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孟加拉为何要脱离巴基斯坦独立?

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没有感情基础的包办婚姻情侣,还分隔两地。东巴西巴相隔数千里,中间被印度隔开,除了都信奉伊斯兰教之外,孟加拉与巴基斯坦几乎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当年硬凑成一家人也是英国殖民者的安排。

孟加拉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文化差异太大,经济发展之中积累的各种矛盾不断深化,加上印度的从中干涉,孟加拉最终脱离巴基斯坦。

族群与文化历史的差异,是两者之间最重要的裂痕所在。巴基斯坦主体也就是西巴基斯坦,其主要居民是旁遮普人、信德人等,语言乌尔都语也更加接近波斯。而千里之外的东巴,主要是孟加拉人,其语言孟加拉语属于藏缅语系,与乌尔都语完全不同。

可以说,除了都信奉伊斯兰教,东巴与西巴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相似相通的地方。当年英属印度脱离英国,根据末代总督蒙巴顿的“印巴分治”方案,将英属印度的南亚部分,按照宗教划分成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部分。东巴虽然远离西巴,却被强行划在了一起。

东巴成为了巴基斯坦的一块飞地,原本就没什么关联的两块地区,中间还被庞大的印度隔开。虽然东巴的人口并不比西巴少,但当时大部分的发展资源都集中在了西巴。当时巴基斯坦对于卫生、经济建设、民生、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领域投入,几乎都倾向于西巴,使得东巴的不满越来越强烈。

而自印巴分治以后,印度一直有意继承英国殖民者的“辉煌”,将东巴西巴视作肘腋之患。眼见东巴与西巴之间矛盾不断加深,印度自然也不会闲着。

最终,印度干涉之下,爆发了第三次“印巴战争”,西巴全线溃败之下再也无力掌握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巴飞地,东巴脱离,孟加拉诞生。

当年孟加拉为何要脱离巴基斯坦独立?

孟加拉国独立之前的巴基斯坦,本身就是英国人给硬拧在一起的国家,孟加拉人和巴基斯坦人在各个方面都没有共同语言。再加上有印度这个狼子野心国家的推波助澜,双方闹掰是正常的。不分家,反倒可以算是一个全球罕见的奇观了。

首先,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的宗教信仰不完全一样,略有区别。

众所周知,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在印巴分治时会捏在一起,是因为这两地的老百姓主要都是穆斯林。但是,虽然都是穆斯林,但孟加拉人是印度大陆的原住民,自古就受到过佛教和印度教的影响,比如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就深深的印在了孟加拉人身上,即便是孟加拉的穆斯林也有种姓制度的残余。而巴基斯坦穆斯林就不存在这个现象。

也就是说,双方在宗教上有一定差别。这无疑会使双方产生隔阂。不过,这个差别也属于正常现象。咱们国家的回族和维族同胞也都是穆斯林,两个民族的差别有多大?想必用肉眼都能看得出来吧。

第二,民族和语言差别很大。

这个方面说起来很难理解,简单点说,孟加拉人和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旁遮普人完全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民族。

第三,西巴基斯坦存在欺压孟加拉的情况。

由于巴基斯坦建国的主要领导人都在西巴基斯坦,因此巴基斯坦独立后,国家的领导权自然就在西巴。而孟加拉就只能沦为被西巴领导的地位。

当时的所谓大巴基斯坦,大部分的权力都基本掌握在西巴基斯坦手中,包括财政、资源和政治权力的分配,都要向西巴倾斜,而孟加拉则处于一种被剥削的地位。

这种不公平的政策,引起了孟加拉人的严重不满,因为孟加拉本来就是贫穷落后的地方,经不起别人的层层剥削。这就好比一个人已经是贫农了,如果还恶意剥削他,那么他就只有武装起义这一条路可走了。

可惜的是,对于孟加拉人的正常诉求,西巴基斯坦政府并没有在意,仍是继续打压。这就为后来的孟加拉人解放运动埋下了一个很大的祸根。

这里偷偷的插一句,西巴基斯坦人对孟加拉人是真的狠毒。具体可以去查资料,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四,印度积极干预孟加拉的独立,是孟加拉人的幕后老大。

印度这个国家,表面上人人信教,是个很温顺的国家。但是其实,印度人发起狠来,一点都不比所谓的法西斯要差多少。一直到今天,印度人都认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都是印度的一部分,这两个国家是要从地球上抹掉的。

因此,对于削弱巴基斯坦的大好时机,支援孟加拉人的独立诉求,印度给予了百分之一千的帮助。

不过,光有印度的支持还不够。孟加拉最后能独立的关键原因,还有印度找到了苏联替他撑腰。

苏联和印度的关系,比较有意思。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中国是跟着苏联一起混的,而印度跟着美国混。然而到了七十年代,情况调转了。中国跟了美国混,印度反倒跟苏联混了。

当时,巴基斯坦利用中国制约印度,而印度利用苏联制约中国。孟加拉独立时,又恰逢中国搞十年运动,中国抗苏力不从心。也就没有多余的力量支援巴基斯坦。

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始明目张胆的干涉巴国内政,派兵进攻巴基斯坦,第三次印巴战争全面爆发。

双方的兵力部署达到50万人之多,印度在东巴方向投入17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了30万人。巴基斯坦因为两地分隔,因此在兵力上无法兼顾。于是不到一个月的战争,印度就将孟加拉和西巴基斯坦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国家。

据一些资料记载,由于苏联支持印度,因此美国在巴基斯坦内战的问题上,是站在巴基斯坦这一边的。但是由于当时美国还没有从越战的泥潭中脱身,没有能力替巴基斯坦背书。于是在战争期间,美国只是派遣了企业号核动力航母进入孟加拉湾威慑印度。

另外,在中国关心巴基斯坦内战问题后,基辛格为了结好中国,还一度还称派美军的第七舰队舰队介入印巴战争。

不过,这些都是瞎扯淡。至始至终,美国的航母都在孟加拉湾内嗑瓜子看好戏,所谓的号称要用航母摧毁印度海军,也仅是说说而已。也正是这次战争后,巴铁才真正的认识到,美国这种酒肉朋友根本靠不住,只有中国才是巴基斯坦真正的朋友。

美国人,一边玩去。

事后,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投了承认孟加拉国合法性的反对票(这是中国大陆重返联合国后的第一张反对票),并且中国政府还默许:只有巴基斯坦承认了孟加拉国后,咱们才承认它的合法性。

后来,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也就顺势承认了孟加拉国。

总的来说,孟加拉国与西巴基斯坦分家,种族差异、宗教差异、语言差异以及经济差异,这些都是诱因。正是因起这些原因,孟加拉人才会掀起自治民主运动。但是印度的干涉也不能忽视,因为印度的武力干涉,这是孟加拉敢跟西巴较劲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印度撑腰,孟加拉未必敢跟西巴翻脸。(孟加拉国的首任总统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就完全是印度的傀儡。)

当年孟加拉为何要脱离巴基斯坦独立?

孟加拉国是一个年轻的南亚国家,在1972年以前原本是巴基斯坦的领土。在1972年时,孟加拉国借助印度的支持下,成功脱离巴基斯坦独立。这个国家的面积仅有14·757万平方公里,而且至今仍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那么,孟加拉当初为什么要独立呢?

时间回到1947年,也就是巴基斯坦建国时。当时,孟加拉国被划为了巴基斯坦的领土,叫做“东巴基斯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并不与巴基斯坦本土接壤,而是一块“飞地”,所以埋下了独立的隐患。1971年,东巴基斯坦果然宣布脱离巴基斯坦,建立了孟加拉国。而孟加拉国选择独立的原因就有三点:

第一、印度政府从中作梗。为了削弱巴基斯坦的实力,印度一直在煽动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独立。1971年,印度以帮助东巴基斯坦取得民族解放为由,向巴基斯坦发起猛烈进攻。在这次战争中,印度方面竟然出动了20个师、8个旅、32个空军中队,500架作战飞机、46艘舰艇,共约50万人的兵力。

第二、东巴与巴基斯坦本土矛盾。由于东巴(孟加拉国)远离巴基斯坦本土,所以当地的独立呼声一直很高。当时,东巴的人口是巴基斯坦的两倍,但国家的财政和资源大部分都掌握在巴基斯坦本土手中。因此,东巴不愿意再听从巴基斯坦的领导。

第三、巴基斯坦的血腥镇压客观上加速了东巴独立。为了阻止东巴分裂国家的行为,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的叶海亚采取了极端措施,派出巴基斯坦军警和部队屠杀东巴群众,还造成数百万东巴人流离失所。此举不仅激起东巴人民更强烈的反抗,加速了东巴的独立,而且反成为印度出兵介入的理由。

在印度的帮助下,东巴基斯坦在1972年成功独立,并以孟加拉国为国名。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出任孟加拉国第一任总统。不过,拉赫曼在3年后的一场政变中丧生,而动荡的孟加拉国也并没有发展起来,至今仍是南亚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当年孟加拉为何要脱离巴基斯坦独立?

印度曾经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印巴分治”前,印度的总面积接近400万平方公里,妥妥的面积大国。1947年“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国土被分隔成东、西两部分。东部即孟加拉人民共和国的前身东巴基斯坦,于1971年脱离巴基斯坦独立。

巴基斯坦因为“印巴分治”领土被分隔成东西毫不相连的两部分。独立后的巴基斯坦,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西部,这对于被印度环绕的东巴基斯坦来说,是极有可能受到外国势力影响产生不可估计的后果,特别是在当时印度与巴基斯坦剑拔弩张的紧张的关系下,东巴基斯坦的未来令人堪忧。

孟加拉并非历史上一直就属于印度,1338年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独立主权国家孟加拉苏丹国,孟加拉苏丹国存在了200多年后又于1576年被莫卧儿帝国吞并。英国殖民统治印度后,孟加拉又成为英属印度下面的一个省。

1947年末代印度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提出了著名的“蒙巴顿方案”,决定将印度一分为三,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地区建立了印度共和国,而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则组成了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王公土邦562个(大部都在此后加入印度)则自由选择加入哪一方。但该“分治”方案并非完美无暇。以伊斯兰教徒为主的巴基斯坦,竟然被尴尬的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而孟加拉本身,也分割成了东、西两部分,其中以印度教徒为主的西孟加拉地区被划入印度(即今天的印度西孟加拉邦)。东孟加拉地区(东巴基斯坦)则尴尬的被印度领土包围。

强大的印度帝国走向分裂,宗教问题是主因。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关系向来紧张。1942年英国被卷入二战后,无暇顾及远在东方的印度殖民地,1946年印度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接受了英国提出的印度采取联邦制自治(独立)的协议。但不久后以尼赫鲁为首的国大党单方面撕毁协议要求重新谈判,这直接导致了穆斯林联盟退出谈判,印度统一计划至此流产。最后才有了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的“蒙巴顿方案”。该方案将宗教立于政治之上,以宗教信仰作为分治基础,异教徒之间的关系不合从一开始就为印度的大分裂埋下了伏笔,统一协议的流产还引发了印巴分治期间的第一次大屠杀,两国之间时至今日还保持着军事戒备的紧张关系状态。

而孤零零的位于东部,大部领土被印度所包围的东巴基斯坦,情况就更加不乐观了。地理上的隔绝让东巴基斯坦几乎处于完全孤立状态,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双方之间的互不信任终于使相距约2000千米的东、西巴基斯坦内部矛盾走向不可调和。东巴基斯坦走向独立已是顺应历史,同时,一直对东巴基斯坦独立起到推波助澜的印度来说,东巴基斯坦独立不仅可以牵制巴基斯坦,还能大大削弱巴基斯坦的力量。

1971年3月26日,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同年4月于印度城市加尔各答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正深陷印巴战争的巴基斯坦无暇东顾,但抗议之声不绝于耳。而成立之初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国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浪高过一浪的全国性动乱和规模巨大的难民潮。这一年的11月21日,印度不顾巴基斯坦的抗议,在苏联的支持下出兵孟加拉,12月,战争又扩大到西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共和国),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了。最后在联合国调停无果的情况下,印度继续向孟加拉增兵,12月16日印军攻占达卡,东巴驻军无条件投降。

1972年1月,在印度和苏联的支持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一个新的,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诞生了。孟加拉的独立,外力因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与西巴基斯坦之间的互相猜忌不信任则加速了孟加拉独立,可以说在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势下,东巴基斯坦的独立完全是一种自保的行为,与其等着被印度吞并,不如自行独立来的有骨气。

当年孟加拉为何要脱离巴基斯坦独立?

当年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本来就是给印度半岛刨了个大坑,即先按照教派把印度分拆为两个国家各自独立,然后再让那些原本直属于英属印度总督府的大小土邦自己决定加入那边(这造成了土邦主亲印度而土邦民众亲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问题,和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想加入巴基斯坦却无处可去的东部几个邦延续至今的问题),最后再让“住错了地方的M教和Y教徒自己搬家到”自己的国家去“。

这些措施让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个历史上根本就是一块地方的同源国家成了死敌,也让印、巴边界地区无一块太平净土,更让南亚次大陆经历了一次二战后规模最大、涉及数千万家庭的集体大迁徙,而具体到巴基斯坦,蒙巴顿方案更是有意无意地把这个根据教派分治原则确立的国家分拆为“西巴”和“东巴”,即以卡拉奇为中心的西部巴基斯坦,和以达卡为中心的东部巴基斯坦,两者在陆地上完全不相连接,只能通过海路来往——而英国又帮助印度建立了远胜于巴基斯坦的海军。

这样一来东巴和西巴在地理上就成为彼此隔阂的地区。更要命的是,两边虽然“同教”,但其实并不同种,西巴人口中旁遮普族占63%,普什图族占16%,信德族占13%,俾路支族占4%,其它是从今天印度境内来的移民,东巴人口绝大多数是孟加拉人,和西巴主体民族在族源上差异很大,在宗教信仰上西巴人自认“正统”,和海湾中东国家关系密切,认为孟加拉人是“野路子”,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也处处排挤、歧视和打压东巴,这让东巴人一直对西巴乃至整个巴基斯坦不满,很难对这个并没有什么历史积淀的“人造祖国”有多少认同感。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没有印度的挑唆煽动,东巴的分离主义情绪已经非常强烈,印度煽风点火后自然更是一点就着,而第三次印巴战争中东巴被隔绝孤立,境内的东巴人分离情绪激烈,西巴籍的驻军、行政官员则无心恋战只想“回家”,结果导致一场脆败和孟加拉国的轻易独立。

不过事后巴基斯坦反倒想明白“强扭的瓜不甜”,当时的布托政府把关在西巴的东巴独立领袖谢赫.拉赫曼放回去(此人成了孟加拉首任总统),后来历届巴基斯坦政府也注重和孟加拉国发展正常关系,如今两国关系似乎比“在一起”时反倒自然得多也好得多——相反,孟加拉和“恩人”印度反倒很快因为抢水源、抢飞地闹得关系紧张,如今有事没事就要搞搞摩擦

当年孟加拉为何要脱离巴基斯坦独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孟加拉虽然是穆斯林,但和巴基斯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上图是孟加拉人,下图是巴基斯坦人

首先,民族不同。

孟加拉人是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语言上属于藏缅语系,属于亚奥人。

孟加拉人在印度居住至少上千年之后,巴基斯坦的主要民族,也就是旁遮普人才来到这里。

旁遮普人属于雅利安人后裔,语言上更加接近波斯。

双方民族差别非常大,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其次,宗教有区别。

虽然都是穆斯林,但孟加拉人是印度原住民,受到过佛教和印度教的长期影响,比如种姓制度。

直到今天,仰伊斯兰教的孟加拉人仍有种姓残余影响,其中专门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的盖瓦德人占孟加拉人的绝大多数。

双方就宗教上,也有一定差别。

再次,领导权问题。

当时的所谓大巴基斯坦,所有的权力基本掌握在巴基斯坦而不是孟加拉手中。

包括财政,资源分配,政治权利等大量的资源。

这引起了孟加拉人严重不满,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贫穷落后的地方,经不起别人的层层剥削。

但对于孟加拉人的诉求,巴基斯坦政权并没有在意,而是一味打压。

还有,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关系一般。

虽然都是穆斯林,但两国相隔一个印度,相距了2000公里。

无论经济、政治上,孟加拉显然和印度关系更为密切。

也就是说,孟加拉就算抛弃巴基斯坦,也可以和印度合作。

这也是东巴基斯坦最终走向独立的主要原因。

最后,印度的干预。

印度直到今天也认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都是印度的一部分,自然要削弱他们。

1971年3月,印度通过了支持孟加拉国独立的决议。

1971年,孟加拉国宣布独立,建立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自然不会同意,立即派遣军队镇压是。印度感觉有机可图,这是削弱巴基斯坦的好机会,乘机出兵。

印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个军部、7个师,空军12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6艘,约17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个师8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300架,海军舰艇20艘,约30万人。

在东巴战场,印陆军在海、空军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从东、西、北3个方向,对东巴实施“多路向心突击”。

很快,印军完成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达卡的合围,海、空军则从海上和空中实施严密封锁,完全切断了东巴与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东巴守军于12月16日向印军投降,东巴战场的攻防作战遂告结束。

在印度的军事支持下,孟加拉得以独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