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绝顶的司马炎为何要把江山社稷交给一个傻儿子呢?
三国中的司马懿,可是有大智慧的人物。甚至不比闻名天下的诸葛亮逊色。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牛人,他的重孙司马衷却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傻皇帝。司马衷生于公元250年,晋武帝司马炎之子,他一共在位17年。生性愚钝,不懂世事,除了贪图享乐之外,别无所知。以致于他在位期间,发生了长达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
司马衷之所以能够继位,原因就是他的母亲是司马炎的杨皇后。司马炎篡魏建晋后,就册立大夫人杨艳为皇后,但看司马衷愚笨如猪,就不想立长子司马衷为太子了。然而司马衷的生母杨皇后,她日夜缠着晋武帝司马炎,非要让他立司马衷为太子不可,司马炎无奈只好让这个儿子当了太子。
后来,又有不少大臣认为此事不妥,不断奉劝晋武帝废去太子,晓以利害。而司马炎也越来越担心他这个白痴儿子不能胜任皇帝一职,于是,就私下里与皇后杨艳商议,想废掉司马衷。但杨艳说:“立太子是以长序,而不是以才德,怎么好改变呢?”最后,晋武帝只得作罢。
聪明绝顶的司马炎为何要把江山社稷交给一个傻儿子呢?
公元259年,司马炎的老婆杨艳生下了司马衷。这是他们的第二个儿子。
司马炎无比高兴,因为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已经夭折。司马炎为表喜悦之情,悄悄跟杨艳说:“将来一定让衷衷继承我的王位。”
265年,司马炎如愿继承父亲晋王的宝座。几个月后,建立西晋,自己当上皇帝。
当上皇帝后,册封杨艳为皇后。接下来就是立储。
按照中国传统宗法制,嫡长子要立为太子。司马衷是实际上的嫡长子,应该顺理成章被立为太子。可是,司马炎却纠结了。
司马炎发现司马衷有点傻,所以想另立太子。杨艳看出了司马炎的心思。
杨艳对司马炎说,祖宗留下的规矩是嫡长子继承制,不能违背祖宗的制度;儿子还小,看不出来傻不傻,有的人是大器晚成。
司马炎觉得有道理,想等等再说。杨艳着急,总是找机会对司马炎施加压力。
268年,司马衷9岁,司马炎下诏,将其立为太子。
立为太子不一定就能当上皇帝。从立储到皇帝,需要一个过程。
司马炎到290年才死亡,在位二十五年。难道经过二十三年的考察,还没发现太子傻吗?难道晋武帝心甘情愿把江山交给傻儿子吗?
司马炎贪欲斗富、无心理政
司马炎当政前期,虚心纳谏、用人唯贤、厉行节俭、勤于政事。司马炎后期非常腐败、荒淫无度、奢侈斗富、无心理政。
273年、274年,晋武帝连续两度下诏,大选嫔妃,仅第二度选妃达五千人。
平定东吴后,晋武帝把东吴后宫数千美女占为己有。后宫嫔妃激增到万人。司马炎贪欲有多强烈,可以看到了吧!
司马炎色心太重,自己都不能确定临幸哪一个美女,于是,整天到晚乘坐羊拉的车在后宫内乱跑,羊停在哪个宫女门前,他便下车前往临幸。
万名宫女为了能让皇帝临幸,都在住处前洒盐水、插嫩叶,引诱拉车的羊停留下来。这就是“羊车望幸”的来历。
皇帝如此贪恋女色、放纵淫欲,哪有心思管理朝政。除此之外,晋武帝还与皇族、贵族斗富。
晋武帝偶然想到:太子长大了还傻不傻呢?他自己连测试太子都不想亲自面试,而是安排大臣去测试一下司马衷。
大臣把写好的试题、答案拿来,晋武帝看过后觉得太子不傻,于是又忙于自己享乐去了。傻子为什么能写好答案?后面再说。
晋武帝司马炎荒淫无度、荒废朝政,连测试太子的时间、精力都不想花费,哪还有心思去另立太子?其他人乘机操纵权力、插手朝廷大事也就是十分轻易的事情了。
杨皇后用心太深、篡权保位
杨皇后当然清楚司马衷是个傻子。作为母亲、爱子心切,也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对于有缺陷的子女,母亲更是心有愧疚,总想在后天多给一些补就。
从母亲的情感来看,杨皇后一定会尽力维护司马衷,不能让晋武帝改立太子。
再从自己私利方面来看,杨皇后也还是会努力保住司马衷太子地位的。
保住儿子的太子地位,才能让自己更有颜面,才能有更多操控朝政的机会,才能为自己杨家获取更大的权益。
杨艳很有心计。每当太子司马衷遇到困难时,母亲杨艳都能出谋划策,使其顺利度过难关;甚至杨艳还能未雨绸缪、提前安排好晋武帝身边事务,从而确保司马衷太子不被废黜、顺利登上皇帝宝座。
上面提到晋武帝要考太子。大臣试题拿去给太子,太子不会回答。太子妃贾南风头脑反应快,她安排其他人把答案写好。
大臣把答案再交给司马炎,司马炎看看答案不错,也就放心了,同时也相信皇后杨艳讲过的话:太子长大后不会傻的。
太子司马衷能够考试顺利通过,杨艳是指使太子妃干的,至少是默许让她干的。
皇后杨艳自知在世时间不长,担心晋武帝另立太子。她恳求司马炎娶自己的堂妹杨芷、并且要册封杨芷为皇后。晋武帝照办了。
杨艳死后,有杨芷和杨芷的父亲杨俊在晋武帝身边斡旋,司马衷不仅保住了太子地位,还顺利登上皇位。
晋武帝司马炎快要死的时候,安排汝南王司马亮、国丈杨俊两位顾命大臣辅助司马衷。但皇宫已经被杨俊、杨芷把控。
杨俊将诏书改换,只让自己一人辅助司马衷,根本不让司马亮有接触晋武帝的机会。并且在皇宫布置好自己的武装力量,随时准备歼灭司马亮。
司马遹有点聪明、帝后都爱
司马衷是个傻子,可他有一个儿子很聪明。这个儿子叫司马遹。
一天晚上宫中失火,很多人在救火。司马炎登上城楼观望。
年仅五岁的司马遹悄悄走到爷爷身边,拽了拽司马炎的衣角,对爷爷说:“晚上到处很黑,这里人多杂乱,危险随时发生。不能让光亮照见皇上,以免有人暗害。”
司马炎感触很深,觉得这个孙子绝非等闲之人。于是拉着司马遹的手一起走开了。司马炎发自肺腑赞叹一句:“这个小孩将来会振兴我司马家族!”
尽管司马炎知道太子司马衷不是人才,但是考虑到孙子司马遹聪明超人、智慧出众,还是不想重立太子,坚持让司马衷继承皇位,以便将来孙子司马遹能继承皇位。
皇后杨艳,作为司马遹的奶奶更是无比疼爱。为儿为孙为自己,杨艳一心一意要保住司马衷的太子宝位。
290年,晋武帝司马炎一命归西。在杨芷、杨俊、贾南风的精心安排下,司马衷终于当上西晋皇帝。
司马衷就是晋惠帝。
晋武帝司马炎贪色纵欲、玩物斗富,把辛苦打来的天下交给傻儿子,以致于西晋江山不久丢失,真是可惜可悲啊。
你觉得司马衷当上皇帝主要在于谁?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聪明绝顶的司马炎为何要把江山社稷交给一个傻儿子呢?
其实晋武帝司马炎内心也很纠结,他的儿子司马衷是一个可以和癞蛤蟆好好对话却不能和人类正常交流的奇葩,偌大的江山交到这样一个傻子的手里,岂不是坐等天下大乱吗?我相信司马炎肯定动过改立太子的念头,但是权衡再三以后,他还是选择了司马衷,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点原因。
第一、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司马衷是司马炎和皇后杨艳所生的第二个儿子,他的前面还有一个哥哥,可惜幼年早夭,这样他便成了西晋王朝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封建王朝册立皇位继承人,人品和能力倒在其次,血统往往是第一要素。别看司马衷是一个傻子,可他的血统最正,这样先天性的优势是其他皇子所望尘莫及的。
第二、司马衷的靠山实力强大我们知道,门阀士族是西晋王朝的统治根基,是西晋王朝的行政掌控者和执行者,太子司马衷的靠山堪称当时天下第一派系,势力极其庞大。司马衷的生母是司马炎极为宠爱的皇后杨艳,外公是当时西晋权倾朝野的重臣杨骏,妻子是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的女儿贾南风,有这么多实力强劲的人为司马衷撑腰,司马炎也不敢轻举妄动,搞不好会动摇国本。
第三、司马炎对于孙子司马遹的宠爱司马遹是司马衷的儿子,从小天资聪颖,颇有高祖司马懿之风,深得司马炎的宠爱,有时基因也不讲理,一个重度智障竟然能生出这样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也算是老天对于司马衷的补偿。
我个人认为,这种隔代亲多多少少坚定了司马炎让司马衷继位的决心,他坚信有一天,他那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孙子司马遹会完美接班。可惜司马炎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司马遹后来被蛇蝎心肠的贾南风害死了,当然这是后话,此时的司马炎早已在九泉之下了。
第四、司马炎的心理阴影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在世之时,经常对朝中众臣说:“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吾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意思是说,天下是我哥哥景王司马师的天下,等我死了,天下大业应传给司马攸。司马攸其实也是司马昭的儿子,只不过司马师没有儿子,司马昭便将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
在西晋的权力交接过程中,司马炎和司马攸一直明争暗斗,最终由司马炎以微弱的优势胜出,虽然取得了西晋的掌舵权,但司马炎却丝毫不敢大意。当年司马昭许下的诺言可是掷地有声啊,朝堂也有将西晋神器归还至司马师、司马攸这一脉的声音,想想司马炎心里的阴影面积有多大。所以司马炎不敢改立太子,力争维持原状平稳过渡。
第五、皇后杨艳的支持其实司马炎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立司马柬为太子,这司马柬也是皇后杨艳亲生,是司马衷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堂堂正正的皇室嫡系,只不过不是嫡长子而已。更难得的是,司马柬能力出众,威望很高,是司马炎所有儿子当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我相信司马炎一定动过让他入继大统的念头。
也许作为一个人母来说,总想给有缺陷的儿子作出补偿,皇后杨艳坚决要求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司马炎虽然是一个好色之徒,但也是一个宠妻狂魔,对于皇后杨艳几乎是百依百顺,就册立了司马衷为太子。后来皇后杨艳去世,也许出于对她的思念和承诺吧,司马炎虽然多次动了改立太子的念头,但最终都没有执行,这也为日后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
聪明绝顶的司马炎为何要把江山社稷交给一个傻儿子呢?
在中国历朝历代当中,开国皇帝大多数都是有着许多过人之处,但是凡事也有例外,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就算不上是那么的英明神武。他的成功是建立在父辈积累的基础之上的,也正是如此在司马炎身上,看到的更多地是二三代皇帝的身影,而非开国皇帝的影子。
没有经历过“创业”之苦的司马炎,在他在位的时候,虽然也取得了太康盛世的功业,但是后世对他的评价更多地是负面的,特别是他晚年荒废朝政,坚持传位给傻儿子司马衷这两件事。
关于司马衷的“傻”,最出名的当属那个“何不食肉糜”的典故。据《晋书·惠帝纪》载:“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天下百姓正遭遇到饥荒的困扰,司马衷在面对这样的灾难之时,给出的回答居然是:“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呢”。荒唐、无知至此,绝非是合格的皇位继承人。其实司马炎又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傻”,不适合成为储君,也曾多次动了改立其他皇子为太子的念头,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仍然让这个傻儿子继位。
司马炎之所以放弃改立其他皇子,依然将江山交给司马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千年传统“嫡长子继承制”。
在古代封建社会当中,皇位的传递有着一个铁一般的法则,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司马衷,作为司马炎与皇后杨艳的二儿子,本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无奈其当真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顾。他的大哥也就是原本的嫡长子司马轨很早便去世了,司马衷就这样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司马炎的嫡长子。西晋建立不久之后,司马炎便将司马衷立为皇太子,成为了帝国未来的继承人。
其二:太子妃贾南风协助通过考验。
当初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的时候,司马衷不过是个8、9岁的孩子,也正是如此,司马炎并没有发现司马衷的智商问题。随着司马衷一天天的长大,司马炎也发现了司马衷的智商远不及同龄孩子,便开始考虑要不要将帝国交给这个“傻儿子”。
但是一方面是考虑到“嫡长子继承制”,另一方面自己也比较疼爱这个儿子。于是司马炎决定给司马衷一个机会,他令人出了几道问题来测试司马衷的思维能力。司马衷拿到试题之后,当然是无法作答,就把这试题给了当时的太子妃贾南风。贾南风当即请来几位有学问的老先生为司马衷解答难题。
三天之后,司马衷拿着这份别人帮忙解答的答案交给了司马炎,司马炎看后觉得自己的儿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愚笨,只要调教一下还是可担大业的。遂停止了改立太子的想法,不久之后司马炎病逝,这个傻太子在老婆的帮助下成功的继承了皇位。
聪明绝顶的司马炎为何要把江山社稷交给一个傻儿子呢?
感谢邀请,我是猫叔,很荣幸为您作答。
晋武帝司马炎也算是个人物了,三国归晋就是他真正完成的,可是,他死之后,却由智障儿子司马衷即位,刚刚统一的江山也很快陷入地狱,先是“八王之乱”,后是五胡乱华,晋朝皇室被逼无奈迁往南方,中国再次陷入了南北分治的时代,而且长达数百年。
那么,一个强人,怎么会选一个傻子做自己接班人呢?这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傻子司马衷是嫡子,符合宗法制度的条件。自从西周以来,我国历代王朝几乎都自诩“遵循周礼”,这个礼制里面最核心的一条规定之一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度。王室立储,有嫡子必须立嫡子为储;如果没有嫡子,原则上立庶子中的长子为储。司马炎大约活了55岁,有十几个儿子,产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可是嫡长子却早夭,身为嫡次子的司马衷就顺延成了嫡长子,这个身份是抢不来的,没办法,人家司马衷虽傻,运气爆表,找谁说理去。
第二、司马炎在灭亡吴国之后沉迷于酒色之中,对朝政很少过问,身体也突然垮掉,死亡过于突然。
按理说,假如司马炎要真是一直比较勤政,他早晚还是会发现这个傻儿子司马衷的问题,任谁也不会愚蠢到把江山交给傻子的地步,可是,上帝留给司马炎的观察时间却不多。司马炎灭亡东吴之后,天下再次归于一统,这种情况,任谁都会松口气,可是,司马炎这口气松得太过头了,居然把自己身体都掏空了,具体细节,篇幅限制,咱也不能都说说,那么,估计“羊车望幸”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司马炎的后宫非常庞大,高峰时,人数高达九千多人,所以,每天睡在哪里就成了司马炎最头疼的事儿,于是,他就想了个招,做一辆小木车,让一只羊拉着自己,羊走到哪里停下了,他就睡在哪里,“城里人真会玩”啊,高潮迭起。为了能够得到皇帝的宠幸,后妃们就在路上撒盐水,在自家门口插上树枝,因为羊喜欢盐水的味道,会顺着盐水的味儿走,树枝更不用说了,羊看到树枝哪里还走得动,它又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拉着主人睡觉,先吃饱再说,这么一来,羊车也就停了,这故事,多好玩。可是,老这么玩,身体受得了吗?
司马炎55岁的时候,突然病倒了,而且死亡非常仓促,甚至没有来得及交代后事,也没来得及托孤,就这样去了,可见,他自己也没想到会蹬腿那么快,所以,观察时间不够,也是司马衷最终即位的原因之一。
第三、司马炎并不是糊涂虫,他也想过易储,可是,他却被贾南风骗了。一个智商不够数的傻儿子,谁还能看不出来啊?司马炎也很担心这个事,于是就出了一套题,派人拿给了太子司马衷,让他作答后,再送给皇帝看,本意是好的,可是,司马炎糊涂的是,他没有派人监考。
司马衷虽然傻,可他的媳妇贾南风可是个厉害角色,属于那种特别能作的类型,人长得很丑,但却有点手段。很快,贾南风火速邀请数名满腹经纶的大学问家来到了考场,快速帮司马衷完成了答卷。
司马炎看到这卷子,还能说什么?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对身边人说:你们都说我这个儿子傻,我看他还挺聪明的。易储的想法就此搁置,不久,司马炎突然病死,也没来得及多考考这位太子,于是乎,司马衷就稀里糊涂即了位,史称“晋惠帝”。
好了,就写这么多吧,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但谢绝语言攻击。
(我是猫叔,坚持做原创创作,欢迎关注我。)
聪明绝顶的司马炎为何要把江山社稷交给一个傻儿子呢?
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度 而且傻儿子的儿子挺聪明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