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为什么云中子不是十二金仙之一?
十二金仙的说法是现代读者的发明,原著中并没有这样的称呼,云中子虽然是元始天尊门下,但他并没有犯下红尘杀劫,不在十二仙之列。
原著中只有“玉虚十二仙”的说法,并没有“十二金仙”之说,他们有两个共同之处:
第一,都是元始天尊的真传弟子,属于混元大罗金仙等级;
第二,都犯下红尘杀劫,身陷九曲黄河阵中,被削去千年道行。
前者并不清楚,但至于第二点的话,云中子并不符合,在对付三霄的九曲黄河阵之时,云中子并没有出现阵前,自然也没被三霄拿住,削去顶上三花,消了胸中五气。
阐教之内,至少还有三位上仙,他们法力与修为都丝毫不逊色于十二仙,但是他们都不在十二仙之列,那就是燃灯道人、南极仙翁与云中子。
燃灯道人是带艺入门,曾与元始天尊一起听鸿钧老祖讲道,后来只不过是为了证自己的圣人果位所以投身阐教门下。
在阐教之中,燃灯道人的地位仅次于元始天尊,虽然受到元始天尊的指点,但他并不完全是元始天尊教出来的,甚至他还代元始天尊教导弟子,十二金仙都还要向他执师礼。
将燃灯道人列入十二金仙之列,无疑是在拉低他的地位。
南极仙翁在《封神演义》原著中出场次数不是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姜子牙上昆仑山遇到申公豹的时候,还有就是破十绝阵的时候,其他大多数时间他都留在玉虚宫。
从封神世界的描述来看,南极仙翁绝非后来的福禄寿三星之一的寿星,南极长生大帝才更加符合其地位与实力。
南极仙翁是元始天尊的心腹与左右手,在阐教之中的地位要高于撞钟首仙广成子,其实与截教掌教大弟子多宝道人类似。
换言之,南极仙翁在阐教中地位也是在十二金仙之上的。
云中子与燃灯道人、南极仙翁比起来,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他很少直接参与到封神之战中,好像在阐教之中的地位也不太高,他的弟子雷震子本事一般,而其本人法力却非凡。
按理来说,云中子是终南山玉柱洞炼气士,而这个炼气士在封神世界中多如牛毛,并非什么高等级的仙,但从云中子的实力来看,他早就超过了炼气士这个等级。
对于商周之争与封神之战,云中子都了然于胸,对于此事的前因后果,云中子也明白得一清二楚,但云中子的行为却非常奇怪。
后来的云中子,先是帮着纣王,之后又帮着西周。
纣王女娲宫进香题诗之后,九尾狐入宫,而得知此事原委的云中子竟然直接去了王宫,准备除掉九尾狐,这摆明了是在与女娲作对啊,而且万一纣王听了,那封神之战也就无法开始了。
尽管纣王没听他的,直接将桃木剑给烧了,但云中子的行为其实还是非常冒险的,但他即便如此得罪圣人,也并没受到惩罚。
此后,看出商纣注定要亡的云中子,收了姬昌第一百个儿子雷震子为徒,后让雷震子下山兴周伐纣,而他本人也在绝龙岭用通天神火柱焚灭了闻仲,加速了商朝的崩解。
虽然介入商周之争,但不仅云中子没犯杀劫,他的弟子雷震子也并没上封神榜。
从这些事情来看,云中子更像是阐教之中的一个世外高人,实力非凡却又逍遥自在,他的实力绝不逊色于十二金仙,而他也并没有犯下红尘杀劫,他是没有理由与十二金仙并列的。
其实,十二金仙里有好几个是凑数的,比如黄龙真人与灵宝大法师,云中子的实力至少不会比他俩更低,而从云中子的行事作风来看,他在阐教之中可能也是个特别的存在。
云中子的实力,丝毫不会低于玉虚十二仙,但是他的表面品阶,却又好像够不着“混元大罗金仙”的品级,他摆明着去帮纣王,竟然也没怎么样。
云中子仿佛是封神之战里的一个偶然插手的观局者,这都是十二金仙无法具备的。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云中子不是十二金仙之一?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云中子,元始天尊所掌阐教之门人,徒弟便是大名鼎鼎的拥有「风雷双翅」的雷震子,法力高强。有本事又有好徒弟,但云中子却不在「玉虚十二金仙」之列。
我们先理一理这错综复杂的神仙家谱,开天辟地之初,有「创始元灵」。创始元灵有四大弟子,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真人。鸿钧老祖门下又有三大弟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元始天尊的道场是玉虚宫,「玉虚十二门人」便是其弟子,又称「十二金仙」。
「玉虚十二门人」指广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哪吒师傅),玉鼎真人(二郎神师傅),黄龙真人,普贤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慈航道人,清虚道德真君,道行天尊,灵宝大法师和惧留孙(土行孙师傅)。(十二金仙之首 广成子)「玉虚十二门人」除了法力修为和共同拜师元始天尊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鲜明的特点,便是都犯有「红尘杀劫」,都将在封神之战中历劫!
情况也是如此,在封城之战的「九曲黄河大阵」中,十二金仙均被收入阵中,最终被削去顶上三花,胸中五气,损失千年道行,共历此劫。
云中子却并没有参与此战,他也没有犯红尘杀劫,被其他仙人称为「福德之仙」。这是他与「玉虚十二门人」的最大区别,不与「十二金仙」同列,也在情理之中。
「玉虚十二门人」也并非纯粹依靠修为和法术,比如其中的黄龙真人,灵宝大法师都法力一般,算是凑数。
元始天尊的阐教门人中,至少有三位大神不在「玉墟十二门人」之列,分别是燃灯道人,南极仙翁和云中子。燃灯道人是阐教副教主,虽为元始天尊弟子,但其辈分极高,曾和元始天尊一同听鸿钧老祖讲道。后带艺投师于元始天尊门下,门下其他弟子也多以老师称之。这种辈分的人自然不应该放在「玉虚十二门人」之列。
南极仙翁又称南极长生大帝,这是和玉皇大帝一样级别的存在,他也不在十二门人之列。所以,云中子不在十二门人之列,既不孤单,也不奇怪
云中子是终南山玉柱洞的练气士,这个级别是很低的。但从其教出来的徒弟雷震子和在绝龙岭用通天神火柱烧死闻太师的战绩来看,其法力和地位显然不相匹配。
身为炼气师的云中子,徒弟雷震子却是周文王的儿子。在对待纣王和妲己的问题上,他又特立独行,诡异异常。
纣王在女娲宫进香,题诗亵渎女娲娘娘,于是女娲娘娘派九尾狐祸乱商朝,以报复纣王。女娲娘娘的这个操作,与原始天尊的想法不谋而合。商纣无道,正好武王伐纣,拉开封神之战的序幕,以便让自己的 门人弟子历劫。
云中子在山上采药时,看到朝歌城中妖气冲天,便向纣王进献松木剑,以斩杀妲己。妲己被松木剑的剑气所伤,纣王反悔,毁掉了松木剑,妲己逃过一劫。
身为炼气士的云中子都看到了朝歌城中的妖气,其他神仙自然都会看到。大家深知这是女娲娘娘和元始天尊两位圣人的杰作,都不吭声。唯独云中子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两位圣人唱对台戏,前去助纣王杀妲己。更诡异的是,云中子干了这件事情之后,居然没事儿,两位圣人也没有找他麻烦。这是一个何等的存在,连元始天尊和女娲娘娘都会给他面子?
由此可见,云中子前期在商周之间的观点上,与元始天尊的阐教的观点有冲突。炼气士的身份或许是元始天尊对他的刻意打压,要进入阐教的核心管理层,观点上的相左,自然不会考虑。
纣王自毁松木剑后,云中子也深知天下大势如此,便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助周灭纣。收周文旺的儿子雷震子为徒,在绝龙岭用通天神火柱烧死商朝太师闻仲。
总体来说,云中子不犯红尘杀劫,不用历劫,十二金仙也非阐教的最高组织,燃灯和南极仙翁也不在其列。云中子前期在商周问题上与元始天尊意见相左,他自然不会成为阐教二代核。
不过,云中子生性洒脱,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自己不用历劫,弟子雷震子也是肉身成圣。这样的人生,不也很好吗?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云中子不是十二金仙之一?
十二金仙在阐教很受元始天尊的器重,为了让十二大弟子破杀戒同时又不供人驱使,元始天尊可谓煞费苦心,不惜最终阳奉阴违的搞出了一个封神榜。
所以乍一看,十二金仙似乎是很高大上的组合称谓,那么修为道行和十二金仙同为千载的云中子为何没有位列其中呢?
这一切,还要从鸿钧道人一道传三友说起……
鸿钧立道传三友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做鸿钧的修道者悟出了大道,为了让自己的道统得到传承。鸿钧开设了一个小私塾。
出生比鸿钧略晚些的修道者老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此时在修炼上陷入了瓶颈,于是加入了鸿钧的私塾,希望从这个已经成功的过来人处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以成大道。
鸿钧的道奥妙无穷,三人每每听课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可谓受益匪浅。不知过了多少年,鸿钧的课程临近尾声,老子等三人也通过学习悟出了属于自己的道,于是,毕业大考来临了。
此时,一个叫燃灯的小家伙赶来,想要一同拜在鸿钧门下,可惜老子三人的毕业预示着鸿钧私塾的完结。
在完成毕业大考后,三兄弟为了继承和弘扬鸿钧的道统,联合开创了道家学堂,于是燃灯在三人身边帮忙学习。
一道分两教可是每个人对道的理解不同,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道,尽管老子三人师出一脉,对道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
老子讲究清静无为;元始天尊讲究阐明和宁缺毋滥;而通天教主讲究截取天机、有教无类。由于元始和通天的道义大相径庭,二人矛盾加深,所以最终,道家学堂解散。
老子回八景宫清修;元始天尊以玉虚宫为道场,开创了阐教道院;通天教主以碧游宫为道场开办了截教道府,二人分庭抗礼,以夺鸿钧正宗。
通天的有教无类自然比元始的宁缺毋滥受欢迎,一时间,三山五岳无数能人异士、山精野怪一同赶赴碧游宫,资质出色者如多宝道人、金灵圣母等人被收为亲传弟子,本已颇有道行的赵公明、三霄等人以教众的身份聆听通天教诲,为截教的发扬光大添砖加瓦,一时间,截教人声鼎沸,人才辈出,号称“万仙来朝”。
相对而言,玉虚宫就冷清的多,这并非元始能力不如通天,主要是阐教的门槛太高,一般人迈不进来,元始天尊苦寻了万年,只招来一个南极仙翁。眼看截教日益强大,元始天尊坐不住了。
他先是请八景宫的大师兄老子做阐教的董事长,以充门面,老子欣然接受,却不管日常事务,只挂个名;接着,元始又找来算自己半个师弟半个徒弟的燃灯任教导主任兼科任老师,在帮助自己教导学生的同时也可以听自己讲课。
十二仙与云中子在元始天尊的不懈努力下,阐教终于有了人气,学生也多了起来,其中最出色的弟子有十三位,这十三人分别是广成子、赤精子、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黄龙真人和云中子。
十三人虽然能力相当,学习的时间也差不多,但是性格不同,广成子等十二人有能力,聪明,但是不定性,学习好的同时也爱招灾儿惹祸,让元始天尊颇为头疼。云中子则不同,堪称品学兼优的典范,除了跟随元始天尊学习,还时常去八景宫拜访老子,请教问题,这也使得他在心性和见识上不输燃灯道人和南极仙翁,所以每期的模范学生都是云中子。
有这样一个故事,是说九个小朋友分八块糖,老师一筹莫展,后来一个小朋友说他不吃了,老师如释重负,边夸他懂事,边把糖分给其余八个小孩。
人往往都是这样,越懂事出色反而越容易被忽略,广成子等人不让人省心,反而让元始天尊更上心,其实这并非元始天尊偏心,毕竟云中子听话懂事,而其他人太能作,万一哪个出了意外,元始天尊不得心疼死?
而云中子的“乖”也并非没有回报,按照规定,每五百年,修为达到一定程度的众弟子要面临一次名为“杀戒”的大考,考官不是元始,而是“天道”。过了更上一层楼,不过轻则打回起点,重则身死道消,对于这五百年一次的大考,每个学生都不敢轻视,如临大敌,只有云中子,因为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免考的资格。
除此之外,云中子性子恬静,相对于元始天尊,更像老子,所以平时和其他十二人也不是很能玩到一块去,倒是和燃灯、南极仙翁相处的比较多。由于不用参加大考,被众弟子羡慕称作有福,故而在修为达到金仙后被人称作“福德金仙”。
而广成子等十二人几乎成了一个小团体,他们是同期弟子中的佼佼者,与云中子一样修为达到了金仙境界,但不同的是他们需要经历杀戒,所以被人并称为“十二金仙”。
以上只是一个模拟似的比喻,归根结底,十二金仙并不是元始天尊设定的一个统一称谓团体,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组合,只是他们身上存在共同点,加上修为高,所以齐名并称,而作为福德金仙的云中子在这方面比他们有优势,自然不需要位列十二仙之中了。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云中子不是十二金仙之一?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恩州驿馆中,轩辕坟的九尾狐奉女娲娘娘之命,窃取了苏妲己的入宫通知书,顺利的打入了朝歌的寿仙宫。从此,开始“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而这恐怕是史上最早的冒名顶替案件吧!
自从九尾狐入宫后,纣王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各路诸侯们传上来的文件堆积如山得不到批复,连纣王个人影也见不到。闻太师又远征北海不在宫中,众大臣心急如焚却敢怒而不敢言,只能“任他明月下西楼”了。
话说终南山有一个叫云中子炼气士,是个千百年得道的神仙。一天闲居无事提水火花篮准备去虎儿崖采药,刚驾起云雾看见东南上方冲出一道直透云霄的妖气,拨开一看长叹着说:“原来是只假托人形潜匿朝歌皇宫内的千年狐狸,若不早除必为大患。
心想自己身为出家人当慈悲为本,为众生开方便之门,此时若不出手更待何时,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于是,本着职业上的要求与素养,吩咐金霞童子取来一根老枯松枝削成一把木剑,脚踏着祥云到朝歌除妖去了。
头带青纱一字巾,脑后两带飘双叶,额前三点按三光,脑后双圈分日月。道袍翡翠按阴阳,腰下双绦王母结。脚登一对踏云鞋,夜晚闲行星斗怯。上山虎伏地埃尘,下海蛟龙行跪接。面如傅粉一般同,唇似丹朱一点血。一心分免帝王忧,好道长,两手补完天地缺。
——《封神演义》·第五回
封神里,云中子亮相比较早仅次于上古大神女娲娘娘。修行场所位于终南山的玉柱洞,且出场对其身份便有了定位,是一个千百年得道的神仙。按时间推算应该也是天皇时期通过的“职业考试”。九节殿上妙语连珠将纣王整的透心凉心飞扬,随后听从云中子之言,把一根老松枝削成的巨阙宝剑挂在了分宫楼,九尾狐气若游丝差点魂飞魄散。
奈何昏庸的纣王被九尾狐狐所迷,后宫佳丽三千人,偏偏宠爱在一妖,焚毁了云中子的巨阙宝剑,至此,踏上了断送成汤天下的道路。仍留在朝歌的云中子看见妖光重新升起冲照宫闱,不禁昂首喟叹知天意如此,遂在杜太师家的照墙上写下一首诗便回山去了。诗曰:“妖氛秽乱宫廷,圣德播扬西土。要知血染朝歌,戊午岁中甲子”。
之后,燕山脚下收将星雷震子为徒,七年后奉师命五关救父。金鳌岛十天君的“十绝阵”以及三宵的“九曲黄河阵”云中子都没有出场,闻太师西岐最后一战派徒弟雷震子下山打死了辛环,奉命修炼“通天神火柱”绝龙岭在燃灯道人的配合下诛杀了闻太师。
参加了诛仙与万仙两大阵,姜子牙东进入关预测了雷震子前程,孟津杨戬收梅山七怪去终南山借“照妖镜”后再无登场。
有了大概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问题,封神中云中子为何不属于十二金仙?
十二金仙,是玉虚宫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个亲传弟子,分别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真人、广成子、赤精子、清虚道德真君、黄龙真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太乙真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
封神中,十二金仙受到昊天上帝的青睐点名让其俯首称臣,但这个优秀的组合里却没有终南山的云中子。无论是道行还是能力,云中子不亚于任何人,那么为何不在其中呢?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十二金仙与云中子不是一个级别,云中不仅道行高辈分也高,与之对等的应该是南极仙翁、陆压或者燃灯道人。初亮相时称云中子是个千百年得道的神仙,一根老松枝便能斩杀九尾狐。关键是行事像女娲娘娘一样不用和任何人请示,且熟知封神所有梗概,要知道这个时候姜子牙还没有下山,这就比元始天尊说的都要早。云中子点首叹曰:“我只欲以此剑镇减妖氛,稍延成汤脉络,孰知大数已去,将我此剑焚毁。一则是成汤合灭;二则是周国当兴;三则神仙遭逢大劫;四则姜子牙合受人间富贵;五则有诸神欲讨封号。
——《封神演义》·第六回
云中子第五条说诸神欲讨封号,这和知道谁上榜可不是一个意思。不信你可以慢慢品,前者绝对比后者的意味深,知道上榜是难逃劫数会被斩杀是一个过程,知道讨封号却是最终的结果。尽管十二金仙也了解封神剧情,但没有人像云中子知道的这样早这样的详细,而这取决于自身的道行高低。
其实,从“九曲黄河阵”就可以看出云中子的道行显然在十二金仙之上。众人羡慕的称云中子为福德之仙,这个福德也就是道行。封神榜涉及面如此的包罗万象,云中子都可以躲过劫数可见已经斩却了三尸,不然凭云中子的修行,就是昊天上帝也不会让其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进阶机会。
二、终南山云中子已是天庭的一个神仙了,诗中描述其形象:“道袍翡翠按阴阳,腰下双绦王母结”。并说自己不问天皇、地皇与人皇,闲来一枕山中睡,梦魂要赴蟠桃会。封神里天皇、地皇与人皇也就是火云洞的三圣,九龙岛吕岳与潼关余德撒下瘟毒后,前来搭救的是十二金仙里的玉鼎真人与黄龙真人,第二次委派杨戬时还带着亲笔书信,二人自称是伏羲的弟子。弟子黄龙真人、玉鼎真人熏沐顿首,谨书上启辟天开地昊皇上帝宝座下
——《封神演义》·八十一回
既然二人是伏羲弟子肯定要下拜,但云中子却不问天皇,这样的口气和特征与西昆仑的陆压道人有几分相似。玉鼎真人、黄龙真人与其他金仙悬殊不会太大,云中子不问天皇级别自然在玉鼎、黄龙之上,也就在其他金仙之上了。
虽然不问天皇但云中子赴蟠桃会,尤其那句“腰下双绦王母结”,王母自然是瑶池金母,这个王母结不管是一个配饰还是王母亲手给打的结,都可以有力的证明云中子像南极仙翁一样,是已经就职于天庭的正仙了,也可以有资格去借取“素色云界旗”,而十二金仙还是副仙的等级。
三、云中子可能不是元始天尊的徒弟。当初去朝歌除妖对纣王说:“阐道法,扬太上之正教;书符箓,除人世之妖氛”。太上是至高无上的意思,同时也是太上老君的简称。扬太上正教也是宣扬太上老君的道法,而一般只有门人或者徒弟才会有这样的举动。太上老君作为鸿钧的首徒,玉虚宫元始天尊的师兄,怎么可能只有一个玄度大法师呢?云中子又说:“参乾坤之妙用,表道德之殷懃。比儒者兮官高职显,富贵浮云;比截教兮五刑道术,正果难成。但谈三教惟道独尊。”所谓的三教,姜子牙下山时元始天尊说过是指阐教、截教与人道。而人道就是太上老君,云中子说三教里唯道独尊,这句话既肯定了太上老君的地位,也道出了自己与老君的关系。
这就好比武侠里的江湖中人,谁会在群雄面前由衷的称赞自己的门派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本门中人。因此,云中子很有可能是太上老君的徒弟。
综合上述三点就是云中为何不是十二金仙的原因了。
你觉得呢?不同观点评论区交流。
大家好,我是云中之笔。欢迎朋友们留言点评,一起交流学习。我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云中子不是十二金仙之一?
十二金仙已经有主了,分别是广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玉鼎真人、黄龙真人、普贤真人、惧留孙、道行天尊、灵宝大法师、慈航道人、文殊广法天尊、清虚道德真君,这十二金仙都是阐教教主元始天尊的弟子。
在《封神演义》中十二金仙名气很大,但并不是因为能耐有多大,而是这十二金仙犯了一千五百年的杀劫,需要在封神大战中大开杀戒以应天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封神大战就是专门为十二金仙准备的,可见元始天尊真是为这几个宝贝徒弟操碎了心。云中子并不在十二金仙之列,他是修行于终南山的炼气士,一位法力高深的散仙。他虽然是散仙没有正规编制,无门无派,但他的修为却不亚于十二金仙,而且他的立场是站在阐教这一方的。在封神大战的时候曾经帮过阐教许多的忙。许多人认为云中子是阐教元始天尊的门人,这种说法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
关于云中子不是阐教门人的证据其实是非常明确的,因为云中子跟阐教元始天尊的理念想法是不同的,元始天尊是希望商纣王越昏庸越荒淫越好,因为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以武王伐纣为由头进行封神大战,以帮助自己的徒弟们完成杀劫,顺便把为昊天招人的事一起解决了。
但云中子并不是这么想的,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想帮助纣王的,当时他正在采药忽然发现东南上有一股妖气:
忽见东南上一道妖气,直冲透云霄。云中子拨云看时,点首嗟叹:“此是不过是千年狐狸,今假托人形,潜匿朝歌皇宫之内,若不早除,必为大患。我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发现纣王身边有妖孽后为此他专门跑到朝歌去进剑除妖,并与纣王进行了一番长谈,两人相谈甚欢。如果纣王按照云中子的建议除掉妲己的话,那成汤王朝就会稳固多了,如果真那样的话元始天尊的封神大业就会泡汤了。这不是云中子明摆着跟元始天尊对着干吗?如果真是元始天尊的门人,云中子绝对不会违背老师的意愿的。
不过幸好纣王被妲己迷惑了心智,把云中子的那把桃木剑给烧了,否则云中子将成为阐教的敌人遭到猎杀。纣王把桃木剑烧掉之后,云中子大失所望,他终于明白过来了:
云中子点首叹曰:“我只欲以此剑镇减妖氛,稍延成汤脉络,孰知大数已定,将我此剑焚毁。一则是成汤合灭,二则是周室当兴,叁则神仙遭逢大劫,四则姜子牙合受人间富贵,五则有诸神欲讨封号。想清楚整明白之后,云中子决定顺应天意帮助阐教,在绝龙岭就是云中子用通天神火柱烧死闻太师,为阐教立下大功。综合云中子的行为来看,他既不是阐教门人,更不在十二金仙之列是可以确定的!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云中子不是十二金仙之一?
问主这个问题,很奇怪啊,云中子,为何要列在十二金仙中。
第一,云中子是阐教四大一代弟子之一。燃灯道人、南极仙翁、陆压道人和云中子是直接拜在元始天尊门下的四大一代弟子。云中子是代师元始天尊教授十二金仙的师叔辈人物,为何要跟一众二代弟子、师侄徒弟们,并称十二金仙。
这不很奇怪吗?
第二,十二金仙,顾名思议,就是实力是金仙境的。云中子,那可是大罗金仙境的强者啊。燃灯道人、南极仙翁、陆压道人和云中子四人,都是大罗金仙境的强者,大罗金仙境的强者,在整个《封神演义》中,也就十几位啊,属于特别稀少的。
而金仙境的,就是数百上千位了。仙境的,更是万位以上。
人家一个大罗金仙境的,为何要跟低自己一个大境的十二金仙并称啊。
问主,建议你,再读一遍《封神演义》,真心建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