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苏培盛的结局如何?

苏培盛在《甄嬛传》里,是个相当抢眼的角色,其心计之深沉绝不逊于宫内任何人,更难得的是,苏培盛是个用情至深之人。

在剧中,苏培盛最后一次出现是在雍正帝驾崩的丧仪之上,苏培盛抢先带头开口,向甄嬛表明心迹,四阿哥弘历顺利登基,甄嬛成为皇太后,而此后,苏培盛就消失了。

按照剧中的情节来看,苏培盛的结局是非常不错的。

苏培盛是从小服侍雍正帝的人,甄嬛曾经打趣,说皇帝与苏培盛朝夕相伴的时间,恐怕要比宫里任何人都要多,自然远胜于和她相处的时间。

这绝非是虚言,因为雍正帝还是皇子的时候,苏培盛已经在其身边伺候。

作为养心殿的首领太监,苏培盛在宫里的地位可以说是相当之高,别说内务府与敬事房的那些首领,就算是骄狂如华妃,也忌其三分。

年羹尧跋扈至极,曾使唤苏培盛,吓得华妃浑身冷汗,可见苏培盛的地位。

尽管苏培盛的地位很高,但他是个相当识时务懂分寸的人,绝对不做过火的事情,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断然不会将事情给做绝了。

安陵容失宠的时候,他对其依旧毕恭毕敬,四阿哥再不得宠,苏培盛也没侧目相待。

甄嬛也很早就看出,苏培盛是个办事非常妥帖,懂得拿捏的人,所以苏培盛办事她很放心,而苏培盛最聪明的就是押宝在了甄嬛身上。

纵观全剧,甄嬛不管什么时候,苏培盛都对其非常看重,也非常支持帮助。

甄嬛也不是一般的女子,她得宠的时候,对苏培盛也是非常宽和,苏培盛在皇上身边陪伴遇到麻烦,也最喜欢求助于甄嬛,而甄嬛也乐意帮忙解决问题。

以至于后来甄嬛入甘露寺,苏培盛仍旧坦言,自己不会忘记甄嬛昔日对他的好。

虽说甄嬛回宫表面上是因为崔槿汐以自己作为的交换,但实际上就算崔槿汐没有那么做,苏培盛还是会帮助甄嬛,他心里很清楚,帮助甄嬛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也就是在苏培盛的帮助下,甄嬛再次回宫成为了熹妃、熹贵妃

因为崔槿汐的缘故,苏培盛算是走到了甄嬛一边,他更加卖力处处帮助甄嬛,而让他真正彻底倒向甄嬛一边的,还是因为后来的璎珞事件。

他与崔槿汐的事情被发现,皇后借题发挥,皇上左右为难,只有甄嬛在帮他。

更重要的是,崔槿汐看出了苏培盛的真情,心甘情愿与其相伴余生,两人在甄嬛生产双生子之后正式成为了夫妻。

这个时候,苏培盛已完全成为了甄嬛的人,他深知,甄嬛是他后半生的坚实靠山。

成功扳倒皇后宜修之后,甄嬛成为了真正的后宫之主,苏培盛在后宫多年,是个人精一般的存在,他当然知道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

皇上疑心六阿哥,苏培盛将此事告诉了甄嬛,其他不管什么事情,他也都向甄嬛禀告。

苏培盛知道,皇上时日无多,迟早是靠不住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只有趁早成为甄嬛所相信的人,才能为自己的后半生赚个稳妥安宁。

其实苏培盛无意背叛皇帝,但他更愿意帮助甄嬛,皇帝驾崩,苏培盛曾经的倚仗就没了。

可苏培盛不怕,因为他找到了全新的依靠,那就是甄嬛,他的妻子崔槿汐是甄嬛的心腹,而他自己也因为帮助甄嬛,成为了一条船上的人。

甄嬛知道苏培盛是什么样的人,他绝对不会背弃自己,是非常可靠的。

因为雍正帝驾崩,苏培盛作为大行皇帝的近身内侍,无法继续在宫廷之内留下,不过他却能够在甄嬛的庇护之下,在宫外安度余生。

苏培盛的精明与及时掉转方向,使得他的结局可以说是非常圆满。

《甄嬛传》中苏培盛的结局如何?

苏培盛被秘密处死了。

为什么这样说?有三个原因。

一:甄嬛容不得他

虽然他为了崔瑾夕为甄嬛开了很多方便之门,也在雍正皇上面前说过不少好话,可是他知道的秘密也太多了,所以他必须死。

这点可以从甄嬛做了皇太后,而崔瑾夕却似乎一夜之间就老了几十岁一样,愁眉苦脸,连一点笑容也没有,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可惜,她虽然有恨有怨,却不敢声张,也断断不能出卖甄嬛和六阿哥的身世,因为若这样,只怕苏培盛死了连入土为安都不行的。

苏培盛为甄嬛做了什么?

1.助力甄嬛回宫

若无苏培盛的苦心安排,甄嬛在甘露寺想要回宫,只怕难如登天,虽然付出了一个崔瑾夕,但也换得回宫的机会,这才有了甄嬛回宫后的开挂人生。

2.为熹贵妃说好话

当果郡王为甄嬛带兵去追婚轿时,甄嬛已经被禁足了,可能很快就会被处死了,可是苏培盛一句话又成功化解了甄嬛的危机,让甄嬛度过难关。

3.通风报信

夏刈如何得到果郡王的书信?苏培盛甚至带甄嬛去看这些书信,又告诉甄嬛皇上独留夏刈安排事情,只怕对甄嬛不利,让甄嬛有所准备。

4.滴血验亲时他始终都在帮甄嬛

若无他这个太监的血也与六阿哥弘瞻的血融合,自然无法让甄嬛反败为胜。

二:弘历容不下他

不说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话,单说后来雍正为什么会死得那么快?死得那么难堪?

都是因为苏培盛的放水,把侍卫都撤离,不让大臣们见驾,雍正实际上已经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但凡苏培盛还对雍正有几分忠心,雍正就不会死得那么快,那么难堪,可惜了,苏培盛早就背叛了他了。

三:雍正容不得他

虽然雍正已经死了,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被苏培盛背叛了,于是提前做好布置,只待他一死,就拿苏培盛开刀,因为古代皇帝死去,近身太监是需要陪葬的,除非皇帝有恩旨免死,才能逃过一劫。

可叹苏培盛聪明一世,最后却落得个陪葬的下场,这也是他背叛皇帝的下场和报应吧。

苏培盛番外

很多友友说苏培盛应该是被送出宫养老了,甄嬛不会如此绝情的。

所以今天就写个番外,弥补一下苏培盛被处死的遗憾。

我是苏培盛,从小就陪着皇上长大,对他也算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虽然最后那段时间,深深被皇帝的无情给伤害了,我才投靠了熹贵妃甄嬛,想为自己留个好的后路。

可是洞如观火的皇帝临死也没有放过我,提前留下密旨,要我死后陪葬。

当张廷玉向我传旨时,我差点没有被吓死。

可是等待我的已经是一杯毒酒了。

无奈,我只能端起这杯酒,虽然手都是在抖的,可是也无法改变结局。

正当我在张廷玉的注视下,无奈地想把毒酒喝下去时,“且慢,容本宫送送苏公公。”

《甄嬛传》中苏培盛的结局如何?

苏培盛的结局算是剧里最好的了,因为有多少男人还不如苏培盛。《甄嬛传》里的苏培盛,可是打了一众男人的脸。他位高权重,可是对心爱的女人却是用尽了真心去维护疼爱。

苏培盛没有皇上那样的多疑和心机深沉,也没有像果郡王那样的恋爱无脑。他懂得进退和取舍,他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真心,没有虚情假意。

虽然他是个太监,但是在他那个位置上已经很难得了,所以崔槿汐后来说,我倒是对他生出了几分真心了。

从身体完整性上来说,苏培盛不能算个男人,可是他确是个爷们。就连后来皇上都同意他们俩在一起,也许某一刻皇上也羡慕苏培盛,因为他能够得到全心全意的感情,而皇上自己有的确是不停的算计。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为什么苏培盛是个爷们。

一.有权有势,苏培盛是皇上用了几十年的太监

苏培盛是个有权有势的大太监,而且是皇上用了几十年的太监。就连骄傲放纵的华妃对他都是礼让三分的。

还记得那时候年羹尧打了胜战,威风赫赫地回朝接受皇上的赐宴,皇上还特意叫了华妃作陪。宴会中皇上话里话外都在说,咱们是一家子。

当然这是君王的客气话,可是年羹尧不仅当真了,还傲慢无比,竟然要苏培盛伺候他夹菜,华妃顿时吓得心惊胆战脸色都变了。

等出了门华妃就开始埋怨哥哥,“你还让苏培盛给你夹菜!苏培盛是什么人呀?那可是皇上用了几十年的老太监了。”

这样的苏培盛,算不上只手遮天,但也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宫中上下谁不敢给他三分颜面呢?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除了妃子臣子,还有太监宫女。特别是贴身伺候皇上的苏培盛,他的智商情商一定是要很高的,否则怎么能在皇上身边伺候几十年呢?

就像甄嬛要复宠在倚梅园等着皇上时,崔槿汐说苏培盛只要能讨皇上的好,他什么都会做。苏培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让皇上高兴。皇上高兴,他就有好日子过。

而剧中的苏培盛人品还是不错的,他没有对其他嫔妃做过落井下石的事情。更何况虽然是作为太监,但是久居深宫,很容易忘掉为善的初心,在宫中一日日地过着,很容易变成一个眼里心里只有利益的人。

就是这样的苏培盛心里装着崔槿汐,宫中太监和宫女在一起的事情叫做对食。

而苏培盛是宫中最有头有脸的太监,但对倾心已久的崔槿汐,他从未强势压人,因为崔槿汐对他并无意,苏培盛只是默默地多照顾着她,尊重她的想法和决定,从不强迫她。

有这样的胸襟其实真的不容易,他一边不想别人为难崔槿汐,所以他对她的好是在暗处的。另一边在宫外买了宅子可以有地方住。以他当时在宫中的地位其实也可以找别的宫女,但是他不喜欢其他宫女,却也能洁身自好,这实属难得了。

二.崔槿汐为了甄嬛吃回头草,苏培盛知道却也心甘情愿

很多人都认为苏培盛是为了崔槿汐才帮助甄嬛重新回宫的,其实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自然是为了皇上。

皇上在碎玉轩怀念甄嬛伤心落泪,是苏培盛陪着的。皇上生病时嘴里喊着嬛嬛,苏培盛也知道。所以甄嬛想回宫,对他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其实可以说是双赢。

因为崔槿汐以废妃甄嬛的婢女身份来找苏培盛,而且槿汐对他呈现的是女人的柔软,一边温柔说话一边话里话外提醒甄嬛和皇上的事。

苏培盛自然是万分高兴的,不过聪明如他,自然知道崔槿汐是在利用他而已,可是他不在乎,因为他真的很爱崔槿汐,崔槿汐主动靠近,他想要抓住这个机会。

而崔槿汐也有自己的私心,他对甄嬛说,“万一幸运,苏培盛就是奴婢终身的依靠了”。

而苏培盛对崔槿汐很好很真,他立马送钱送崔槿汐喜欢的布料。

三.患难见真情,苏培盛用他的真心感动了崔槿汐

当苏培盛两人之间的对食之事被揭发,在慎刑司无论遭受怎样的严刑拷打,苏培盛都不肯供出槿汐。

这是一个男人的担当,他绝不会供出崔槿汐让她受苦,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更何况崔槿汐并没有真正喜欢苏培盛,可是苏培盛仍然要好生保住崔槿汐。

这样的行为也让崔槿汐反而生出对他的一丝真心了,因为就像她说的,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苏培盛必定好好地做他的首领太监。确实这样的行为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做到的。

对食之事解决后,苏培盛回到皇上身边,皇帝劝他说:断了吧,以免落人口舌。

可是苏培瞬间红了眼眶,马上向皇上跪下开始诉说了自己的真心实意。试问,有谁敢跟皇上直接说个不字呢?可是苏培盛为了崔槿汐直接开口了,要求皇上成全自己的心意。

万一皇上恼羞成怒呢?所以苏培盛对崔槿汐是实实在在的真心实意的。

再来,当苏培盛回到自己宫外的宅子时,他对崔槿汐说,外面流言传得那么难听,不如咱们断了。

其实,这里也提现了苏培盛的胸襟和对崔槿汐的真心。因为他不想让外人对崔槿汐说三道四,他不舍得她受苦。

好在崔槿汐没有放弃这段感情,两个人可以在以后的岁月里有个伴了。

四.苏培盛为何最后会背叛皇上呢?

相信看过这部剧的最后都会发现苏培盛最后是站在甄嬛这里的。其实就一个原因,是为了崔槿汐。

崔槿汐是一心衷心于甄嬛的,深爱崔槿汐的苏培盛在以前本来就常常帮助她们了,和崔槿汐在一起后更是会加足马力对甄嬛和崔槿汐好的。

而甄嬛生下双生子后,更是借机要皇上给崔槿汐和苏培盛一个赏赐。果然皇上就把槿汐赐给苏陪盛做妻子,让他好好待人家。

苏培盛听了先是一愣,他不敢相信有这么好的事,自己头上的帽子都扶不稳。他是真的不敢相信,明白有这好事也是真的高兴啊。

崔槿汐和苏公公所求不过只是“我们在一起,就是为了做个伴。他们虽然是无性婚姻,但是,这份依靠和相互扶持的感情,在宫中也能好好过日子的。

总结:以上就是苏培盛的结局,其实还算挺圆满的。他有责任有担当,能倾尽全力去爱护保护自己的女人。这样的男人并不多。所以他和崔槿汐的结局不错。

《甄嬛传》中苏培盛的结局如何?

电视剧本就是虚构的,每种结局都有成立的可能性,但历史上真有苏培盛此人,历经三朝,违法乱纪的事儿也没少做,最后葬在恩济庄,也算排场。个人觉得电视剧或者小说能够高度还原历史真相固然好,如若不能,激发民众兴趣,调过来去寻找真正的历史依据,也是功德一件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到实践上来,继往才能开来!

《甄嬛传》中苏培盛的结局如何?

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男人。因为他们有身体缺陷,死后就连祖坟都进不了。他们在宫里干活,自称奴才,有的还称杂家,受打受骂是常有的事。很多人都瞧不起这些人,称他们是阉人。对了,他们就是太监。

在我国的太监最早出现在殷商时期,那时已经是作为王宫内官职的一部分了,而最早被施以阉割的记载,则是在更早的夏朝时期,当时阉割是作为一种处理男女不正当关系的刑罚而不是非常必要之选。

当然,并不是所有太监都低三下四的。曾经在一些朝代,出现了一些手握大权,威风凛凛的太监。比如明朝的魏忠贤、唐朝的高力士、秦朝的赵高、秦国嫪毐等等。有的还干出了大事业,比如下西洋的郑和。

毕竟像这样混出点名堂的太监不多,大多数太监生活悲惨苦闷,没有自由,不受人尊重,日复一日地重复性工作。尤其是当他们老去,干不动活时,那就更悲剧了。那太监老了以后何去何从呢?有这几种情况。

第一,有亲人的就回家给亲人在一起。这里说的亲人多是指自己的养子。养子孝顺就是年老的一种保障,避免孤苦无依。比如著名的大太监李莲英,就收养了4个干儿子。

第二,自己有丰厚家底的,安度晚年。太监在宫里干一辈子的活,平时没有什么开支,挣的钱都攒起来了,要是身份地位高,混出头的太监更是有主子的赏赐和遣散费。他们在宫外都有自己的私宅,再请几个服侍自己的人,日子也舒心。

第三,政府收容机构,政府或者是太监行会设有太监养老处,挂的牌子多是寺庙、祠等等,比如清朝有一个褒忠护国祠,专门收留太监。

那《甄嬛传》中服侍皇上进三十年的首席大太监苏培盛在雍正去世后,他的结局怎样呢?剧中虽然没说,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剧情大胆猜测。

在剧的尾部,苏培盛已然是背叛皇上,投靠甄嬛了。甄嬛成为最后的赢家,苏培盛也算是押对人了。皇上驾崩,已经年老的他定不会再留宫里。他是先帝贴身用的人,新帝铁定不用的。而他又知道甄嬛那么多秘密,甄嬛也不会留他在宫里,只要他请辞,一定会衣锦还乡,安享晚年。

苏培盛是位高权重的首席太监,家底殷实,在宫外有自己私宅,他还得皇上赏,讨到槿汐这样以为贤妻做伴,真是羡煞旁人了。所以出宫后在自己的家宅,和退休的槿汐过着平静安好的日子,直到老去。

欢迎关注我,带你跟着甄嬛走进雍正王朝,看尽后宫的纷繁复杂、尔虞我诈!

《甄嬛传》中苏培盛的结局如何?

很高兴回答这个超脑洞的问题。苏培盛的结局在电视剧中并没有明确说明。我们只能根据之前的剧情,以及微乎其微的线索进行脑洞分析了。

我是@月半小二

前情回顾:苏培盛是甄嬛党的强有力助攻

作为最了解皇帝的“男人”(这里对于太监,只能加个引号男人啦,哈哈),苏培盛在甄嬛二次进宫后的大反击中,起到了最强助攻作用。可以说没有苏培盛的助攻,甄嬛的凤鸾回巢,几乎可以说是纸上谈兵,而苏培盛为什么会甘之如饴地配合甄嬛呢?答案呼之欲出,因为槿汐答应与他对食,看起来,两个人还是蛮恩爱的,从此,苏培盛便对永寿宫的事情格外上心了。

微乎其微的线索一:槿汐与苏培盛唇齿相依,槿汐依然陪伴甄嬛左右

1、槿汐与苏培盛之间从不得已发展到真爱。崔槿汐与苏培盛可以说是唇齿相依的, 这里要说一点,经过敬妃策划的“璎珞”事件反而增进了苏培盛与槿汐之间的感情,槿汐也表明自己珍惜与苏培盛之间的情感,并且说了一句“这世上与我相关的也就你和熹妃娘娘了”,可见苏培盛在槿汐心中的分量。

2、槿汐与苏培盛是雍正御赐的婚姻。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还记得吧,在甄嬛生下双生子,皇帝一高兴给苏培盛和槿汐两人是赐婚的,尽管太监与宫女对食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但是毕竟那可是御赐的婚姻。所以弘历尽管生性多疑,有可能想动苏培盛,但是毕竟苏培盛和崔槿汐是先帝御赐的婚姻,他即使想动苏培盛,那也是要思量再三的。

3、崔槿汐安然无恙,也就暗示苏培盛无恙。最后一个场景是槿汐在陪伴着甄嬛,送走前来试探心意的皇帝,甄嬛说她累了,让槿汐扶她去睡一会儿。

这里清楚的表明崔槿汐安然无恙。崔槿汐无恙,还能在甄嬛身边安心服侍,忠心不二,那也暗指甄嬛保全了苏培盛,从前面剧情可以知道,苏培盛在京中是有自己的宅院的,所以乾隆继位后,苏培盛大概率是在甄嬛的庇护下,在京中宅子颐养天年了。

微乎其微的线索二:苏培盛审时度势,由暗助攻,公开表明政治立场

1、雍正葬礼上暗流涌动,四阿哥惴惴不安。 在雍正的葬礼上,表面风淡云轻,实则暗流涌动,一切都在甄嬛的一念之间,在甄嬛宣布雍正的遗言之前,四阿哥惴惴不安的眼神,说明四阿哥并不确定甄嬛是否会扶持自己当皇帝。

2、苏培盛审时度势,公开政治立场。当甄嬛说到那句“先帝圣明,知道主少国疑”时,苏培盛审时度势立马附和。说明道:“熹贵妃所言甚是”,众人也跟着附和。此时,苏培盛的一句话便摆明了立场:一是支持甄嬛;二是支持甄嬛所扶持的新帝王。最起码说明在政治立场上苏培盛是没有问题的,尽管早已倾向于甄嬛党,但是过去毕竟是暗助攻,经过雍正葬礼公开了政治立场,公开支持甄嬛,其实也是变相支持了四阿哥弘历。

微乎其微的线索三:历史上的苏培盛,享年74岁

历史上确有苏培盛这个人,是大兴人,官职为宫殿监督领侍,生于1673年(康熙十二年),逝世于1747年(乾隆十二年),享年74岁,可见电视剧中的苏培盛的官职以及职业生涯与历史上苏培盛还是吻合度非常高的。尽管电视剧中在历史人物上有所改编,但是大部分还是尊重历史的。我们知道了历史上的苏培盛享年74岁,且是在乾隆十二年去世的,最起码历史上的乾隆还是容下前朝的苏培盛了,由此我们推测:《甄嬛传》中的苏培盛的结局大概率是家中颐养天年了。

我是@月半小二 ,关注我,走进雍正王朝,看前朝和后宫故事。

我是月半小二,在这个炎炎夏日与各位小主一起回首经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