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有没有殖民地?

当年西方的殖民体系早就已经崩溃,如今世界上已经不存在所谓的殖民地,不过很多欧洲国家在海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海外领地。比如英国拥有百慕大、开曼群岛、圣贺勒拿等;法国拥有法属波利尼西亚、马提尼克、瓜德罗普等;荷兰拥有阿鲁巴、库拉索;丹麦拥有法罗群岛、格陵兰岛。

不过作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的德国并没有,德国在西方列强中崛起比较迟,而且也并不热衷于海外殖民,加上两次世界大战影响,其海外殖民地早就损失殆尽。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各国纷纷进行海外殖民建立了众多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通过数百年殖民掠夺,欧洲完成了原始的资本主义积累。不过德国就是个例外,德意志原本四分五裂,直到普法战争结束才真正统一,而那个时候世界已经被瓜分差不多了,很多地区比如美洲,甚至已经开始大规模“去殖民化”了。

另一方面,德国其实没那么热衷于海外殖民,因为德国从诞生开始就危机四伏,固守本土发展经济是德意志长期的主要内容。直到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失权后,新继位的德皇威廉二世开始疯狂海外扩张,德意志也是在那一时期拥有了大量海外殖民地。

当时的德国殖民地主要集中于非洲与太平洋地区的大量岛屿上,还有当时的青岛胶州湾。如今的喀麦隆、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卢旺达、坦桑尼亚等都是当时德国的殖民范围。

不过德国的殖民地普遍不是很富有,条件也比较差,几乎都是经济欠发达或者自然条件不太好的地方。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德意志帝国,不仅本土大规模锐减,而且也丧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所以,德国只是在短期内曾经拥有过海外殖民地,但是来的快去的也快,还没等西方的世界殖民体系崩溃,德国就已经失去了所有。不过,德国的“固守本土”或许是对的,如今的德国领土不算大,却依旧是全球第四、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实力影响力相当强大。

德国有没有殖民地?

欧洲许多国家都有海外领地,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或多或少都在欧洲大陆以外拥有领地,为何德国在海外一块领地都没有呢?

俾斯麦,人称“铁血宰相”,是十九世纪欧洲著名人物,这个带领普鲁士统一德国的功臣,却公开反对德国争夺海外殖民地。要知道自西方大航海开启以来,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第一桶金”都是取自殖民地,当时从殖民地掠夺原料,然后向原住民倾销工业制成品几乎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不过俾斯麦却不同意新生的德国重走这条老路,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俾斯麦的固执绝非出于人道考虑,他的坚持是基于德国的现实条件。德国统一的时间太晚,世界上但凡好一点的殖民地均被英、法、西、荷等殖民强国瓜分完毕。比如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归了英国,越南、西非和马达加斯加归了法国,印度尼西亚归了荷兰,偌大的南美洲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

在这些最好的土地被瓜分完毕之后,留给德国的是什么呢?是仅剩的一点残羹剩饭,比如萨摩亚、喀麦隆和太平洋上几处不知名的荒岛,并且其中多半都是俾斯麦被威廉二世皇帝赶下台之后取得的。如果按照俾斯麦一贯的主张,这些投入巨大却获利甚微的殖民地多半是不会争取的。除此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基于对英国的忌惮和让步,毕竟德国还没有强大到足以碾压整个欧洲的地步。

英国是传统的海洋强国,并且在欧陆国家的较量中充当着胜负手的角色,俾斯麦明白英国是万万得罪不起的,尤其不能将英国逼入敌对的法国阵营。从地缘上讲,德国的位置极为不利,其东部是沙俄、西部是法国,两者不仅是传统的陆上强国而且都不希望德国崛起。普鲁士依靠武力统一德意志事实上已经引起了法俄两国的警惕,如果再开罪英国,那么当拥有着海洋优势的英国人加入“反德联盟”之后,德国将回天无力。

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体系,其海外利益的核心就是殖民地。如果德国要开辟海外疆土,必然会对英国的利益产生威胁,而且用兵海外的前提是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这更是英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老谋深算的俾斯麦一手策划了德国的统一,他深知离间敌人的重要性,所以只要他主政一天就不会同意德国在开辟殖民地的问题上着墨太多。最后就是纯粹的经济问题,也就是说开拓殖民地已经挣不到钱了。

图-莱茵河

德国统一之时,轰轰烈烈的殖民时代已经进入晚期,多数殖民地居民已经有了民族国家的意识,他们时不时地发动起义以寻求独立,这使得殖民地管理的成本与日俱增。早在18世纪末期,美国就已经从英国殖民体系中独立,为此英美之间还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后来的布尔战争、印度反英大起义等等均是殖民地针对宗主国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殖民地俨然已经成为“夕阳产业”,这也是俾斯麦不愿意花重金开拓的原因之一。

不过尽管俾斯麦的考虑相当周全,威廉二世却不愿再谨小慎微地贯彻前者的路线,当俾斯麦被赶下台之后,德国开始了疯狂的军备扩张。德国在非洲取得坦噶尼喀、德属喀麦隆、多哥兰、德属西南非洲等地,在亚洲取得德属新几内亚、马里亚纳群岛等地,虽然比英法还差的远,但也算是后起之秀。

果不其然,受到威胁的英国转而投入法俄阵营,协约国集团正式问世。此后的一战的历史,正如俾斯麦担心的那样,德国在欧洲遭到敌人从东西两面夹攻,而海上也被英国封死退路。最终德国战败,丧失了所有海外殖民地。

德国有没有殖民地?

目前,德国在海外没有殖民地,但是德国历史上的是有过殖民运动的。

德国的殖民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至17世纪,在这一时期,德意志还没有完成统一。

在这一时期,德意志其中一个邦国--勃兰登堡公国在西非的阿尔金有殖民地,这一地区现今属于毛里塔尼亚,是一个港口城市。1618年,勃兰登堡公国与另外一个公国--普鲁士公国合并,之后升格为普鲁士王国,阿尔金地区便成为普鲁士王国的殖民地。但是在1721年之后,阿尔金的统治权数次易手,最终被法国夺得统治权。除此之外,德意志的其他邦国在美洲、亚洲、非洲进行过短暂殖民运动,后被其他欧洲国家夺取。

1871年,普鲁士王国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加入了海外殖民的行列。在太平洋上,现今的所罗门群岛、西萨摩亚、马绍尔群岛、帕劳、新几内亚、马里亚纳群岛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地区,非洲的卢旺达、布隆迪、喀麦隆、坦桑尼亚等国家的全部或者是大部分领土都沦为了德意志帝国的殖民势力。除此之外,我国的胶州湾地区与青岛、天津以及汉口在当时都沦为了德国的势力范围与租界。

而在这一时期,由于德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较晚,世界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被欧洲其他国家所瓜分,而另外一些地区有的已经走上了去殖民化的道路,甚至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

1914年,德意志帝国在欧洲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最终以德意志帝国战败而告终。德意志帝国接受了战胜国对其的制裁。在之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除了本土损失了13%的领土以外,德意志帝国丧失了所有海外殖民地。

到了近代,由于1945年纳粹德国在二战中战败,德国一度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一直到1990年才实现两德统一。而在此期间,德国也没有能力进行殖民运动。

德国有没有殖民地?

德国是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事实上德国之所以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颠覆英、法等老牌列强构建的国际秩序,这其中殖民地的争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用德国人自己的话说“让别的国家去瓜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过去了”。相比老牌殖民列强而言:德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史可谓是一波三折。

严格意义上德国人的海外殖民扩张历史甚至早于德国作为一个统一国家的历史:1871年普鲁士王国先后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三场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由此诞生,在此之前的德意志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地理文化上的概念而存在,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国家。在德意志并不大的土地上曾一度出现过数百个诸侯邦国:这些邦国有大有小,彼此上演着合纵连横的大戏。与此同时一些邦国把目光投向了德意志之外的世界:1526年奥格斯堡的银行世家安东·韦尔瑟和巴托洛梅乌斯·韦尔瑟就尝试在今委内瑞拉的地方建立殖民地。1685年10月5日勃兰登堡公国得到了今天毛里塔尼亚境内的阿尔金岛,1701年勃兰登堡与普鲁士合并后阿尔金岛成为普鲁士王国的殖民地,但在1721年3月7日阿尔金岛被法国人夺取。除此之外德意志邦国还曾在今天的西非海岸、美属维尔京群岛、印度科罗曼德尔海岸、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等地建立过殖民统治。不过德意志人的这些殖民地维持的时间都不长,这主要是由于德意志位于中欧的地缘环境导致其成为欧洲大国博弈交锋的战场,与此同时德意志内部大大小小的邦国之间也彼此征伐,各邦国不得不将主要精力用于欧洲事务,对海外殖民地其实一直是抱着任由其自生自灭的态度,到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国诞生时德意志人在历史上曾开拓的殖民地已全部转手他人。

在德意志统一前德意志各邦国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德意志内部的诸侯争霸和对欧洲霸权的争夺,德意志统一之后宰相俾斯麦延续这一外交传统而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应对宿敌法国,这时德国决策层的外交重点在于孤立遏制法国进而掌握欧洲霸权,对海外殖民扩张其实是持消极态度。然而与此同时在德国民间却涌现出与英、法争夺海外殖民地,谋求世界霸权的呼声,这种声音随着德国国力的提升变得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德国在东非的坦噶尼喀、西非的喀麦隆、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以及太平洋上的所罗门群岛、西萨摩亚、马绍尔群岛、帕劳、新几内亚、马里亚纳群岛等地建立起殖民统治。1898年德国强占了我国的胶州湾地区,将山东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德国咄咄逼人的海外殖民扩张不仅使本就尖锐的德法关系更为紧张,同时也加剧了德国和当时已在走下坡路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国的矛盾。由于这时全世界已基本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德国的殖民地不仅少于英、法,甚至也远远少于早已没落的葡萄牙、荷兰等弹丸小国,对此德国是心有不甘的,于是大力发展军备,试图以军事手段实现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

1914年以德国为代表的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同以英、法为代表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形式爆发出来,1918年在经历持续四年的战争后德国战败投降。1919年6月28日在经过长达6个月的谈判之后德国与作为战胜方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签署《凡尔赛条约》: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被英国自治领南非占领;东非的坦噶尼喀被英国以委任托管的名义占领;西非的喀麦隆、多哥等地则被英、法两国瓜分;乌干达——布隆迪地区划归比利时;太平洋的德属新几内亚和赤道以南除德属萨摩亚和那卢(瑙鲁)以外的群岛归属澳大利亚;萨摩亚分给了新西兰;原德属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则被日本占领。一战过程中日本以英日同盟的名义对德宣战并占领了德国控制下的山东青岛,在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的主权而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由此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一战结束后的德国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与此同时也损失了本土13.5%的领土、12.5%的人口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德国的经济发展和军备发展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德国不愿接受这一限制自身发展的凡尔赛体系,于是又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期间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格局,并没分身于海外殖民扩张。二战后德国失去了所有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领土,剩下的领土则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扶植下分别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再没尝试过恢复历史上的殖民地。1990年两德统一后也没进行过殖民扩张,因此今天的德国是没有殖民地的。

德国有没有殖民地?

德国有殖民地,但是与英法传统老牌殖民帝国相比,无论从数量、面积还是人口都少的可怜。

世界殖民地分布图

当时的德国全称德意志帝国,由霍亨索伦家族统治,其前身是尚武的普鲁士王国,普鲁士通过三次战争,先后战胜丹麦、奥地利和法国,收复德国境内大小诸侯国,1871年统一整个德国。这个刚刚成立的帝国在威廉一世和铁血首相俾斯麦的管理下,始终以欧洲大陆为战略核心,对海外并不感兴趣,直到19世纪末德皇威廉二世上台打破欧洲均势,野心勃勃的要与英国一较高下,并声称留给德国人的只剩下阳光,表现出对殖民地极大的渴望,当时的德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其公海舰队,开始走向殖民扩张的道路,虽然世界大部分地区已被西方帝国列强瓜分殆尽,但是德国还是有所收获的,其殖民地零散的分布在非洲东部和南部、西太平洋。

德国强大的公海舰队[左上]

在非洲地区,一是坦桑尼亚、卢旺达和布隆迪,以上地区在当时被称为德属东非,二是喀麦隆和今天的多哥,三是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在当时被称为德属西南非洲;在太平洋地区,一是南太平洋岛国,主要是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瑙鲁、萨摩亚和帕劳等地,二是中国山东胶州湾,包括今天的青岛。后来德国一战战败,德属非洲殖民地基本被英法瓜分,太平洋以及胶州湾被日本占有,中国的五四运动就是在此背景下爆发。

德国殖民地分布

德国有没有殖民地?

德国人当然有过殖民地了,别的不说,咱们的青岛就曾经被德国人抢过,现在青岛还有些老房子是德国殖民者建的,以至于中国公知曾经炮制过一个德国下水道的神话。我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德国的下水道神话和德国殖民地消失的原因。

(1)上古互联网时代的“德国下水道”传说

最初版本的造谣是青岛市市政部门在维修下水道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在青岛沦陷时期的德国人修建的下水道有零件损坏了,然后青岛市的工作人员在公知笔下显得特别笨拙,既不会换个新的,也不会下个工程整体翻新,然后他们居然不跟上级反映,而是找到当初修水道的德国人去商量,其中花费的成本也没有提。

于是在公知的“安排”下,青岛的工作人员很快联系到了德国人,德国人表示在损坏的部位周围三米内试着挖一挖,肯定也有某个地方藏着一个“解决方案”。于是工作人员找到一个被油包纸包着的崭新的零件,于是德国下水道成为中文互联网的神话,好像德国人修的下水道就能有效避免内涝,直到德国人前段时间也被洪水淹了,才让惊讶地发现德国居然不请德国人来修下水道,不然德国还至于出现洪水灾祸?

不过这个故事虽然证明公知们的舔功了得,但是也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德国人曾经强占青岛。那么作为一个比较出名的列强,为啥现在德国没有什么海外殖民地遗留呢?比如说英国人有马尔维纳斯群岛,殖民的马岛战争就是在那里打的,法国人有法属圭那亚,就算是葡萄牙人也曾经有果阿,虽然后来在1961年被印度人打了出来,但是他还是有的。那么德国为啥没有殖民地呢?答案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

(2)让德国人刻骨铭心的凡尔赛条约

1914年,一个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了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夫妇,继而一战爆发,德国也参加了这次的大战,也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数年战争,德国实在支撑不住,不得不投降。

德国投降之后,面对的就是那些跟他有血仇的国度丧心病狂的清算,基本上是不把德国拆了、废了不算完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法国。德国和法国两个国家单单在凡尔登战役上就死了一堆人,人称凡尔登绞肉机,这梁子何止是结下了,简直结大发了,然后一战的和平协议又叫《凡尔赛条约》。这个凡尔赛在法国巴黎,然后这地方也是原来普鲁士国王加冕称德意志皇帝的地方,法国作为东道主,不往死里都对不起自己在前线流血的士兵和自己当年在普法战争受到的侮辱,于是法国为首的战胜国在《凡尔赛条约》中对德国是异常的狠。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已经是魏玛共和国的德国需要割让10%的领土,其中有一部分就是给波兰复国用的,也就是小胡子心心念念的但泽走廊,因为这个但泽走廊把德国本土和德国的东普鲁士行省隔开了,不过二战后德国就没有这种本土连不上东普鲁士行省痛苦了,因为东普鲁士行省也丢了,而现在东普鲁士被俄罗斯人改造成为了加里宁格勒。接着就是德国12.5%的人口被周围各个国家兼并,然后德国还丧失所有的海外殖民地,最典型的就是中国青岛。所以德国没有殖民地的保留问题最主要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输了战争。

接着就是德国割让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除了割地之外,德国还要赔款,它赔的钱是天量数字,差点就没缓过来,还被法国人和比利时人借着钱没还的由头入侵鲁尔区,试图灭亡德国。而且德国陆军的规模还得缩减为10个师,官兵数量不超过10万人,除此之外,德国人还得交出所有的飞机、重炮和军舰,反正就差木棍没收走了,基本上德国军工直接被废了,这是法国人为了防止德国卷土重来而做的,但是并没有什么用,德国后来还是起来了,还把法国给灭了,小胡子还特意找来一战投降时的同款火车箱签投降书。

(3)结语

德国殖民地的崩溃和丧失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所以德国没有残余殖民地只是因为单纯的在欧洲狗咬狗的比赛中输了而已。

我是蓝白旗帜,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