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古往今来的所有皇帝里面,你可以选择三个人加微信,你会选择谁?
秦始皇,曹操,康熙
如果从古往今来的所有皇帝里面,你可以选择三个人加微信,你会选择谁?
如果能加微信聊天的话,我会加秦始皇,李煜,朱元章为好友,进行聊天,因为这三位皇帝他们都是有个性特点的。甚至有性格缺陷,我喜欢和他们交朋友 和他们聊聊天,因为能够和他们聊出自己想知道的东西,绝对都是干货,
秦始皇是秦襄庄中子,从出生到继位时大部时间都作为人质,滞留在赵国,公元前247年即位,公元238年,平定长信侯缪毒的叛乱,之后又除掉权吕不韦,便开始亲政,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_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建立了第一中央集权国家——秦国。
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 ,建立了强大的套秦帝国,修筑长城,修筑了灵渠,沟通了水系。建立了强大稳定的秦朝帝国。他是中国有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被史家称为中国千古一帝。他的伟大之处就是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推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把一个国家建设的强大无敌,没有了可以匹敌的对手,这是英雄的悲哀 位及至尊的秦始皇,巩固基业后,相信迷信开始寻找长生不老药,这是他的人生和心态的短板。
相对秦始皇,南唐元宗李煜就潺弱的狠,这位酷爱文学艺术的皇帝,很不幸,人生一开始就选择错了职业,写词作画是他的强项,却非要他做个憋脚的皇帝不可,面对失去的大好河山,写了一厥悲愤凄凉的词,还被要了老儿的性命,实在可悲可怜。女怕选错郞,男怕选错行。其实李煜不应去做皇帝,仅他才气足可冠名天,皇帝没做好,失掉了江山不说,还丢掉了性命。一厥《虞美人》结束了性命,真是人生悲剧,不堪回首。好好做诗,做词多好,做个无冕之王,不比做那个皇帝强多了,偏偏还要操心大厦将倾的南唐。(其实李煜为了复国努力过,乞求过)。当时李煜是怎么想的,想问个明白,真想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探个究竟。
出身草根的朱元璋,可以说是人生的最大赢家,逃过荒,要过饭,当过和尚,出过家,被抓过壮丁,牵过马。后来当上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开创了洪武之治。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国家进行了全方的改革,政治上废除了丞湘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权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平,解放奴婢,减免税赋,派人到全国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一个放牛娃,当上了开国皇帝。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极权,火烧庆功楼,被后人指责。
两个开国皇帝,一个亡国皇帝,他们肩负着一个共同的使命,那就是以家国利益为重,以民生为重,改变着旧有政治体系,社会关系,让民生得到改善和提高,让人们安居乐业,并不断推进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他们虽然不处在一个时间段里,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却是殊途同归的,目标是一致的。在这样大背景板下展现自己的性格和人性特点,这是人之大幸。
南唐后主——李煜
如果从古往今来的所有皇帝里面,你可以选择三个人加微信,你会选择谁?
首先要选秦始皇,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权臣吕不韦,开始独揽大政,重用李斯、王翦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统一之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但是到了晚年,秦始皇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秦始皇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其次就是成吉思汗,即元太祖,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建立了蒙古帝国,奠定了元朝的基础。(1162-1227),本名:孛儿只斤·铁木真,庙号元太祖,蒙古族。成吉思汗的最大功绩就是统一蒙古草原,为蒙古民族的生存与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各部。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1204年,成吉思汗发动合兰真沙陀之战,一举消灭克烈部。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的众部族。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并得到了“成吉思可汗”(蒙古语意为四海之内的大汗)的封号,这是蒙古帝国的开始。成吉思汗遂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贵族民主为基础的蒙古贵族共和政体制度。1205年,1207年,1209年,蒙古三次进攻西夏,逼使西夏屈服。1211年春天,新疆东部的畏兀儿归附蒙古。1211年二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进攻金朝,在1211年的野狐岭会战大破四十万金军。1214年6月27日,金宣宗离开中都,迁都汴京。成吉思汗下令进攻中都,蒙古军在1215年5月31日攻陷中都,金朝在黄河以北之地陆续失守。1218年,成吉思汗派大将哲别灭西辽,杀死西辽末代皇帝屈出律,平定西域。1219年六月,成吉思汗亲率蒙古主力(大约十万人)西征,并在中途收编了5万突厥军,1221年,蒙古军队消灭花剌子模王国,1221年十一月,成吉思汗率军追击札兰丁一直追到申河(今印度河)岸边,札兰丁大败,仅仅率少数人渡河逃走。1223年,哲别与速不台击溃基辅罗斯诸国王公与钦察忽炭汗的联军,然后又攻入黑海北岸的克里木半岛.1226年攻西夏。1227年8月25日,在蒙古军围困西夏首都时,成吉思汗病逝于今宁夏南部六盘山(一说灵州),终年66岁,死后葬在不尔罕山(今肯特山)接近斡难河源头的地方。
最后就是乾隆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在有清一代算是比较繁荣,但主要物品产量还是没有赶上明代,但在位后期奢靡,使清朝统治出现了危机,发生白莲教起义,文字狱之风比康熙时更严酷,束服了人民的思想,闭关锁国,骄傲自大的思想,使清朝国力日益衰败。庙号"清高宗",葬于清东陵-裕陵。乾隆皇帝,姓爱新觉罗,名弘历,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后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六十年,励精图治,出现了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在民间,乾隆皇帝的身世被人传得十分离奇,传说他是海宁陈家的儿子……
这海宁陈家指的是浙江海宁的陈世倌家,人们俗称他为陈阁老,在康熙年间曾入朝为官,并且和当时的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的关系十分密切。当时,雍亲王妃和陈世倌的夫人都怀有身孕。不久,两家先后生了孩子,雍亲王生了一个女孩,而陈家生了一个男孩。过了几天,雍亲王让陈家把男孩抱入王府看看。王命难违,陈家只好把孩子送进王府。可等孩子再送出来时,陈家的胖小子竟变成了一个小丫头。久在官场的陈阁老意识到此事性命攸关,不敢声张,不久就辞官带着全家回原籍去了。而那个被换入王府的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随着这个传说的广泛流传,乾隆帝六次南巡甚至被说成是为了探望自己的亲生父母。而那个雍正换出去的女儿,长大后嫁给了大学士蒋廷锡的儿子蒋溥。蒋家是江苏常熟的大姓,雍正之女所住的那栋楼被后人称为“公主楼”。
中国历来就有俗文化压倒严肃文化,演义小说埋没正史的传统。乾隆为海宁陈家之子的传闻不断被吸收到文艺作品中。1925年,上海出版了鸳鸯蝴蝶派大家许啸天的一部《清宫十三朝演义》。书中说:乾隆原来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被雍正用调包之计换了来。乾隆长大后,从乳母嘴里得知此事,便借南巡之名,去海宁探望亲生父母。因陈阁老夫妇早已去世,乾隆只好到陈氏夫妇的墓前,用黄幔遮着,行了做儿子的大礼。加上这三个皇帝的微信,整合他们的资源,改变中国历史!
如果从古往今来的所有皇帝里面,你可以选择三个人加微信,你会选择谁?
这个问题在本时空里回答难免是信口开河,对待事物及生活态度和感受,唯有身临其境最真实。因此,回答该问题之前,还是穿越时空,到那个有皇帝的年代体验一下,然后再回来回答最靠谱!嘿嘿……!
如果从古往今来的所有皇帝里面,你可以选择三个人加微信,你会选择谁?
刘秀,李世民和成杰思汗!李世民文才武略,开创贞观之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强盛时期,路不拾遗,夜班闭户!史书记载,有一年,全国死刑犯才18人!他潇洒,风流倜傥,讲义气!政治家,军事家!他指挥打仗结交义士,从修晋阳行宫显示聪慧,救杨广显示了其谋略!长安城外单骑匹马🐴退来犯大军,显示了其胆略超群!对待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封官进爵,没有找茬下杀手,显示了其够义气,够朋友!不像刘邦和朱元璋!重用魏征等谏议大臣,尤其是历史记载,有次魏征来了,他正在玩鸟🐤,他赶紧就把鸟藏在怀里。魏征看出来了,故意拖延时间不走,最后他把鸟🐤捂死了,后来回到内室和长孙皇后说,我一定要杀了这个魏征!皇后劝慰,既然你请人家当谏议大臣,你不对地方就要改正错误,这样大臣们才能踊跃发言,为国家效力!唐太宗命好,娶了个好贤内助!没有杀魏征。后来开创贞观之治!刘秀,光武帝身先士卒,开创东汉基业!成吉思汗重用汉人可又不循规蹈矩,我记得有次他要出兵,有个大臣说,书上说的不宜用兵,他说到,难道智慧都藏在书本里吗?从侧面告诉人们,尽信书不如无书!他还是个恩仇必报的大汗!后续
如果从古往今来的所有皇帝里面,你可以选择三个人加微信,你会选择谁?
在古往今来的所有皇帝当中,如果能加三个人的微信的话,我最想加下面三个皇帝的微信。
一,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任用李斯等各国人才兼并六国,统一了华夏,建立了丰功伟绩,结束了春秋战国各国纷争,百姓痛苦的大乱局面,统一货币和度量单位,修建万里长城和古代的高速公路,开创了封建社会,确定了皇帝的称号,成为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后期的刘邦,朱元璋虽然建立了国家,成就霸业,但是大杀开国功臣,尽显人性之卑劣,使中国历史带了几段浓浓的血腥戾气。在气度胸襟上跟秦始皇是没法相比的,虽然只活了短短的50多年,却是波澜壮阔,他身上体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加他微信的原因。
二,南唐后主李熠。我喜欢他的艺术气质和诗词创作才能,虽然他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既无开疆拓土的寸功,连守父业都不能,但是他在我国历史上却留下了非常多优美的诗词,擅长文章,能词会画,通音晓律,他早期的诗词,很多写的是宫廷享乐的生活,但是被俘后的作品,主要抒发了国破家亡后的伤感,内容有所开拓 ,情真意切,写法多用白描,朴素动人,自然简练,脍炙人口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堪称千古绝句,我加他的微信,肯定能享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
三,唐太宗李世民。说李世民是开国皇帝,也不为过。他可以说是自古以来最能打仗的,早年就劝他父亲不要固守太原,要化家为国,李世民的军事才能远远在朱元璋上,在军事上常常以强当弱,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在李世民临朝执政时,又能平定四方,采取怀柔政策,不劳民损兵,善于纳谏,和魏征演绎了一场经典的明君贤相的历史大剧,把封建社会推向了顶峰,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作为政治家,他身上没有短板,堪称完美,这就是我想加他微信的原因。
当然他们早已作古,成为了传说,我们加他微信也只是跨越时空的一个美好假设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