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每天早上起床到上朝要花三四个小时,到底她都做了什么?

在清朝有种早朝叫做“叫起儿”,并不是普通的叫人起床,而是正式而且严肃的早朝。一般在早上七八点之后,清朝皇帝都会提前一两个小时起床。

然而慈禧太后一般凌晨四五点就起床准备,是她非常重视么?不,慈禧太后每天从起床到早朝花这么久是因为她“事儿多”!尤其是慈禧太后的美容保养过程,占了大部分时间。

每天起床之后,慈禧太后就由宫人用热毛巾敷手,需要更换三四次热水,将双手都热敷柔和了才算完。处理完了双手,又开始熏蒸洗脸,温热的水中加入了新鲜牛乳与鲜花汁子,脸朝水面以轻纱罩住,使得蒸汽循环熏蒸,非常繁琐。

慈禧太后非常重视自己的指甲,还有就是头发。每天梳妆打扮之后才会传梳头太监进入寝宫为其梳头。随着年岁渐长头发容易变白脱落,但慈禧太后并不喜欢,如果梳头太监不注意,很可能掉脑袋。

除此之外,还要敷粉擦脸、更衣戴饰,一番折腾之后,如今现代人能够迅速搞定的晨起活动,慈禧太后在储秀宫中能花费两个小时。

梳洗打扮以后,还有就是抽水烟、喝茶与用早膳。众所周知慈禧太后穷奢极欲,每年在宫廷中摆放大量的苹果、柑橘只为闻味道,而西瓜只吃中间的一丁点儿瓜瓤,其早膳也是如此。储秀宫的膳房每天精心准备数十种早膳供应,而杏仁儿霜、奶茶、新鲜豆浆、银耳汤等都是必备的。

其实慈禧太后早起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活动,只不过因为相对于寻常皇帝等,慈禧太后穷奢极侈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即便是掌握晚清实权,慈禧太后也终究是女人,是爱美的,所以花费在保养自己方面的心思,远远多于保养清朝江山。

慈禧每天早上起床到上朝要花三四个小时,到底她都做了什么?

慈禧每天早上起床后,距离上朝还有三四个小时,那么,她到底都在做什么呢?

主要还是这么四个方面的事情

早晨,慈禧都要用茶养生与安神,那么,她是怎样保健养生的呢?作为一国之尊,山珍海味,无所不缺,但是慈禧对这些并不是非常感兴趣。

其一、慈禧太后平时最大的嗜好就是饮茶。她饮用的茶不是享有盛誉的贡茶,而是喜欢饮用金银花茶,以及银耳羹

这是用金银花与名贵的绿茶混合而成的一种特制茶。每天早晨慈禧起床后,贴身太监就将刚刚冲泡好的金银花茶,用缅甸玉精制的茶杯端过来,请慈禧太后饮用。

慈禧太后起床后,天天如此,长此不疲。

据说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再经过茶水浸泡,将茶的味道融会其中,就使得这种茶既有茶的醇香,又有强身保健的作用。

  • 慈禧是清朝“驻颜有方”的皇太后

1904年时,慈禧已达虚龄70岁,但在外国人卡尔的印象里,慈禧却有40岁左右妇人的外表,可见她确实是一位善于保养容貌的人,那么慈禧是如何保养容貌的呢?

第一是善于养身。慈禧起居有规律,每天早晨起床后,她首先要喝一碗银耳羹,然后用热水浸泡两手。

她的侍女先用热手巾,把慈禧的两手包起来,再放两手在银制盆具的热水里浸泡,等水变温渐凉时,再换热水,再次浸泡,就这样连续换水三次,把手背、手指的关节都泡得看上去白里透红、细嫩柔软,随即停止。

其二、慈禧比较注重形体锻炼,慈禧除按摩保健外,深信吕不韦提出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保健名言,特别注意形体,锻炼“八段锦”

她每天清晨起床后,总要习练一遍“八段锦”,所谓八段锦,是我国古代一种传统的医疗保健功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健身体操。

因有八节运动,故称作“八段锦”,分为坐式和站式。慈禧常练的是站式八段锦。

很少人知道广播体操的起源就是八段锦。

其实,八段锦就是古人创编的八节不同动作组成的一套医疗、康复体操。

八段锦分为这八个部分: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肌肤如玉,青丝不落。其中的奥秘在哪里?首先慈禧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她每天早上都6点起床,三餐饭在规定时间遵时吃,每顿饭后都要外出“溜弯儿每日午休一小会儿,晚上按畴入睡。

慈禧生活起居有规律。

她几乎每天都去散步、栽植花草、坐游艇、下棋等,这些健康的娱乐性活动有益于健身。

她执掌朝政48年,对军政大事,事事留心,几乎无一日辍朝,朝中尽管有十万火急之事,下朝后则一掷九霄云外。

慈禧每天都要外出,隔四五天到昆明湖西面的母庄游览。她很喜欢养花,每年八月初都要去参加菊花移植。

  • 慈禧太后也有自己独特的美容妙方

听说白木耳,性味甘平,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茭成分,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养颜美容品。它能够补肾强体,固精调血,润肺止咳,补气补脑,强心美肤,尤耋其是能够滋阴养颜,养肤润肤,对于女性的养颜美容,有特殊故的疗效。

于是乎,慈禧每天早上起床就必定要喝一碗温热的银耳汤。

  • 慈禧从来不洗脸,只热敷

这个美容保健妙法是慈禧自己发明的。确切地说,就是用热气敷脸,也就是现代人美容的所谓热敷。

具体操作是,用特制的银盆,装满洒了香料的热水,再以细腻柔软的纯棉毛巾,浸透热即可。

其三、慈禧善于工笔画,尤其是各种花卉,画得栩栩如生,作画后每每盖上“慈禧皇太后之宝”朱文方印,以示郑重,她还舍得花相当长的时间化妆

绘画很费时间的,那么,作为近半个世纪的清朝实际统治者,慈禧哪来的时间?

一方面她是个勤快人,从小养成早起早睡的好习惯,每天寅时,也就是三时至五时起床,即使当了皇太后后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她在处理朝政时有一种北方女性的干练与豪爽,这使她能够节约时间,快速地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时早晨起来,她也绘画,以此为乐!

客观地说,慈禧太后不仅酷爱铅华,追求外表之美,而且深谙养颜抗衰老方面的奇功异效。

懂得养生方可驻颜、驻颜贵在养生的道理,并且不惜工本地追求养生驻颜之道这正是这个权倾朝野的女人的追求。慈禧在化妆美容方面非常奢侈。

她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花相当长的时间化妆,晚间休息前要往脸上抹花汁、蛋清等物以保养皮肤。

她几十年不间断地用人乳和珍珠粉美容,即使坐轿外出,也要在轿子里涂脂抹粉。

慈禧饮茶成癖,而且特别讲究。她饮的茶都是刚采摘的鲜花,掺入干茶里再泡入茶盅.

慈禧还喜欢散步、栽植花草、坐游船、下棋和装扮观音菩萨命人拍摄等,这些均属娱乐性活动,但也有益于她的健康。

她还格外重视养颜护发,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以蛋清敷面,清早起来又用美容白雪膜,梳头前后还施以特制的香发散,使头发光滑。

其四、慈禧每日早晨营养物质的摄取比较均衡,“打帘子”后,室外跪着的众太监便高呼“老祖宗吉祥”,慈禧出来后便开始批阅各地的奏折

茯苓饼有益于身体健康,便对它们产生了好感,并常食不厌。

由于在避乱期间饥不择食地吃了民间的窝窝头,慈禧从此对窝头也颇感兴趣。由于不同的食物其营养价值不尽相同,这种多样化的饮食,保证了慈禧每日营养物质的均衡摄取。

禧在颐和园的日常生活慈禧晚年常去颐和园,她在园中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呢?

据溥雪斋在《晚清见闻琐记》中记载:

慈禧在颐和园每天都按时起床,宫中称“请驾”,起床后就开始有专门的太监、宫女伺候她梳洗,梳洗完毕后,室内太监高呼“打帘子”,帘子便被打开。

这个时候,室外跪着的众太监便高呼“老祖宗吉祥”,慈禧出来后便开始批阅各地奏折。

看完奏折后,她就到仁寿殿召见大臣,当时宫中称“见起”,或“叫军机召见”,完了之后,慈禧便回到乐寿堂吃饭,宫中称“传膳”,吃完之后,照例要吃点水果和点心,宫中称“进果食”,吃完后通常要出去散散步,一般都是逛逛长廊就好了!

据说慈禧也曾经比较勤快,在“疲倦殊甚”的情况下。她曾经清晨四点一刻起床,五点半从景运门进紫禁城,在军机处会见李鸿藻、沈桂芬。

随后,她又出去迎接文祥、宝望。又出去迎接恭亲王。上午十点正,他们去养心殿拜见同治皇帝和两宫太后。

后来,据曾国藩本人的记录,皇太后曾经问了他十四个问题:“你在江南的事都办完了?”“勇都撤完了?”“遣撤了多少勇?”“何处人多?”“撤得安静吗?”“你一路来可安静?

客观地说慈禧,早年的慈禧还是比较勤快的。只是妇道人家,终究没有明白世界之潮流趋势而已。

可贵的是,相传慈禧每天早起到上朝的这段时间,大约三四小时,几乎已经形成惯例,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仍然是早起来,就忙活起来了,忙着化妆,忙着养颜,忙着批奏折。

光绪死时,慈禧亦病人膏肓,神志尚清醒时,召见工公大臣,传下一道懿旨,让溥仪即位。1908年10月22日早5时许,慈禧按时起床,勉强用过小餐,忽觉头晕目眩,竟一下子昏厥过去。

半个时辰以后,慈禧才苏醒过来,她将载沣、袁世凯、庆亲王、李莲英等召到病榻前,面谕道:“富贵在天,生死有命,吾之寿命已在即。我死后,将梓官葬于定东陵”,她说罢,泪如雨下。

综上所述,慈禧太后,每天早上起床到上朝要花三四个小时,其实她做了很多事情,或养颜、或梳妆打扮、或绘画、或做八段锦、或批阅奏折。

慈禧每天早上起床到上朝要花三四个小时,到底她都做了什么?

有人说,如果慈禧活到现在不做皇后的话,那她起码是一个粉色数千万的网红美妆大V。因为在生产力低下的大清朝,慈禧每天从起床开始,竟然要拿出三四个小时来美颜护理保养什么的。那么她到底怎么美呢?咱做好小板凳开讲了。

当年慈禧年轻之时在大清的后宫脱颖而出,受到了当时的圣上咸丰帝的喜爱,几乎夜夜到她的寝宫播种,而她也算被幸运之神所眷顾,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那么慈禧年轻的时候到底多美呢?有一个叫做TR鼠绘的作者用高超的ps技术还原出了慈禧年轻的样子,见下面的动图:

怎么样,各位是不是也被惊艳到了,这么看来慈禧年轻时代确实是美人一枚,对比一下同期咸丰后宫的那些“佳丽”,慈禧确实是艳压群芳了,这一切除却天生颜值外,自然也源自于慈禧对自己的保养,据史载,慈禧每天大概5点左右就起床,起床后三件事,洗脸、化妆、梳头。野史中记载慈禧用牛奶或者人奶洗脸,其实全是放屁,那是为了黑而黑,真的就没有意思了。在大清档案中其实对慈禧的洗脸有记载,每日慈禧起床后,负责伺候的太监就把事先备好的热毛巾送了上来,慈禧拿热毛巾开始敷脸,用科学的角度解释的话,这样可以促使面部毛细血管的流动,毛孔可以打开,肌肤就会显得柔嫩,而且在敷脸的毛巾内一般会添加一些天然的香料,曾经长时间在慈禧跟前伺候的德龄公主也曾经在回忆录中写道,当年慈禧还曾把这个方法介绍给她,她事后常年坚持热敷,确实脸上的皱纹比同龄人少很多。

第二件事儿自然是化妆了,具体的就是传统的胭脂等天然化妆品,这类东西都是无化学物质无刺激那是极好的,第三件事儿梳头也是重中之重,要知道大太监李莲英就是梳头梳的好,让慈禧非常满意,才被破格提拔尔后重用的。

慈禧每天早上起床到上朝要花三四个小时,到底她都做了什么?

慈禧太后全身上下全是常人无法享受的贵族故事,如果要是个男人,定是一位花花公子,因为她是个女人还是一个皇太后级别的女人,在当时的同治年间和光绪年间,是位一手遮天的女人。

平常女人早晨起来还要梳妆打扮一番,何况这个极度奢侈而又注重养生的的慈禧太后,不过一大早花几个小时去处理散乱杂事也是麻烦又够累的。(慈禧太后上朝前的准备)

慈禧太后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儿应该是漱口,根据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态度来看,早晨起来漱口估计要有十几个宫女伺候,在这之前估计还要处理一下肚子内排出的卫生,个估计需要二十分钟,然后漱口大概需要十分钟

这一整套下来得半个小时

在慈禧看来,梳头是件大事,就梳头这件事,在历代后宫,慈禧太后是最为有名气的一位女人。给她专职梳头的人就是太监总管李莲英。而且李连英就是靠给慈禧太后梳头当上了这个太监总管,据说李莲英梳头的功夫很深,不再繁琐,而且说的也多。

这个梳头的程序大约没有一个小时半的时间办不完,以上这就两个小时过去了。(慈禧太后用膳)

慈禧太后做膳食没什么繁琐的,但是慈禧太后用膳就反锁了,慈禧太后用膳的规矩没有听过详细介绍,可是在想象中,一定不会像常人那样狼吞虎咽,慈禧太后是一位注重保养身体的人,吃吃饭来一定会精挑细选,细嚼慢咽,不但要吃出滋味儿,还要吃出营养来,所以这用膳说道最多。

上文介绍慈禧太后一次沐浴就动用了几十名宫女,光开销就需要几百两上千银子花费,何况用膳,凭想象也对一个半小时。(李连英给慈禧太后梳妆打扮)

自慈禧太后起床由专人给打扫他的个人卫生以外,到用晚膳食,已经花费将近三个半小时。

看来慈禧太后从早晨起床到上朝的时间需要四个小时,不太够用,三个半小时过去了,剩下这半个小时做什么用呢?

慈禧太后她的既高级又名贵的指甲要带上指甲套进行保护,可她的指甲套,是极位高级的宝物,带上这个指甲套,就能衬托出老佛爷,慈禧太后的高贵,所以剩下这半小时她还有一些小琐事,包括佩戴她那副指甲套。

关于慈禧太后,只能认为她是一位极度奢侈和张扬的女人,估计在她身边侍候她的宫女越会厌烦,如果把他早晨起来这四个小时全部说完他的用处,估计还得用五百个文字去一一详细描述。

(图片来自网络)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相互分享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欢迎期盼网友们评论留言吐槽。

慈禧每天早上起床到上朝要花三四个小时,到底她都做了什么?

清代的早朝,宫廷专用词称为“叫起”,是皇帝或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召见军机大臣、王公、大学士、封疆大吏等的最高形式。时间是在早晨七点至八点以后,大约一个时辰即两个小时左右。慈禧太后每天大概四五点钟起床,到上朝前这三四个小时她可没闲着,她宫里的女官、宫女、太监更没闲着。

夜晚时,只有侍寝的宫女在慈禧太后卧室内,离床边二尺远近坐在地上,两个宫女在外间值夜,两个宫女在门口,夏天在竹帘子外,冬天在棉帘子里头。每天大概寅时,慈禧太后一从床上坐起来,在卧室内侍寝的宫女就会磕头或请跪安,故意喊“老祖宗吉祥”。门口值夜的两个宫女得到信号,才敢开始放其他宫女迈进寝宫门槛。值夜的宫女和当天当值的宫女,齐齐整整向寝室里请完跪安,然后各司其职去了。等慈禧太后寝宫的门帘挑起半个帘子时,就暗示寝室里可以进人了。

慈禧太后起床第一件事: 泡手和洗脸。

早上先进入卧室的是司衾宫女,给慈禧叠被,然后用银盆端好一盆热水,把慈禧太后的手用热手巾包起来,浸泡相当长的时间,要换两三盆水,把手背和关节泡随和了。这是慈禧太后健身方法之一。然后才是洗脸,或者说是热敷,以减少皱纹。

第二件事:梳妆。由侍寝的轻轻拢拢两鬓,敷上点粉,抹上胭脂。胭脂和粉都是慈禧太后亲自研制的。德龄在《慈禧太后》一书第三十二章“太后的梳妆台”提到过慈禧太后制作粉和胭脂的方法,制作胭脂尤其讲究。

第三件事:梳头。慈禧太后不喜欢底下人看到她蓬头垢面,所以在洗脸化妆之后才传梳头的太监。

慈禧太后有个有名的梳头太监叫刘德胜。宫女给梳头刘掀开宫门的帘子,刘太监头顶黄云龙套的包袱(里面是梳头工具)走进来,双腿向正座请跪安,把包袱从头顶上请下来,由宫女接过来,然后喊:“老佛爷吉祥,奴才给您请万安啦!”侍寝的宫女在卧室内代慈禧答道:“进来吧,刘德胜!”于是梳头刘得到进入慈禧卧室的特许。因为太监是不许进入太后卧室的。

第四件事:走出卧室,抽烟。

梳头刘给慈禧太后梳头的同时,侍寝的已经让司帐、司衾的两个宫女整理好床上的一切,退出寝宫,只有伺候梳头的宫女捧着梳头匣子在旁侍立。外面更衣间管服饰的宫女已准备好服装鞋袜等候着。梳完头以后,慈禧太后重新描眉毛、刷抿鬓角、敷粉擦红。穿好鞋袜,还要看看鞋袜正不正,因为软绸袜子中间有条线要对好鞋口。

慈禧太后的袜子是抛弃型的,无论多精致,每双只穿一次,绝不穿第二次,所以每天一双新袜子。而绣工无论多熟练,都得七八天才能绣一双,加上采买、原料、工匠膳宿,光袜子一项,慈禧太后一年需要一万多两银子。

慈禧太后梳妆打扮好,起身走到堂屋。侍寝的宫女把寝室的窗帘一打开,廊子外头李莲英、崔玉贵等太监得到信号,就在滴水檐下一起跪在台阶上喊:“老佛爷吉祥!”于是慈禧太后接见他们,有时候会走到中间正座上正式接受他们的朝见。

慈禧太后走出来之后一般先吸两管水烟,然后才喝茶。

第五件事:喝茶。吃早膳。

慈禧太后习惯喝人奶和牛奶,清宫还保留东北人的习惯,喝奶要对茶,叫奶茶。奶茶不由御茶房供应,而由储秀宫的小茶炉供应。据说慈禧太后每天早上还会喝一碗银耳汤,也是储秀宫小茶炉供应,据说常吃银耳汤可使容颜不老,也是慈禧保养方法之一。同时寿膳房要敬早膳。有各种各样的粥,有杏仁茶、鲜豆浆等茶汤,还有二十几样早点,有饼类、焦圈、炸馓子等面点,有豆制品的素什锦,卤鸭肝、卤鸡脯等卤制品。

第六件事:启驾。

慈禧太后吃完早点,漱完口,喝完茶,吸一管烟,然后进更衣室。换上莲花底缀满珍珠的凤履,戴上两把头的凤冠,两旁缀上珍珠串的络子,戴上时令宫花,披上彩凤霞帔。这时就轮到李莲英指挥了。轿子抬到储秀宫门口,太后上轿,大太监李莲英崔玉贵捧着水烟袋、绿头签(叫起的名单)膳牌,紧扶着轿杆,后面围着护卫,前呼后拥上朝去了。一般去养心殿,如果召见封疆勋吏则去乾清宫。

慈禧每天早上起床到上朝要花三四个小时,到底她都做了什么?

皇帝要召见文武百官上朝一般都是早上八点左右,而慈禧太后本人又要垂帘听政,他也要八点上朝。对于正常人来说八点上班,早上六点半起床就已经差不多了,但是慈禧太后要讲究得多。

清朝后宫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做“叫起”,也就是现在的闹钟服务。她们会先打开遮灯的布,给外面发一个信号灯,让外面开始准备,然后要开始闹铃服务了。

叫慈禧太后可不能直接叫醒,得用一个吉祥的闹铃。所以,宫女们会跪趴在地上,轻声的呼喊着“老祖宗吉祥!”。还不能喊的大声,直到慈禧示意他们能停之后才可以停。

自己醒了后让宫女们替她更衣穿鞋,然后端上几个银盆子,每个盆子里都会有热水和毛巾。每天早上都用热毛巾包住双手,反复四五次;然后再换几个银盆子,用热毛巾擦脸,再反复几次。

之后就是梳头了。梳头的过程很复杂,但是为了能让慈禧太后不会感到太无聊,这个时候梳头的太监就要给慈禧太后报喜事,就是挑最近发生的好事讲。

慈禧太后那个时候国内能有什么好事情讲啊?所以这就要求梳头的太监要会编故事,还得编得有鼻子有眼的,就和真的一样。梳完头之后,宫女和太监们又要各种夸慈禧,夸她漂亮又年轻,总之就是要把慈禧哄开心了。

在慈禧太后结束洗漱之前,太监们要将烟枪准备好。这就是个技术活了,万一烟枪没有调制好,慈禧太后一个不高兴,轻的也就是责骂几句,严重了会掉脑袋。

洗漱完了,大烟也抽了,整个人舒坦起来就要开始吃早饭了。早饭也很讲究,一般营养粥为主食,然后再有二十多道配菜,看哪个配菜顺眼,就吃一口,看不顺眼了就搁在那儿一动也不懂。早饭上面还得罩着一层黄云龙套,要当着慈禧的面才能打开。

吃完了,慈禧还要再漱口,喝点茶再吸个烟,然后再正式地穿上“工作服”去上朝。就上面这套流程下来,得有个三四个小时吧,那就说明慈禧最起码要在凌晨三四点起床。相比较而言,还是很佩服慈禧太后早起的毅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