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动挡汽车越来越少?而汽车厂商还继续生产呢?
手动挡车越来越少是因为很多中高级车逐渐取消了手动挡车型。厂商继续生产那是因为部分A级车和绝大多数入门级经济型车依然是以手动变速箱为主流,而且这份市场需求还特别大,厂家不可能放弃的。
近几年中高级车型中手动变速箱几乎销声匿迹以前很多中高级车型普遍都有手动挡版本可供选择。
比如奥迪A6L,2014款依然有手动挡版本,而从2015款开始就彻底取消了手动版本。
同样的中级车代表雅阁,2012款还有手动版本,但是从2013年第九代车型面世后也全部取消了手动版本。
为什么中级车几乎没有手动挡了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中级车的手动挡版本销量越来越少了。为什么销量少了呢?我认为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1、档次感
以前自动变速箱还是新鲜玩意儿,人们普遍认为手动变速箱就是主流,买手动挡属于常规操作,而买自动挡反而是更高级的消费。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很多人觉得手动挡是落后、低端的代表,而自动挡则更高级。开着几十万的车还要自己挂挡,很LOW。
甚至一些人买车时一看还有手动版,瞬间会觉得这款车不够档次,好像全系标配自动挡的才有面子。
2、自动变速箱油耗改善了
以前的自动变速箱档位少效率低,油耗比较吓人,所以买自动挡版本的基本上都是不差钱的主。但也有一些车主既想享受中级车的舒适,又对过高的油耗望而却步,这时候有个油耗低的手动版本刚好可以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
而如今自动变速箱技术提升了,油耗也可以做到很好看,人们也就不会为了那点油耗而刻意去选择手动挡版本了。
3、路况复杂,自动挡需求更高
我家附近有条路,十年前你可以随意横穿它,因为路上没几辆车。而如今这条路不仅设置了中央护栏,而且在高峰期车流能堵三个路口。
路况越来越复杂,使得自动挡成了很多人的刚需,况且中级车价格都不低,能花这个钱买车的人基本上不会在意多花一两万买成自动挡。
4、驾驶体验
中级车的定位不仅仅是代步工具,还有更丰富的配置和更好的驾乘体验。想要彻底享受一辆中级车,买自动挡版本必然是最佳选择。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感受这辆车的方方面面。况且中级车尺寸都不小,过大的身形和过高的自重都不适合用手动挡。
正是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在买中级车的时候逐渐舍弃了手动挡版本。销量下降了厂家自然会动停产的念头,毕竟一年卖不出多少,但工厂还要为手动版准备变速箱等配件,生产线还要安排生产,这都是成本,还不如直接砍掉来的划算。
A级车、入门级经济型车,手动变速箱依然坚挺但是A级车几乎都保留了手动挡。比如卡罗拉、朗逸、轩逸,这些15万以内的车型几乎都保留了手动挡版本。除此之外入门级经济型车几乎还是以手动变速箱为主流,比如A0级的宝骏310,还是以手动变速箱为主,即便有自动挡车型匹配的也是最便宜的AMT变速箱。而那些面包车清一色都是手动变速箱。
为什么这些车型仍然保留了手动变速箱呢?原因很简单:需求依然旺盛首先这类车更注重性价比,代步工具的属性更强。人们选择这类车更多的是为了解决出行问题而非提升出行体验。所以对变速箱的要求没那么严格。
其次这些车型的潜在用户里很多人对价格非常敏感,手动挡版本价格更低,他们可以为了价格接受手动挡。而且他们更注重车辆的实用性和使用成本,手动变速箱不仅耐用,后期维护成本也极低,不像自动变速箱那么难伺候。
另外这类车尺寸偏小,开起来更轻松,即便是手动变速箱也很容易驾驭,也能体验到更多的手动变速箱的乐趣。除此之外一些经济型车本身售价就不高,这个成本上做不出自动挡,比如各种面包车,一辆车才卖不到四万块,怎么可能用自动变速箱呢?
最后有钱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家庭买车首选目标依然是A级车和各种经济型车,因此这类车的潜在消费群体更庞大,其手动版的需求自然非常旺盛,销量依然不小,你不做手动版那就会失去相当大一部分客户,因此厂家不会轻易砍掉。
为什么手动挡汽车越来越少?而汽车厂商还继续生产呢?
乎动挡车型还是有一部分市场的,开手动挡的车很有乐趣,自动挡是一程不变的摸试很有点另板。
本人就很喜欢你开手动挡的车,特别是在乡间道路上更是应用自于得心应手,在同等排量车就是感觉比自动挡省油,(还有一点就是没有人借你的车)开车时的精神也相对集中。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自动挡车的还是占绝大多数。
为什么手动挡汽车越来越少?而汽车厂商还继续生产呢?
手动挡汽车在逐渐淘汰,未来会保留的车型会以商用车型为主
手动挡汽车(以下简称MT)什么时候会被淘汰,为何还有汽车厂商坚持生产呢?
MT被淘汰是板上钉钉的结果,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因为汽车最终要实现电动化,电动汽车不需要变速器,即便是部分使用低功率电机的商用车型也只需要AMT,MT注定会伴随燃油车的淘汰而被同步淘汰。所以现在才会越来越多车企停产手动挡汽车,比如戴姆勒奔驰、大众汽车、北汽集团和比亚迪汽车等,新势力阵营里的蔚小理、哪吒和零跑等品牌都不造手动挡汽车。
那么为什么还有些车企坚持生产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品牌的产品线里包括入门级车,也就是价格拉低到5~6万级别的燃油车;比如吉利帝豪、长安逸动、荣威i3、宝骏510等,其次则是价格虚高一些的合资车,但实际价格超过10万也就多少人会去选MT了。
这些车辆的价格相当低,制造成本的投入也要足够低;一辆车的指导价里不仅包括利润,还有占到三四成的税费,实际造车成本的投入是很低的。而汽车又有五大总成,所以每个总成都需要严格控制成本;变速器作为大头自然也要控制成本,那么这些车就只能用制造成本最低的手动变速器了。
然而,即便是这些车也会逐渐被淘汰。
因为有些自动变速器的制造成本也非常之低,燃油车的利润空间本就很大,同时电动汽车逐渐成为入门级车的主流。
在各类型的自动变速器里,CVT的制造成本也是很低的,其相比AT或湿式双离合可以少用200个左右的零部件,是非常便宜的自动变速器;其次还有同样低的AMT,这种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的基础正是MT,制造成本也非常低。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10万以内有了非常多的自动挡汽车可选,最低门槛低至3万级别——电动汽车都是自动挡;有了这些车作为对比,燃油车的换挡全面自动化也就不远了,预计2023~2024年就能基本淘汰MT。
MT在乘用车型和客车领域都基本淘汰,倒是在卡车和面包车阵营里还会继续服役。
面包车的价格同样很低,中置后驱的面包车只要三四万元;微卡的价格同样低且利润空间更小,因为这些微卡要用高成本的非承载式车身,可是价格只能定位于五万左右,所以这两种车型还得用手动变速器。而且这两种车型在短期内也无法实现全面电动化,做不到让同款车的电动版与燃油版的价格相当;因为打造面包车或微卡的车企基本都不具备三电系统的自研自产能力,依靠供应链则难以控制制造成本,所以电动面包车和微卡的价格都比较高。
其次则是轻中重型的卡车也难以实现全面电动化,由于运输行业的准入门槛过低,说白了就是驾驶证和资格证的考取难度过低,所以很多人都会把“跑大车”作为职业;于是注册车辆就越来越多了,现在已经多到供大于求,车多货少则内卷,内卷的结果自然是运费低。
货运司机不再是“高薪蓝领”,那么从购车的节点就要开始控制成本。
所以货车还是价格低一些的手动挡卡车为主,短期内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手动挡汽车真正的绝迹,预计还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为什么手动挡汽车越来越少?而汽车厂商还继续生产呢?
第一:拉低价位。第二:还是有少部分人喜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