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铁木真有四个嫡子,晚年为何以三儿子窝阔台为储君?
因为嫡长子术赤的血统被怀疑,嫡次子察合台性格暴躁且与兄长不睦,而按照蒙古人“幼子守灶”的传统制度,小儿子继承大位的可能性也很小,而且拖雷酗酒。最终,成吉思汗四个嫡出儿子中最平庸的老三窝阔台成为了储君。
成吉思汗铁木真的正妻孛儿帖,出身蒙古诸部中最富有的弘吉剌部,是成吉思汗母亲月伦太后的亲侄女,也就是铁木真的堂姐。两人成婚之后,孛儿帖在蒙古人与蔑儿乞人的战争中被抢走俘虏。成吉思汗抢回妻子之后不久,孛儿帖生下来术赤。
然而在札木合等人的挑唆之下,成吉思汗对这个嫡长子的血统产生了很大的怀疑,甚至给其取了个这样的名字——术赤在蒙古语中,意思是“尊贵的客人”。
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与次子察合台,都是出了名的勇猛之人,跟随在铁木真身边多年战功赫赫战功卓著。然而两人虽然是亲兄弟,却向来不睦,察合台非常不服气“异族血统”的这个哥哥,而术赤面对这样的兄弟,也是非常恼火,双方在蒙古诸部中拉帮结派互相为敌。
一来,铁木真终究怀疑术赤的血统,害怕蒙古帝国落入异族手中;二来,也怕术赤与察合台手足相残互相内斗,造成蒙古瓦解,所以两人都失去了继位的可能。
与中原的“嫡长子继承制”不同,蒙古崇尚让强者继位的同时,施行“幼子守灶制度”。小儿子要继承祖业,不过小儿子如果继承汗位,三个强悍的兄长必然不会心甘情愿,可能引起蒙古的四分五裂。所以权衡之下,成吉思汗传位给了第三子窝阔台。
成吉思汗对于小儿子托雷也非常疼爱,将自己大部分的土地、百姓与财产都留给了托雷,甚至包括原本应该交给窝阔台的怯薛军,也就是近军侍卫队。窝阔台虽然继位,却由托雷监国,这也是后来造成元帝国嫡脉被托雷后裔所夺的重要原因。
成吉思汗铁木真有四个嫡子,晚年为何以三儿子窝阔台为储君?
虎父无犬子这四个字用在成吉思汗的四个嫡子身上,是极为合适的:他的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和幼子托雷都是万中无一的杰出将领,曾立下赫赫战功。在尚武的蒙古人看来,他们四个嫡子单拿出任何一个,都足以继承汗位。
然而,有时候选择太多也是一种痛苦。如同康熙晚年间的九子夺嫡一样,连成吉思汗自己都有点举棋不定。但比较幸运的是,成吉思汗打下的一个辽阔的江山,可以不亏待任何一个嫡子。
到成吉思汗的时代,蒙古政权的继承传统既有向汉人学习的倾向,又保留了自己的一些传统。在成吉思汗选立继承人时,均在嫡子中挑选,这是蒙汉趋于一致的地方。不过,之前蒙古人更倾向于立幼而不立长,习惯让长子去开疆辟土。
在成吉思汗的安排中,长子术赤被封于最西端,有人说是因为成吉思汗觉得他可能是蔑儿乞人的后代(铁木真大妃曾被蔑儿乞人掳走,后生育术赤)。这种说法难辨真假,但成吉思汗倒并未太过排斥这个长子。只是,然而不幸的是,术赤先成吉思汗而死,自然也难以继任汗位了。
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也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但美中不足的是,此人勇大于谋,很难驾驭一个庞大的蒙古帝国。因此,察合台冲锋陷阵尚可,但坐江山却差了很多。所以,成吉思汗不太可能将汗位传给他。
事实上,成吉思汗最为宠幸的,也是当时最具实力的,是幼子托雷。在成吉思汗临终时,托雷实际掌控着蒙古精锐的七八成兵力,而且深受众人爱戴。在不少人看来,成吉思汗百年之后,这个汗位必然是要传给托雷的。
不过,成吉思汗的决定竟令所有人大跌眼镜:他在儿子们面前宣布,由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并一再叮嘱托雷,要好好辅佐窝阔台。
深究起来可以发现,成吉思汗这么做其实也有自己的考虑,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垂暮之年,内心却变得更加柔弱了:不少人觉得,成吉思汗之所以未传位给托雷,是因为托雷在征战时啥虐过重。但实际上,在蒙古军对四处扩张时,又有几人是温顺柔和的?
其实,成吉思汗当时考虑最多的,是实现一种“公平”。他晚年时,实际上已经将蒙古的权力分化:术赤管狩猎;察合台掌法令;窝阔台主政;拖雷统军队。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其实成吉思汗并没有偏废任何一个儿子,并且是在量才受用。他尽管最为恩宠托雷,却还是把更为温和一些的窝阔台推上汗位,而是让托雷掌控军队,并把大批土地、金钱和人口赐给了托雷,一次来弥补幼子。
然而不幸的是,成吉思汗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样的安排未能顺利的落实下去,也引得不少人心中不满。成吉思汗死后,部将更愿意拥戴托雷,使得窝阔台直到两年后才得以登上汗位。而托雷不久也不明不白地死去,史书中将其美化为替窝阔台承袭病症而死。
成吉思汗铁木真有四个嫡子,晚年为何以三儿子窝阔台为储君?
说起来,成吉思汗最不应该立储的人就是第三子窝阔台。然而,恰恰是最不应该立储的窝阔台,获得了成吉思汗至高无上的大汗传位。而当窝阔台获得汗位继承资格的时候,成吉思汗的其他儿子似乎都很认可这种安排,此后从来没有闹过事,表达过不满。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窝阔台剧照)
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说窝阔台最不应该获得储位。
我们研究一下他的其他三个兄弟的情况。
其一,朮赤是成吉思汗的长子,而且一生战功显赫,是成吉思汗在战争中最为依赖的左膀右臂之一。他作为长子,被立为汗位继承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虽然他的身份存疑,有人认为他不是成吉思汗的亲生儿子。但是成吉思汗自己并不这么认为,而且成吉思汗立他为汗位继承人,还可以破除那些认为他不是亲生儿子的谣言。
其二,假设成吉思汗自己也对朮赤的血统感到怀疑,接下来他也应该传给第二子察合台。这不仅是情理之中的,连察合台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当成吉思汗召集几个儿子,准备讨论汗位继承人问题的时候。察合台直接就说,朮赤是野种,不配继承成吉思汗的汗位。察合台之所以这样说,无非是认为,只要朮赤失去了继承汗位的资格,那汗位继承人肯定就是他了。
其三,拖雷是成吉思汗的幼子,蒙古族有幼子守灶的传统。这个传统在普通老百姓家盛行,也在帝王的汗位传递中盛行。而且拖雷战斗能力非常强悍,是成吉思汗的儿子中,最能打仗的一个。所以,如果成吉思汗不把汗位传给朮赤和察合台,那就应该传给拖雷。
(成吉思汗剧照)
可是为什么,最应该获得汗位的三个人,成吉思汗都没有传位,反而是传给了最不应该获得汗位的窝阔台呢?第一,成吉思汗传位给窝阔台,是互相妥协的结果。
当成吉思汗召集几个儿子讨论汗位继承问题,朮赤和察和台干起架子来的时候,成吉思汗已经不可能把汗位给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了。因为不管给哪个人,必然会在后代挑起战争,形成分裂。而拖雷呢,虽然是幼子,不过成吉思汗要传给他的,是真正的老业,是漠北的祖居之地,是军队,而传给他军队,也可以发挥他的特长。
至于朮赤和察和台,成吉思汗也准备在发动西征,打下土地以后,立刻就对他们进行分封,总之是不会亏待他们。
这么一考虑,因此就把汗位给了第三子窝阔台。窝阔台虽然获得大汗之位,但成吉思汗给他的封地很少,只有几小块够他养马的地方,也不是说给了他特别的恩宠。
这样一妥协,汗位就给了窝阔台。
(好斗的术赤)
第二,成吉思汗认为窝阔台的性格好,具有很好的协调能力。在成吉思汗看来,他的江山最大的问题,不是容易被别人给抢夺去,不是有人会把他的国家给占领。成吉思汗有强大的自信,他对他的儿子们也有强大的自信。他觉得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战胜他的儿子们。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他的儿子们不团结,会闹矛盾,自相残杀。所以要选汗位继承人,不是选能力强的,而是选有协调能力的。
朮赤沉默寡言,察合台性烈如火,这两个人已经结下了梁子,矛盾很深沉。因此他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具备协调能力。拖雷也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而且拖雷嗜杀,这种人更不适合当大汗。
窝阔台是个好好先生,性格上也比较宽厚,几个兄弟也比较听他的话。窝阔台和朮赤的关系一向不错,窝阔台也从来没有说过朮赤是“野种”之类的话。察合台性格很烈,但是他也比较听窝阔台的。拖雷的儿子蒙哥过继给了窝阔台当养子,他们两兄弟的关系非常不错。
总之,窝阔台和几个兄弟的关系都是最好的,由他来当大汗。其协调能力肯定是不差的。
就因为有这两方面的考虑,所以最后成吉思汗把汗位给了第三子窝阔台。
(参考资料:《蒙古秘史》)
成吉思汗铁木真有四个嫡子,晚年为何以三儿子窝阔台为储君?
成吉思汗对察合台总是找术赤的麻烦很是担心,为让他的儿子们团结在一起,举了这样的例子:
“一支箭矢可以很容易折断,但一束箭矢就很坚硬,能够抵抗大力。” 他给儿孙们开了家族大会,引用了谚语:“要是我所有的儿子都想成为可汗或统制者,拒绝服从彼此,这不就正如独头蛇和多头蛇的寓言吗?” 这个寓言说,冬天来临的时候,多头蛇的头儿们互相争吵,在寻找哪个洞更适宜它们躲避寒冷风雪的问题上争执不下,几个头各拉着身子往喜欢的洞里拖,谁也进不了想进的洞里去,结果冻死在了外面。而另一条有许多尾巴的蛇,只有一个头,它早早的带着尾巴们进了一个温暖的洞,度过了整个寒冬。
成吉思汗先考虑让长子术赤为他的继承者,可遭到次子察哈台的强烈反对,他向父亲和兄弟们说:“我们怎能让自己被这个篾儿乞惕人统制呢?” 术赤对自己被弟弟称为篾儿乞惕人愤怒了,他揪住察合台的衣领,两人对着父亲的面打了起来。
成吉思汗对术赤是不是自己亲生,心里也没底,他非常痛苦,恳求儿子们理解过去岁月的艰难,和特殊的情况。他再次强调他本人认可术赤是他亲生,并确立他的长子地位,命令儿子们接受这一事实,再不准怀疑他和术赤的父子关系。
察合台知道他惹怒了父亲,汗位不会让他继承的,可他是坚决不同意术赤继承汗位的。就提出,自己不继承汗位,可术赤也不能继承汗位,应赋予三弟窝阔台。 术赤同意这个提议,加上成吉思汗认为窝阔台性情温和,老成持重,就同意了这个意见,使窝阔台后来继承了蒙古大汗位子。
成吉思汗铁木真有四个嫡子,晚年为何以三儿子窝阔台为储君?
成吉思汗的四个嫡子中其实窝阔台最适合继位,窝阔台有勇有谋有野心。
但是偏偏幼子托雷各方面能力都不落于窝阔台,但是却没他狠没他有野心,与我们汉族嫡长子制不同,蒙古传统是“幼子守灶”其实托雷才是最有资格继位的,但窝阔台野心太大,成吉思汗多方面考虑还是选择窝阔台继位。
但却坚持蒙古传统“幼子守灶”,让托雷继承了很多土地和军队。
因为当时蒙古还有那种古老的推举制度,那怕是上任大汗钦点的继承人也要经过大会认同,在这期间便按“幼子守灶”传统,由托雷监国,而托雷尝到甜头了,便想阻止窝阔台继位,就这样拖了几年,窝阔台野心很大,最后拉来很多人支持他,他才顺利继位。
从此窝阔台家族便跟托雷家族杠上了,最后托雷被窝阔台害死。
但托雷四个嫡子争气,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全都可以算是大汗。
成吉思汗铁木真有四个嫡子,晚年为何以三儿子窝阔台为储君?
成吉思汗的四个嫡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但是术赤的出身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怀疑他不是成吉思汗的亲生儿子。四兄弟中,术赤和拖雷的关系最为要好;察合台与窝阔台的关系最为紧密,而且为了窝阔台即位大汗四处奔走。
成吉思汗本来希望自己的小儿子拖雷继承大汗之位,这不仅是因为拖雷战功显著,而且蒙古人本来就有让小儿子继承掌管父亲财产、家室的传统。但是因为众人的劝诫,最后确定窝阔台为自己的继承人。成吉思汗决定:“[掌管]国家和大位是艰难的事,就让窝阔台掌管吧,而包括我所聚集起来的禹儿惕、家世、财产、库藏以及军队在内的一切,则让拖雷掌管。”而且在成吉思汗死后,拖雷还获得了监国权力,尽管只有两年时间,但是拖雷一系得以发展。
如此一来,成吉思汗自认为就能完美地解决兄弟分家的矛盾了。但是等到窝阔台死后,窝阔台一系与拖雷一系的子孙,围绕着大汗之位展开了持久的争夺,最终深刻影响了大元的政局稳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