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辈分大年纪小,这是种怎样的体验?
这如果在旧中国比比皆是,在新中国不多见,尤其是计划生育更无这样的现象。现在放开二胎,将来可能还会出现。这不奇怪,现在老大因种种原因,后结婚而老二却先结婚生子老大这才结婚生子,当然他生的孩子比老二生的孩子小了。然后老二生的孩子又先结婚,老大生的孩子后结婚,再生当然背小了。
有些人辈分大年纪小,这是种怎样的体验?
一,未枝出长辈,弟兄姐弟数人,最小的一个生的孩子同第一个孩子的孙子同样大这就差了一辈。例如包公与他侄子年龄相符。
二,连续两代人晚婚者,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三,贫穷或者不好处对像者也存在这种壮况。
有些人辈分大年纪小,这是种怎样的体验?
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那是没办法的事,俗话说“乱亲不乱族,”辈分是一个家族按辈分起的排行,特别是在我们的祖辈,父辈,他们那个年代生了子女都要按排行起名的,象我们姜家,父辈是昌字排,我是大字排,下一辈是开字排,一喊名字就知道,他们是长辈还是同辈还是下辈,一目了然。
在解放初期那时候没实行计划生育,一家兄弟姐妹多的有八九个,十个的都有,就是2到3岁一个的话,老大与老幺的年龄差别有的二十岁左右,那个年代子女结婚又早,十六七岁就结婚,有的家庭,婆婆,媳妇,女儿都怀孕,都在生,有的侄子还比叔叔阿姨还大。这就有了长兄如父,长嫂如母之说。古装剧《包青天》包拯就是喝嫂子的奶水长大的,他叫嫂子叫嫂娘。
我在小学当教师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有一个学生是我的爷爷辈,有一个是我的舅舅辈,他们俩在班上很调皮,有一次我就用教鞭打了他们俩,后来有学生告诉我,说:他们俩骂你了,我问:怎么骂的?姜xx说:还打起爷爷来啦!胡xx说:(我妈妈姓胡)真是“外甥不认舅,只有拳头耳巴溜”哈哈哈,笑死人了,他们俩都知道是我的长辈,还不带头遵守纪律!
几十年过去了,我一回娘家碰到他们俩,还提当年的笑话,没办法啊,他们人小辈分高啊,碰到还是要称呼长辈呀。这就叫乱亲不乱族!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些人辈分大年纪小,这是种怎样的体验?
有一种优越感。俗话说“狗尿苔涨到金銮殿上”。辈分大,天生的。
我家孩子多,姐弟7个。我是老幺,和大姐差20岁。她家大孩子比我小两岁,是同一年龄段的。但是,我是他舅舅,他是我外甥。
因为,辈分大,在一起玩的时候,总有优势感。外甥总是让着舅舅。好吃的好玩的,都让舅舅。
实际和外甥智商一样,但是感觉自己是他舅舅,比他懂得多。总是有优势感。
如今我都要退休了,也不知道我的大外甥怎么样了?三十年没联系了,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来联系我。这是我的遗憾。
有些人辈分大年纪小,这是种怎样的体验?
辈份,规钜不能乱,该咋的就咋的
有些人辈分大年纪小,这是种怎样的体验?
我自己就算一个,早前还在头条写过类似的东西;总得来说辈份高年纪小的实际体验不是很爽,很多规矩想避都避不开。
比如我之前提到过的,小时候村里有人结婚,很多同龄人去闹腾、凑热闹,而我经常被家人警告不允许去;特别是闹洞房,我极少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时候都是听别的小伙伴玩过后给我讲那些好玩的事。因为按规矩闹洞房,即使同辈的哥哥都不能去,更别说长辈了。
还有一个就是成年以后,遇到村里有人结婚,在婚宴上经常被年岁大辈份小的人敬酒(也算骗酒);特别是刚成年时又腼腆,那些五十岁上下的人,又能喝,知道的规矩又多;经常菜没混嘴里就被这些小兔崽子给喝趴下了。
我们村大概200多户人家,1000来口,与我年纪相仿又同辈的人没有几个;所以自打小时候记事起,村里的很多人我都是直呼名字;不过人家因为岁数大,也不至于叫我叔叔、爷爷啥的,都是叫名字。
目前村里还在世的,我能直呼其名的最大年纪的老人应该有90多岁了;与我同辈的年轻同龄人,小时候都跟着村里学着对辈份低的人,张口闭口脏话的我倒没有学会,骂不出口,没那习惯。
这几年因为辈份高又有了其他的不方便,比如因为好多年不在家了,有时候回家看着七老八十的有些人,突然遇到会忘记是同辈还是晚辈,经常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有一次村里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坐在胡同里晒太阳发呆,有点挡道了,按喇叭肯定不合适;但是一下子又不确定该叫他哥,还是喊名字,为了保险起见就喊了一声哥;他倒是没认出我来,敷衍了一下就过去了;等跟我对门邻居说起来时,才确定那是个大侄子,这就有点尴尬了。
去年春节回去,一个同村的外姓人,当年他父亲倒插门;这人五十多岁了,但按辈份我和他母亲同辈,所以他见我突然喊了一声舅,弄的好半天没反应过来,也挺尴尬。
总之我的体验是辈份太大不好,特别成年以后,至少得有个长辈的样子,天天得绷着,跟村里同龄的小娘们儿想开个玩笑都不行,不知道是哪个侄子或孙子的老婆,乱讲话是要挨骂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