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大米煮熟后是散状的,而我国的大米是胶团状的?

咱们平时吃的米饭,米粒几乎都是黏在一起的,软糯的口感非常受到欢迎,而同样以米饭作为主食的印度,他们的米饭却大多粒粒分开,比较松散,看着就跟国内的不同。

其实也非常正常,因为咱们与印度之间吃的稻米种类就不一样,而且因为烹饪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的米饭大多呈现出胶团状,而印度的米饭就是很松散的状态。

水稻其实分成很多不同的品种,众所周知,糯稻就属于粘性非常高的稻米种类,不管怎么做糯米的话,做出来都非常黏,不过很少有地方将糯米作为主要的主食米。

通常常见的主食米,主要分成粳米与籼米两种,这两种大米在外表上看的话,粳米比较短粗籼米比较细长,而且做熟以后,粳米的粘性要比籼米强不少,咱们吃的就主要是粳米。

在咱们国家,北方大多数的稻米都是属于粳米,比如东北大米,因为这种米口感较软糯,对于肠胃消化是比较有好处的,而南方不少地区,则主要种植籼米为主,而籼米口感较硬。

印度与我国南方很多地方类似,主要种植的稻米种类都是籼米,而粳米在印度很少见,籼米本身就比较细长,做的米饭粘性不强,自然也就呈现出比较松散的样子。

因为个人的口味不同,还有许多饮食对于米粒的要求不同,咱们国家也并不是见不到粒粒分明的松散米饭,比如扬州炒饭,通常就用籼米蒸饭制作,这样口感才好,不至于黏糊糊的。

印度人喜欢吃手抓饭,或者是炒饭之类,所以米饭最好就是比较疏松才好吃,也才方便,如果使用黏性比较高的粳米做饭,非常粘手,因此印度的米饭也是故意做的不太黏。

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做饭都是将大米加水然后直接煮,稻米直接吸饱水分也容易变黏,而印度很少煮饭,往往用的是蒸熟,这种方式做出来的饭,米粒依旧比较硬,黏性也非常低。

不仅是印度,在大部分热带地区所种植的稻米都是黏性不高的籼稻,因为品种问题,加上做饭的方法有所区别,印度的米饭就比较松散,对比之下,咱们的米饭也就是很黏的胶团状。

为什么印度大米煮熟后是散状的,而我国的大米是胶团状的?

首先是品种不同,印度处于热带地区,空气干燥,气温高,因此其水稻的生产周期非常短,通常一年可以收割3到4次,过短的生长周期使得稻米不能完全获得足够的养分,因此印度大米的淀粉含量不高,其黏度也小。而中国大米由于生长周期长,因此大米中的淀粉含量非常高,这就导致黏度大。其次是做法不同,中国做米饭是直接放水里然后一次性蒸熟,而印度是先用水将大米煮成半熟状态,然后再上锅蒸,最后蒸熟的大米就成了颗粒状了。这主要也与饮食习惯有关,中国吃饭用筷子,所以不会考虑食物是否粘手,而印度用手,如果不把食物处理的硬度大一些,那手抓饭最后会变成“舔手饭”了[捂脸]

为什么印度大米煮熟后是散状的,而我国的大米是胶团状的?

我国南方一年三季的稻子辗出的就是粳米,也怎么成团!北方一年一季的稻子辗出的来油性大,粘性好!

为什么印度大米煮熟后是散状的,而我国的大米是胶团状的?

印大米更适合糖尿病人,因为淀粉少,但是口感差点,所以印度,巴基斯坦,街上卖手抓饭里面放羊肉,油多才好吃。

为什么印度大米煮熟后是散状的,而我国的大米是胶团状的?

我吃过的南方本地大米,也是散的,也没什么香味。只有东北大米颗粒分明,又能黏在一起,香气扑鼻。米的品种不一样,南方大米是灿米,东北大米是粳米。

为什么印度大米煮熟后是散状的,而我国的大米是胶团状的?

每个国家的饮食习惯不习惯,因而我们在品尝美食的时候有不同感受。

为了确保米粒进入口中时候会柔软舒适,国人在蒸煮米饭的时候会放较多的水以便于米饭能站在一起。我们的邻居印度主食也是米饭,只不过他们的米饭有些不一样,整体较为松散。

出现这情况,其实也能理解,两个国家气候、地理环境、文化不一样,所以才会造成两个国家蒸煮出来的大米有些不一样。

水稻有多个品种,日常国人所食用的大米被称之为糯稻,该种稻米属于粘性非常高的种类,因而他们怎么进行蒸煮,成型后都十分粘,因而很少地方将糯米当做主食品。

大米分为粳米,籼米、糯米,这三种米根据季节收获可分为早稻米、中稻米、晚稻米。这当中粳米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药用首载于《名医别录》,其功效为“主益气,止烦,止泄,”粳米形状较为宽厚,呈椭圆形,煮熟后整体较为柔软,十分有利于肠胃,营养又高,主要生产地在北方,而我国南方地区主要是籼米,米粒较为细长,整体口感不如北方粳米柔软,整体有些硬,糯米又叫江米,形细,是家常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因其口感香糯黏滑,因其粘性较高,主要用于粽子、八宝粥、年糕等粘性较高的食物。

印度和我国有些不一样,他们主要食用大米是籼米而不是粳米,籼米本就细长,有些硬,所以整体形状比较松散。

因为区域环境文化不同,每个地方人饮食习惯有些不一样,所以我国境内不是所有地区米粒较为柔软,比如我国扬州地区就是使用籼米,该种米本身有些硬,成型后不会因为米粒柔软破坏口感。

印度人喜欢吃手抓饭,因而他们在选米的时候肯定不会选柔软的米粒,籼米刚好较硬,煮好后适合自己用手抓起来食用,粳米煮熟后柔软又沾手,食用起来很不方便,毕竟印度人都吃饭是用手,而我国主要是用筷子和勺子,所以印度人煮饭时候,不把米饭煮硬点,有可能会让手抓饭变成手舔饭。

平常我们在煮饭的时候,将米洗好后接着再放水接着直接开煮,所以我们煮出来的米较为柔软,印度则有些不一样,他们煮饭的时候,一般采取蒸煮方式,该种方式煮出来的米肯定没有加过水的米饭柔软,粘性自然也低。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