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不公有多可怕?为何古代农民阶级会频繁地选择揭竿而起?
社会不公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让麻木的农民觉醒,逼着他们思考。
所以才有了陈胜“王侯将宁有种乎?”的千古一问。就是这一问,葬送了刚刚统一六国的秦王朝。
古代的每次农民起义,都是封建统治者对底层百姓无限压榨之后,麻木的百姓里面先有一部分人开始思考。
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就是源于洪秀全思考科举有什么用?逼着他思考有没有别的出路,结果我们都知道,他思考到天帝那里去了。靠着他的思考,他胆子大了起来,也有了“王侯将宁有种乎”的想法。
就是思考,让无数麻木的农民尝到了反抗的甜头。
朱元璋穷得没饭吃,去做了和尚,他天天拿着和尚的破钵去化缘,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子。可是思考,让他意识到了他可以反抗,他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去投靠了反元义军。他这一思考,真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亘古以来,一个人从乞丐和尚,变化成封建帝王,变化之大,恐怕要封朱元璋为第一。
朱元璋一个叫花子穷和尚,通过思考,觉醒了,学会了打仗,学会了治国,学会了斗争。而他的思考是被逼的。把他逼到这个份上的,就是社会不公。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你学会了思考,臭的酒肉就是你家的,如果你只是麻木忍受,你就是路边的冻死骨。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虽然这句话在断句上有争议。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拿来用。
封建统治者最怕的是民知之。他们最希望百姓无知,麻木。一旦百姓“知之”,百姓就会思考,就会问问题。
为什么社会不公?这种不公是怎么造成的?谁应该负责任?我可以改变吗?
封建统治者最怕老百姓发现真相。
一旦老百姓发现帝王和封建统治者的真相,他们的统治地位就不牢固了,就动摇了。
这才是封建帝王最害怕的,所以他们就提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德川家康说:“让农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农民疲于奔命。让他们没时间思考社会是公的还是母的,没时间学习种地以外的知识,让他们缺乏见识。
半死不活的人,既不至于饿死,也没有空余的时间做别的事情,他们唯一可以做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一亩三分地里。
而收获的粮食,果实,大部分却被封建统治者压榨走了。他们剩下的,也许只能果腹,勉强度日。
一旦封建统治者压榨得更狠了,农民就没饭吃了,也就没力气干活了,只能瘫在家里,这时候他们终于有时间思考了,社会为什么不公?为什么我拼死拼活,却挣不够一口饭吃。我该怎么办?
然后,社会不公,终于给了这些人更深的思考,让一部分人首先觉醒了。他们要打破不公,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要成为朱门让家里的酒肉臭,而不是变成路边的冻死白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