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妾室的孩子要由祖母养?
《知否》女主盛明兰作为庶出的确得到了其祖母的照顾抚养,但古代并没有庶子由祖母照顾的规制,这只是个例而已。
在古代,正妻所生为嫡,妾室所生为庶,不过在封建时代所有庶出子嗣都需要以父亲的正妻为嫡母。如果正式进行了过继,那么就是“养母”;庶子生母若死,其父让其他妾室抚养,那就是“慈母”;若生母被其父休弃,则称“出母”。
正妻是所有子嗣的嫡母,任何的妾室都是亲生之外其他子嗣的庶母。
举个例子来说,清朝著名的康熙帝玄烨,其生母佟佳氏只不过是顺治帝的一名低阶庶妃(嫔位以下)因为玄烨登基而得以被尊为皇太后,第二年崩逝。
按礼法来说,玄烨要尊其父亲顺治帝的正妻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为嫡母,其生母本身品阶过低,甚至担不起“娘娘”之称,玄烨只能称之“额娘”,而尊博尔济吉特氏为“皇额娘”。
玄烨生母早亡,由嫡母孝惠章皇后与祖母孝庄太后一起抚养长大,感情非常深厚。
像是《知否》中那种情况也是有的,比如庶子的生母早亡,而嫡母也早亡或者嫡母对庶子很不好(毕竟不是亲生的),这个时候家庭中的祖母就可能会出面来抚养照顾庶子。虽然是庶出,但从血缘上来说终究是自己儿子的子嗣,祖母相对于嫡母更加会尽心尽力照顾。
妾室所生的庶出,一般都仍旧由妾室抚养,除非妾室身份尴尬,或者没有办法抚养子嗣,会交给嫡母或者其他人抚养,并没有规定一定是祖母。
为何古代妾室的孩子要由祖母养?
因为妾室在古代的地位与家中物品、甚至牛马牲畜一样,根本没有人的权利,所以,她们生的孩子一般要由正室或者祖母抚养。
这个问题要从中国古代的妻妾制度说起。
由于一些影视作品的误导,很多人以为古代的妾室就是现代的“小三”,年轻、得宠,是男主人的真爱等等,其实,妾室的主要作用是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或者性奴,其地位与家中购买的物品甚至牛马牲畜一样。
从正室的利益角度,妾室越多,自己的地位越稳固,所以会主动给丈夫买妾室,因为不仅能留下贤良的名声,而且也得实惠——所有的妾室都属于她团队成员,团队成员越多,她的地位越不可撼动,而且,这些成员是由丈夫出钱发工资的。
《红楼梦》中赵姨娘也是妾室,她生的探春,但实际上,她很怕探春的原因就是探春是主子,比她地位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家至少是部门主管,而她这个亲生的娘还是基层员工,虽然地位已经高于一般奴才——她是无固定期合同,只要不犯“七出”(无子、淫佚、不事姑舅、口舌、盗窃、妒忌、恶疾)这些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条款,一般不会解除劳动关系。
这些妾室团队成员的晋升通道很少,唯一的出路就是生出孩子当主子。并不能取代正室的位置,在中国古代,“以妾当妻”是违反纲常伦理的,国与国结盟签订合同中甚至都会有这一条:所在国法律中不允许以妾当妻。
总之,妾室生的孩子也属于正室的孩子,地位高于妾室,怎么能让她们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呢?所以,一般会由正室(即孩子的母亲)或者祖母来抚养。另外,被当作牲畜一样买卖的妾室一般是家里贫苦所致,根本不可能读过书受过教育,让她们来教育孩子,肯定不是大家族所能放心的。
当然,对于一些不太看好的孩子,正室也可能会交由妾室自己抚养,比如,贾环,就已经被放弃交给赵姨娘抚养,但也会被王夫人叫到她那里教他读书写字——
而且这些庶出的孩子一旦有过人之处,必然会被正室直接接管过来,让他有更大发展前途,毕竟,正室能给孩子的社会资源远远高于妾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