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前秦会在淝水之战后迅速衰亡?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东晋以8万北府兵挡住了前秦30万嫡系兵与50万的杂军。淝水之战中东晋将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打得伤亡惨重,溃不成军。前秦乃是五胡乱华时期氐族人所建立的政权,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由非汉人政权建立的北方统一政权。

前秦建立崛起以后,以武力先后灭掉了前凉、前燕、仇池等众多割据政权,然而“衣冠南渡”后,北方纷繁复杂,仅仅凭借武力统一后的前秦,统治的根基并不牢固。苻坚登基之后,凭借强盛的国力,企图南下而统一南北,几乎倾巢而出发动了对东晋的攻击,可以说,淝水之战的失败,导致了前秦的精锐基本丧失殆尽。

因而战败以后,前秦也失去了对于各部族的统治能力,原本被前秦所征服的各个部族也趁机纷纷独立,前秦四分五裂国力大损,北方再次陷入了彼此杀伐之中。然而淝水之战东晋的胜出,也让东晋保住了五胡乱华以后残存的华夏文明的火种。

为何前秦会在淝水之战后迅速衰亡?

最主要的原因是基础不牢。靠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前秦帝国就像没有夯实的防洪堤,在苻坚“仁义”修缮之下愈加华而不实。更要命的是,苻坚还固执地以为它异常坚固,斗志昂扬地与东晋碰撞,终因淝水败战的口子而决堤。

前秦是在灭掉前燕、前凉、前仇池、代等诸国,并收降丁零、西南夷以及羌酋等武装建立起来的,帝国扩张非常迅速,短短6年便称霸北方。征服而来的政权并不牢靠,而苻坚的维护手段则是与之相反的“仁义”。他给与被征服者足够的尊重和包容,以期让他们心悦诚服。他重用前燕降将慕容垂;将万分重视的龙骧将军之职授予羌酋姚苌;委任前凉后主张天锡为尚书;对前燕皇族礼遇隆重,分别封慕容暐为新兴侯、慕容冲为平阳太守、慕容泓为北地长史。

以仁治国的方略短时内收效良好,这些人暂时安稳下来,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也因而骄傲地矗立于北方。苻坚优待鲜卑、西羌等族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轻视、弱化了本族力量,他曾一次性迁徙15万户氐族出守四方,致使关中守备空虚,皇族力量分散。苻坚沉浸于万里长堤的喜悦却无视暗潮汹涌,作为补充的外族多数没有感恩之心,他们没有因为香甜的胡萝卜而忘记大棒挥舞的痛。淝水败后张天锡投靠了东晋,慕容宝劝父亲慕容垂借机杀了他,后来慕容暐又在长安谋刺未果,而苻坚最终被最为信赖的爱将姚苌勒死。

乱世的机遇让这些人始终坚信,天命轮回终究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淝水败战让他们的野心苏醒,毫不犹豫地选择抛弃苻坚。心怀旧燕的慕容垂重回故地建立后燕政权,慕容泓和慕容冲先后起兵并建立西燕。尾大不掉的慕容鲜卑终成大患,在慕容冲的率领下攻破长安。

姚苌没有忘记死于前秦之手的哥哥姚襄,他的理想也不是当将军而是复兴本族,他也终于借着苻坚的一次情绪化举动而选择背离——苻坚派姚苌随苻叡攻打慕容泓,结果苻叡战死,苻坚一怒之下杀了姚苌派来谢罪的龙骧长史赵都。前往陇西平叛的鲜卑乞伏部首领乞伏国仁趁机建立西秦,拓跋珪也重建代国,北方重又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前秦名存实亡,继任者回天乏力,就连死忠粉吕光都大失所望,建后凉而自立。

为何前秦会在淝水之战后迅速衰亡?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在淝水之战后,曾经一统中国北方的前秦帝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土崩瓦解。在这背后,与当时前秦内部的政策,前秦皇帝苻坚的做法,有着很大的关系。

轻视北方汉族,重用降将,埋下隐患

前秦国内的根基原本就不稳定。经过数年的东征西讨,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征服了北方大地。可由于苻坚对北方汉族的不信任,过于倚重在统一期间投降于他的诸多少数民族精干力量,使得当时的前秦实质上仅仅是一个松散的军事联盟,各派力量都是在苻坚的影响力之下凝聚在一起的,在没有遇到挫折前,看似稳定,一旦遇到了挫败,很快就土崩瓦解。

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却匆忙发动对东晋的战争

持续多年的扩张战争,对前秦国内民众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苻坚并没有听从有识之士所倡议的休养生息,等待东晋内乱再行征讨这一良计。反而一意孤行,在还没有完全稳定好内部局势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的组织近百万军队南下,最终在淝水与东晋主力短暂接触之后,就全线溃败。

过于自信,在遇到挫折之后,仍旧相信自己错误的判断,最终丧失良机。

苻坚在统一北方的过程当中,逐渐的开始心态膨胀,被那些假意投降于他的少数民族精干力量所蒙蔽,逐步疏远那些忠诚于他的北方汉族,甚至还重用许多东晋降将,用人太过于随性,没有仔细斟酌就赋予慕容垂等人足够的军权。最终在淝水一战,前秦自己的主力损失殆尽,而那些少数民族的主力大都处于观望状态。在发现苻坚的实力大大削弱之后,像慕容垂、姚苌等人,纷纷拥兵自立。而苻坚此时尚不知自己后院已经起火,还试图让姚苌等人前来救援,最终等他醒悟过来的时候,为时已晚。苻坚最终命丧姚苌之手,而庞大的前秦帝国,也彻底四分五裂,北方大地又进入动乱之中。

总结:淝水之战后,前秦的快速崩溃,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统治者苻坚过于自信,用人不明,急功近利,并没有等待自己的根基稳固就匆忙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最终看似强大的军事力量在遇到挫折之后土崩瓦解,蝴蝶效应引发出后面一系列的分裂,苻坚自己也因为实力大损,最终被曾经信任的部将所灭。

为何前秦会在淝水之战后迅速衰亡?

自西晋五胡乱华以来,前秦是第一个完成统一北方的政权。符坚继位后,任用王猛为相,灭前燕,前凉,代国,攻略巴蜀,称霸西域。但是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一样都是大败,曹操和符坚为什么下场截然不同呢?

王猛在临死前,就曾劝说符坚:“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

王猛认为秦虽然据天下十之有七,但是立国尚未稳固,晋虽然只有吴,越之地,但是是华夏正朔,伐晋不可操之过急。实际上在最早的时候,前秦就是打的晋的旗号,在入主关中的时候还派使者向晋称臣,符健自称雍州刺史。

前秦在王猛的辅助下,崛起的太快,人们心中还没有形成身为秦人的自觉,对他们来说无非就是换了一个朝廷。但是东晋不一样,百姓心里想的确是输了就是亡国。

符坚在征服匈奴,羌人,鲜卑人后,并没有根除残余势力,他们根基仍在。各族之间并没有融合。

  • 太和五年,符坚灭前燕,迁前燕贵族于长安。前燕慕容垂更是被符坚委以重任,王猛在很早以前就提醒符坚要提防慕容垂。在伐晋之前,朝中大臣,包括接替王猛的符融,都劝符坚不可操之过急,但是慕容垂却怂恿符坚伐晋。于是符坚视慕容垂如知己,但是淝水之战,慕容垂的嫡系却几乎没有损失。
  • 拓跋珪,建元十二年,前秦灭代国。符坚即没有肃清代国的内部,甚至连拓跋寔的儿子拓拔珪还留在代国。代国有刘库仁统领,刘库仁昭成帝的外甥,正儿八经的代国外戚。
  • 姚苌,羌人首领姚弋仲之子。被其兄长姚襄排挤,投靠了符坚,被符坚委以重任。姚苌在羌人中威望很好,淝水之战后,姚苌被委派讨伐反叛的慕容泓,结果战败,逃到了渭北,被羌人推举为盟主反叛了符坚。姚苌和慕容冲共同讨伐符坚,慕容冲包围长安,符坚在逃离后,又被姚苌包围,弑杀了符坚。
  • 慕容冲,符坚灭掉前燕后,把前燕贵族迁到了长安。慕容冲因长相俊美和其姐姐清河公主同时被符坚招幸。长安有歌谣:“一雌复一雄,双双入紫宫”。被慕容冲视为最大的耻辱,但是符坚仍然对慕容冲委以重任。结果慕容冲反叛,把符坚包围在长安城八个月。

其实前秦根本还不能算一个整体的国家,只是一个用武力统一起来的军事联盟。李世民在当年也是号称过天可汗的人,也任用很多胡人将领。但是到了衰落的时候,纷纷起来反叛的还是胡人。

在前秦强大的时候,他们蛰伏不出。前秦虚弱的时候,慕容垂建立了后燕,拓跋珪建立北魏,姚苌建立后秦,慕容冲建立西燕。

为何前秦会在淝水之战后迅速衰亡?

淝水之战,是前秦政权和东晋的一次战役,是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淝水之战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特别是前秦,据说一共投入全部嫡系兵力约30万人,其他附属兵力五十万人,一共八十万人的规模。

而东晋,此时正值内忧外患时期,但却因前秦大军压境朝野内外变得空前统一和一致。

在对比一下两军军心情况后发现,前秦由于刚刚统一了边境的少数名族,各族之间未完成充分的融合,而且连年征战,士兵大多都厌战怯战,此次战役,征调军队和后勤人员过百万,国内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至于东晋,虽然朝堂上也各有党派之争,边境也不稳定,但全国上下却都因为前秦的压迫变得团结一致对外。且东晋乃是汉族正统,出师有名,得到百姓支持,士兵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战役高涨。

再说一下两军统帅。

东晋军队的指挥官是谢安,谢安这个人很有名,他与王羲之等众多名仕交好,自幼饱读诗书、兵书,聪慧无比。

前秦军队由当时的皇帝苻坚领导。苻坚多学多才,汉文化积累尤其深厚,且用人唯贤人,在继位之初,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淝水之战时,苻坚信心膨胀,自以为有百万大军就可以不用韬略、不讲兵法,能势如破竹的毁灭东晋政权。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前秦军队军心不稳,而东晋军队却气势如虹。东晋国内意志统一,而前秦国内人心涣散。东晋军队领导者谢安老成稳重,前秦军队指挥者苻坚信心膨胀。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前秦大军岂有不败之理!

淝水之战结果大家都知道,前秦军队大败!题目问为什么前秦军队就此垮了,拉都拉不住?淝水之战一共歼灭前秦军队约70万人,此后北方好不容易统一的局势又分裂成无数小政权,而前秦的皇帝也在此战之后不久死亡,因此,前秦军队能不垮吗?还有谁能拉的住?

为何前秦会在淝水之战后迅速衰亡?

公元383年,前秦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12万大军,南下伐晋。苻坚本部到达河南项城时,其凉州出发的军队才到陕西咸阳,四川的军队刚开始顺长江而下,从河北出发的军队才到今天江苏的北部。史称“东西万里、水陆并进,诚中国战史上罕见之大举也。”

结果,前秦大军在淝水一战大败,百万大军瞬间崩溃,帝国之内随之叛乱四起,之前被征服的鲜卑、羌等部族纷纷叛乱。几十年心血创建的帝国一夜崩塌,苻坚拼尽全力平叛未果,两年以后战败被俘,被羌人姚苌所杀。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帝国前秦,也在九年以后灰飞烟灭。

前秦之所以从极其强大到灭亡如此迅速,按史学界的总结,原因有六:苻坚本族氐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人少势单;手下人才不够,尤其在他的栋梁之臣王猛去世后,缺乏后继良才;手下大将苻睿不知兵;国内人心不稳、派系林立;苻坚赏罚失措、御下无方;苻坚屡胜而骄,战略失误。

其实以上六条大概是通用的“模板”,几乎所有失败的统治者都可以用这个套路一下。

结合史书的细节,我将前秦帝国的失败和迅速崩溃概括为一个核心点:缺乏“人和”。

天时不是问题,历代统一中国的大帝国,都是克服重重阻碍才登上胜利巅峰,难道要等黄道吉日吗?地利也不是问题,长江之险历来不是无法跨越的,晋武帝灭吴不算艰难。唯独一个“人和”,是苻坚大帝和前秦帝国的重大问题。

我们来看看前秦计划攻晋前,苻坚做决策的一些细节。

苻坚在382年就想要攻晋,他陆续问身边重臣对这个计划的看法。结果招来一片反对之声。除了秘书监(相当于中央图书档案管的总编)朱肜(rong第二声)支持外,其他人,包括:尚书左仆射权翼、太子左卫率石越、阳平公苻融、太子苻宏等全部持反对意见。反对的具体说法有:天命没到、晋德行无大恶、兵久累畏战、国内局势不稳等方面提出不宜大举攻晋的建议。苻坚大帝则一概不听从。

除了朝臣,朝廷之外的力量也提出了反对建议。比如,苻坚所敬重的高僧道安。道安从江南湿气重不值得皇帝冒险,并举例舜帝和大禹到江南均不返。苻坚则更加坚定地说:我怎么能因为怕自己劳累,而使一方百姓不受恩泽呢?道安不得已退一步劝谏:不如那就驻跸洛阳,先派使者给东晋送劝降书,随后派大将领兵紧跟其后,这样就不用亲自到江淮了。苻坚还是不听。

另外,苻坚宠幸的张夫人、苻坚宠爱的幼子中山公苻诜(shen第一声),也出来劝谏,但是苻坚以妇人孺子怎么明白天下大事为由,一概不听。

当然,也有支持苻坚攻晋的,是谁呢?就是苻坚收留的前燕王族慕容垂和羌族贵族姚苌。苻坚登帝位之后,为了显示自己宽容志在天下,在统一北方过程中,对于原北方割据政权和各族的头领,都一概收留,不但不加诛杀,反而加以重用。关于这个问题,苻坚的谋臣多次劝阻,也是无效。

慕容垂和姚苌支持苻坚伐晋,只不过是为了消耗苻坚实力,方便自己能在乱中寻找机会复国,所以竭力给苻坚戴高帽,怂恿苻坚伐晋。慕容垂吹捧道:“以陛下神武应期,威加海外,虎旅百万,韩、白满朝,而蕞尔江南,独违王命,岂可复留之以遗子孙哉!”。并进一步说:“陛下断自圣心足矣,何必广询朝众!晋武平吴,所仗者张、杜二三臣而已,若从朝众之言,岂有混壹之功乎!”结果呢?苻坚大悦,曰:“与吾共定天下者,独卿而已。”(摘自《资治通鉴》)

其实,规劝苻坚的重臣和亲人,他们清楚前秦国内局势:表面上风平浪静一派祥和,实际上底下暗流涌动,一旦有机会这些暗流就会推翻前秦这艘大船。但是鉴于苻坚一心要表现宽容收买人心、连曾经王猛的规劝也不听,因此,这些重臣和亲人也就没法把话说得太直接。他们认为苻坚应该能明白这些。但是可惜,苻坚陷于一统天下的执念里,忽略了这些隐患。

真心为苻坚为前秦考虑和谋划的臣子,他们的建议一概不被采纳;而假意投降想要火中取栗的伪臣子,却取得了苻坚的信任。苻坚和前秦的未来愈加暗淡。朝堂之上的决策者被欲望蒙蔽,民间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社会基础被严重摧残。

北方经过西晋八王之乱,然后五胡乱华混战,最后归于前秦,这前后近80年的战乱,北方人口锐减。根据葛剑雄主编的《中国人口史》、《中国人口发展史》,在公元300年前后,西晋有3500万人,其中北方2450万人。而到了公元370年,北方人口只有约1300万了,几近减半。

此时,苻坚的百万士卒是怎么来的呢?史书有载,基本上是有各级官府带着兵丁强行抓人得来的。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总的征兵人数摊派下来,按照五丁抽一就够了。有的地方人口稀少,但按征兵数量一算,就要按照三丁抽一;有的地方甚至要二丁抽一!加上执行人的盘剥压榨,好多家庭的男丁被抽走当兵时就是家破人亡时。1300万里面抽走了100万男丁,除去妇女、老人和孩子,15岁至60岁的男丁能有多少呢?有一个数字可以参考,2017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含不满60周岁)为9亿,假设男性一半为4.5亿,则男丁占总人口比例(中国总人口14亿)为32%。按这个比例推算,当时前秦帝国的男丁总数约420万人。组成100万大军,相当于全国四丁抽一。维持这么高比例的军队,我们可以想见社会的生产生活之艰难程度。

这样拼凑起来的军队,他们的士气不会高昂,只有低落;他们的战斗力不会强大,只有低下。

(靠抓壮丁拼凑的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低下)

苻坚统治下的前秦帝国,虽然貌似强大,西起今天的新疆,东至辽东,西南达到四川;但是其治下大都是刚被征服不久的地区和人民,忠于本朝的人民既少,贤相良将又寡。结果,虽然帝国崛起的速度无比之快,但是淝水一战而败,这个被战乱掏空的、缺乏人和而没有凝聚力的大帝国,就迅速陷入总崩溃的状态。

前秦苻坚烟消云散,徒留下一段历史,供后人唏嘘。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衰退的速度几乎和崛起的速度一样让人惊诧。究其根本原因,皆因缺乏人和。人心的凝聚,才是所向披靡的原动力。

(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