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位于太平洋深处,为何印度人很多?
印度裔族群对于斐济来说,就像华人在马来西亚一般,斐济是全球海外印度人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不同于中东那些国家的印度族群,斐济的印度裔居民都是斐济永久固定的居民。斐济最主要的两大族群,一个是土著斐济人,另一个就是印度移民后裔。
斐济的印度裔人口,占斐济总人口的38%左右,仅次于斐济土著。而且印度文化深刻影响着斐济的诸多方面,印地语也是斐济的主要语言之一。斐济的印度族群,大多都是当年英国殖民斐济时期,为发展种植业而从英属印度大量引入的契约劳工的后代。地处美拉尼西亚岛群深处的斐济,在近代欧洲人到来之前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国家,斐济群岛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很多的土著部落,彼此之间互不统属。斐济长久处于原始经济时期,人口也很少。欧洲殖民者到来以后,大规模采伐当地的林业资源与渔业资源,最终斐济也被英国收入囊中,变成了英属殖民地。
斐济的总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在南太平洋地区还算是比较大的岛屿。这里终年温暖多雨,非常适合甘蔗种植业的发展。英国人到来后,当地林地被破坏严重,开垦出大量的种植园,然而斐济土著人口少而且难以驯服,英国在斐济的种植园经济出现了劳动力短缺。为了弥补斐济种植业等领域的劳动力缺口,英国从英属印度大量引入印度劳工。南亚次大陆从古代开始,与东亚一样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地方之一。英国将英属印度的人口作为劳动力资源大量引入其他殖民地,比如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南美洲的圭亚那、加勒比海上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地。斐济只是英国引入大量印度劳工的殖民地之一,并非唯一,听话而且充足的印度劳工迅速成为英属斐济的劳动力主体,数量剧增。
从1879年第一批印度劳工进入斐济开始,来自于遥远南亚次大陆的印度人一波又一波来到斐济,在这个群岛劳作、生活、扎根。英殖民时代,虽然印度裔与斐济土著之间有诸多冲突,但印度移民数量并未减少。直到上世纪中期,斐济才正式限制印度移民进入,但此时印度裔群体已经成为斐济人口中仅次于本土斐济人的第二大族群。事实上,当年直接引入斐济的印度劳工总数还不到7万人,之所以膨胀到如今的规模还是因为印度裔人口强大的繁衍能力。今天的印度人口超过13亿,而且还在迅速增加之中,斐济的印度人自然也有这种能力。而且相对于大多以狩猎、打鱼与采摘为生的斐济土著,早期的印度移民虽说都是劳工,但生存能力也更强。在获得与斐济人同等地位以后,印度裔在斐济生活的各种优势也更加明显。
斐济在南太平洋算得上是个非常著名的多元岛国,印度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印地语在斐济被大量使用,这里拥有南半球最大的湿婆神庙,印度教是斐济仅次于基督教的第二大宗教,斐济的饮食大多都受到印度菜的影响。在斐济,看到穿着沙丽的女性再正常不过,斐济宛如一个“小印度”一般。斐济这个与印度相隔万里的岛国,拥有如此众多的印度人,主要还是当年的殖民历史造成的。
斐济位于太平洋深处,为何印度人很多?
感谢邀请,我来回答!斐济地处太平洋深处,拥有33万印度族人口,占斐济总人口的37.5%,为何斐济位于太平洋深处,却有这么多印度族人口?
斐济基本情况斐济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106个岛屿有人居住。陆地总面积1.83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9万平方公里。
斐济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冷热适中,气温一般保持在22°C-32°C之间。地理位置重要,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交通枢纽。
斐济2017年总人口为88.5万人,其中56.8%为斐济族人,37.5%为印度族人,华人华侨约8000人。斐济为何有这么多印度族人口?要从斐济的一段历史说起:
斐济的一段历史19世纪50年代,斐济群岛的各个部落,经过多年征战兼并,逐渐形成了两个部落联盟:一个是以斐济人萨空鲍为首的联盟,因占据维提岛东岸外一个名“保”的小岛,故称保联盟,其势力范围主要在维提岛;另一是以汤加人马阿富为首的联盟,因其势力范围在群岛东部的劳群岛和瓦努瓦岛,故称劳联盟。西方殖民者的介入,使斐济的政治形势更加变化不定,在外国势力的影响下,萨空鲍成为基督教徒,殖民者拥萨空鲍为斐济王。
1858年,英国在萨空鲍政权的首府莱武卡派驻领事。1859年,美国寻找借口向萨空鲍索取巨款,并以炮击相威胁。萨空鲍愿以斐济为英之保护地为代价,吁请英国代付。当时英国忙于镇压新西兰毛利人的反抗,自顾不暇。萨空鲍乃求助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墨尔本集团同意提供借款,组成波利尼西亚公司,在斐济掠得约 8万公顷良田。斐济人被迫交纳人头税以偿还借款和支付利息。
1874年 9月,英派新南威尔士总督至斐济谈判。同年10月,萨空鲍在纳索瓦与英国签订割让协议,从此斐济沦为英国殖民地。1875年,第一任总督英国人A.戈登在莱武卡设公署,通过其酋长对斐济族人实行间接统治。1877年英国在斐济设立西太平洋高级专员公署,以维护英国在太平洋的利益。1879年,英国招募印度契约劳工来斐济,印度人开始定居斐济。1881年,斐济群岛西北的罗图马岛划入斐济版图。
1882年,斐济迁都苏瓦。1915年起英国在斐济实行直接统治。随着印度族人口的迅速增长,印度、斐济两族间的纠纷不断发生。1945年,《斐济族事务法令》重新确认当地斐济人对土地等财产的拥有权。1947年,斐济限制印度人入境。1970年10月10日,斐济宣告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1975年11月,斐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结语纵观斐济的历史,可以看出,斐济印度族人的增加,是因为斐济沦为英国殖民地后,英国将印度劳工迁移到斐济造成的。目前印度族人口占斐济的37.5%,是斐济的第二大民族;38%的斐济人口信奉印度教,印度教为斐济的第二大宗教。
斐济位于太平洋深处,为何印度人很多?
据称海外印度人多达2500万,他们多为近现代英属印度移民者的后裔,旅居海外地遍及前英国殖民地,包括非洲(南非)、东南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大洋洲(斐济)等,可以说印度人在英联邦国家随处可见,斐济是大洋洲的代表。
斐济在大洋洲16个独立国家中面积算稍大的,它由332个岛屿组成,总面积1.83万平方公里,人口88.3万(2018),同年GDP54.8亿。
斐济人主要由两大民族构成:斐济族和印度裔人。前者占57%,印度裔人占37%。斐济族属美拉尼西亚人,同时具有波利尼西亚人的一些特点。斐济的印度人是契约劳工的后代,1916年契约结束后,很多印度劳工选择作为佃农或自由土地开发者留在斐济。英语、斐济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基督徒占人口约60%,印度教徒30%多,再有7%的穆斯林。
1874年10月,斐济正式沦为英国殖民地。1879年,英国驻澳洲公司看中当地具有种甘蔗的良好条件,将首批共498名印度合同劳工运来。此后一直到1916年,每年约有2000印度人漂洋过海出卖劳力,斐济成为“太平洋上小印度”,形成以蔗糖为中心的单一经济模式。
劳工移民改变了斐济传统的社会文化结构——从单一的土著家族/酋长社会演变为双文化结构。
英国也曾致力于政治结构的建树,在行政和立法平衡当地土著、印度裔、欧洲裔的人员构成。1970年10月斐济独立,代表土著的政党掌权。1987年,印度裔政党在大选中领先,诞生首个印族议员为主的内阁,总理仍为斐济族。从那时至2006年,该国先后发生4次政变,斐济族军人从印度裔政客手中夺权,上台者遭国际社会、特别是澳、新等国的反对和制裁。
斐济位于太平洋深处,为何印度人很多?
世界上以前沒有印度人,因为印度历史上没出现一个完整的统一王朝。所以不能从中国人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信任印度教的叫印度人?印度在英国殖民地时期,因为所谓的印度人臣服,跟随英国统治者即它的主人,才遍布当时的殖民地。例如香港的印度人。
斐济位于太平洋深处,为何印度人很多?
斐济是一个由332个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包括226个无人居住的岛屿,陆地面积1.83万平方公里。斐济的海洋专属经济面积非常大,有129万平方公里。斐济的人口为88.5万,而斐济人占近57%。斐济国的人口第二大族群,是来自南亚的印度,约占斐济全国人口的约38%。斐济官方语言为英语、斐济语和印地语。
印度人为什么会成为斐济的第二族群呢?这就要从斐济的历史说起:
1874年10月10日,斐济沦为英国的的殖民地。日不落帝国发现岛上有檀香木,于是就跑到斐济群岛砍檀香木,运到清朝卖掉。但砍树需要工人,众所周知,印度人是英国人认为最可靠的人,俗称印度阿三。当英国人需要劳动力时就会想到印度人,当然这次也不例外,于是就把第一批印度人拉到了斐济岛上。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英国人又发现斐济的土地适合种甘蔗,而甘蔗是可以榨糖的。于是英国人就在斐济的土地上种甘蔗,当然,干活的事还发须是由印度阿三来做,于是一船一船的印度人又被运来斐济岛。英国还在斐济成立了制糖公司,榨糖卖钱。
得益于印度人强大的制造生命的能力,印度人民在斐济岛上开枝散叶,最终成为了第二族群。另据可靠消息,印度人现在已有希望成为斐济岛上的第一族群了,因为,斐济岛上的节日和游客越来越多了…。
斐济位于太平洋深处,为何印度人很多?
因为在清朝末年,英国发现斐济的森林里有檀香木,清朝的有钱人喜欢玩檀香木,英国人想挣这个钱,就在斐济砍伐檀香木,后来檀香木开采完了英国人发现斐济适合种植甘蔗,甘蔗可以可以榨糖,但种植甘蔗需要大量人力,所以从英国最大的殖民地印度拉来大量的印度人,从此印度在斐济生根发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