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吗?尺尊的真实地位如何?

尺尊公主这么个传说里头的人,如何跟文成公主比地位。

对于文成公主远嫁之后的生活,主流上都认为并不幸福,她既无子女,而且松赞干布忙着在外征战,与其仅生活三年,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独守空房三十一年。

然而,婚后生活的不算圆满并不能说明文成公主的地位低,从各方面史料与实际来看,文成公主是的的确确的吐蕃王后,其地位非同一般。

贞观时期的唐朝,实力已相当强悍,当时的吐谷浑与东突厥都仰慕天朝,且成功求娶到了唐朝的公主,吐蕃对此也是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

不甘人后的松赞干布,在公元638年正式派人前去长安求亲,结果唐太宗认为吐蕃达不到求亲的标准,因此吐蕃的请求被拒绝。

害怕受罚的使者,回到逻些后一顿胡扯,将求亲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吐谷浑从中作梗。

松赞干布大为光火,怎么,唐朝连吐谷浑跟东突厥这样的小门小户都看得上眼,为何不肯将公主嫁给如日中天的吐蕃?

作为赞普的松赞干布也是越想越气,于是,吐蕃发动了松州之战。

不过,太宗当时正盯着北方的薛延陀、高句丽等,压根儿没心思理会刚兴起不久的吐蕃,松州之战的规模也很小,没引起唐朝的注意。

“吐蕃攻城十余日,进达为先锋,九月,辛亥,掩其不备,败吐蕃于松州城下。”

明明是自己主动进攻,结果被没正眼瞧自己的唐朝一顿胖揍,学乖了的松赞干布放弃了用武力夺取公主的幻想,再次派人前去求亲。

第二次的求情,更加郑重其事,吐蕃派去了相当于中原宰相的禄东赞,还有大批的黄金财帛等等作为聘礼,可谓是诚意满满。

吐蕃再次求娶公主,这时候的唐太宗,也看到了吐蕃的诚意:给个面子好了。

于是乎,出身宗室的文成公主担任了巨大的使命,带着数量惊人的嫁妆前去了雪域高原。

从这方面可以看得出,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是在唐朝占据绝对上风的情况下达成的,唐朝居高临下,文成公主也是的的确确的下嫁,其地位可想而知。

唐朝时期,和亲并不少见,但与汉朝时候的情况完全不同。

诸如突厥、吐谷浑、回鹘等,都曾被唐朝打得几乎消失,但他们仍旧求娶到了唐朝公主,唐朝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也根本不是所谓向吐蕃示弱。

关于文成公主入藏之后的地位,有些叫嚣尘上的荒谬言论,就是说文成公主只是个侧室。

然而,说这种话的人,或许根本不知道西藏古代并没有所谓的正妻、长妻的概念。

在《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当中记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

另外还有:“及至羊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

有人毫无根据的认为,吐蕃王后的称号应该是“觉蒙”,而“赞蒙”只是王室贵妇人的一种泛称而已,尺尊公主的称号就是觉蒙。

可实际上,吐蕃文化中,赞蒙、朱蒙、末蒙、觉蒙等头衔,根本没有区别。

吐蕃文献之中,松赞干布曾将自己的妹妹赛嘛噶嫁给象雄王李弥夏为妻,而赛嘛噶的称号也是赞蒙,从这里也可看出,赞蒙绝非等闲嫔御的代称。

至于所谓“尺尊公主的封号是觉蒙”,且不说这样的观点正不正确,关键吐蕃与敦煌的史料记载当中,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现过这样的描述,也不知道从哪儿编出来的。

尺尊公主据说是泥婆罗的公主,要知道,泥婆罗的实力与吐蕃相去甚远,而吐蕃与唐朝的实力也不可同等相比,文成公主断然没有地位低于尺尊公主的理由。

《贤者喜宴》中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做王后。

这是按照中原汉语进行翻译的记载,文成公主的称号,就是王后。

更有意思的是,在敦煌《大事记年》之中,文成公主是唯一被后世供奉祭祀的吐蕃后妃,而且还是两次,这是绝无仅有的。

吐蕃与中原不同,其史书记载惜字如金,除了君王之外,如果有谁能被记载下来已是相当不凡的体现,更何况是得后世祭祀这样的大事。

除了这些,振振有词说文成公主地位不如尺尊公主的另一个理由,就是松赞干布为尺尊公主修建了大昭寺,而文成公主只得到了个小昭寺。

呵呵,要不怎么说没文化害死人呢。

大昭寺与小昭寺根本没有所谓大小之分,小昭寺的藏语名叫做“甲达绕母切”,而大昭寺的藏语名是“惹撒”,如今的大昭寺与小昭寺,都是经历了元明清三代的扩建才形成的。

并且,大昭寺与小昭寺这两个名字,也是直到明朝才出现的汉语译名,而当时文成公主都去世好多个世纪了,遑论所谓的大小高低之分。

关于文成公主与尺尊公主地位之争,还有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尺尊公主压根儿不能证明这个人真的存在。

吐蕃早期的文献《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还有诸多的吐蕃碑文当中,都有比较详细的关于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记载,但尺尊公主,没有只字片语。

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吐蕃的文献也只有松赞干布与她一起生活的记录,直到松赞干布离开人世的这段期间,并没有其他女子出现。

不管是汉地史料,还是吐蕃、敦煌以及尼泊尔的文献,早期都没有关于尺尊公主的描述,尺尊公主是后来西藏密宗兴起以后,才在一些剧情荒诞的小说之类的书籍中出现。

说白了,吐蕃根本就没有迎娶什么所谓的尺尊公主,遑论她与文成公主相比。

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吗?尺尊的真实地位如何?

回答问题前,先要肯定的是,文成公主是为汉藏民族团结和繁荣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女性,背井离乡、远涉异域、魂归藏地,不管是被迫还是自愿,能坚持到底都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至今文成公主仍然受到汉藏人民的尊崇。

但是,总有些心怀恶意的人,靠贬低文成公主来吸引眼球,今天,正好借题主的宝地,好好聊聊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像

文成公主确实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亲女儿,她是唐朝宗室之女,为江夏郡王李道宗的亲闺女,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侄子。但是,这并不影响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和吐蕃人民心中的地位。

首先,文成公主远嫁,并非是向吐蕃求和,而是因为松赞干布几次求娶大唐公主的强烈愿望。松赞干布统一藏地后,为表达对大唐的仰慕之情,特派使者出使长安与大唐交好,朝廷对此也很重视,又派专使携礼回访。松赞干布见到大唐使臣,很高兴,聊了很久,聊完松赞干布很失落,因为在交谈中,他了解到原来突厥和吐谷浑早都娶了大唐公主,所以他羡慕嫉妒恨,希望大唐能对他有一样的待遇,可唐太宗不同意。《旧唐书》中记载:“弄赞见德遐,大悦。闻突厥与吐谷浑皆尚公主,乃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太宗未之许。”

松赞干布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了,于是调兵进犯大唐,可此时的大唐不是吃素的,唐太宗派大将侯君集率军在松州城大败吐蕃军,松州城就是现在四川的松潘县。这时,松赞干布才醒悟,大唐是如此强盛,他立刻派使臣去长安,向唐太宗承认错误,表示愿意臣服于大唐,同时又向大唐提出求娶公主的要求,这次,唐太宗同意了。《旧唐书》中记载:“弄赞大惧,引兵而退,遣使谢罪。因复请婚,太宗许之。”

所以,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不是战败求和,而是恩威并施,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后面的金城公主入藏和亲也是这个思路。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

其次,文成公主地位尊崇,并非是妾,而是松赞干布的王后,在《敦煌吐蕃史书》中记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吐蕃语中,“赞蒙”就是王后的意思。而松赞干布对于能娶到文成公主是非常开心的,《吐蕃王朝世袭明鉴》中记载:弄赞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意思是:松赞干布如愿迎娶到文成公主后,乐不可支地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而他提到的“一城”,就是今天的布达拉宫,可见文成公主的尊崇地位。

▲布达拉宫

入藏后在生活上,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是百依百顺,文成公主不喜欢吐蕃人“以赭涂面”的习俗,松赞干布当即下令废止。《新唐书》中记载:“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为了仿效唐人习俗,松赞干布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读书学习。《新唐书》记载:“自褫毡罽,袭纨绡,为华风。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由此可见,文成公主在吐番的影响力。

最后,来说说与文成公主齐名的尺尊公主。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爱情故很美好,但是作为吐蕃之王,松赞干布至少娶了五个老婆,有大唐的文成公主,还有泥婆罗的尺尊公主,吐蕃贵族部落的蒙萨妃、象雄妃和茹雍妃。除蒙萨妃为松赞干布生下一子贡松贡赞外,其他老婆均无子女。

▲尺尊公主像

据说,尺尊公主原名叫布里库蒂,是泥婆罗(尼泊尔)国王阿姆苏跋摩的女儿,比文成公主早两年嫁到吐蕃。佛教在吐蕃有着特殊的地位,尺尊公主来自佛陀的故乡,她是带着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入藏的,松赞干布因此为她兴建了大昭寺,来供奉佛像。文成公主是带着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入藏的,松赞干布也因此为她兴建了小昭寺,来供奉佛像。很多人就觉得单从大、小上看,两位公主也存在大小位分之分,就是大老婆和小老婆。其实不然,大小只代表建造的时间顺序。毕竟大唐是上国,泥婆罗只是吐蕃的附属国,松赞干布的政治智慧不会差到分不清轻重主次,不可能刻意贬低文成公主的地位。

其实,大昭寺是藏式寺院,确实是松赞干布主持修建的,但少有史料记载是为尺尊公主而建;而小昭寺的确是为文成公主修建的,文成公主还参加了奠基仪式。主持修建寺院的人就是文成公主带过去的汉僧,所以小昭寺是汉藏式寺院,是汉藏民族友谊的象征。

关于尺尊公主,敦煌文献、中原文献,甚至是尼泊尔文献中都没有记载,只有几本吐蕃文献中有零星的记载,说的也是尺尊公主与大昭寺的关系。更让人费解的是,这些历史文献都记录了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事情,却没有记载过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的任何片段,如此大事,尺尊公主为什么变成一个透明人?以致于意大利的藏学家杜齐推测,尺尊公主本身就是虚构的,是来源于吐蕃的传说和奇幻小说中,他在自己的著作《松赞干布的妻子》中说,尺尊公主的原型可能只是松赞干布那些普通妃子中的某一位,地位并不高。

▲绿度母,藏传佛教中文成公主的化身

虽然尺尊公主身世存疑,但这并不影响藏族人民对她的喜爱, 尺尊公主与文成公主被藏族人民尊为白度母和绿度母,接受最崇高的顶礼膜拜,她们已成为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月山文成公主像

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吗?尺尊的真实地位如何?

正史记载着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为大唐和吐蕃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吐蕃的王妃,很受吐蕃国王和臣民的爱戴和尊重。

贞观15年(641)正月十五,唐太宗为了避免两国继续交战,改善双方之间的关系,应要求将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下令江夏王李道宗(文成公主的亲生父亲)持节护送。

文成公主怀着对大唐的无限眷恋,在送亲使和吐蕃迎亲专使的伴随下前往了吐蕃。松赞干布率领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来迎接文成公主,见到李道宗行了基本礼仪,之后便带着公主返回了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所以便有了今天的布达拉宫。

松赞干布能取到文成公主这样貌美如花,贤良淑德,气质十分优雅的上国“公主”非常高兴,况且文成公主是带着丰厚的嫁妆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有十二岁等身像释伽牟尼的佛像,诗书典籍,音乐器物,桑蚕丝绸,作物种籽,还有大量的能工巧匠等很多对吐蕃的经济政治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很快汉族的这些文化技术就经过工匠们教给这里的百姓,知书达理的文成公主深知百姓的不容易,还亲自教百姓织布。百姓看到这样一位不仅貌美而且还很聪明漂亮的远嫁公主很快就对她更加的尊重和爱戴。

松赞干布对这位公主也很喜欢,他知道公主不喜欢这里的赭面,便下令废除了这种陋习,是文成公主改变了这种习俗,并且从此不再使用。松赞干布也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且还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

永微元年,松赞干布逝世,文成公主并没有选择回大唐,而是继续在吐蕃生活达30年,她一心致力于维护唐朝和吐蕃的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

文成公主对于吐蕃是一个信仰,文成公主的和亲极大的促进吐蕃的发展,在吐蕃人民的心里她就是一个女神仙。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

所以,文成公主在当时的地位是很高的,不应该是妾的身份,并且在《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

“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

当时有“赞蒙”和“祭祀”这两项待遇的在松赞干布的女人中,唯文成公主独有,有这两项的待遇的人相当于吐蕃王后。

至于传说中的泥婆罗尺尊公主(尼泊尔公主),在敦煌吐蕃文献、吐蕃金石铭刻等吐蕃史料里都很少提及,并且在奇幻荒谬成分较少的部分以及汉人史料的记载里,都只有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却都没有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的记录,以至于国外藏学家写的《松赞干布的妻子》里都怀疑尺尊公主是虚构的。

当时有泥婆罗国王,但没有松赞干布娶尺尊公主的记载。所以即使有尺尊公主存在,她的地位也不会太高,只是后来被后世宗教密教人为篡改、把这个人物的地位捧高了。

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吗?尺尊的真实地位如何?

在历史的记载中,松赞干布一共娶了五个女人,即文成公主、尺尊公主、象雄妃、茹雍妃、蒙萨妃。

在这五位妃子中,文成公主算作是政治联姻;尺尊公主算作是宗教联姻;只有象雄妃、茹雍妃、蒙萨妃这三位妃子才是松赞干布从吐蕃诸部的贵族中选出来的,能够为自己开枝散叶的妻子。

图片来自网络

松赞干布的女人中谁的地位最高?

那么,这五位妃子中,哪位是王后,哪几位是妃子呢?

在松赞干布的这几个女人中,文成公主是最后一位嫁给松赞干布的。在这之前,松赞干布这几位女人根本没有妃子之类的封号,即使蒙萨妃给他生下了唯一的儿子,也不例外。

唐贞观九年,松赞干布又迎娶了尼泊尔公主拜木萨尺尊,史称其为尺尊公主。

从当时的政治地位而论,尼婆罗(尼泊尔)是一个国家,而象雄等只算是大型的部落,因此,尺尊公主的地位高于象雄妃等人也是正常的。可是,在后世很多作品中,把尺尊公主的地位抬高到超过文成公主,那就是佛教密教的一种刻意宣传了。

帝王们联姻绝大多数都是一种政治行为,联姻的对象在帝王们心中的地位如何,完全绝取决于联姻女性们背母国的地位。可以这么说,你可以不宠爱从大国娶来的女人,但是绝对不能降低她的地位。在这一点上说,文成公主绝对应该是松赞干布身边地位最高的女人。

据吐蕃书籍《贤者喜宴》记载

“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这段记载就是文成公主是松赞干布女人中地位最高的明证。

而且,在《敦煌吐蕃历史文书》的记载中,凡是提到文成公主的地方总是以“赞蒙”来作为前缀。那么,这个“赞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据记载:

“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

“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

在藏人的习惯中,凡是被称为“赞蒙”的并且在死后享有被祭祀待遇的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生前的地位不低于吐蕃的王后。

在藏族的历史中,汉族女子嫁到吐蕃享有这种待遇的只有两人,一是文成公主,二是在唐中宗时期嫁到吐蕃的金城公主。而且,在松赞干布的女人中,仅有文成公主一人享有这种待遇。

图片来自网络

文成公主究竟是王后还是妃子?

既然如此,那么在西藏为什么还有文成公主仅是松赞干布的妾这种说法呢?

其实,这还是跟宗教有关。

在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开始在西藏地区流行。像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就是为了加强和南亚次大陆地区国家之间的宗教往来,而文成公主进藏也带去了内地的佛教,象雄妃所代表的的又是苯教。因此说,在松赞干布时期,西藏处于一种佛教信仰繁杂的时期,没有任何一种信仰能够在西藏地区占据统治地位。

因此说,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唐朝还是藏族的文献中,都没有关于尺尊公主地位如何尊崇的记载,仅有一座当年松赞干布为了迎娶尺尊公主而兴建的大昭寺。

后人据此来夸耀尺尊公主地位是如何尊崇是没有依据的,因为松赞干布之所以要兴建大昭寺,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安置尺尊公主带来的佛像,这只能表明松赞干布信奉佛教的虔诚,其他什么也代表不了。

尺尊公主之所以被后世过高尊崇,还是藏传密教在西藏占据了重要地位所致。其缘由还是松赞干布利用藏传密教来打击苯教而兴起的。

苯教最重要的传播地就是象雄古国(今西藏羊同),在松赞干布灭掉了象雄古国之后,势必要通过一种信仰来打击象雄古国的信仰苯教,而藏传密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松赞干布倚重,进而发展起来的。

文成公主像 图片来自网络

总结

因此说,在藏传密教没有在西藏地区兴盛的时期,根本就没有尺尊公主是松赞干布王后的这种说法,而且,从密教记载的尺尊公主的一系列内容看来看,事迹过于神话且荒诞,根本不值得采信。

因此,笔者有理由相信,松赞干布的王后只能是文成公主,或者,松赞干布生前为了平衡各派政治势力和宗教势力,没有明确立文成公主为后,但从文成公主被称为“赞蒙”,死后享有祭祀这两点来看,在松赞干布和藏族人民心中,文成公主是他们心中唯一的王后。

换句话说,以泱泱大唐去和亲的公主竟然给你做妾?你是在羞辱大唐吗?

图片来自网络

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吗?尺尊的真实地位如何?

在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中,一直都为边境地区的安宁所困扰,中原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边境以外的游牧部落由于土地气候的原因,物资匮乏,他们缺衣少食,不得不经常越境抢夺财物,甚至杀人放火。

这些蛮人善于骑射,机动灵活,抢了就跑,如入无人之地,来去自如,在那个冷兵器时代,各个朝代都拿他们没办法,为了边境的安宁,不得不委曲求全与他们和亲,并送给他们大量的粮食和财物。

在盛世唐朝,也绕不过这道坎,吐蕃的第三十三任赞普松赞干布,希望能与大唐建立盟约关系,并且最好还能与大唐联姻,但唐王朝怎么会看上吐蕃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就直接拒绝了。

公元638年,松赞干布集结兵力,攻打吐谷浑,取得了胜利,四年后,他又率兵直逼唐朝松州,并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唐太宗名大将牛进达率领唐军予以打击,很快就击败了吐蕃军队。

但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吐蕃军队经常侵扰大唐边境,抢劫财物,屠杀边民,要迫使与自己和亲,李世民被松赞干布搞得焦头烂额,不胜其烦,最终为了一方安稳,便同意与之和亲。

就这样,文成公主嫁入了吐蕃,成为松赞干布的妻子,松赞干布此前已有多位妻子,在不久前还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为妻,他比较重视和尼泊尔联姻,不惜花巨资为她修建了有名的大昭寺,而文成公主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仅仅修建了小昭寺,用来安放文成公主陪嫁过来的释迦牟尼的等身像和大量的佛经。

至于说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问题,这还得从“妾”说起,“妾”是中国古代封建时代特有的一种婚姻制度,在一夫一妻之外,再有几个比正妻地位稍低的女性,就统称为“妾”,“妾”这种历史产物只有在朝鲜、日本等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才会在正式的皇后及王后以下,再有妃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妾”。

而吐蕃在文成公主入藏前,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不深,在那里没有“妻”与“妾”的差别,松赞干布有六位妻子,地位各有不同,但并不是只有一位正妻,他是多位妻子并存,不存在“妾”这一说法。

再来比较一下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松赞干布为尺尊公主大张旗鼓的修建大昭寺,为文成公主修建小昭寺,可见松赞干布对尺尊公主的重视程度要高于文成公主,但松赞干布能专门建一座寺庙来供奉文成公主带来的陪嫁,也不能说明松赞干布不重视文成公主。

另外,在布达拉宫里,尺尊公主的画像居松赞干布之左,而文成公主居右,在古代一般居左为尊,这也能说明尺尊公主的地位略高于文成公主。

因此,文成公主并非是“妾”,只是在松赞干布的妻子当中,她的地位比较低而已。

在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关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爱情故事如何如何的,都毫无历史可信度,文成公主对于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确实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对于文成公主本人来说,却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在民族大义面前,她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在大唐盛世的年代,她被迫远嫁,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与松赞干布在一起十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这不是她的错,同时的尺尊公主也没有生子,松赞干布死后,又被迫嫁给他的儿子,后来又守寡多年,这样的屈辱她又能找谁说。

而大唐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各路史官大显身手,隐藏了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他们转变角度,极力赞扬吹捧文成公主入藏后对唐王朝的积极影响,同时营造文成公主在藏族的崇高地位。

总而言之,从种种迹象表明,唐王朝虽然实力雄厚,但是在面对番外之地的时候,不得已还得用和亲的方式化解,但也没必要掩盖这段历史,让文成公主这一类女人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失去一个民族该有的尊严,这不应该是一个强大的王朝所做的事情。

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吗?尺尊的真实地位如何?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文成公主不是妾。

不,文成公主并不是松赞干布的正妻。但是,不是正妻,就一定是妾吗?

正妻和侍妾,只是中国及周围地区古代的观念。

在天主教国家,国王在王后之外,可以有公开的情妇,情妇可以受宠,可以风光无限。但是,情妇既不是“妻”,也不是“妾”。

在伊斯兰教中,男子可以娶四名妻子。四位妻子地位相同,没有地位高下之别。你说谁是“妻”,谁是“妾”?

吐藩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西藏地区。即使到了到现在,西藏、云南等地也有“一夫多妻”“一妻多夫”或者“走婚”等多种婚姻形式并存,更不用说一千年前的古代了。

文成公主是松赞干布众多妻子中的一个,尺尊公主也是其中一个。不过他求娶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的目的,不是在于女人,而是为了文化引进。最直接的,就是为了佛教。

而娶回来以后,她们也都成为了他众多配偶中的一个。至于“妻”还是“妾”,唉,人家这地方根本没有这样的名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