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豪门世家的生活有多精致奢侈?
古代豪门贵族的生活有多奢侈精致?举三个例子。晋武帝司马炎到驸马王济家做客,对饭桌上的一道烤乳猪赞不绝口,王济告诉司马炎,那乳猪是用人乳喂长大的;第二,宋朝奸相蔡京,生活奢侈糜烂,在他倒台后府中的奴仆流落出去,有一平民买到了一个蔡京府中的厨娘,问她在宰相府做什么的,那厨娘回答,她是专门负责镂刻包子上点缀用的葱花的;第三,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拥有一顶32人抬的轿子,轿子里竟然还有客厅、卧室、回廊跟厕所,如同如今的旅行列车一样。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因为生产力与资源的限制,加上当时大部分统治者崇尚节俭,所以当时贵族的生活并没有精致奢华到太明显夸张的地步。直到魏晋南北朝开始,成为了一个重要分水岭,世家门阀与上流贵族的生活,到了惊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著名的“石崇斗富”就是一个缩影。贵族们的生活,无论衣食住行都精致奢侈到了当时的极点,甚至有时候用今天的观点来看都夸张得很。“一骑红尘妃子笑”也是如此,贵妃喜欢吃荔枝,竟然快马加鞭从岭南运输过来。
贵族们的衣服首饰,也全都是纯手工制造的,按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纯丝”“纯棉”的。隋唐时代的筷子也非常雷人,当时贵族的漆器筷子,需要近一年时间做出来——上好漆之后,自然风干,然后继续上漆,如此反复要数十遍,还不能把漆上厚了,最终做出的漆器筷子千年不褪色。
也正因如此,古代大量的贵族生活技艺都失传了,比如著名的秘色瓷、曜变天目等。
古代豪门世家的生活有多精致奢侈?
豪门的精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说到到精致,咱就先说个不精致的,就说慈禧太后上厕所,说豪门的话题,举慈禧太后的例子,应该没人反对吧!(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就说慈禧太后上厕所,本来天下最俗的事,却偏偏让慈禧太后的“范”拉成了高雅的事儿,这些大人物,其实甭管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活的都起范儿,到处都是仪式感,也可以说是一种精致奢侈的生活,“精致”、“奢侈”本就是“仪式感”的同义词。
慈禧太后上厕所肯定不用自己去,不是说不用自己亲自“屙屎撒尿”,是不用自己去厕所,去也没用,人住在紫禁城,紫禁城压根也没厕所,慈禧太后做俗事的时候,是有专门的人留意着呢,但凡有那方面的意思,专门负责的宫女就会非常识相的喊“传官房!”
啥是官房?其实就是一个制造很精良的移动马桶(现代意义上的称呼吧),普通的人屙屎撒尿会有味儿,但人家慈禧太后的没有,具体的是有创意的宫女太监为了巴结慈禧太后,哄她开心。
在马桶里细心的铺了香料等物品,不但不臭,马桶搬进来都是带香气的,说到精致奢侈,这算是一例了吧,其实除了这些豪门富户,在中国的历史上,甚至整个时代都有精致奢侈的地方。
那就是魏晋南北朝,有一句十分著名的话――“魏明帝好妇人之服”,大意说魏明帝喜欢穿女人的衣服,其实何止魏明帝,当时人们的评价人选拔人的观念已不止停留在“建功立业”这种常见套路上,而是以人的容貌、气质、风度、语言、行为等来评价。
而其中漂亮的外贸和优雅的气质是评价的主要条件,怎么能让自己漂亮呢,化妆呗,主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面皮、嘴唇和发丝。
用米汁沉淀的干粉、白铅制作的细分涂脸、用肉脂涂唇、用香泽抹头等等,有机会再做讨论吧!
古代豪门世家的生活有多精致奢侈?
说说清代的大盐商们,简直有钱任性到了极致!
清代江苏是产盐大省,盐商们极其有钱,生活上也是非常奢侈浪费。
据说乾隆帝有一次游览扬州,随口问了一句,瘦西湖有没有白塔?其实当时的瘦西湖是没有白塔的。但是随行的盐商却说有白塔。
当天,盐商就花钱找随行的太监买回了北海白塔的图样,然后连夜用盐造了一座白塔,这就是一夜造塔的故事。
《清稗类钞》中还有关于盐商生活的记载,比如说,有钱的盐商,每顿饭夫妻都坐在堂上,下人在旁边伺候着,厨房一道一道的菜往上端,至少要端上来十几席菜。
但凡端上来一道菜,主人都搭眼看一下,不想吃的,摇摇头,下人赶紧撤下去,想吃的才能留下来。
(《大清盐商》剧照)
再比如说有位盐商,让下人拿着一万金,去市面上买金箔。然后带着金箔到镇江金山寺塔顶上,顺风撒下去,金箔马上就被风吹的四处飞散,不可回收。
有欲以万金一时费去者,使门下客以金尽买金箔,载至镇江金山寺塔上,向风扬之,顷刻而散,沿绿草树间,不可复收。还有一位夸张的盐商,吃一碗蛋炒饭要花50两银子,这碗蛋炒饭一定要每粒米都完整,又必须粒粒米全部分开,还必须每粒米都泡透蛋汁,外面金黄,内里雪白。
吃蛋炒饭配的是百鱼汤,百鱼汤里包括鲫鱼舌、鲢鱼脑、鲤鱼白、斑鱼肝、黄鱼膘、鲨鱼翅,鳖鱼裙、鳝鱼血、鳊鱼划水、乌鱼片等等。
人家吃的鸡蛋也特别牛,每天早上都要燕窝人参汤配两个鸡蛋。这一天他闲着没事,去厨房查查账,一看每个鸡蛋要一两银子。
虽然不差钱吧,但是这鸡蛋也太贵了吧。于是他叫来了厨师,问问为啥鸡蛋这么贵。人家厨师很牛啊,对他说,你吃的这鸡蛋是特供的,只此一份,所以贵。不信的话,你吃两天街上的鸡蛋,试试就知道了。
盐商很惊讶,换个厨师做鸡蛋一吃,还真不是那个味儿。于是他又把原来的厨师找了回来,问问他鸡蛋里的门道。
厨师告诉他,下蛋的鸡,都是专门养的。每天把人参之类的大补材料,碾碎了掺在鸡饲料里喂母鸡,你说这样的鸡蛋,能不值一两银子?!
就这样的生活,算是精致奢华了吧!
古代豪门世家的生活有多精致奢侈?
古代豪门世家的生活不仅仅是奢侈,而是精致的奢侈。
以《红楼梦》为例,看看豪门世家的精致生活。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红楼梦》中的食物,很少写什么山珍海味。里面出现的都是精致的食物。
刘姥姥吃的茄鲞,有茄子味,却又不像茄子。刘姥姥问茄鲞的做法。
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合香菌,新蘑,笋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儿;拿鸡汤煨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儿,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
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我的佛祖!倒得多少只鸡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在刘姥姥和我看来,这道菜也太复杂了。宁可不吃也不做。
然而,这么多工序,这么多配料,王熙凤还说不难。可见贾府的食谱里比茄鲞还复杂的菜品多的是。能进贾府主子口里的食物都是精细加工的食品。
贾府里就是做一碗面汤,也会动用精致的家伙事。一道小荷叶莲蓬羹的模子是四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有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薛姨妈向贾母王夫人道:“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若不说出来,我见这个也不认得这是作什么用的。”
贾府的吃不是为了饱腹,而是为了欣赏美食。
精益求精的锦衣华服贾母给宝琴的凫靥裘是用野鸭子头上的绒毛制成的。鸭子头上的绒毛能有多少?织一件斗篷,需要多少鸭子?更何况还是野鸭子头上的绒毛?
贾母和贾宝玉等主子不穿普通绣娘做的衣裳,要穿贴身丫头一针一线精心缝制的衣裳。
衣服上用,内造的布料,在她们眼里都是一般般。
珍贵的软烟罗,贾府竟然用来糊窗户。
精致的淘气红楼梦里,贾府是国公府,有百年历史。他们家孩子淘气都是精致的。
贾政骂仆人李贵:“你们成日家跟他(宝玉)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胡言混语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算帐!”
贾府的孩子淘气不是上树掏鸟,下河摸鱼,而是精致的淘气。贾政骂仆人没有教育好少爷:“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语在肚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算账!”
宝玉给丫头们做胭脂水粉,描红画凤,猜谜破闷等。
精致得无与伦比的园林贾府的府邸里厅殿楼阁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
后来贾府又修建了大观园。这里占地三里半,里面有院落,有流水,有假山,有凉亭水榭。还有尼姑庵,道观,佛寺等。
大观园里,“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中。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之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里面著名建筑有潇湘馆,稻香村,怡红院,蘅芜院,秋爽斋等建筑,还有芍药茵,蔷薇架。“或清堂,或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置身大观园里,如临仙境一般。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就住在这人间仙境里。
会享受,精致优雅的生活。
《红楼梦》里的人都是精致优雅的,都是对生活品质有极高要求的人。
吃烤肉要在雪后的庐雪庵。
下了一夜的大雪,宝玉披着蓑衣,带着斗笠,来到芦雪庵。【这芦雪庵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一条曲径,逶迤穿芦度苇过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几个丫鬟婆子正在那里扫雪开径,在室内烧火取暖,等待主人的到来。
吃螃蟹要在藕香榭,在清凌凌的河水上,吃着螃蟹,欣赏着对岸的桂花,桂花的香味顺着清风越过清凌凌的河水传过来,若有若无……
赏月必要听笛,听笛,要远远的,借着水音远远地传过来。
精致的茶具。宝玉过生日的时候,只见袭人走来,手内捧着一个小连环洋漆茶盘,里面可式放着两钟新茶。
贾母去栊翠庵喝茶,“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
佣人们分工精细。世家大族里,下人们非常有体面,他们分工详细。
宋朝蔡京倒台后,有一个人买到了蔡京府中的一个厨娘。他以为厨娘一定手艺高超能做出许多珍馐美味。没想到,这厨娘不会做饭,不会做菜。
问她在宰相府做什么的,那厨娘回答,她是专门负责镂刻包子上点缀用的葱花的。
《大宅门》里有一个给二奶奶抱猫的丫头——香秀。
《红楼梦》里的下人也一样,一个主人由二十来个人伺候。每个人能干多少活,可想而知。
佣人们的衣食都非常精致。《红楼梦》里,贾府的丫头穿金戴银的。在刘姥姥眼里,贾府的丫头都是纱罗裹着的美人。
下人有自己的份例菜。得宠的丫头还可以吃小锅。芳官吃过一顿饭。我们看看食谱。
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
古代贵族家庭,无论是主人,还是下人,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精致奢侈到了极点。
@润杨的红楼笔记
古代豪门世家的生活有多精致奢侈?
古代的奢侈豪门,以西晋为最。其他朝代或者经济不够发达,或者社会相对平等,总之是再也没有出现西晋豪门的那种奢侈程度。下面咱们来说几个小故事,来看看所谓西晋的“文采风流”。
一、公主府内用于盥洗的奇怪物品西晋的顶级豪门琅琊王氏之中,曾经出了个性格比较粗狂的人物王敦。为了增加王马两家的联系,武帝司马炎把自己的女儿襄城公主嫁给了王敦。王敦刚进公主府,觉得庭院房屋装修豪华无比,非常新奇。转着转着,他就有些内急,于是到厕所中方便。正在舒爽间,突然发现边上放了一个小箱子,里边有不少干枣。王敦以为公主馋嘴,就连如厕时都得吃点儿零食,于是也不客气,把这一箱干枣全吃了。出来之后,侍女又给端来了一些绿色的粉末状物品和一盆泛着香气的温水。王敦又以为这是啥美食,就把粉末倒进水里一起喝掉了。侍女们见状立刻哈哈大笑,这才告诉王敦,厕所里的干枣是用来堵住鼻子防臭味的,刚才端过来的绿色粉末是澡豆,用来洗手的。王敦羞愧难当,感叹公主家的生活还真是豪华奢侈。
二、金钱铺路人乳喂猪西晋文帝司马昭的女儿常山公主也嫁了一个驸马,也姓王,名叫王济,只不过他不是琅琊王氏,而是太原王氏。这个驸马不用羡慕公主的奢侈,因为他自己已经足够奢侈了。他曾经在地价很高的洛阳周围买了一块地,当做自己的跑马场。平整之后觉得不够豪华,于是拿钱铺路,生生垫成了一条“金光大道”。在当时,这条跑马场被称为“金沟”,称为京城贵族时常聚会的一个高端场所。
玩乐奢侈,饮食上自然也不能落后。王济家里的食品之精致,已经到了上达天听的程度了,晋武帝司马炎经常想着能去他家里尝鲜。有一次,晋武帝真的去王济家里做客,王济命人端上了一直蒸的绵软香糯的小猪。晋武帝品尝之后,只觉鲜嫩无比,味道极佳,于是询问王济这道蒸猪肉是如何制作的。王济说,我这原料就是别人弄不到的。这只猪,从降生之后,就是用人乳来喂养的,所以肉质和滋味才会如此美妙。这下,连已经够奢侈的晋武帝都感觉王济有些过分了,借故赶紧离开了。
三、名士的怪癖、数钱数到天大亮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也是琅琊王氏出身。他是那时候的名士,以文采见长,名满天下。他是个善于经营的人,搞房地产买卖挣了大钱,富甲一方。他对别人,是十分吝啬的,甚至于卖个李子,都要把核挖掉,唯恐别人获得良种;他的侄子结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而且事后又给要了回来,这种叔叔,还真是世间少有。他自己的生活,也没听说特别的豪华,似乎并不奢侈。但是,他却有一个现代人都想体验的怪癖:数钱。王戎数钱已经到了某种境界了。他每天晚上,都要和妻子拿着象牙笏板,一笔一笔地计算自己的财产。由于数量太大,每天都要算多半宿。
四、西晋第一富豪,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很奢侈西晋的第一富豪,名叫石崇。他也是个书香门第出身,父亲是曹魏的武将石苞。虽然他有才名,但是却在为官的地方劫掠商贾,因此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此后,石崇就开始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奢侈之路。
在穿衣方面,石崇有一条规矩:如果有客人来,那么在如厕前后,必须由侍女伺候客人更衣。一旦去过厕所,刚才的衣服就不能再穿。至于新衣,自然是石崇来提供;晋朝之时,有一种国外进贡的“火浣布”,其实就是现在常说的石棉。这东西虽然看上去并不华美,但是价格却很昂贵。有一次,晋武帝为了炫富,特意穿了火浣布的衣服来找石崇。来了才发现,石崇家里的仆人,穿的都是火浣布的衣服。
在吃的方面,石崇也有很多新鲜的发明。到了他这种程度,已经返璞归真,不再喜欢大鱼大肉,而在精致的菜品和羹食上下功夫了。他家的豆粥,都是客人说要喝,立刻就能端上来的;至于只有春天才能吃到的韭菜,在石崇家是一年四季都有。原来,他是将煮熟的豆子加工成细末儿,只要往白粥里一撒,立马就成了豆粥;韭菜则是把韭菜根放在麦苗里保存的,常吃常新。但是,这种饮食方式的花费也不少,豆子每天都要加工一大批,韭菜的保存也必须保持温度湿度。吃这些方便和反季节的蔬菜,成本比吃肉还高。而且,石崇以蜡烛为柴火煮饭,每一餐的花费,光火工一点上就让人咋舌。
在住的方面,石崇修建了一座名叫“金谷”的别墅,方圆几十里,内部山形水势形胜,清溪萦回,水声潺潺,楼榭亭阁高下错落,鸟鸣幽幽,鱼跃荷塘,自然景观极佳。石崇还用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贵重物品装饰房屋,金碧辉煌,宛如宫殿。这座“金谷”别墅,还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被誉为“洛阳八景”之一。而且,他家的房屋墙壁,都是用花椒水来涂抹,不仅有异香,而且终年不生蚊虫。
有了豪宅,自然要有美女。石崇家的后房有几百个姬妾,都穿着刺绣精美无双的锦缎,身上装饰着璀璨夺目的珍珠美玉宝石。用以区别的,就是每个姬妾头上的金钗。姬妾头上的金钗都是单独定制的,每次招幸时,不提姓名,只提金钗之名,即可让相应的美女过来伺候。石崇喜爱苗条的美女,因此在象牙床上洒沉香屑,然后让姬妾在上面踏足。身体轻盈而没有留下脚印的,赐珍珠一百粒;若留下了脚印,就让她们控制饮食。因此姬妾们开玩笑说:"你不是细骨轻躯,哪里能得到百粒珍珠呢?"
在行的方面,石崇也是让人叹为观止。他没有向王济一样修了“金沟”炫富,却修了一座长五十里的锦步障。他家的牛车司机,都是雇佣的技术纯熟的专业车手,因此在和别人争道的时候,总能快人一步。
除了衣食住行之外,石崇还因为和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王恺斗富,拿着珍宝当儿戏,随意毁坏。一次,王恺拿着皇帝给的一尊二尺高的珊瑚树,去找石崇炫耀。石崇立即动手,将珊瑚树砸碎,然后让人从家中拿出了十几株珊瑚树,最小的也有三尺高。然后让王恺随便挑,当做赔偿。
古代豪门世家的生活有多精致奢侈?
以镜为鉴,可正衣冠;
以事为鉴,可论成败;
以人为鉴,可知得失;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
——豪门,不只是古代的专属,古代有现代也有,今日网传“九一八”的这一天一份上海“西郊5号”饭店的天价账单,结账时间是9月18日22:20
(账单显示:用餐人数8人,消费金额41万多,实收40万)如图。
这份天价菜单不是古代的是现代的,不是西周的是本周的,是不是豪门的精致的奢侈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却引起了我众多网友的猜测、热议和质疑,不过在古代豪门的奢侈是不用接受质疑和调查的,因为古代就是豪门自家的,今天的豪门大都是“假豪门”,经不起……
☞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更多问题欢迎关注交流,头条路上我们携手同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