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冷启动与热启动有什么区别?

汽车冷启动和热启动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而这些差别主要源自温度对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影响,有些则是出于环保考虑。区别主要如下(仅针对汽油车):

1、喷油量

冷启动:加浓喷油

对于汽油机来说汽油进入气缸后必须充分蒸发与空气形成足够浓度的混合气才能被火花塞点燃。而低温时汽油蒸发性大大降低,所以冷启动时如果按照正常空燃比喷油的话汽油蒸发的太少,混合气浓度不够,发动机将会很难启动。因此冷启动时喷油都会加浓,让更多汽油参与蒸发,以形成足够浓度的混合气。

冷启动时的喷油量与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喷油量越大。

热车启动:正常喷油

热车状态下发动机里到处都是高温,这时候就算气温很低进气歧管和气缸里还是拥有很高的温度。这时候启动发动机喷油量就恢复正常了。因为此时汽油蒸发性好,进入气缸的汽油足够蒸发形成足够浓度的混合气了。

ECU是根据水温传感器来判断是冷启动还是热启动的,有些车水温传感器坏了会导致冷车容易启动而热车难启动。因为水温传感器出问题后ECU始终认为发动机处于冷启动状态,即便发动机温度很高还是会加浓喷油,这会导致混合气过浓而无法点燃,汽车自然难启动了。

2、转速:

冷启动时三元催化器和氧传感器无法进入工作状态,再加上喷油又加浓了,所以此时尾气质量变差。为了满足冷启动排放标准,厂家会在冷启动阶段提高怠速转速,这时候节气门开度增加,进气量更大,可以让燃烧状况得到改善,以提升尾气质量。所以在冷启动时很多车转速都会高于怠速转速。

而热车启动时由发动机已经达到正常工作温度,三元催化器转化效率很高,氧传感器信号也正常,空燃比控制很精确,所以启动后就是正常怠速转速。

另外就是启动速度了,一般热车状态下汽车都行驶过一定里程,所以发动机、变速箱都有一定温度,润滑油也都充分润滑到位了。所以启动阻力很小。而冷启动时润滑油没有到位,而且由于润滑油温度低流动性差,所以启动阻力会更大。特别是冬季,气温越低冷启动越困难,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汽车冷启动与热启动有什么区别?

汽车冷启动和热启动,老胡给您说说,什么是冷启动什么热启动,它们之间的区是什么。  冷启动就是发动机水温低的情况下启动,一般是很长时间没发动汽车(比如夜间停车,长时间停车等)。汽车在正常行驶后停车,立即又启动,这种在发动机仍处于热状态下再启动的情况就叫热启动。  发动机在正常运转下停车,此时冷却系统关闭,供油系统关闭,汽缸—活塞环区的温度瞬间大大高于工作状态的温度,因热胀冷缩,其配合间隙比正常工作时小得多,润滑 油又因油太稀而流失,使接触面无油膜覆盖,处于干摩擦状态,此时强行启动发动机,必然使接触面阻力加大,产生擦伤或磨损乃至启动失败,要多次启动。  热启动不良不但使启动易于失败,增加启动次数,还易造成发动机的大磨损。越是新发动机、高级发动机,其配合间隙越精密,越易发生热启动失败,上述问题也越易发生。  油的粘度越高,或油膜的高温粘滞性越好,越不易发生热启动失败。某些新型发动机,在停车后其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会继续运转数秒后才停车,目 的就是改善热启动状况。停车后,待发动机稍冷再启动,就能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也可改进内燃机油功能 来克服热启动。  一种情况是:1、已发动过的发动机还未冷却时再发动;2、未发动过的发动机的初次启动;第二种情况是:1、装有预热装置的发动机(柴油机为多)在启动发动机之前先将钥匙打开,开启预热装置先行预热后,等绿灯亮时再启动发动机;2、不等预热完毕或干脆不预热就启动发动机;  发动机能冷启动困难和热启动困难的影响因素和检查方法大体相同。就混合气浓度而言,有混合气过稀和混合气过 浓两种情况。影响供油的故障可能出现在燃油质量、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冷启动系统、喷油器 和水温传感器上;影响进气的故障多表现为空气滤清器堵塞、进气系统漏气和怠速控制故障。  80%发动机磨损在冷启动阶段,这个全地球人都知道,假如一台车有自动启停功能,冷启动后正常行驶,然后出了2-3公里等了一个80秒的红绿灯, 然后深踩刹车,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工作,那么问题来了。80秒的时间,机油都应该回流到机油壳了吧?如果都回流到机油壳后再启动,那么就属于冷启动了?既然都是能启动了,那么就又无形增加了发动机的磨损了?如果80秒再启动都不算 冷启动,那么多久才算冷启动?  只要车子启动并正常行驶,让水温、油温、油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之后熄火,两小时(非精确)之内仍可算热启动,因为发动机温度还都在正常工作温度附近,发动机摩擦面的机油也没有完全回流,油膜还在。

汽车冷启动与热启动有什么区别?

汽车如何区分是冷启动还是热启动?

汽车是根据汽车内部的传感器来区分到底是冷启动还是热启动的,电喷发动机上一般安装有两种温度传感器,一种是冷却液温度成氨气,另一种是进气温度传感器。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一般安装在发动机的缸体或者缸盖的水套上,和冷却液直接接触,用来检测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这个传感器实际上就是一个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当冷却液温度升高时,电阻的阻值降低,当冷却液温度降低时,阻值将升高。发动机的ecu根据温度传感器的阻值修正喷油时间和点火的提前角,使发动机的工况处于最佳状态。

进气温度传感器是用来检测发动机温度的,通常来说会安装在进气歧管或者集成在空气流量计内部,这个传感器实际上也是负温度系数热敏型电阻,进气温度升高,阻值变小,进气温度降低,阻值变大。发动机的ecu根据进气的温度变化调整喷油量,控制混合气的空燃比。

冷启动时,发动机会发生什么?

在发动机冷启动时,冷却液温度传感器阻值较大,发动机的ecu根据转速和空气流量的信号与存储器的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出基本的喷油量,然后再根据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阻值进气温度传感器的阻值信号进行修正,从而获得气缸的最佳喷油量,整个的调整一般在10毫秒内完成。

通常情况下,冷启动时需要进行加浓喷射,喷油脉宽比较长,而这个喷油脉宽,就是通过冷却液温度确定和修正的。

冷车启动时一般会进行如下控制:

1、启动后加浓喷射

发动机启动后,Ecu会控制喷油嘴加浓喷射,确保发动机稳定运转,喷射量的初始修正值是根据水温传感器的阻值确定的。

2、暖机加浓喷射

在冷启动时,由于燃油蒸发性差,为了使发动机迅速的进入工作状态,一般会提供浓的混合气进行修正,增加喷油时间,水温在零下40摄氏度时,加浓喷射量约为正常喷射的两倍。

3、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影响空气密度,Ecu会根据进气温度传感器提供的温度信号修正喷油的持续时间,以满足空燃比的要求,通常以20℃为标准,低于20℃时,ecu控制增加喷油量,使混合气不至于过稀,当温度高于20摄氏度时,ecu会控制减少喷油量,避免混合气过浓。

4、发动机暖机控制

暖机控制又被称为快怠速控制,发动机ecu会根据冷却液的温度信号控制怠速控制阀的开度,当温度上升以后,怠速控制阀的开度逐渐缩小,当冷却液的温度达到80摄氏度时,暖机控制程序结束,这个现象就是我们在冷车启动时发动机高转速的一个根本的原因,实际上就是暖机控制程序在起作用。

热启动发动机会发生什么?

而我们在热启动发动机时,在ecu的控制下,无须进行加浓喷射,也无需进行暖机程序控制,发动机ecu会根据当前的水温迅速的进入怠速运转状态。

汽车冷启动与热启动有什么区别?

冷启动就是发动机水温低的情况下启动,一般是很长时间没发动汽车(比如夜间停车以后)。发动机熄火一段时间后,发动机已经冷却,其温度低于正常工作温度很多,机油也基本回流了,这时候再启动,就是冷启动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环境温度来衡量,也就是发动机熄火后温度慢慢冷却到40℃以下,一般历时2小时左右,这时候再启动就是冷启动。

发动机冷启动需要注意什么?

汽车发动机80% 的磨损都发生在冷启动时。因此,在起动发动机时首先应该注意冷车的预热,即热车。

发动机在没有预热前,机件的间隙较大,润滑油沉于油底。着车后,必须经过一端时间的预热,机件预热膨胀后才能逐步达到规定间隙。机油泵同时开始工作,将机油输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机油要在发动机启动后十几秒才可循环流至各主要部位,此时,如果着急轰油加转,急速升温,会加大机件的磨损。

因此,冷车启动时,应该“冷摇慢转,低速升温” ,即在怠速状态耐心等待,最好等到水温表的指针开始上升时再起步行车。

特别是在冬天,这个预热的时间还要长些,有手风门的车,可以拉开手风门,然后随着发动机温度的上升,逐步收回手风门,直至水温正常后再起步行车。对电喷或自动风门的化油器发动机而言,冬季冷车启动时怠速较高,通常在1200/分左右。此时机油的流动性较差,润滑效果不好,不宜高速行走或重负荷。当怠速降到850/分左右时,缸内温度已经上升,机油充分流动,发动机已初步预热,可以慢慢起步行走了。

什么是发动机热启动

汽车在正常行驶后停车,立即又启动,这种在发动机仍处于热状态下再启动的情况就叫热启动。简单的说热启动就是,发动机熄火后没一会,发动机温度还在正常的工作温度附近,没下降多少,发动机摩擦面的机油还没回流,油膜还在,这时候再启动,就是热启动。

冷启动和热启动区别

冷启动就是发动机水温低的情况下启动发动机的。

热启动就是发动机水温高的温情况下启动发动机,不同的只是冷却水的温度。

1、冷启动更伤车,发动机80%以上的磨损是在冷启动阶段造成的。

2、冷启动相对于热启动来说,是更难启动车子的,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启动,有3方面原因:

a、冷启动时,发动机内部温度太低,混合气不容易汽化燃烧;

b、冷启动时,机油温度不够,就算合适粘度的机油,冷启动瞬间也是相当于粘度过大的,需要时间来提升油温,从而加速润滑发动机各零件;

c、冷启动时,发动机内部各零件的间隙较大,需要经过时间预热,预热膨胀后才能逐步达到规定间隙,因为如果间隙太大,机油油膜就不能覆盖进行润滑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冬天原地热车的事情了,很多人说现代车不需要热车,但大家想一想:大冬天的启动车子,一个冰冷的铁疙瘩,总要时间来提高内部温度来使内部零件的间隙达到合适值的吧,总要时间让冰冷的机油流遍发动机吧,就算时间再短也需要十几二十秒,所以原地等个半分钟还是有好处的。

汽车冷启动与热启动有什么区别?

汽车冷启动热启动的主要区别在于机械磨损量。冷启动机械磨损大一些,热启动机械磨损小一些。为什么同款出租车发动机可以行驶50-100万公里无大修?而私家车行驶20-30万公里发动机就大修了?这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私家车经常冷启动造成的。

所谓冷启动只是相对来说的。发动机熄火后,水温逐步降低、机油温度逐步降低,零部件表面的机油回流到油底壳。当摩擦件表面的油膜解除后,发动机水温低于40℃,发动机就可以认为是冷机、这时候启动发动机就叫做冷启动。例如车辆停放一夜后次日就属于冷启动,严格来讲车辆熄火停放1小时后再次启动也算冷启动。不同环境下冷启动定义也是不一样的。

最典型的就是汽车发动机自启停系统,发动机启动初期水温不达标,那么发动机绝对不会自行停机。如果环境温度高,发动机启动后水温很快就上升到60℃以上,这时候发动机运转阻力小、机油润滑能力强,发动机内的零部件磨损也很低。此时发动机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停机来实现节能减排,停机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分钟。短暂的几分钟内摩擦件表面的油膜并不会消失,三分钟后再次启动后几乎不存在启动磨损。当然起动机损耗肯定有的,可以通过加强起动机与电瓶来解决。

可以看到,冷启动时零部件表面的油膜已经不完整,启动时摩擦阻力增加、零部件磨损量也会大一些。同时机油在低温下流动性也会变差,油压建立时间也会长一些、机油粘度也会增加,零部件运行阻力也会增加,这就是发动冷启动时感觉到沉重的原因。

对于家用车来讲,冷启动热启动并不重要。经常冷启动虽然磨损会大一些,但是现在发动机的寿命都很长,很多情况下车辆报废发动机不一定报废,很多报废车发动机还是不错的。因此没有必要纠结冷启动与热启动

汽车冷启动与热启动有什么区别?

冷启动,就是指发动机熄火一段时间后,发动机已经冷却,其温度低于正常工作温度很多,机油也基本回流了,这时候再启动,就是冷启动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环境温度来衡量,也就是发动机熄火后温度慢慢冷却到40℃以下,一般历时2小时左右,这时候再启动就是冷启动。

热启动,就是发动机熄火后没一会,发动机温度还在正常的工作温度附近,没下降多少,发动机摩擦面的机油还没回流,油膜还在,这时候再启动,就是热启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