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题材的文艺作品里通常将蜀汉列为正派形象?
因为众人意见拥刘贬曹,所以不顾历史事实,一味地拥刘千年传承。
为什么三国题材的文艺作品里通常将蜀汉列为正派形象?
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关于三国题材的文艺作品里普遍将蜀汉列为正派形象,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正统的国家背景
我们且看三国,常称之为蜀汉,曹魏,孙吴,从称呼中不难看出,蜀汉建国沿袭了汉朝,皇帝刘备系中山靖王后裔,出生汉朝皇族正统,名正言顺 ,且一直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给人以忠君爱国的正面形象,迎合了人们传统的是非观。反观另两个国家,曹操,一个狭天子以令诸侯的乱臣贼子,一个割据江东的乱世军阀,给人以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
二.个性鲜明的人物
蜀汉人物丰富多彩,个性鲜明,五虎上将,良臣谋士,各具特色。刘备仁厚,关羽忠义,张飞莽撞,赵云勇武,孔明足智等。蜀汉人物普遍没有大的劣迹,符合大多数人心中的完美形象。反观曹魏,虽也能人辈出,但好似 特点不够突出,且曹操污点较多,正面形象大打折扣,孙吴的人物普遍存在感较低,没有什么突出的特色和印象。
三.正面积极的风貌
整个蜀汉给我的感觉是积极向上,不屈不挠,虽结局不够完美,但整体体现了仁义礼智信。弘扬了正能量,展现了较为积极的精神风貌。
以上是我的拙见,还望指教!
为什么三国题材的文艺作品里通常将蜀汉列为正派形象?
关于三国的正统性问题,不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有帝魏寇蜀、帝蜀寇魏两个说法,这两种说法随着时代不同也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现在我们提起那段历史都会说魏晋南北朝,也有魏晋风骨的词语。说明现在我们是以魏国为正统的。虽然如此,但是在文学作品,戏曲舞台,民间传说中还是以蜀汉人物为正面形象的,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吧。
其一,刘备作为汉室宗亲(虽然存疑,但人家姓刘啊),立国之本就是汉朝的延续。使用的国号仍然为汉,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魏国虽然表面禅让,实质毕竟是篡位。在儒家思想看来是道德有亏,魏国占法统,蜀国就是占道统。
其二,刘备集团是忠义的化身,是理想主义的践行者。刘备白手起家,不似曹孙有雄厚实力做基础。关张赵追随刘备全是靠他的人格魅力。刘备在三国时代是无愧于仁君称号的。曹操虽然雄才大略,但也有嗜杀屠城,杀害名士的人格污点。刘备基本上没有滥杀无辜的行为。
其三,人们对于悲情英雄的同情。虽然蜀国最后还是被魏国所灭,这更渲染了蜀国的悲剧,但有句古话:不以成败论英雄。诸葛亮的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感染了以后几代人,诸葛亮也成为忠臣的化身。姜维九伐中原,以弱伐强,最后亡国也不忘复国,是一个悲情英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感动了许多人。
其四,关羽在民间的神化,影响力很大。这是魏吴两国没有的。这也间接促进了人们对于关羽所在的蜀汉集团的认可,扩大了蜀国的影响力。
为什么三国题材的文艺作品里通常将蜀汉列为正派形象?
曹魏的江山是篡来的,曹操虽平定北方,也是打的汉家的旗帜,行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被称为帝室之胄,开始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得国后又延继了汉脉一统。刘备的为人处事颇具道德风范,汉末一帮出类拔萃又招人喜欢的人物,都聚在刘备的麾下,也为他增添了光彩。
《三国演义》里将刘备塑造成一位爱民如子的仁义之君,天下万民听到刘皇叔到来,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刘备仁义之名布于天下,曹操奸雄之象流于后世。刘备以皇叔自居,以天下万民安居乐业为已任。
人们对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历史的了解,多是通过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罗贯中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虚构和艺术加工编写的《三国演义》,体现了其“拥刘贬曹”的思想。
东汉末年,刘备自称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献帝的皇叔,得到了汉献帝和包括曹操和孙权等各路诸侯的认可。前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之后,称帝再建“汉朝”,历史上称“蜀汉”,简称“蜀”。
所以,在罗贯中在编写《三国演义》时,在思想上是以蜀汉为“正统”的。在一些故事情节上,有偏向蜀汉的艺术虚构与夸张。这些都深刻的影响着人们对“三国”的情感认识,多都喜欢蜀汉的人物故事。
小说,影视作品把刘备的蜀汉创作为正义的化身,而曹操领衔的魏朝却被创作为邪恶的力量,我们从小都知道正义要战胜邪恶,也难怪现在的文艺作品偏爱蜀汉了。
为什么三国题材的文艺作品里通常将蜀汉列为正派形象?
因为《三国志》作者陈寿是蜀人,自然尊刘备为正统。
而三国演义,则是源于三国志。
为什么三国题材的文艺作品里通常将蜀汉列为正派形象?
一.政治正确 老刘同志一心要光复大汉,加上他又是皇族后裔(有待考证),打败仗老婆都顾不上还带着百姓,做大哥讲义气,为了给兄弟报仇举全国之力和人火拼,为手下儿子都不要了(做戏太明显,毕竟就这么一个儿子),怎么看都是个好领导,好大哥。
二.手下将领太过耀眼 威震华夏的关二爷,喝断当阳桥的张三爷,七进七出曹营的子龙,少数民族精神领袖马大帅,刀弓双绝,年轻时不下吕布的黄老爷子,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军师是几乎修仙的卧龙诸葛同志及凤雏,那都是得一个就能得天下的狠角儿。
三.结局比较悲情 三兄弟在下面碰头了,五虎将逐一凋落,荆州丢了一统天下也没门了,诸葛同志累死在岗位上,后继者面对北方的对头始终占不到便宜,老刘牛了一辈子生了个不争气的儿子,好在装傻躲过一劫没断后。最后附上临江仙,祭奠蜀汉英烈们。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