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温仪吐奶事件后,皇帝让曹琴默把孩子抱回去,曹很高兴,皇帝为什么说感到寒心?

温宜公主因木薯粉吐奶之事平息以后,曹贵人送了一盘剔除莲心的莲子去了养心殿。一番说辞后,皇帝让曹贵人从华妃那儿将温宜公主抱回去,曹贵人欣喜若狂,皇帝却脸色阴沉。

“奴才看曹贵人挺开心的,高兴得差点没飞起来……哟,奴才说错话了,奴才该死。”苏培盛说罢皇帝却也没动怒:“你没说错,朕也没看错,正因为这样,朕才觉得寒心。”苏培盛想了想,微微点了点头。华妃宠冠后宫,但性格毛躁也没什么耐心脾气也不太好,却突然将正在爱哭闹年纪的温宜公主抱到自己宫中抚养,皇帝早就看出了端倪。曹贵人是华妃身边的人,可华妃从来都没表现出对温宜公主的特别偏爱。不过若是只为吸引皇帝注意争宠,也不算什么,真正让皇帝生气的是华妃心思恶毒。

盛夏暑热,华妃给温宜公主喂安神药的事皇帝并不知道,然而华妃为了陷害甄嬛,竟然给温宜公主下木薯粉。甄嬛是当时皇帝心尖儿上的人,华妃没事找事去陷害她本就让皇帝非常不满,而更令人发指的就是华妃竟然对襁褓婴儿推车下手。这样心思恶毒,谁也不能容忍。“后宫的事,左不过是女人们之间的事,有时候朕不管是因为犯不上。”皇帝心思深沉,向来也都知道宫闱倾轧风波不断,不过也是后妃之间争风吃醋为了宠爱而已,所以如果没什么严重的事,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如今华妃做出的事实在太过分,在皇帝眼中华妃喜欢争风吃醋使小性子,做事也凌厉任性,却怎么都想不到华妃如此狠毒,让皇帝失望。

“莲子之心最苦,旁人不能体会,所以便剔除了。”曹贵人奉上剔心莲子后的一番话让皇帝若有所思,所以说出了前朝万历帝景妃为了争宠,不惜让小儿发热的典故。“景妃身为人母却害其子,除非不是生母,若不是有难言之隐,景妃便是连为人都不配了,还怎能活着?”曹贵人的话处处指着华妃,而一向温顺寡言的曹贵人如此言辞激烈,引起了皇帝注意。木薯粉事件发生的时候,事情还没弄清楚曹贵人就口口声声指着甄嬛,在端妃的帮助下甄嬛脱身,曹贵人却又来说出了这么一番话,“除非不是生母”到底说的是谁,皇帝心里一清二楚。

华妃身为众妃之首,她的宫里条件非常优渥,若是华妃真的想抚养公主,也是件好事。然而对曹贵人来说,公主养育在华妃宫中的每一刻都是一种折磨。不仅是母女分离的苦,更因华妃残害公主让曹贵人心如刀割。皇帝自然知晓木薯粉事件到底是因何而起,是何人作祟。

温宜公主继续养在华妃宫里,指不定还要受多少折腾,皇帝也心疼。曹贵人去抱回公主的时候越是高兴,越证明公主因华妃受了多少罪,而皇帝也越是寒心——自己枕边宠爱之人如此没有人性,且还喜欢没事找事,实在令人心烦。

《甄嬛传》,温仪吐奶事件后,皇帝让曹琴默把孩子抱回去,曹很高兴,皇帝为什么说感到寒心?

《甄嬛传》曹琴默之女温宜是深得皇帝喜爱的一个公主。小小的温宜,连接着华妃、甄嬛、曹琴默、端妃等一众后宫妃子。温宜吐奶事件的背后,暗藏着后宫的尔虞我诈和明争暗斗。这正是皇帝寒心的所在。

华妃不惜利用温宜争宠

华妃飞扬跋扈,凭借着哥哥年羹尧的势力,以及自己的美貌与魅力,曾经宠冠后宫,甚至敢与皇后分庭抗礼。甄嬛的出现,打破了后宫的这个局面。

皇帝对温宜公主的喜欢和宠爱,令华妃心生一计,将“自己人”曹琴默之女温宜抱到自个宫中喂养,以便吸引皇帝前来探望驻足。

温宜毕竟不是华妃的亲生女儿,华妃对其不似生母般疼惜。她在皇帝跟前扮演着贤良养母,在人后就不屑于做戏,居然给夜晚哭闹的小小婴孩喂食安神汤药。

木薯粉事件的真凶

温宜吐奶大哭,皇帝心疼着急,太医提出要检查公主的膳食,随后又请命让御膳房的人一同查验。这一出戏,究竟谁是幕后主谋呢?

得票最高的,当属心狠手辣的华妃。都说是她暗中命人把木薯粉混入马蹄羹,让温宜脆弱幼小的肠胃难以消化吸收,产生不适,哭闹不止。

这样一来,心疼女儿的皇帝必要彻查。而近日宫中曾去取过木薯粉的甄嬛,便会顺理成章成为首当其冲的黑心女人。

除了华妃,曹琴默也有不少嫌疑。作为华妃的军师,她本是老谋深算之人。要说曹琴默是背后策划者,等着坐收渔翁之利,想必不少人不能认同。

谁会相信一个孩子的亲生母亲,会做出伤害自己骨肉的事情呢?看着温宜哭闹,曹琴默的反应,明显充满了焦急不安和心疼啊。

皇帝到底为谁寒了心

其实,若真是曹琴默所为,也说得通。一来,曹琴默不忍自己的宝贝在华妃宫中受苦,使了这出苦肉计,以一时之短痛,换回女儿长久的抚养权,丢小保大。

二来,曹琴默不一定真的要让公主吃下伤身体的木薯粉。婴孩哭闹是常事,很多时候不容易找对原因。准备好公主膳食端给太医就行了,太医和御膳房的人也可以安排收买。

三来,曹琴默这招险棋,可谓一举多得。试想一下,此招明面上是针对甄嬛的,她在华妃跟前的立场和地位还在。若能侥幸成功,打压甄嬛,华妃一高兴说不定就把温宜还了。若不成功,把这火引到华妃身上,皇帝迁怒于背后黑手,加上心疼公主,温宜就能回到她的身边了。

曹琴默以“莲子之心”向皇帝彰显自己作为生母的“怜子之心”。面对皇帝以万历朝景妃利用亲子争宠事件的试探,曹琴默表态坚决且狠绝。皇帝是什么人,后宫争斗见得还少吗?找出幕后真凶并不难,只是要权衡利弊罢了。

这一回,曹琴默倒是抢回自己的女儿了。但她作为华妃的军师,龌龊之事也没少参与。在皇帝的眼里,她不过就是华妃的一颗棋子而已。哪一天,下棋的人倒了,棋盘散了,零落的棋子还能有什么好下场吗?

可怜了温宜,打小被人算计利用,亲妈就是心疼也无可奈何。好在后来她跟了真心疼惜她的端妃,也算不枉周岁宴那个陪嫁项圈的缘分。

《甄嬛传》,温仪吐奶事件后,皇帝让曹琴默把孩子抱回去,曹很高兴,皇帝为什么说感到寒心?

自从新一届秀女入宫后,眉庄与甄嬛先后得宠,沈眉庄春风得意,甄嬛后来居上,而且两人又情同姐妹,互为依援,眼看着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华妃娘娘是个嫉妒娇嗔到疯狂的女人,若任凭她二人羽翼丰满,根基稳固,到了掣肘之时再想对付,可就难上加难了。于是,问计于她帐下的狗头军师曹琴默,曹琴默眼光锐利,思维敏捷,利用眉庄求子心切制造假孕的冤案,一举扳倒了沈眉庄。

本来想连消带打,一箭双雕,只待沈眉庄有难,甄嬛会奋不顾身而冒犯了皇上,便可以顺势一并除去甄嬛。甄嬛初见眉庄落难时,的确也心急如焚地乱了阵脚,但毕竟聪颖过人,随即醒悟过来,于是不骄不躁地依旧与皇上情意绵绵,你侬我侬,所以她的地位毫不动摇,反而蒸蒸日上。

华妃见到这种情形,只得另施诡计,这一回便打了曹琴默的心肝宝贝-温宜公主的主意。雍正膝下子嗣凋零,温宜公主玉雪可爱,所以雍正格外疼惜,公主胎里不足,禁不得寒凉暑热,所以酷暑之时,常有吐奶的症状。华妃便动起了歪心思,利用温宜的身体大做文章以陷害甄嬛,拉她下马。曹琴默纵然毒辣有如蛇蝎,然亦是虎毒不食子,若要反对,又对抗不过,她的荣辱生死可是全权依靠华妃来支撑的,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温宜受罪,暗抛珠泪了。

那么华妃又动了哪根歪筋毒肠呢?温宜吐奶乃是小儿体弱之症,然而若是服食木薯粉也同此效,所以她便私作主张将木薯粉喂给温宜食用,然后再嫁祸给甄嬛,这条计谋听起来很是普通平常,然而却有它的微妙之处:

一.甄嬛是极其精细聪敏之人,那么想要嫁祸于她,这编述的作祸手段不能过于肤浅,下毒是人人皆会的事情,如果要人相信甄嬛下毒,定然要精中求精,细中有细,那温宜公主本有吐奶症候,每日在饮食中混入木薯粉,只不过是病症加剧,最后羸弱而死。而太医也不会发觉,何等精妙?倘若甄嬛是阴毒腹黑之人,这手段倒也堪配她来使用。

二.温宜这方面的功夫倒是容易做,可甄嬛身边都是鬼灵精怪心眼一大把,而又忠心耿耿的人,想要抓出个来和他们狼狈为奸的奸细来可委实不容易。恰好此时正是浣碧心高气傲,想要飞上枝头的时候,又见甄嬛十分栽培陵容,于是每日心怀不平,言谈举止极其轻浮,大失往日稳重的状态,难免被华妃一党瞧出了端倪。于是便买通浣碧,将木薯粉带进碎玉轩以坐实甄嬛做祸的证据。

到底是甄嬛福气荫天,有端妃这个保护神出来庇护,华妃只好收手,于是出现了题目中的现象,温宜吐奶事件之后,皇上召见曹琴默,欲问木薯粉之真相,但毕竟顾忌华妃和年氏一族的势力,言谈只能明敲暗打,不能老实道来。

我们且看这聪明绝顶的两人是如何对话的?

皇上:万历朝有个景妃,最喜欢利用亲子争宠,甚至不惜让怀中小儿发热,来引起皇上注意,你怎么看?

曹琴默:臣妾若是万历帝,必定杀死景妃以正宫闱,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苦,非为人母不能体会,景妃她身为人母而害其子,除非不是生母……

话说到这里雍正已经很清楚了,曹琴默是在告诉他利用木薯粉毒害温宜的人并不是她这个生母,而是华妃,她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以并没有能力庇护女儿。

于是雍正下令让曹琴默将温宜带回自己抚养,所以题目中说“曹琴默很高兴”,因为华妃没有人性祸害她女儿,她怕是日夜担忧,寝食难安,终于能将女儿索回将养,自然心里是无尽的安慰。那雍正为什么感到寒心呢?

一是他与华妃多年感情,华妃竟然狠毒地向她女儿下手,白费了他一番心意。

二是自己依靠年羹尧的军权,以至于年世兰仗着娘家功高盖主,才敢横行无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他没有保护好女儿。

所以他会寒心一是来自对华妃的失望,二是源于感知自己的无能。

《甄嬛传》,温仪吐奶事件后,皇帝让曹琴默把孩子抱回去,曹很高兴,皇帝为什么说感到寒心?

是因为皇帝看到曹贵人为了要回自己的孩子不惜一切代价,而皇帝小时候,是别的妃子把他养大的,他认为那时候他母亲没想办法把他接到身边,心里根本就没有他,以至于他们母子之间有很大的隔阂,后来他又看到隆科多抱了他母亲,就更恨她了,一直到死也没打开心结

《甄嬛传》,温仪吐奶事件后,皇帝让曹琴默把孩子抱回去,曹很高兴,皇帝为什么说感到寒心?

看完甄嬛这一节,我也觉得皇上所说的寒心是对华妃利用公主争宠的举动寒心。后来看过一个分析,觉得挺有道理:联系皇上和苏培盛前后的话(曹贵人听到把温宜交回自己抚养,高兴的飞奔出去,皇上问苏培盛曹贵人出去后是何表现,苏培盛说没见过曹贵人这么高兴过,说完立即住口表示自己说错话了,皇上深深看了他一眼,说了句寒心),这个反应就很有意思,木薯粉事件没有扳倒甄嬛,一下子就暴露了华妃的陷害之心,皇帝心里很清楚,在事件结束后他特地把曹贵人叫来试探,特别注意曹贵人的举动,说明他想进一步求证木薯粉事件的真正主谋。他明白华妃的“蠢”,这么环环相扣的阴谋非华妃能够想到的,他怀疑是曹,又不敢相信曹为了夺回温宜抚养权会破釜沉舟去伤害公主。他不敢信,所以想试探。苏培盛说曹贵人高兴的样子,也证实了曹贵人是真正主谋,所以皇帝说寒心

《甄嬛传》,温仪吐奶事件后,皇帝让曹琴默把孩子抱回去,曹很高兴,皇帝为什么说感到寒心?

孩子不能好好的拍在自己亲生母亲身边,皇帝当然寒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