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为什么不设计成电动车的模式,踩速度踏板前进,不踩则不动?

还真有题主所说的那种“踩油门就走,松油门就停”的使用内燃机的车辆。当然了这里所说的松油门就停并不一定是真的停车,而是松油门后动力中断,哪怕车停下,变速箱在挡位上发动机也不会熄火,车也不会动。这种车就是使用自动离合器的摩托车。

常见的弯梁摩托车以及一些三轮摩托车都是用的自动离合器,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离合器在弹簧作用下保持分离,拧油门后发动机转速上升,离合器内部的甩块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移动,推动压盘把离合器逐渐压紧,这样发动机的动力就传递给驱动轮了。停车时松开油门,发动机怠速运行,离合器自动分离,这时候即使挂着挡车也不会动。

但是这套装置目前还没办法用在家用车上,主要是由于摩托车的变速箱与家用车的变速箱换挡控制方式不同

我们都知道手动变速箱换挡时需要拨叉驱动结合套让相应的齿轮与轴结合成一体来实现动力传输。

家用车的手动变速箱靠挡杆驱动,你可以移动挡杆选择任何挡位。但是必须分两步操作,首先退出上一个挡位,然后结合下一个挡位。

摩托车变速箱属于序列式变速箱,换挡踏板驱动一个换挡鼓,换挡鼓上有驱动槽,而换挡拨叉刚好插在驱动槽里。驱动槽的造型是按照挡位从低到高的顺序设计好的,换挡时驾驶员踩换挡踏板,踩一次换挡鼓转动一个位置,换挡鼓转动时驱动槽就按照设定的位置驱动拨叉移动,完成换挡。

最重要的是换挡鼓同时控制所有拨叉,换挡鼓转动时上一个挡位退出,同时结合下一个挡位。只需要一个动作就可以同时完成摘挡和挂挡动作。

所以摩托车换挡时离合器可以不需要断开,只需要松油门降低发动机扭矩即可。这样摩托车可以用自动离合器,只需要在停车时离合器分离,起步拧油门时离合器结合,行驶中即使离合器不断开也不影响挂挡。

而汽车换挡时必须先踩离合切断动力,然后摘挡,再挂挡,需要的时间更长。虽然理论上来说不踩离合器也有一定概率可以完成换挡,但是需要极快的速度,否则摘空挡后发动机转速立马下降,由于转速落差太大下一个挡位很难挂进去。这时候只能用两脚离合补油的方法提一下转速才能挂进挡。很显然这种操作对绝大多数驾驶员来说根本不友好,这样的车是没办法开的。所以汽车变速箱只能使用人工操作的离合器换挡,无法使用自动离合器,也就无法实现踩油门就走,松油门就停的功能了。

汽车为什么不设计成电动车的模式,踩速度踏板前进,不踩则不动?

可能很多车友会疑惑,为什么电动车启动后踩油门(电门)踏板会走,不踩踏板则一动不动,而自动挡的汽车挂上前进挡就会低速行驶?实际上燃油车想做到踩油门走、不踩油门则不走也很容易,只是这么做对于乘用车而言毫无意义。

不仅毫无意义还会让起步变得更疲软。因为增加了一次离合器片的压紧过程,所以起步会慢半拍。而现实中具备这样特性的燃油车也是存在的,比如超跑。大多数超跑在挂上D挡后车子也是静止的,只有踩下油门时车子才会移动。当然这种设定风格是基于对速度的追求以及对离合器片的保护。

燃油车为什么挂上D挡就前进

燃油车离不开怠速,这本就是内燃机的固有特性,燃油只有通过燃烧才能产生动能、热能。它不同于电动车,电以离子的形式储存于电池包中,想同随时可以调用。内燃机离不开怠速,怠速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燃烧燃油产生能量的过程,所以当我们启动车辆后发动机开始旋转,挂上D挡后开始通过变速箱将动力传播到驱动桥。

下图就是AT变速器结构简图,当我们挂上D挡时,液力变矩器与行星齿轮之间的多片离合直接压紧,此时发动机扭矩可以通过液力变矩器像驱动轮传递,车辆就会开始缓慢的移动。之所以自动挡车D挡刹车不熄火,原因就在于液力变矩器并不会因为驱动轮的静止而阻止发动机的运转。如果此时调整一下液力变矩器与行星机构间离合的控制模式就可以实现电动车的运行方式。

上文已经提到现如今绝大多数AT变速器车型在挂D挡后,液力变矩器与行星机构间的离合会瞬间压紧。只要调整模式为挂D挡后该离合不接触,只有踩下油门时离合器片才会压紧。这时这款车挂上D挡后就不走了,只有踩下油门才会走,与电动车油门踏板逻辑完全一样。实现这些真的非常简单,现如今很多配备neutral idle空挡节制功能的车辆在D挡刹车时,液力鼓与行星机构间多片离合会解耦90%。

为啥不100%解耦?因为一旦在D挡下离合器100%解耦,那么再次踩下油门时离合器还需要再次耦合,而耦合至完全压紧是需要时间的。采用液力鼓的AT变速器动力响应本来就慢半拍,挂上D挡后不压紧离合,还需要在给油时再压紧离合,这样一来动力响应就太差了。所以这种控制逻辑对于燃油车而言也很简单,只是完全没有好处。车子越做越大而机器越来越小,动力响应本就不理想,再这么做得不偿失。

超跑为什么不踩油门不走

超跑的核心属性是加速,所以超跑用的变速器(双离合)离合器响应太快。不同于民用车那拖拖拉拉的半联动行程,超跑所用的变速器完成离合器的压紧过程太快,半联动会带来打滑而损失动能影响提速。所以超跑的双离合变速箱离合器只有完全耦合、完全分离两种状态。而这种设定又会导致新的问题出现。

如果没有半联动行程,挂D挡时离合器瞬间压紧会怎样?若驾驶者没给油,变速箱一定会熄火,甭管V8、V10、V12、W16,只要不给油过快压紧离合器一样熄火。所以为了防止熄火,超跑挂D挡后离合器依然保持着分离状态与空档无二,只有在踩下油门时离合器才迅速压紧。而另一方面超跑的离合器片阻尼很大,如果设置个半联动行程万一驾驶者动作快在半联动时猛给了一脚油,那高达7、800nm的扭矩对离合器片带来的磨损是很严重的。

曾经有位车友提了款911定制7速手动,结果地库还没开出去呢,离合器就烧了。所以这类车出于对性能的考量以及对离合器片的保护也放弃了蠕行功能,与电动车踏板的控制方式是不是很像?但这些对于民用车而言就不需要了,其一还是因为民用车的变速器没有那么迅捷,离合压紧不够快,这就有了半联动过程,而半联动带来的蠕行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际的作用。其次民用车双离合变速器没有赛车那么快,如果取消半联动用油门控制离合压紧,还是会降低起步时的动力响应。但目前好像有个别品牌的车型出于对离合器片的保护,取消了蠕行,挂D挡不踩油门车子就不走了。

汽车为什么不设计成电动车的模式,踩速度踏板前进,不踩则不动?

你问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车子为什么不做成没有怠速的。首先,这样的车子是有的,超跑就是这样。挂上档位,松开刹车,不给油门是不走的。民用车不做成这样的原因,一是不方便日常驾驶,二是对离合器寿命有很严重的影响。

如果设计成没有怠速,那么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变速箱不能用,只能用离合器换挡。如此的话,民用手动或者双离合变速箱的斜齿会对动力传动有损耗,只能设计成垂直齿。垂直齿又不耐磨。所以只好放弃怠速。

日常驾驶,没有怠速,在低速行驶如堵车跟车和倒车时候是比较难掌握的。

汽车为什么不设计成电动车的模式,踩速度踏板前进,不踩则不动?

因为你说的方法太危险,想象一下,你在悬崖边调头,普通车脚放在刹车上,车慢慢蠕动,发现倒过头了一着急刹车踩死车停了,如果用你的设定,不踩油门车不走,所以哪怕距悬崖再近,你也要脚放在油门上,发现倒过头了要么你脚先要离开油门踩到刹车上,这样反应时间更长,可能掉沟里了,要么一着急乱踩,把脚底下的油门踩到底,车直接掉沟里了。

汽车为什么不设计成电动车的模式,踩速度踏板前进,不踩则不动?

有很多电动汽车的加速踏板,在向前踩的时候是加速,松开加速踏板的时候,又是设定为制动能量回收状态,这时候驱动电机的磁阻,一方面会发电,另一方面会急剧的产生制动阻力,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所以你感觉是往前是在加速松开就变成制动了。这种社区很多人说好也有很多人说不好,但是对于电动汽车来讲只能如此,没有其他的选择,可以选择的是调整制动能量回收的幅度。燃油汽车不存在制动能量回收这一说,当你松开加速踏板的时候,只是存在汽车的。驱动系统对行驶系统有一定的反托作用,这个阻力相对来说比较小,车辆还是能够处于正常的滑行状态,所以感觉不出来有制动的迹象。

汽车为什么不设计成电动车的模式,踩速度踏板前进,不踩则不动?

不踩不动?跑长途累断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