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条件不符合,为什么还要约我去面试?

面试一家互联网公司,到最后一面以我不是211大学为理由拒绝了我,可是我已经工作了8年,既然有学历要求,为什么还要面试我到第三轮,难道不是在浪费别人时间吗?

他浪费的是你的时间,而不是他自己的时间,当然无所谓了。

也许不止题主一人,看这作派,也许他们还浪费了更多人的时间呢。

.

.

为什么明明条件不合适还约人去面试?

这样的奇葩事太多,数不胜数。有些是真想招人,有些是犹豫不定,有些则是纯属闲得蛋疼,美其名曰“测试人才,考察市场”,弄个广告来刷刷存在感。

……

真想招人的

每个单位都有用人的需要,也都有招人的事情,但在招聘过程中又很不负责任,对岗位设置不明,人员要求不明,目的不明,招聘时就会糊里糊涂,四处撒网,随意约人面试、复试,复试完了拿不定主意了,甚至还要人家来“试用期一个月”。

碰上这号单位,简直是倒霉。所以,在面试的时候,也得多观察用人单位、面试者,如感觉不靠谱,及时撤退为上。

.

.

犹豫不定的

也就是说招人也可不招也可的,但是先找些人来看看,观察观察现在外面的人是怎么样的、薪水要求是什么样的…….最终招不招,再说。

总之,他们不用派车去接人来面试,也不用管吃管喝,只需要弄个办公室支张桌子派个人就行。反正,人事部的人闲着不也是闲着嘛。

.

.

纯属闲得蛋疼的

有些单位主管人事的人脑子有问题(或者出于内部斗争),单位明明没有招人要求,他们也要时不时弄个战场,假装招聘一番。

总之,要问明明条件不符合还要通知别人去面试,浪费别人的时间,一是因为浪费的不是他自己的时间,二是这些人责任心、同理心都太差了。

明明条件不符合,为什么还要约我去面试?

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看。

首先,从积极的角度去分析。

可能是用人单位招聘公告条件过于严格了,实际上他们真实用人要求比招聘启事中规定的低,所以人力在筛选简历时看到可能学历差一点,但是工作经历优秀的应聘者,同样会感兴趣,也会邀约来公司面试。

其次,从消极的角度去分析。

有些公司对招聘岗位有明确任务要求,会详细到招聘任务的完成数量,比如一天需要面试多少个面试者,如果求职者很不幸是因为这种原因被约去面试,那就是百分百的炮灰了。

“明明条件不符合,还被约面试”,虽然这种现象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如果对自己有足够认知,能清楚认识到自己有没有能力胜任意向工作,假如不符合招聘条件,但是工作经历优秀到足以让意向单位忽略掉这个小条件,这种情况下去面试有可能获得工作机会。

如果自身各方面条件都一般般,对招聘岗位胜任能力根本不具备,也就没什么必要去浪费时间了。

综上,约不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去面试是公司选择,但去不去就是求职者个人价值判断了。

如果参加面试才发现公司只是走过场,甚至是为了完成招聘任务,不妨也积极利用面试机会,跟面试官多聊一聊,没准也能有一些意外收获。

欢迎评论一起探讨~

我是职场资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众号“李小船”,欢迎关注我。职场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长。

明明条件不符合,为什么还要约我去面试?

面试就跟相亲似的,什么意外情况都可能出现,所以,要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对之。好公司就像一个美女,你可能一见钟情,人家或许只是脚踩两只船而已。一旦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你肯定就被pass掉了。

已经通过一面和二面,到了第三面以不是211为名把你淘汰掉,这就好比是俩人通过相亲认识了,先试着交往交往吧。看了一次电影,女方没表态,吃了一次饭,女方还没表示拒绝,第三次见面时,女方突然说,咱俩不合适,还是分手吧。

你本来对女方一见钟情,突遭变故,一时半会肯定接受不了。前两面聊的好好的,怎么会突然这样呢?女人的心,也太难以琢磨了吧。其实道理很简单,可能有三个原因。

一,公司不需要招聘了。也就是说,我不想搞对象了。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老板头脑一热,马上给我招一个什么什么岗,HR就紧锣密鼓地忽悠。等落实的差不多了,老板突然变卦,关注点又转移到了别的地方。HR又不能告诉你实情,只好以不是211为借口拒绝。

二,找到更好的人了。谈着谈着,突然女方说不合适,很有可能是找到了心仪的对象,从始至终你不过是一个备胎而已。企业也是如此,一个招聘信息发布以后,会有若干求职者,很可能在你三面之前,企业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人才。所以,只能对你婉拒了。

三,领导看你不合适了。搞对象的时候,女方看你好没用,有时父母的意见也很关键。当妈的一看,这人连个学历都没有,不行不行,赶紧跟他吹了。企业也是这样, HR欣赏你,并不代表领导意见。或许跟领导汇报你的情况时,直接被领导否了。hr没办法,只好撒谎对你说,都怪你没有211文凭,可惜了!

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点赞和评论一下。

2.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请关注本头条号阅读相关文章。

明明条件不符合,为什么还要约我去面试?

相信很多人在职场当中,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随着在职场当中工作的时间长了,有些事情也就见怪不怪了。职场当中其实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比如:

“领导认为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领导认为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又比如:“喜欢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不喜欢一个人,那么什么都可以成为理由”

比如刚才你说的情况,面试了一两轮之后,最后找了个你学历不符合标准就把你给拒之门外了。

这种情况对于一些职场老人来说,真的是呵呵了,场面话说的再明白都往往也只是为了掩饰,而其实真正的原因无外乎那么几个:

一、HR为了招人而招人

什么意思呢?任何一个公司各个部门都有相应的考核标准,简称KPI,而人事的KPI当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考核人事专员每个月邀约面试者的到访数量,所以一些人事专员为了先完成考核标准,所以对面试者的前期筛选就会放松很多,这也导致了他们任务是完成了,可是很多面试者成了他们的“牺牲品”。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HR经理为了给新入职的HR专员练手,还会让他们去随便邀约一些面试者,锻炼他们的面试能力。

二、HR与用人部门沟通出现了问题

有些时候一些部门领导,只是简单地把用人申请提交给了人事部门。这就会导致关于用人需求的描述并不是特别的详尽,而这时候如果人事部门没有强调和确认,就很容易导致最后招聘者面试了前面几轮,当人事把面试者简历递交给相关部门领导的时候,部门领导才意识到之前有些关键问题没有确认好,人事最终只能把面试者淘汰掉。

三、用人部门对你不满意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的未来领导在面试你的时候,感觉你的一些条件并不符合他的预期,这个条件的含义可就比较深了,比如天生和你八字不合也算是其中一种,又或者你们两个人聊天的风格太反冲等等。

当他把最终的决定告诉人事的时候,人事出于身份的考虑,肯定要给出一个比较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过去,于是,你的学历问题就成了他们认为的比较有说服力的理由。

明明条件不符合,为什么还要约我去面试?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借口很多,归根结底就是对方根本不缺人。

HR的选择很多,所以他只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人,不要期望HR 会站在你的角度替你着想,他也有他的工作任务,给公司用最低的薪资找到最合适的人才是王道。

不要天真的以为面试你的是多资深的HR,新手需要成长,自然需要练手,即便是经理也需要练手面试环节,所以有时候自己做了小白鼠也不一定呢?就像你也会广撒网参加招聘,了解了HR的套路后才知道“考点”呀。

公司会给HR制定KPI,包括需要邀约多少人,面试多少人,招录多少人,为了自己的KPI HR也需要动起来啊。

当然,还有那种奇葩的公司,邀约的目的压根就不是招聘,不过打着招聘的幌子,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要你提供设计方案,最后还要求你将方案细节化,把你的灵感骗走后,再找个无关紧要的借口婉拒你。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公司会为了想要某一个人,专门组织一次考试或是招聘会。”为了凸显公平性,看似公开透明的组织一次流程正规的选拔,其实人选已经内定好也说不准呢?

所以,用人单位的套路之多,让你不敢想,更不敢信。招聘和就业市场永远都是不平等的,就算你愤愤不平又能如何?你唯一能选择的就是去不去面试而已啦。

其实呢,一般这种要求相对比较高的公司,在招聘简章里面都会把自己的岗位要求详细列出来,比如说学历,经验,特殊技能等等,求职者在找工作的时候,最好仔细看看自己的情况是否符合这些岗位要求,如果匹配度不高,最好不要投递简历,免得浪费自己的时间。

你永远不要奢望HR会多善良,不会替你考虑,你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就好。

明明条件不符合,为什么还要约我去面试?

遇到这样的事情,确实很容易气愤,明明不符合要求,结果面试到最后,才告知不符合要求,自己的时间都被白白浪费了。

发生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HR为了冲KPI

其实一般而言,在筛选简历的时候,就会提前筛选掉那些简历不符合条件的人,这样才能减少工作压力,减少无用功。

要知道HR也是有KPI的,每个月定的人头数是要完成的。在当投递人数不够、符合要求人数偏少的时候,HR只能是放宽标准,让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人来面试,但是,最后不管表现多么优秀,肯定都会被pass掉的。

网上有不少人就中过招,有人在网上抱怨过:这家公司hr有病为了kpi在那玩弄面试者。电话邀面试坐了2个多小时车到那了就说简历不符。不符你给我打什么电话邀我面试?

第二种可能:确实不符合,随便找了借口

第二种可能就是经过三轮面试,发现确实不符合要求,但是,HR找了这么一个非常拙劣的借口,看起来不是那么信服。

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一名HR,他是非常不专业的,用这个借口来搪塞考生,很容易让面试人员反感,以后肯定都不会考虑这家公司了,而且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这些事情一旦在网上扩散出来,对公司的名声有损,这种做法还非常不利于公司的人才库储备。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应该可以指出面试人员在哪里有不足指出,开诚布公的谈一下,尽管对方没有满足招聘条件,但是可以告知对方以后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重点调整,或者哪些方面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为求职者,确实是处于弱势地位,改变不了这些,所以,以后拉黑这家单位,也可以把这家单位的名称告知更多的人,避免更多人浪费时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