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与痔疮有什么区别?

肛瘘有什么症状?

痔疮和肛瘘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两者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很好分辨,肛肠科医生瞅上一眼,立马就知道了。痔疮表现出来是肛门的事,肛瘘表现出来是肛周的事。但是有些人同时合并两种疾病,需要特别注意。

我前一阵子就遇到这么个病人,肛瘘合并痔疮,反复发作了很久,最后狠下心做了手术,但术后整个屁眼都开了花,痛了他老长一段时间……

一、肛瘘

肛瘘顾名思义是肛门瘘管形成。大部分的肛瘘是由于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反复感染、溃烂,最后由直肠内向肛周皮肤突出,形成一个隧道。这个隧道连通直肠,所以很容易被粪便污染。外在表现就是肛周脓肿形成、肛周皮肤瘘口反复渗液、排脓等,味道非常难闻。(以下视频为肛瘘的形成)

二、痔疮

痔疮分为内痔和外痔,有些两者皆有叫混合痔。痔疮的形成和肛门静脉曲张有一定的关系。长时间蹲厕所、便秘、吃上火食物更容易诱发痔疮。痔疮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便后滴血、肛门突出肉球,随着病情加重出现感染或嵌顿时,会出现红肿、疼痛、严重出血等。(以下视频为痔疮的形成过程)

不严重的痔疮,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或稍微用些药都可以缓解,只有非常严重的痔疮才需要做手术。而肛瘘一般不能自愈,容易反复发作,治疗上可以用填塞治疗,可以用挂线疗法,也可以通过手术把整个瘘管全部切除。★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肛瘘与痔疮有什么区别?

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或切口引流的病变。肛瘘是直肠周围脓肿的后期,可以说是一个疾病的两个阶段。他的英文名是Anal fistula。典型的肛瘘就是一根通畅的完整的管道,一头在肛窦,一头在肛缘外,或在直肠壁。非典型肛瘘一般只有内口而没有外口,或虽有内口又有外口,但中间瘘管闭塞,或只有外口,内口找不到,或干脆就只有一硬结。肛瘘占肛肠病的发病率,国内统计为1.67%~2.6%,国外为8%~20%。发病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婴幼儿发病者亦不少见,主要见于男孩,女孩少见,男女孩比例为5:1。

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它的常见症状有便血、痔块脱出、坠痛感、瘙痒等。

痔疮、肛瘘、肛裂是比较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临床上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多数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手术方式常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比如疼痛、水肿等,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不断探索,出现了术式改良,如截断结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侧方括约肌挑出切断术治疗肛裂等,均显著疗效。

肛瘘与痔疮有什么区别?

做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

肛瘘和痔疮都是发生在直肠肛门附近的疾病。但是这两种疾病区别非常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我来一一说明一下。

肛瘘

肛瘘一般都是继发于肛周脓肿,是肛门周围的细菌,通过皮肤或者直肠粘膜的破损,进入组织当中,形成肛周脓肿,脓肿越来越大,就会破溃,从皮肤表面流出来,这就形成了一个窦道,内口在直肠里面,外口在肛门周围的皮肤上,有时候甚至有几个外口。

肛瘘表现为肛周流脓,瘙痒,皮肤溃烂等,急性发作的时候,可出现发热,肛周疼痛,坐立不安,肛门下坠感等等。

肛瘘的治疗方式有很多,主要的原则就是清除窦道和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尽量避免损伤括约肌,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肛瘘挂线术,肛瘘切除术,肛瘘填塞术等等。

痔疮

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十男九痔,痔疮是因为肛周的静脉曲张瘀血,形成的静脉团块,可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大便通过直肠的时候,可导致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所以痔疮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和痔核脱出。

轻重度的痔疮首选保守治疗,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忌辛辣,多喝水,多吃膳食纤维,治疗便秘,坐浴等保守治疗,可以缓解痔疮的症状。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痔疮,痔核脱出不能回纳或者回纳后又反复脱出,严重的便血,大出血,血栓性外痔等情况。

欢迎留言咨询,更多医学科普,请关注我。

肛瘘与痔疮有什么区别?

肛瘘,中医又称“肛漏”,是由于细菌侵入肛门与直肠分界线凹陷处,造成化脓,并形成了脓管。一旦脓肿破了,里面脓水流出,形成从直肠到肛门的管道,这就是肛瘘。而痔疮是在肛门内外突起的柔软肿物,是肛管处的静脉淤血、曲张而形成的。 "还要注意肛门的护理:1、医用的肛门促愈支撑垫是白色内芯的,有支撑力,打开有4通气道的。2、电动药浴盆每分钟自动鼓气量是手动鼓气的4倍,可以产生更多的水浪,按摩下体患处,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强坐浴效果。3、促愈清洁器:要选择有温度标的,可以帮助你把水温调节到35-40度之间,避免过冷或过热的水刺激伤口。水洗后还需要用肛部消毒巾来擦拭伤口,杀灭看不见的病菌。 "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