都拿大脚丫子使劲踹它们。让它们麻利的赶紧落花,我好赶紧扫。老师看了很心疼。她指导我看黛玉葬花。我对老师的苦心栽培毫不在意。在作文里写下了这样的诗歌:杏花呀!你快点开!开完了呀,你赶紧落!麻利儿结出杏子来呀,做成果脯,装成盒,早点送到小卖部去呀,为人民服务多快乐!”

虽然这种干净利落脆的性格,让我与文学创造失之交臂。但具体到日子来说,这是个奔向幸福的好法宝!

看清形势,精准评估。当断则断,及时止损!

我给你刨哧刨哧我的第一段婚姻。

我吧!是自由恋爱。

我前夫对我的感情挺好。我能看出来,他爱我。为什么呢?我生病的时候他哭,我病重了他嚎,我病的在生死边缘的时候,他连哭带嚎。这就是朴素的爱情啊!但是呢?我这病有个根儿。生不了孩子。这怎么办呢?婆家不干呀!他是一个大家族的独子呀……

我的朋友们给我出主意:“你就在他们家耗下去,婆婆再不待见你有什么用,只要你们两个感情好,真爱能够战胜一切!”

我在风雨飘摇之中,想起来我当年卫生区里的那株杏花。如果它只开花不结果行不行?那种杏花的人,会不会有一天嫌弃它。他有一天会不会也觉得,只开花不结果的杏树也是一种缺陷了。他有一天会不会看到别人家的杏树硕果累累的时候,也会心生羡慕呢?他能招架得住别人对他这株杏树的非议吗?想到这里,我的心中涌现出三个字:

打住。撤!

没有什么爱情缠绵。也没有什么惆怅留恋。我的心中就想起了我父亲曾在办公室里说的一句话。当年这位老领导拍着桌子对自己的下属说:“你这样搞,我们就被动了!”

这句话适合于同外商谈判。我觉得也适合于我的婚姻。虽然我在想这些的时候,这位老领导已经去见马克思了。但是我觉得婚姻与招商引资是件很类似的事儿。得双赢!外商没利益他们不干,咱们没好处,咱们也不许!既然没有结果,那就不要等到别人嫌弃你的时候,再灰溜溜地离开,那样就被动了。

要把婚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有的事儿奋斗不来,就别奋斗了!比如不孕不育患者的孩子,或者是对方根本就不打算给予的爱情。不如赶紧转头,趁着春光尚好,春风尚暖,拐弯,向别的道路出发吧!

好多人说我没心没肺。我前夫更是恨的咬牙切齿!因为我单方面提出了离婚,鉴于他那时在基地戍边,所以我直接把离婚手续通过组织寄给了。他那在部队当领导的一双父母,简直是举双手双脚赞同。

记得后来我去收拾东西,公公和婆婆都在我的房间里等我。他们深情地对我说:“我们对不住你!以后有什么事儿尽管开口。我们一定鼎力相助。你相当于我们另一个女儿啊!”

你看咱,还是有面儿的!高接远迎,最后拱手相送。不要让事情到了那么难看的地步。我与公婆拜首作别,最后把他们所有给我的东西都留在了前夫家了。只带着随行衣物,一封信和一枚婚戒,请他们交给了我前夫,自此拜别。如关云长一般挂印封金,绝尘而去……

最后几经周折,我嫁给了现在的老伴。他们家是知识分子家庭,生活很多元。公婆对儿媳不能生育的事也可以接受,老伴也决定陪着我丁克。就这样一直过到现在,在这段婚姻里,我过的踏实而知足!

……………………………

我有个亲戚。和我是母系的表亲。按辈份,虽然她比我大10多岁,但是还得管我叫小表姨!

我这个亲戚是北京胡同里千千万万个满族姑娘中的一个。名叫小莲子。小莲子从小到大都有主意。这似乎是满族姑奶奶性格的特征。满族姑奶奶们没有天真无邪的傻白甜,个个都是顶门立户,拿主意当家的。

想当初小莲子作为独女。为了躲过去东北插队(主要是她舍不得生病的姥姥,怕没人伺候)居然在家里猫了10个月。愣没出门!十来平米的小平房,她就在那儿吃,在那儿拉,在那睡!最后,街道办事处的,还以为她已经奔山西插队去了呢!愣把她给遗漏了!这种精神真是让人钦佩!小莲子就是主意正!“我就眯在北京了,哪儿也不去!”最后小莲子被分到街道副食店去卖馒头去了。

卖馒头的小莲子,因为工作积极。一来二去还被单位提升为正式工。也成了小师傅。她有个徒弟比她小五岁,是个文绉绉的小伙子。小伙子是临时工。负责炸油条。小莲子很喜欢这个白白净净的小徒弟,也很照顾他。老偷着给他包里塞炸馒头片和芝麻酱。有时还帮他缝缝洗洗的。在文革的岁月里,在父母被下放的日子里,这位小弟弟对莲姐姐也很依恋,最后二人成了夫妻!

后来呢?

后来文革结束了。家学渊源,底蕴深厚的小弟弟一举考上了大学。成了一名大学生。后来还留校读研当辅导员了。自此他彻底离开了大油锅,开始了自己的学海无涯。在知识的海洋里扑腾上了。小莲子呢?还是整天忙活在笼屉和案板之间,他们俩个人由于工作背景的不同,渐行渐远了……

用小莲子后来的话说:“我知道现在世道变了。他那会儿是落难公子。如今他们家又抖起来了。他也成了一个文化人。我和他不相配了!我就是个胡同里蒸馒头的姑娘。爱玩个牌,爱看个戏,没事儿就爱上北海溜达一圈。看看武打小说香港电影我就挺美。要是再来根冰棍儿,我就 乐的‘闷得蜜’了!但他不一样。他的那套学问,我不懂。两口子结婚图什么呀?咱们有老例儿呀,‘点灯说话,吹灯就伴,早上起来梳小辫儿。’我们家已经没有这种气氛了。现在家里又不缺吃不缺喝的,他也不愁芝麻酱和粉丝了。他和我没话了。所以我干脆,来个脆生的……”

当是小莲子主动提出了离婚时,丈夫满脸诧异!但随后就万分感激了。婆家人一家子都向她表示了深深留恋。但是。对她的离婚请求,也坚决支持!就这样小莲子笑着看着丈夫坐着公公的小汽车,离开了胡同。而她呢?一转身和小卖部老赵家的大小子,一个电车厂的修理工搞上了。两人情投意合。玩牌时你吃我碰。走路时,你拉我挎,和和美美的日子过了一辈子。他们的儿子都到了结婚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母亲以前还有一个爱人,儿子以前一直以为他们家是最幸福的家庭呢!

………………………

我啰啰唆唆的说了这么多正面例子,也想说点反面例子!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我开篇说的那个,抱怨自己一辈子都很痛苦的朋友。当初她非常喜欢她丈夫。基本属于一见钟情!她丈夫高高的个子,白皙的皮肤,还有点儿欧式的眼睛,挺拔的鼻梁,丰满的嘴唇像个美男子。就这样,她那心中的小火苗一下子燃起了。没多久他们结婚了。但是结婚不久,她就发现丈夫很自私。愿意和她结婚更多的是考虑到功能问题。她是个大学老师,挣得多。她们家的房子比较大,她是独女,负担小。丈夫想通过和她结婚过上好日子,摆脱自己那个城市贫民的家庭。而并不是真真切切爱她这个人。对她也是冷言冷语,豪无关爱,婚后没多久,女老师就发现这个问题了。

有一次她参加学校的植树,回来之后,发现丈夫把午餐都吃光了,一点都没给她留。原因吧,很简单!丈夫挺着腰板说:“今天你妈送大虾来了,真好吃!”

看见好吃的东西就不想着媳妇儿。她丈夫的思维模式和动物园的狮子也差不多。这样的丈夫并非良夫佳偶。但是呢?女老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生孩子!

“生了孩子就能拴住男人的心了。”于是在她那个糊涂妈的建议之下,她生下了自己的女儿。之后呢?丈夫的自私自利丝毫未减。对女儿的照顾也不足,她一边搞教学,一边看孩子,幸好有母亲帮忙。就这样丈夫还经常犯浑,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而骂骂咧咧,连她妈全骂在里边了……

那么下一个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还是生孩子!生儿子!

她妈说:“可能是嫌咱没给人家传宗接代,人家这是不干了。”于是她又费尽心力地怀孕。最后生下了一个儿子,但是不久因为身体不好,孩子不幸夭折了。这让她很痛苦。而丈夫则是一味地责怪她的照顾疏忽。甚至是指责她们家基因不好,先天有病!没能够给夫家家传宗接代,婆婆对她更是冷眼相待……

面对这种摆烂的婚姻,这位心思细密的,学文科的老师感到很绝望。也很痛苦。她想到过离婚,甚至不是一次地想到过离婚。但离了婚之后怎么样呢?自己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已经很老了,他们帮不了自己一辈子。离了以后,我不就无依无靠了吗?于是她在婚姻里耗着忍着,因为长期的内心空虚得不到抚慰,她又出轨了!

和其他的男人搞在一起了!

但是勾引婚内主妇的男人,能是什么样的男人?只能是那种人品卑劣的登图浪子,最后东窗事发,男的把责任都推到她的身上,她输得很惨!

对方的老婆上他们家闹!那种闹真邪乎。写大字报贴在墙上。她进进出出的羞辱极了,甚至拿着安眠药想到过轻生。可又一想,孩子还小啊!我不能死啊!

可最后让她更觉伤心的是,女儿对她也很反感。丈夫长期给女儿灌输:“你妈是X妇。把咱家的脸都丢尽了。”再加上左邻右舍的指指点点,让女儿对妈妈满腔怨气!

在之后呢?

她就想,等孩子大一点吧!大一点我的能力也强了,单位要是能分房呢!耗着吧!再分一套房,我就能够住在那里去了。两个人不就能分居了吗?

可谁知单位的分房政策出来了,居然是鼓励“交小分大”。她丈夫欢喜的决定交出现在的房子,给学校。然后从学校那里分得一套150平米的大洋房。为此,丈夫指天发誓的哄她,说以后一定改正,好好过日子。她又信了。心软了!搬进新房的那天,丈夫兴高采烈的。可她却情绪低沉,喃喃自语道:天不随人愿呀!

如今 她都快退休了。她想方设法的就在外面多兼课。少回家。就希望自己能够延迟退休,或被返聘。这样她就不会回到家里和丈夫天天面对面了。

前年疫情初起,她的喉炎又犯了。这是个老毛病了。很多老师都有。但是嗓子疼咳嗽和新冠病证又很相似。所以她打算吃点药自己压压。先不去医院了。但没想到喉炎药,感冒药都被她丈夫收起来了。留着自己吃。面对找药的妻子,丈夫只是冷冷的说:“你自己看病去吧!然后就别回来了,跟外边住吧!”

外面疫情肆虐,她却被这样赶出了家门。在出租旅馆里她失声痛哭:“我这一辈子怎么这么苦呀!到老了,遇到了这么狠心的人!这么多年的婚姻家暴,谩骂侮辱,动手打我,连我妈一块儿打。我身上受过多少伤呀!哪个做女人的,做到我这份上呀!太苦了!”

同情归同情。

她每次被家暴的时候,都会跑到我家来上药。但是定性也归定性。说实话,她这一生真是失败!20岁的初婚,30岁的育后,40岁的分房,那么多好的机会她都错失了。烂泥塘里摇桩,越陷越深!最后让污泥沙粒把自己吞没了!在痛苦的婚姻中如身陷沼泽一般压抑,满嘴泥沙,满心苦楚!

一个女知识分子,把日子过成这样,真是让人目不忍睹!但是,我却也想说一句话:一肚子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作为一个女人一点刚性都没有。一点决断都没有。如此软弱摇摆,任命运的摆布蹂躏,任他人的欺侮压榨。毫不反抗只是拖延。这样的女人如菟丝子一般,必得缠绕着别人才能得以生存,但身无可依之时,她不幸福的几率该有多大呀!

都说男儿当自强!但是难道女性就不该自强吗!难道女性就该是柔软懦弱,任他人摆布吗?我如果有女儿,在事业上,我希望她成为驰骋沙场的花木兰,在生活中,我也希望她是那种果敢刚毅,决断烈性的女子。因为在命运面前,你若犹豫不决,一味妥协,那不良之人便会趁机猛扑,肆虐无度!

贝多芬的那句话有劲儿: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我们中国人也有这个说法呀。

我命由我,不由天!

整天被老公骂,还骂我父母,还有必要过下去吗?

奇闻,真是奇闻,听是听得多,但跟你的提问恰好相反的,记得有次回答一个邀請的提问,是男生提出的,说自己给了钱父母被老婆骂,还连父母也被骂,当时也就像你今天提出的一样:还有必要再过下去吗?我本有自己的宗旨:宁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

最后还是忍痛违背良心奉劝提问者,赠了他一句:朋友!长痛不如短痛呀!让他自己斟酌好了!今天这句话就赠送给你了,算是回答你的提问吧!

整天被老公骂,还骂我父母,还有必要过下去吗?

这个问题太无聊了,还用问吗?

整天被老公骂,还骂我父母,还有必要过下去吗?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你和这样的人相处久了,才会有此问。如果初遇此人,避之不及,怎么/会有离与不离的纠结?即使你对他的辱骂有了适应性,但也不该殃及父母。此时不离,更待何时

整天被老公骂,还骂我父母,还有必要过下去吗?

做个男人不可以打骂女人,女人有这样老公骂什么都可以,为有骂父母不可以,要坚决离婚,这样老公不值得你去爱。

整天被老公骂,还骂我父母,还有必要过下去吗?

他沒拿你当人,也沒拿你的父母母当人,你你自己在这个家过的没有尊严,并且连累你的父母被其所駡!

你再沒本事,也要活出自已的尊严,尽快的离开他,那怕沿街乞讨,孤独终老再也不能和他过一天。这样忍气吞声的日子实在难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