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桶”里的欧洲小国马其顿,为什么要改国名?

地处欧洲东南巴尔干半岛的内陆小国马其顿,正式通过法律,更改国名为“北马其顿”,而马其顿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迫于无奈。

多年来,马其顿一直希望加入北约与欧盟,然而却因为国名之争与南方邻居希腊龃龉不断,希腊一直以此做借口扯后腿,阻止马其顿加入北约与欧盟,马其顿改名也是为了让希腊无话可说,为自己加入欧盟北约扫清障碍。

作为南斯拉夫的前成员国,如今的地处内陆马其顿面积小人口少,经济欠发达,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远不如当年。要知道,曾经源起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帝国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最远抵达南亚印度河流域。

马其顿被迫改名,而迫其改名的就是南方的邻居,西方文明之源的希腊。

古代的马其顿与如今的马其顿有巨大的差异,如今的马其顿共和国只是古代马其顿王国北方的一部分,而古马其顿的南方、东南与西南等大部分地区,几乎都成为了如今希腊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当年古马其顿大部分领地都由希腊所继承,所以希腊一直认为马其顿没有叫这个名字的资格,而且希腊也怕马其顿对于自家所有的“马其顿故地”有什么想法。

更何况,马其顿在古代的欧洲东南部,也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文明。在文化宗主权争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本身就已经是西方文明源头的希腊,也不愿放手对于马其顿的文化宗主权,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马其顿文化的继承者。

南斯拉夫解体以后,马其顿就因为名字而跟希腊之间纠缠不清,但是马其顿也没理会希腊。直到马其顿想要加入北约与欧盟的时候,作为欧盟与北约成员的希腊一直给马其顿使绊子——不改名就别想加入进来。

虽然坚持了这么多年,但是希腊一直都不松口,最终还是马其顿低了头,终究将名字改成了“北马其顿”,这也就等于变相放弃了对于马其顿文化的拥有态度,以此换取希腊的支持。

“火药桶”里的欧洲小国马其顿,为什么要改国名?

2019年1月11日,欧洲国家马其顿议会以81票的支持率,通过更改国名的宪法修正案,标志着其国名将由“马其顿共和国”更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那么马其顿作为好端端的主权国家,又没有发生政变,为什么要更改国名呢?其实马其顿更名,完全是无奈之举,是在希腊的逼迫下不得不改名。

(马其顿美景)

希腊和马其顿的国名之争由来已久,自从1991年马其顿从南斯拉夫独立,将国名定为“马其顿共和国”之后,希腊就强烈反对其使用马其顿作为国名,不但对马其顿共和国实施制裁,还以自己联合国、北约和欧盟成员国身份反对马其顿加入,1993年马其顿共和国为了加入联合国,使马其顿主权得到合法认可,被逼无奈只能以暂用名“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加入了联合国,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

(马其顿)

希腊之所以反对马其顿国名,一方面是出于正统之争,也就是辉煌一时的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到底是不是如今马其顿人的历史。马其顿共和国认为自己是古马其顿人的直系后裔,并将亚历山大大帝看作是自己民族的英雄;而希腊则认古马其顿人是古希腊人,如今的马其顿人不过是被希腊称为蛮族的斯拉夫人,所以马其顿帝国的辉煌历史是属于希腊人的。另一方面是地区因素使然,在巴尔干半岛,马其顿是一片地区的统称,它包括马其顿共和国国土,也包括希腊境内的一部分国土(西马其顿、东马其顿—色雷斯、中马其顿),所以希腊认为以马其顿为国名就是在对自己的领土有企图。

(亚历山大大帝雕像)

马其顿共和国位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中部,属于内陆国家,国土面积25713平方公里,人口208万,GDP113美元,是欧洲最贫穷国家之一,为了谋求自身发展一直想要加入欧盟,可是由于与希腊间的“马其顿”国名的之争,导致希腊阻挠而无法加入,同时马其顿共和国地处的巴尔干半岛,民族矛盾、文化差异、边界纠纷等等因素造成该地区动荡不安,历史上爆发过很多著名战乱,被称为欧洲火药桶,比如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萨拉热窝事件”就是这里发生,还有前南斯拉夫内战和科索沃战争等,马其顿作为地区小国,国力微弱,为了自身安全也一直在谋求加入北约,可是同样遭到作为北约成员国希腊的阻挠。所以为了能够加入北约和欧盟,乃至不在被强势邻国希腊刁难,马其顿一直在和希腊谈判,知直到去年六月份,双方谈判才取得突破进展,希腊不在要求马其顿共和国去除国名中“马其顿”字样,将名字定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萨拉热窝事件)

通过马其顿共和国改名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在国际社会上没有什么公平正义可言,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是不变的真理,只有实力才能捍卫尊严。

“火药桶”里的欧洲小国马其顿,为什么要改国名?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国名的重要性、神圣性都不言而喻,除非发生重大变故,否则绝不会主动更改国名,至于因邻国不满意而被迫更改国名的现象,更是极为罕见。但凡事都有例外,东南欧小国马其顿便因邻国希腊的抗议而被迫改名,委实令世界震惊。那么,希腊为何不允许马其顿叫做“马其顿”?马其顿被迫改用哪个国名?

北马其顿地图

北马其顿,原名马其顿共和国,是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塞尔维亚(科索沃),东接保加利亚,南毗希腊,西界阿尔巴尼亚,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8万,首都是斯科普里。北马其顿是个多民族混居的国家,其中南斯拉夫人的分支-马其顿族约占总人口的64.2%,阿尔巴尼亚族占25.2%,绝大多数国民都信仰东正教,官方语言为马其顿语。

北马其顿在历史上是马其顿帝国(又称亚历山大帝国)的边缘地区,10世纪下半叶至1018年,萨莫伊洛在境内建立了第一个斯拉夫人的马其顿国,从14世纪开始,长期处于拜占庭和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之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913年)结束后,奥斯曼帝国被巴尔干同盟(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击败,被迫放弃巴尔干半岛大部分领地,北马其顿由此并入塞尔维亚。

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地图

1945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立,北马其顿从塞尔维亚分离出来,并获得加盟共和国的地位(南斯拉夫共有6个加盟共和国),直到1991年9月17日才宣布独立,并定国名为马其顿共和国。马其顿独立后,多次强化亚历山大大帝在本国的地位,声称它才是大帝的合法子孙,由此让邻国希腊深感不满

在希腊人看来,马其顿共和国属于斯拉夫国家,而马其顿帝国则是由希腊人建立的,属于该国的历史遗产和精神家园。更何况,马其顿帝国的主体部分都在希腊境内,而马其顿在历史上不过是马其顿帝国的边缘地区,不足以代表整个马其顿。因此,为迫使马其顿更改国名,希腊不惜祭出经济制裁的手段,并在前者加入北约和欧盟的道路上设置障碍,声称若马其顿一日不变国名,它便永不会改变立场

抗议马其顿的希腊民众

希腊的强力阻挠,令马其顿迟迟无法加入欧盟和北约,严重影响到它融入西方的进程。为早日扫清入盟障碍,马其顿政府最终决定做出巨大让步。2019年1月11日,在总理扎埃夫的提议下,马其顿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名改为“北马其顿”。同年2月8日,希腊议会表决批准北马其顿加入北约议定书

至此,希、马之间关于“马其顿”国名的争端以希腊的全面胜利而结束,北马其顿入盟的障碍被全部扫清,由此成为北约第30个成员国(2020年3月27日正式加入)。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因邻国抗议而改名的国家,北马其顿为了入盟,真可谓付出沉重的尊严代价,跟昔日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马其顿帝国相比,地位真可谓一落千丈,在国际政治中已然屈居三流水平

北马其顿与希腊总理庆祝改名成功

平心而论,北马其顿境内的资源比较丰富,具备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截至目前,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9.4亿吨,铜矿储量为3亿吨,铁、铅、锌、镍等矿产的资源也比较丰富。同时,北马其顿还蕴藏着相当数量的碳、斑脱土、耐火黏土、石膏、石英、蛋白石、长石等非金属矿产,建筑装饰石材的储量也相当可观。除此之外,北马其顿还富含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38.9%,盛产多种优质木材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北马其顿能够有效地开发、利用好上述资源,如果该国局势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完全有可能摆脱贫困,成为富裕国家。然而,由于北马其顿独立后深受前南危机、国内安全形势恶化的冲击,加之经济基础薄弱(在前南时期便相当贫穷)、长期遭受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禁锢、希腊等国的制裁、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政府效能低下等原因,导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经济发展速度迟缓

北马其顿风光图

时至今日,北马其顿依旧是个经济结构单一、相对落后的农牧业国家,虽然近年来工业、制造业、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使得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但距离富裕国家的水平还相距甚远。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北马其顿2019年的人均GDP为6093美元(约合40823元人民币)属于“中等收入偏上”国家,但近年来的增长速度却非常慢

北马其顿的人均GDP虽然并不低,但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食品和药品极端匮乏、物价居高不下,导致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水准却很低。截至2019年,北马其顿的绝对贫困率高达22%,失业率高达16.6%,文盲率达2.2%,新生儿死亡率达9.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达10.8‰,国民营养不良率达3.1%。上述数据令人忧心,也值得执政当局引起高度关注。

身穿传统服装的北马其顿妇女

在很难实现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前提下,为了解决生存难题,寻求外援便成为北马其顿政府的首选。然而,大量的外援尽管有利于帮助北马其顿度过难关,但并不能消除它贫穷落后的根源。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北马其顿政府近年来陆续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经济发展略有起色。然而,由于阻碍经济发展的诸多顽疾难以根除,北马其顿要想彻底摆脱发展困境、走向富裕,恐怕绝非朝夕之功。

参考书目:《列国志:马其顿》。

“火药桶”里的欧洲小国马其顿,为什么要改国名?

问大家个问题:一个国家的国名是由谁定的?可能很多人都说当然是由这个国家的政府或者人民来定了。这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对的,但我要告诉你,这世界上有些国家就悲催到连自己的国名都无权决定。

记得当年南斯拉夫解体的时候,一分为六。其中有个叫马其顿共和国的,国土不大,两万多平方公里左右,人口也就几十万。之所以叫马其顿共和国,因为它在历史上就是马其顿帝国的一部分。大家都知道,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马其顿帝国是非常有名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一直打到印度,马其顿帝国雄霸欧亚,就如同我国古代的汉唐盛世一般。该国国民给自己国家取名马其顿共和国,一来想沾一沾古代马其顿帝国的光,二来也想蹭蹭名气,指不定能多招些观光客呢。

可希腊政府和人民不高兴了。虽说现代的希腊和古希腊一点传承关系都没有,但好歹人家还是顶着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光环啊。希腊人觉得马其顿共和国就是在吃希腊的豆腐,何况希腊还有个马其顿省,你叫马其顿共和国,是不是有一天你要对我提出领土要求啊?所以他极力反对马其顿人叫马其顿共和国。

这话似乎也有点道理。你想想,要是咱们周边有某个国家也将国名定为周、汉、唐、宋……恐怕我们也觉得不好受。可马其顿人觉得,我们的国家叫啥名字是我们自己的事,你希腊有什么权力干涉呢?再说了,你现在这希腊和古希腊可是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啊。所以,一开始马其顿人也不鸟他。

希腊倒没有为这事和马其顿兵戎相见,只是在国际上处处为难他。由于希腊的阻挠,马其顿虽然加入了联合国,但国名却只能叫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而在欧盟和北约,由于希腊有一票否决权,所以至今马其顿虽然做了不少努力,却没能加入。不加入欧盟和北约,自然也就没办法融入进欧洲一体化中来,得不到欧盟的照顾和财政补贴,得不到北约的军事保护。至今马其顿还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

如此折腾了20多年,马其顿人实在受不了了。马其顿政府认为,不就是个名吗?有什么大不了的!既然希腊不高兴,那咱就改呗。于是和希腊进行谈判,最后决定将国名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不过,马其顿政府说了,改国名事关重大,自己做不了主,要搞全民公投。如果公投通过,就将目前的国名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结果前几天,这个公投通过了,原来的马其顿共和国正式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了。

“火药桶”里的欧洲小国马其顿,为什么要改国名?

马其顿为何要改国名?欧洲小国的悲哀:有个惹不起的霸道邻居。

国际动态从来都是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且,不管多小的国家,都有可能"引爆"一条炸裂国际民众眼球的消息。比如马其顿,当他们的总理对外宣布:由马其顿共和国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的时候,世人都惊诧了吧?这是为什么呀?这么费力不讨好的事,马其顿实在没事做了吗?

马其顿前生,别看他面积不大,但国家来的可真不容易

马其顿作为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小国家,其实又穷又小,他们根本不想没事给自己找这样的麻烦。但是,奈何自己的邻居不同意呀,几次三番与他们过不去,势有你不改名,我就和你死磕到底的劲头。

我们都知道,马其顿其实是个很神奇的国家,首先,他们国家的居民来自于各地移居,所谓的马其顿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有人说马其顿人是在保加利亚人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因为他们的前辈不想再当保加利亚人,于是发明了马其顿。

这个说法有点意思,但不可否认,马其顿人其实是很多血统的组合,他们的前辈有伊利里亚人,也有希腊人,更有色雷斯人,甚至是一些巴尔干岛上更加历史悠久的土著人。总之,纯粹的马其顿人是不存在的,所以他们的出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其次,马其顿共和国本身也不存在,这恐怕要从沙俄时期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说起了。当时,沙俄大胜,土耳其不得已与俄国签了个不平等条约,即《圣斯特凡诺条约》。于是,一个大保加利亚公国成立了,而马其顿国的领土就被包含其中。

这件事让德国、英国等强盛国家很不满,因为他们明白,这是俄国的诡计,他建立这样一个国家,就是想在巴尔干岛插上一脚。于是,这些国家开始对俄国进行施压,迫于众怒难抗的压力,俄国只好又签了个《柏林条约》。

在这个条约里,大保加利亚公国被分成了三部分,其中三之一便是瓦尔达马其顿,也就是后来的马其顿共和国了。后来,随着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爆发,失败的土耳其只能任凭别人瓜分自己的领土。

这时,马其顿领土成为了塞尔维亚的一部分,被他们称为南塞尔维亚。到了一战结束,马其顿又随着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至二战结束,铁托才为了控制塞尔维亚人的势力,将南塞尔维亚给划了出来,成立了马其顿共和国。

看看,这就是马其顿共和国的来由,是不是也蛮苦的?成立一个国家真心不容易,却还遇到这样被要求改名的事,那岂不是更闹心了?

希腊为何抓着名字与马其顿过不去?原因就在这里

有人说了,马其顿想要改名字是他自己的事,他不想改就不要改了呀。但还真不是这么回事,为什么?因为他的邻居希腊不答应呀。事实上,马其顿必须要改名字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希腊的要求,而且为这件事,他们已经磕了很多年了。

希腊为何要这样苦苦相逼一个小国家,让人家改个名字呢?这里面也是有原因。前面不是说过嘛,俄国成立了大保加利亚公国被分成了三部分,其中一部分是马其顿,还有一部分就是希腊,以及塞尔维亚。

这就是说,马其顿的隔壁就是希腊,他们的发展其实都不容易,而且,他们都是亚历山大的后裔。可希腊人认为,自己才是亚历山大的合法者,马其顿人根本就是不知从哪来的"盗窃"者,他们怎么可以将自己的民族血统窃为己有呢?

另外,根据希腊行政区域的划分,他们领土内共有十三个行政区,其中被称为马其顿的就有三个区,分别是东马其顿区、中马其顿区,还有西马其顿区。如此一来,马其顿共和国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联想到对他们国家这些马其顿地区的所有权了。

这其实就是当年各区域的名称限制,事实上没太多站得住脚的地方。但希腊人就是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马其顿死守着自己的国名不肯改,那就是对自己国家领土的觊觎,这是想要战争吗?所以,你们必须改!

看看,希腊就是这么霸道。不仅要马其顿改名字,他们还认为马其顿必须要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南斯拉夫字样。这样一来,人家马其顿可不同意了,你这是在嘲讽我们?挤兑我们吧?所以,马其顿共和国坚决不肯改名,认为这是希腊施加给自己的耻辱。

希腊也不是吃素的,你不改名字我就让你过不去,于是,各种压力、封锁,让马其顿这个本来就不大,又贫困的小国家几乎是举步维艰。大概就是出于发展的考虑,慢慢地,马其顿共和国不得不接受自己要改名这个要求了。

虽然说马其顿共和国的领导们想要改名字了,但民意还是要考虑的,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但如果举行全民公投的话,想来后果并不乐观,毕竟改名字这件事本身就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挑衅,马其顿人也不想就这样认了。所以,折腾还是要折腾一下。所谓路漫漫兮其修远,马其顿共和国的前进之路还是很困难的。

“火药桶”里的欧洲小国马其顿,为什么要改国名?

又要发新货币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