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为什么每个皇后在紫禁城里的宫殿都不一样?

乾为天,坤为地,明朝时代兴建的紫禁城,皇帝居住在乾清宫,皇后居住在坤宁宫。清朝入关以后,乾清宫与坤宁宫就逐渐停止使用了,雍正帝以后,皇帝居所挪去了养心殿,而皇后从此在东西六宫选择住处,原本皇后居住的坤宁宫成为了祭神场所。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按照南京紫禁城的样子兴建了北京的紫禁城,虽然规模稍微小了一些,但几乎一模一样。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紫禁城中的坤宁宫就成为了皇后的正宫,历代明朝皇后都居住在此。明朝末年,崇祯帝周皇后在坤宁宫自缢殉国。

满清入关以后,顺治时代重建紫禁城,而坤宁宫逐渐成为了祭祀与皇帝大婚的场所。清朝皇帝大婚一般在坤宁宫洞房花烛,会小住两天,然而整个清朝只有康熙帝玄烨、同治帝载淳与光绪帝载湉有此经历,其他皇帝都是在登基之前大婚。

皇后迁居别宫,不再居住坤宁

整个清朝,真正居住过坤宁宫的皇后并不多,只有顺治帝的废后、孝惠章皇后,还有康熙帝的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清朝其他的皇后都居住在别的宫殿。

比如,乾隆皇帝孝纯贤皇后富察氏居住在长春宫,嘉庆皇帝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居住在毓庆宫,道光帝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居住在钟粹宫。皇储登基以后,嫡福晋成为皇后,在东西六宫众多宫殿中任意选择一处宫禁为中宫。

清朝时期,为什么每个皇后在紫禁城里的宫殿都不一样?

清代皇后理论上的寝宫是坤宁宫,不仅在位置上与清帝理论上的寝宫乾清宫靠近,而且在语意上也与乾清宫相对(皇帝是乾,皇后是坤)。

但就像从雍正开始,乾清宫就不再是清帝事实上的寝宫一样(转移至养心殿),真正住在坤宁宫的皇后也不多,大多数都集中在清初,坤宁宫逐渐变为“礼仪性”的宫殿,比如皇帝大婚,萨满教祭神等等,不再是一个有实际居住功能的宫殿。

自清代中后期开始,皇后基本都住在“东西六宫”。比如,乾隆的孝贤皇后,也就是《延禧攻略》中著名的富察皇后,就住在“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离养心殿并不远,而在电视剧中倒是也是这么设定的;雍正的皇后,也就是《甄嬛传》中著名的乌拉那拉氏皇后,也住在“西六宫”,离养心殿更近的永寿宫;道光帝、咸丰帝和光绪帝的皇后,都住在“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

只有嘉庆帝的皇后比较特殊,住在毓庆宫,不在“东西六宫”之内,而是在奉先殿与斋宫之间(靠近东六宫),目前属于故宫的“非开放范围”。

故宫的宫殿在很多时候并非那么有明确的规定和居住人。像慈禧太后,入宫后住过很多宫殿,初入宫时住过“西六宫”之一的储秀宫,后来移居长春宫,还住过宁寿宫和寿康宫等。你一定要问我其中有什么道理?我只能告诉你不知道,慈禧喜欢就好,大清朝又有谁能管得住她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