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历经几百年战乱,隋朝一统一就国库充盈能吃几十年,而汉朝却一穷二白,连同色马都找不齐?

汉朝安定天下之前经历的是数百年的纷乱,而隋朝之前整体上已经维持了很久的相对安定。因为两者得天下的方式不同,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像吃螃蟹,会吃的人虽然过程复杂但是尝尽了螃蟹的美味;不会吃的人一顿乱啃结果可想而知。汉朝之前经历过漫长的秦朝暴政与楚汉争霸,当时天下的生产力本身就不高还被严重破坏,所以汉初国力非常脆弱;

隋朝之前是漫长的魏晋南北朝时代,虽然南北对峙,但区域性生产力并没有被大规模破坏,所以隋朝初期相对富有强大。

秦灭六国统一以后,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然而秦朝施行秦法苛政,当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其实也并不高,加上连年征战与大规模工程建设,最终激起了秦末农民起义秦朝灭亡。

可是这还没完,之后又历经多年的天下大乱楚汉争霸,原本六国遗民与各路起义军之间互相攻伐,把原本就千疮百孔的天下给折腾得一穷二白。虽然刘邦最终胜出,但是得到了也就是个烂摊子。

迫不得已,汉初几代皇帝都施行“与民休息,清静无为”的策略,连匈奴犯边也都是能忍就忍,直到景帝朝,国力才真正恢复。

而隋朝就不同了,晋朝灭亡以后虽然进入了十六国时代,可是南北方都迅速被强大政权平定,实现了区域统一,整体上还是比较安定的。更何况,南北朝以后,新型农业技术不断出现不断推广,而江南地区在“永嘉之乱”以后得以大规模开发,当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还是不断进步的。

更何况,当年的汉朝是凭借武力得天下,而隋朝是以兵变取代了北周,直接继承了宇文家的北方天下。而当时南方的陈朝相当富有,隋朝南下灭陈也并没废太多力气,所以南北方历经多年的发展留下的丰硕成果,也直接由隋朝得到了。

所以说,汉朝初期的几代皇帝都没有后来的隋朝幸运,然而很可惜,隋朝国力充盈,隋炀帝却急于求成,最终步了秦朝二世而亡的后尘。

为什么同样历经几百年战乱,隋朝一统一就国库充盈能吃几十年,而汉朝却一穷二白,连同色马都找不齐?

怎么叫历经几百年战乱呢?事实上,隋之前的二百余年,真正乱成一团的只有两个时期,一是八王之乱时期,随后所谓的五胡乱华,其实不管是刘渊的赵汉,石勒的后赵,符坚的前秦,姚苌姚兴父子的后秦,以及最后集大成的北魏,大体都是稳定的。

另一个比较乱的时期就是孝文帝汉化改革之后的六镇之乱,从公元523年到528年尔朱荣河阴之变以后,整个混乱的局面就逐渐稳定,后来宇文泰的关陇贵族军事集团和高欢的武川镇集团势均力敌,由此北周、北齐建立,与南方的梁、陈一起,形成华夏的另一个三国时期。

整体的局势也是大致稳定的。

也就是说,北方整体是向前发展的。杨坚的隋朝并不是一片废墟上的白手起家,它是建立在强大的北周的基础上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十余年的励精图治,为隋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北齐虽然被周武帝所灭,北齐的皇帝高欢高澄高演高湛等人,也大都狂暴荒淫,但北齐的乱从来都在宫廷,民间治理在宰相杨谙等人的治理下,还是颇为清明的。所以北齐虽然上层淫昏无耻,但整体国力其实一直在北周之上,这才能北击突厥,南侵南陈,并占有淮南,与陈隔江而治。

最重要的是,周武帝宇文邕灭齐的过程颇为顺利的,576年,即北周建德五年十月第二次伐齐,建德六年正月即攻入北齐首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就灭齐,自古灭国没有如此容易者。这仗打的容易,因为战乱而导致的破坏也就不大,有利于重建。

另外,我们为什么强调这个灭国容易呢?主要是想证明,杨坚承接的是一个完整的强大的北周,本身底子就极好。要知道,要不是周武帝宇文邕在北征突厥的过程中突然病逝,那么,根据周武帝的规划,他是要在击灭突厥以后大举南下伐陈的。

可谁知,周武帝英年早逝,公园578年死时年仅36岁,两年之后就让杨坚摘了桃子。所以大家也看出来了,本身周、齐底子都不错,府兵制、用人惟贤破除士庶区别、推行儒家文化教育、奖励农耕,这些都让隋文帝杨坚全盘接收,如此看来,杨坚真的是捡了个大便宜。

另外,隋文帝本人也不是个庸才,虽然得国极易,但是其本人励精图治,可以说,开皇之治,杨坚本人功不可没。

杨坚首先完善了北周的府兵制、均田制,同时大力清理户籍,将大批拖庇于豪门大户的隐户释放出来,整个政治经济得到大力整顿,经济发展极为迅速;同时,杨坚将宇文泰用人惟贤,不区分士族大姓和寒门英才的做法进一步形成制度,科举得以成型;废北周六官制度,建立三省六部制,废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加强了中央集权。种种举措,再加上全国统一,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些都使得整个经济快速发展,直至最终府库充盈,由于国库过满,不得不新建国库积蓄快速增加的赋税和国家财富。

让人惊叹的是,如此充盈的国库,却并不是横征暴敛得来,而是杨坚多次下诏减免税负的结果。越减老百姓越富,国家反而越富,这也颇值得玩味了。

而相应的,秦之前的战国是真正的“战”国,这是打了几百年的仗;而且秦始皇在统一全国之后,并没有让饱受战乱的百姓休养生息,歇口气,反而是继续征岭南,打匈奴,大修长城,修驰道,同时还在打算对辽东用兵。如此等等,才是真正的耗尽了民力。再加上随后的秦末战乱和楚汉争雄,整个国家完全是一穷二白,如此,汉初的窘状也就不足为怪了。

也就是说,一个是继承了一个家大业大的北周,而灭掉南陈也非常容易,破坏并不大;而另一个是真正打了数百年仗,穷也是该当的

为什么同样历经几百年战乱,隋朝一统一就国库充盈能吃几十年,而汉朝却一穷二白,连同色马都找不齐?

一、汉、隋两朝统一战争的激烈程度不同

汉朝统一时,天下刚刚经过秦末农民起义、楚汉战争的洗礼,各地均遭遇长期大规模战乱,全国农业经济已破坏,回复起来自然缓慢。

而隋朝统一过程则顺利的多,隋文帝杨坚用宫廷政变的方式登上帝位,并未在全国范围引发

大规模战乱,文帝掌权后,东方的尉迟炯和益州的王谦叛乱均被很快平定,所以隋朝建国损失很小。

而隋灭南陈的过程更像是一场“斩首行动”,大将韩擒虎帅兵突入建康,南陈国主陈叔宝出城投降,南方地区基本上望风归附。隋统一战争中并未遭遇南陈长期抵抗,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平定天下。

二、生产力水平发展程度不同

由于灌溉技术、耕作技术的进步,隋唐粮食产量已经高于汉朝。汉代粮食亩产280斤,而隋唐粮食亩产已达到330斤。农业社会只要粮食亩产高了,经济恢复自然快。

为什么同样历经几百年战乱,隋朝一统一就国库充盈能吃几十年,而汉朝却一穷二白,连同色马都找不齐?

国家的富裕程度,汉和明一起,可以与隋和西晋对比,前者都是经过了破坏烈度巨大的农民起义,后者主要是篡权,社会没有严重破坏

为什么同样历经几百年战乱,隋朝一统一就国库充盈能吃几十年,而汉朝却一穷二白,连同色马都找不齐?

这其实也挺无奈的。

咋整呢,也没办法呀。

我认为一共有两点原因吧。

一:刘邦建汉时,留给他的是连年征战,汉继承的是秦,秦始皇在位之时就是大兴土木,建长城,修宫殿,还有后来的项羽。

在看杨坚,和刘邦比,整个一土豪了,杨坚的隋继承的是北周,北周继承的是北魏,这里有个人叫宇文泰,是北魏的实际掌权人,基本上该打的仗已经让宇文泰帮杨坚打完了,这是一点。

二:建汉之后萧何举全国之力建了个未央宫,刘邦还忙东忙西的到处平乱,没钱也是正常。

杨坚建隋之时国内一片祥和,在建隋之前就已经把宇文家的几个王侯全部处死,大权在握,后出征战都没有费劲,算是史上最容易的开国皇帝了。

为什么同样历经几百年战乱,隋朝一统一就国库充盈能吃几十年,而汉朝却一穷二白,连同色马都找不齐?

什么叫几百年战乱?也就五胡乱华的时候比较乱,之后是天下两分或者三分,大多数时期是比较稳定的(再乱也没有战国乱),而且最后最强大的北周(隋)接连把不思进取的北齐和陈消灭了。

秦末则不同,天下分成十八国两大阵营反复拉锯战,特别是项羽这暴君喜欢杀降屠城,归根到底是因为几百年的七国认同比天下认同强,楚国人看秦国人就如同中国人看日本人一样,而不是今天的江苏人看陕西人,双方打起来可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是所以两个时代两个不同:

一是碎片化程度不同。

二是斗争烈度不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