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城市里一些退休的老年人想到乡下找老伴搭伙养老过日子的现象?
年轻人找对像是一女十男求,老年人找老伴是十男求一女。老人没人爱,能找个老伴十属不异。一些城市老人揣着退休金,找不到好老伴,以为上农村好找。却不知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是男多女少。不是自然使然,而是女人寿命长,男人寿命短。而女人能自力持家,男人却不能,城里男仗着有老保以为可以找个农村人、过晚年。却不知农村人是想进域才找你。
如何看待城市里一些退休的老年人想到乡下找老伴搭伙养老过日子的现象?
是有这种情况,城里老人退休了,退休金儿女花不着,自己又孤单,一个人在家里无聊没事干,找个农村的失偶老伴过日子,儿女们也少些负担和牵挂,所以也很支持。
我们这里都是城里老头找乡下年龄较小的妇女,就是保姆加老伴的那种,有个名义照顾起来也方便,但没有一个回农村过的,毕竟农村条件不如城里好,养生和看病也比乡下好的多,儿女们看望也方便。
我们村有一个妇女,俩儿俩女儿,老伴早逝,后经人介绍,又在城里找了个退休的老头,开始女方儿女不愿意,后来这妇女坚持,儿女也就从了她,她嫁到城里后,老头一家对她都很好,还给她小儿子找了个固定工作,偶尔回家,吃得白白胖胖的,俨然就是城里人的气质,很不错,并且还时不时地接济这边的儿女。
这种情况其实对双方都有利,老头在城里是不太好找老伴的,找乡下的就容易多了,乡下失偶老人一般都很可怜,没养老金,没收入,儿女们过得也不富裕,一辈子过不了好日子,老了还要给儿女照顾孩子,日子很艰难,嫁到城里后,生活提高了档次,有能力也能帮帮乡下的儿女,是一种双赢。
如何看待城市里一些退休的老年人想到乡下找老伴搭伙养老过日子的现象?
如今城市里一些退休的老年人会到乡下找老伴搭伙养老,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 搭帮养老现象产生的原因
我国人口重多,加上近几十年出生率降低,人口老龄化严重。如今养老问题成了当下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我国的养老方式却又很单一,传统的养老方式是由子女负责养老,另一种养老方式就是去养老院,但是目前我们的养老院配置又不太完善。
而子女都有自己的事业,无法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老人。尤其是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赡养老人的压力更大。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让很多老人老无所养、老无所依,就促使老人们自己去寻找更多新式的养老方式,比如:抱团养老、互助养老、换房养老等等。
如今很多丧偶的城市退休老人回到乡下找个老伴搭帮养老,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互助养老。这种新的养老模式可以缓解孩子们养老压力,还能解决农村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诸多社会问题,可以说是互助互赢。
回乡下搭帮养老的形式
由于现在很多老人想开了,他们不愿打扰子女们的生活,不想给子女带来困扰。他们只想找个老伴,过清静的日子。但是城市中人与人交流很少,感觉彼此冷漠,所以对他们来说更愿意到乡下养老。
一般情况,城市里退休的老人都有退休工资,这些钱在农村生活还是足够的。但是人老了也会出现各种突发疾病,如果在加上两位老人医疗上的开支,这些钱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所以很多城市中的老人选择将城市中的房卖掉或是出租,这也是解决养老经济压力的一种好方法。这样所得来的钱再加上自己的退休工资就可以去农村找个生活习惯相差太大的淳厚朴实的农村老伴搭帮过日子了。从此两个孤独的老人都有了自己的伴,一个有钱,一个淳朴,两个人都有心,他们一定会生活的很开心,日子过得舒舒坦坦。
回乡下搭帮养老的好处
因为新农村建设,农村各种配套设施越来越齐全,加上乡村自然风光秀丽、空气新鲜、安静祥和,越来越多城市老人到乡下养老。
相比城市住在乡下更舒心,不用每天窝在百十平米的房子里。城市的房子空间狭小,让人有压迫感,还会对老人的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让本来心里感觉孤独老人更压抑,长此以往会导致老人精神问题。但是住在农村不同,居住空间要宽敞的多,每天住在宽房大院内心情也会变得舒畅。
不仅如此,乡下的生活环境也比城市好多了。乡下没有那么多的工厂,当然就没有那么多的污染。乡下没有那么多的现代化,所有的一切都贴近大自然。相比住在城市,乡下的空气新鲜,生活环境清新自然,从此你可以远离喧嚣,逃出那片灰蒙蒙的城市,与大自然面对面交流。
在农村你可以种块地,圈个菜园。种自己的粮食、蔬菜、水果,用没有污染的水和土壤,种出健康安全的食物。不仅锻炼身体,还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闲来无事与老伴共同坐在小院内,看着满园的蔬菜水果,闻着满院的花香,一起欣赏夕阳西下,好不惬意。
住在乡下,感受不到城市中的孤独。在乡下,人们都热情好客。平日里相互之间走动频繁。邻居之间串串门,坐在一起拉拉家常。住在乡下,感受不到城市中的快节奏。在乡下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很悠闲,老人们大部分时间是在闲聊中度过,偶尔也会去村子里的健身器材上运动运动,或是饭后溜达溜达。所以,生活在农村老人们精神上更放松。
回乡下搭帮养老的弊端
但是从城市到乡下,新的生活环境也会让老人有些不习惯,从而导致老人的情绪的波动和身体上的不适。因为乡村的配套设施差,不论是医疗水平,还是交通便利性,都不如城市。
而且很多搭帮养老的老人是“非婚同居”,不管是因为子女的压力,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们共同生活期间的收支、继承等问题很容易造成纠纷。所以说,如果想搭帮养老,最妥当的方式,还是结婚。否则,就需要双方签订协议或是约定。
我想如果真的到了搭帮养老的程度,作为子女的我们真的要好好反省一下。虽然生活给了我们压力,但是这不是你拒绝为父母养老的理由。不过对于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来说身边能有个人一起生活,相互照看也挺好,如果不想一个人孤单的面对晚年生活,那就找个合适的伴,平淡的度过晚年吧。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关注:活而不凡,让我们一起探讨生活吧。如何看待城市里一些退休的老年人想到乡下找老伴搭伙养老过日子的现象?
城里退休老人想到乡下找老伴搭伙过日子,应该是指城里退休的单身老人吧?
首先要说明的是,搭伙过日子是领证还是仅搭伙过日子。
如果领了证,在一起搭伙过日子,两个人又合得来,未偿不可。
如果仅搭伙过日子,不领证,不赞成这样的做法。虽是老年人,同样要遵守《婚姻法》,不履行婚姻法,就是非法同居,今后的麻烦事多得很,轻则吵吵闹闹,重则引来不该有的后果。
老年人到农村找个老伴搭伙过日子(指领取结婚证),这种现象很多。到农村找个老伴,也有其好处。
一是农村空气好,有土地,有房子。到农村找个老伴,多为男方找农村妇女,也可以到农村居住,享受农村的田园生活,吸收农村的新鲜空气,如果有劳动能力,还可开垦土地种点农家菜,这种生活何乐而不为。
二是农村单身妇女没有养老金,如果与城市退休老人结合,可以互补,有城市老人的退休金,两人的基本生活可以解决。
三是有的城市老人想找个相对较年轻的老伴来照顾自己,在农村比较容易找到。
我们单位上就有一位老人找了个农村单身妇女,两人相伴十几年了,如今日子过得挺好的,财产分割得一清二楚,没有什么矛盾。不过,这位老人的条件相当好。是一位抗日干部,今年94岁。早年丧妻。这位抗日干部每月离休费破万,另外每月还有3000多元的护理费,医药费全报销。儿女都成家立业了,有的还在外地生活,子女没时间照顾,后来就请了农村一位离异妇女来照顾。这位农村妇女比这位抗日干部小二十多岁,经过几年的照顾,两人结合了,办了结婚证。
他们的经济是这样算帐的,每月3000多的护理费全部给女方,家庭油盐酱醋等开支用老头的,剩下的钱分给老头子女,原来老头有一套拆迁房款也全部归老头子女分掉了,现在老和这位农村妇女住在安置房里,待老头百年之后,还有几十万的离休工资发,这笔钱全部给女方。
他们在一起相处十几年了,老头的衣食起居全部由这位妇女照顾,女方对待经济上的分配也认可,她所得的是每月3000多的护理费和死亡的工资补助。
后来我问他们子女,为什么要到农村找个。他们子女说,城市里很难找到合适的,条件好的人家不愿意,年龄太大了又照顾不了。只有到农村找个年轻点的,这样拉开年龄差距,便于照顾老人家。
这位老人能在农村找到相差二十多岁的妇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条件好,抗日干部享受离休待遇,每月离休费一万多,医药费全免,另外每月还有3000多的护理费。等于这位妇女嫁到他,每月就可享受3000多的工资,吃穿不管,也没有疾病带来医药费的风险,虽然是个老头,但没有后顾之忧。
城市老头想到农村找老伴,也只是想想而已,真正去找,也要看自身的条件,如果你没有雄厚的实力,仅靠一个月两三千元养老金,农村妇女也不一定会嫁给你。
如何看待城市里一些退休的老年人想到乡下找老伴搭伙养老过日子的现象?
这还真的是一个社会现象,至少,在我的身边,以前是我们村里,现在是我们小区里,就有好几对这样的。不是可不可行,日后的日子会不会顺利,而是这样的现象已经存在了好久的了,结果还蛮不错。
也不单单是城市里的退休老人,农村里的老人也一样啊,毕竟这把年纪了,得面对养老的问题,更得认识到生老病死的残酷,还有死亡的现实。
我们这里这样的,大家都认可,觉得蛮不错啊,就是搭伙过日子,是真的过日子,不是小孩子玩家家,也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直到永远,要么中途闹分手,不然,真的就是陪伴到一方的生命终止。
说他们这样的是夫妻吧,在法律上不算是。在法律上不算是吧,又是事实夫妻,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不打结婚证,有的是他们自己不愿意,有的是子女反对他们打结婚证。至于原因,都可以想得到,有了结婚证,日后的经济纠纷,遗产继承,都是麻烦事,甚至是有的老年人就是以此骗婚的。所以,没有结婚证,就是搭伙过日子,在这样结合的动机上,就单纯了很多,也算是有了一个感情的基础,只要互相真的不那么功力和心计,大多会互相相处得愉快,生活得幸福。
这样的,也可以说是各取所需,身体疾病的,家境贫穷的,还是有点难度的,毕竟也讲究个门当户对,是为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幸福,而不是给自己的晚年生活找负担和累赘。
按常理,这样的非法同居,会被人诟病,背后非议不断,但是我们这里,大家都一致地给予认可,都觉得这样的方式很不错。老年人更怕孤单,要的更多的是精神慰藉,互相有个依靠,就算有子女的,子女也不需要反对的。没结婚证的,这样找的老伴不会抢去遗产的,,那种让老伴写馈赠遗产的,属于骗婚了。这样的,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现在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养生意识的重视,很多人退休了,精神面貌和身体身材,一点也不像是老人。老头们在一起经常聊女人和壮阳药,就算旁边的人听到了也没啥的,旁若无人。这本来就没啥的。正常么?很正常。
如何看待城市里一些退休的老年人想到乡下找老伴搭伙养老过日子的现象?
俗话说:年轻夫妻、老来伴,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人到了老年,儿女们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都不在身边,老伴又过世了,自己感到孤独和寂寞,总想有人在身边说说话,唠唠嗑什么的,有个相互照顾的对象。可是农村的单身老人没那个条件啊!城市里的一些退休老人呢,有点退休金 ,儿女们给老人贴补的也不少,这样就想找个老伴照顾终老,由于城市里的单身男女老年人条件好,也不愿意去照顾别人,于是就看好农村单身对象,大部分农村老人吃过苦受过罪,知道疼人,也会伺候人,知冷知热是城市退休单身老人的理想伴侣,于情于理是非常合适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