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何做到完美?

这是不可能的,无论圣贤还是凡人都不可能完美。只有在一种假设下才能完美,就是做一个没有思维的人。

人如何做到完美?

你距离完美还有多远?

一个人如果对恭、慎、勇、直能学思践悟,那是一种美德,但这还不是最完美的!

孔子这样回答完美的:“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恭而无礼则劳”——意思是说,态度恭敬未必是德,如果只有恭敬态度而缺乏礼的精神内涵,则很辛苦、也不舒坦。

“慎而无礼则葸”——意思是说,做事谨慎固然是好,但是谨慎过了头,就不好了,因为会有担心和忧虑而不敢下手,甚至束手束脚,就变成了窝囊废。

“勇而无礼则乱”——意思是说,有勇气、有冲劲、容易下决心,有事情就干,这是好事。但光有勇,内在没有礼的约束,就容易做坏事或者做了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直而无礼则绞”——意思是说,有些人个性直率、坦诚,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是非分明,眼睛里揉不进沙子。但是话直了,就容易时常得罪人。老实说,这种人心地非常好,但要学会容忍他。

其实,恭、慎、勇、直,都是人的美德,很好的四种个性。但必须要经过文化教育来中和它,不然就会走向偏激,就成了一种毛病。难怪俗话说“礼多必诈”、“谨小慎微”、“冲动是魔鬼”、“祸从口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过,做到真正的中和又谈何容易啊。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意思是说,观察一个人,要看他是否讲孝道,对自己的亲人都没有感情的人又如何对社会与国家奉献自己的爱心?以孝治国,提倡仁爱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每个人对自己的亲人充满爱心,那么整个社会风气一定是很仁厚与和善的。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意思是说,对老朋友、老前辈要“念旧”,做到“苟富贵不相忘”。要尊崇传统中的文明和优秀文化,一个伟人,是不会忘记自己的历史和民族的历史的。有文明与精神的传承,没有人偷巧,社会风气就能稳定了。

这是孔子眼里最成功的做人法,也是君子的生活准则。我们普通人当然不是那么容易就达到这样的最高标准的完美境界,但是只要不断提醒自己,知道该往什么方向去要求自己,那么已经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风过无痕摄有痕原创,欢迎点评转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