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慈禧的执政能力很差,真的吗?你怎么看?
无论好与坏,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慈禧太后在没有强大的外戚势力支持的前提下,能够在满清贵胄之间纵横捭阖,操控晚清实权数十年,就足以说明慈禧太后不是个简单人物,甚至可以说了个天生的政治家。
当然,慈禧太后掌权之下的清王朝丧权辱国,被列强凌辱得惨兮兮,这也是不容否定的事实。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作为咸丰帝奕詝的懿贵妃,因为生育了清帝国唯一的皇位继承人而拥有了染指最高皇权的机会。在后妃严禁干政的清朝,叶赫那拉氏不仅掌权而且掌握最高实权数十年,不得不说是个奇迹。更何况,慈禧太后身后并没有庞大的母族势力支持。
咸丰帝驾崩以后,慈禧太后利用恭亲王奕訢、顾命八大臣与两宫皇太后之间尖锐的矛盾,发动了著名的“辛酉政变”,轻而易举铲除了咸丰帝留下的八位顾命大臣。慈安太后薨世以后,慈禧太后通过“甲申易枢”连消带打又将恭亲王驱逐出了朝堂,扶持了自己的亲妹夫醇亲王奕譞。
一个深宫妇人,没有庞大家族势力支持的深宫妇人,竟然不动声色兵不血刃的发动了政变,摄取了清朝最高皇权。由此可见慈禧太后在政治上的惊人“天赋”。
古代有句话叫做“牝鸡司晨”,如果在古代其实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在封建社会,女性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也不能参加科举参与政治,所以见识等远不如当时的男性。慈禧太后能够在男权社会执掌大权,不得不说令人咋舌。
有人认为慈禧太后葬送了清帝国,但客观来说,没有慈禧太后的话,或许已经腐入骨髓的清朝会更快灭亡。慈禧太后对于清朝如同鸩酒,能够短暂续命,最后却葬送得更加彻底。
有人说慈禧的执政能力很差,真的吗?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
先不说执政,就其能力单方面来说还是很大的,因为在当时的封建背景下,一个妇女家能统政满清王朝达四十多年之久,实属之罕,然而把执政能力放在治理国家,造福民族来讲,却不以为然,在我看来,功过之分甚止要大于二八开,过远远大于其功劳。
为什么呢?
第一,自从慈禧垂帘听政后的1894年的甲午中日海战开始,慈禧就授权清政府加紧妥协求和,签订中日巜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放口岸,丧权辱国,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从此之后,中国也处于被列强任意宰割和瓜分的危机之中了。
延至1901年9月《辛丑条约》的签订,又给中国人民套上了一把沉重枷锁,德法日俄的疯狂掠夺和瓜分,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地半封建社会,这种“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奉行政策,难到就是慈禧执政要治理国家的对外策略吗?
第二, 对内蔑视民族,国民意识淡薄,看不到民众与国家繁荣强盛的重要性,压迫打击镇压民族运动。就是在北京陷落,慈禧携光绪出逃时,还念念不忘把曾经“扶清灭洋”的义和团下令剿灭,阻止和禁止国民开展反对侵略者的活动。
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的上书,因触到顽顾派的利益,极力反对,直至废除,发动政变,幽禁光绪。
集政权专制其野心,唯个人利益与国难,捕天下仁人志士,结小撮私党其势,干预朝政,专权误国。
从上二点,是否可看出,这是慈禧的执政能力还是她的治国能力呢?
欢迎朋友们提示讨论!
有人说慈禧的执政能力很差,真的吗?你怎么看?
慈禧的执政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她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她在生命里近40多年牢牢的掌握着这个东方古老国家的最高权力。
慈禧太后
1861年清朝热河省承德避暑山庄,31岁的咸丰皇帝,在他执政登基11年后,在打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丢失首都北京,让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毁时候,在签订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之后,在丢失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终于撒手人寰,而此时他的唯一的儿子载淳年仅6岁,于是咸丰皇帝死前,他留下八位辅政大臣。而此时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杏贞仅仅26岁,但这位刚刚成为寡妇的年轻妇女,就联合小叔子奕䜣,僧王僧格林沁,步军统领文祥等人发动政变,干掉八位辅政大臣,获得垂帘听政的帝国最高权利。
辛酉政变,慈禧慈安垂帘听政
掌握大权的慈禧,开始启用汉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并立竿见影的镇压了中国历史的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
1873年,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载淳亲政,慈禧太后交出最高权力,然而一年之后的1884年,这位38岁的寡妇就要面临一个更为悲惨的事实,她唯一的儿子同治皇帝死了,没有了皇帝老公、没有了皇帝儿子、慈禧这回真正成为了孤家寡人,这次她认为权力是她的唯一,于是她选择自己的老公咸丰皇帝的亲侄子,自己的亲外甥载湉为新皇帝。
光绪皇帝到1889年才能亲政,而从1884年到1889年,这十五年,慈禧太后再次垂帘听政。这十五年慈禧干了什么呢?这期间的清朝继续洋务运动,平定席卷陕甘两省的陕甘回变,左宗棠收复了新疆,张之洞坐镇冯子材出战打赢中法战争,李鸿章建立了北洋水师。
1889年光绪亲政,慈禧再次退居二线,然后就是中日甲午战争,大清惨败,随后1898年光绪帝要进行大刀阔斧的维新变法,却遭到慈禧等守旧势力的阻挠,进而守旧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对维新派进行砍和抓。慈禧第三次重掌大权直到她生命的结束。
戊戌政变遇难的戊戌六君子
慈禧太后在她搞掉了光绪皇帝两年之后的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此时国外舆论对于她囚禁光绪帝不满,于是65岁的老寡妇慈禧太后,终于歇斯底里的向全世界的11国宣战,这几乎当时能够清朝能够接触全部西方国家,结果西方组成八国联军,清朝再一次毫无悬念的战败,北京城第二次被攻破,沙俄占领了东北,于是慈禧这次没有逃往清朝皇帝的逃难胜地承德,而是选择西逃到西安,这是慈禧太后面临的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八国联军一度要求严惩慈禧,只不过最后李鸿章拖着病体与西方唇枪舌战,最终仍然让慈禧保有最高权力,此后的慈禧决定创办新式陆军,然后派出留洋大臣考察,也准备搞君主立宪,制定预备立宪大纲。
1900年西逃途中的慈禧
1908年11月15日,73岁的慈禧太后死于北京,她死前光绪帝同日病亡,据说死于慈禧之手。
慈禧一生,26岁皇帝老公死了,她灭掉了辅政八大臣,攫取最高权力,她觉得她除了权力之外还有儿子。38岁皇帝儿子死了,于是她找来了皇帝外甥,最终她又干掉了皇帝外甥,她可能觉得他处了权力一无所有。
她推崇过洋务派,也借助国野蛮的力量,她执掌权柄一生,而无论是洋务派还是义和团都是她掌握权柄的工具而已,从这个角度上讲她是个出色的政治家。
她一直把这个国当成她的家,于是这是她自己的国,她自己家,她的私产,然后将这个古老国家带入万丈深渊,她左右摇摆借助各种保持她最大的权力,她只是考虑她的家天下,但是她从未看到世界真正的潮流,而没有想过让中华民族重新复兴,从这个角度上,她是这个国家的历史罪人。
有人说慈禧的执政能力很差,真的吗?你怎么看?
感觉还行 不差
有人说慈禧的执政能力很差,真的吗?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需要分开来看,不仅要从慈禧执政前后期来看,还要从“执政能力”这个字眼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执政能力”这个词。我想,执政能力对于一个帝国的最高掌舵者来说,需要分两个大块来讨论,一个是用人的能力,另一个则是治理国家的能力。前者,对于慈禧来说从来不缺;后者,慈禧的后期就相当不行了。
慈禧一生最厉害的地方,就是驭人之术极强。祺祥政变的时候,慈禧以一个刚刚丧夫的皇太后的身份,就能够联合恭王对抗气焰熏天的顾命八大臣,这是何等的手腕?此后治国四十余年,无论是曾国藩、李鸿章这样的名臣,亦或是袁世凯这样的枭雄,都不得不佩服老佛爷的用人之道,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而慈禧早年的治国水准也是比较高的,至少在她手里,太平天国、捻军、陕甘回乱都被剿灭了,俄国人、阿古柏和法国人都被赶跑了。同光中兴,似乎真的给大清带来了一丝回光返照。
但是由于封建王朝统治者维护自己利益的根深蒂固的劣根性,以及年纪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故步自封,造成了慈禧晚年越来越保守。而愈发纯熟的手腕,使得她逐渐以搞政治平衡为主要工作重心,却把治国给忘得干干净净。这,不仅葬送了同光中兴,更让整个中华民族万劫不复。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有人说慈禧的执政能力很差,真的吗?你怎么看?
作为一个执掌了中国几十年的女人。能说她的执政能力差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