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每次都没等水温上来,就踩油门行驶,对发动机伤害大吗?
如果厂家用户手册特别指明需要热车那就按厂家要求进行,如果厂家没有要求热车的话冷启动后直接开走反而更好,主要有这几点理由:
1、温度上升更快你以为冷启动后怠速那么高是在快速热车吗?绝对不是。那是在热三元催化器。三元催化器是尾气处理的重要装置,必须在350摄氏度以上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发动机冷启动后会自动推迟点火角以提高尾气温度尽快加热三元催化器,这时候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大部分都跑到排气系统了,发动机并没有得到太多热量。而你踩油门走的时候发动机就退出热车状态转为正常控制了,这时候点火角恢复正常,水温上升反而更快。
2、省油冷启动后为了快速加热三元催化器,发动机怠速都比较高,这样可以产生更多高温废气,尽快提升三元催化器的温度,如果你原地热车的话这些油都白白浪费了。毕竟发动机加热三元催化器这个设定是厂家为了满足排放法规而设定的,但是我们用车又不是上检测台,没必要随着它的程序进行,行驶中三元催化器一样会热起来。
打着车就有也有讲究打着车就有也不是一发动立马就起步,也是有一定讲究的。我认为主要注意这两点:
1、让发动机运行10-20秒,这是为了让机油泵快速把机油打到位
毕竟停了一晚上很多摩擦面都没机油了,直接一脚油门干下去那肯定增加磨损,先等一等,只要你加的机油没问题,机油泵很快就会把机油泵到位。
2、行驶中控制住发动机转速,别拉太高
曾经我一个朋友脚欠,冷启动后猛踩油门,结果正时链条跳齿了。因为刚启动时链条涨紧器还没压紧,链条还处于松弛状态,猛地拉高转速链条就容易跳齿。其次冷车时机油流动性差,发动机润滑条件也没达到最佳,所以悠着点没坏处。
另外你也要为变速箱考虑一下,毕竟发动机内部小汽油烧着,温度上来的快一些,而变速箱可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你要为变速箱考虑考虑。
我认为行驶中把发动机转速控制在2000转左右是比较合适的。等水温正常后你爱怎么搞怎么搞。
但是有特殊需求的话原地热车也没毛病冷车开起来很不舒服,换挡生涩顿挫,油门不好控制,关键是冷车还没有暖风。人受冻还可以忍一忍,就怕走着走着挡风玻璃起雾,这时候没暖风你也没办法除雾,慌乱之中反而容易出危险。所以说你要是想原地热车再走的话那也无所谓,一点问题也没有。怕积碳的话平时给油箱里加点燃油清净剂,别说这东西没用,用了就知道,真的有用。
另外你想原地热车的话可以教给你一个小技巧,启动后先挂挡让车走一下,车速不需要太高,但也不能太低,起码要让车速表有动静,油门也要踩一下,然后再挂空挡原地怠速热车。因为有些车在挂挡行驶后发动机就会自动退出暖机状态,这时候发动机就不会刻意去热三元催化器了,怎么不得省个5毛的油钱。
天冷每次都没等水温上来,就踩油门行驶,对发动机伤害大吗?
这个的话对发动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虽然说现在的技术都比较先进,基本上发动机已经不需要热车了,但是天冷刚起步的时候还是不能大力踩油门的。因为停了一晚上的车翻发动机内部的机油因为重力作用都沉在了发动机底下,所以说刚着车的时候,发动机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润滑,这个时候如果猛踩油门转速很高的话,肯定会对发动机有一定的磨损,他经常这样操作对发动机的这些影响都是不可逆的,非常不推荐,刚着车就大力踩油门。
正确的做法是,可以着车以后等个30秒左右再起步。那发动机有一个预热的时间,同时也是让机油的润滑起到一定的作用。或者你打到车以后可以直接起步,但是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大力踩油门儿一定要低转速的行驶,维持车辆转速在两千转以下。行驶一段过程,大概也就1km左右,等发动机温度恢复正常的时候,也就是等水温上来的时候再恢复正常行驶。这样的话至少能保证不会对发动机有太大的伤害。
最后大家买了车都一定要爱惜它,因为毕竟谁都不想让自己的爱车经常出现毛病。浪费钱不说。还耽误事儿,所以说大家一定要尽自己的所能,爱惜自己的车辆,你对他好他才会在关键时刻不给你掉链子。大家需要注意平时按时保养。然后操作的时候尽量温柔一些。都说车是自己的二老婆,所以你对他好,他一定也不会让你失望的。
天冷每次都没等水温上来,就踩油门行驶,对发动机伤害大吗?
只要不是猛踩油门,没多大伤害。
如果启动车以后,等个十几秒转速还没有降下来,完全可以开动车子,怠速行驶顶多轻踩油门,控制发动机转速别高了。这样不但不会损坏车子,实际对发动机的伤害比原地热车反而是更小的。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热车是针对以前的化油器的,如果天气冷不充分热车,化油器喷油雾化不好,会导致发动机工作不正常。我们现在车上都是电喷发动机,具体喷油多少有电脑控制,从这个角度讲是不需要热车的。
第二现在发动机启动以后内部就建立负压,几秒钟就可以把机油抽上来,十几秒的时间足够机油走遍发动机全身。冷车启动机油的保护性能确实会差一点,尽量让发动机恢复正常的转速,对发动机的伤害就小一些。
第三既然转速高对发动机伤害大些,那么冷启动怠速比较高,它是图个啥呢?其实这是被环保逼的,为了排放达标,必须要三元催化器快速升温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所以要把怠速转速升高,伤点发动机就伤点吧,反正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所以我们要怠速或者轻踩油门行驶,加大发动机的负荷,会让发动机和三元尽快升温,温度上去了转速就会降下来,实际上这样跟原地热车比,减少了对发动机的冲击。
天冷每次都没等水温上来,就踩油门行驶,对发动机伤害大吗?
「水温」决定油耗与积碳-不影响润滑
内容概述:
- 机油参数概念
- 内燃机润滑系统结构
冬季用车不怠速热车,直接驾驶是否会损伤发动机?从积碳的角度解析此问题,答案是不需要原地热车,原因在于积碳的形成是因为燃油燃烧不充分,冷启动热车阶段ECU会主动加浓喷油直到热机状态;过程中的喷油量大于理论空气燃料比,燃油处于无法充分燃烧的状态,所以积碳会较多的产生。
解决方式为启动后随即正常驾驶,利用高压进排气湍流可以有效清理积碳;至于润滑磨损问题同样无需担心,因为水温高低并不决定机油润滑能力!
机油·基础知识- 参考标准「0W-30」,这是北方比较常用的机油标准。
W_winter释义为冬季或低温,与数字组合后代表的是机油的凝固点;计算凝固点的公式为【0+(﹣35)=﹣35℃】,当然如果是5W的机油就是﹣30℃,10W则为﹣25℃。
不同区域的冬季最低温差距很大,所以针对不同需求销往各地的机油冰点温度也会有很大差异;不过可以确定说任何专业的维修厂,给车辆使用的机油都一定会超过环境最低温,否则因选择标号而导致机油凝固,造成的发动机磨损是需要担责的。
重点问题1:假设使用0W﹣35℃的机油,在零上30度时启动发动机肯定会有不错的流动性,但随着温度逐渐降低到零下30度,机油的流动性还能满足启动时的快速润滑需求吗?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温度降低会造成机油流动性能的降低,但是标准绝对是在满足机器需求的范围内,否则发动机异常磨损要担责的就是机油生产商了。比如0W机油会在零下30度时过慢形成润滑,机器可以说用上几千公里就会磨损到拉缸甚至报废——所以机油只要敢于标注0W,那么只要没有达到﹣35℃就能够正常使用。
(下图为自然流动状态,但发动机有机油泵为机油增压,流速会很合理)
重点问题2:0W-30的「30」概念是机油的高温流动性,也就是发动机在达到90~130℃区间内,机油的最佳流动效率标准。此时可以理解为机油流速最快,但同时喷射飞溅的机油流动剩余的部分,仍旧可以形成有效的油膜以满足润滑,那么在此之前呢?
在此之前是机油的流速偏慢,喷射的机油因流速低会形成更厚的油膜;然而这只能增加润滑保护的强度,磨损更强的说法显然是不合理。但是过量机油会一定程度损耗扭矩,综合冷启动加浓喷油则会有更大的动力损耗,想要正常驾驶就要拉升转速,直到热机后恢复正常。所以想要低转速驾驶(节油),正确的方式是启动后随即正常驾驶,以及缩短热机的时间。
润滑系统·结构- 内燃机80%的磨损是在冷启动“阶段”,这种说法对吗?
毫无疑问这种说法是对的,但是普遍理解是错的!所谓的磨损在于冷启动,指的是启动发动机的瞬间,而不是启动发动机之后。
燃油汽车的内燃机启动依靠的是直流电机,钥匙开关和一键启动都只是电控开关;触发开关后线路通路会让电瓶以最大电流为电机送电,在电机的绕组形成电磁场,与永磁体磁极互斥后推动转子运转。再次之前单向离合器会推出电机小齿轮与内燃机飞轮结合,实现带动内燃机运转,这一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磨损呢?
答案:内燃机的润滑系统比较特殊,机油贮存在油底壳中,位于发动机的最低位;想要实现润滑就需要抽出机油并加压送到各条油道,实现抽油加压的是「机油泵」,但是机油泵没有采用高效率的电动机。
油泵是与内燃机的曲轴相连接,包括摩托的单缸发动机也不例外;也就是说曲轴转动才能带动机油泵运转,起动电机带动的飞轮是与曲轴连接的。所以启动瞬间才开始形成润滑,那么通过机油泵把机油送到各条油道并形成润滑的「过程中」——此时是没有润滑的,所谓的80%的磨损正是在这以阶段内出现,但多久就不会异常磨损了呢?参考下图。
知识点:起动电机运行的2秒左右时间内,内燃机的曲轴会被拉升到600转每分钟的转速标准,此时机油泵获得的动力已经可以满足润滑需求了,要知道有些车辆的怠速是可以调整到这种低标准的。
但是启动完成后发动机开始点火自运行,冷启动发动机会让转速增长到超过1200rpm,完成瞬间甚至可以达到2000rpm左右而随即快速回落;这一瞬间就是润滑形成的基础了。可以说内燃机形成润滑只是需要几秒钟,即使冬季也是不例外的,只要机油没有结冻即可!
总结:并不存在怠速热车为了润滑的说法,这种结论绝对是错的;对于冷启动磨损的问题也要深度解读才能了然,有些夸大其词的说法无非是为了博新手司机的眼球而已,利用其特别爱惜汽车的心态“获赞”罢了。
不过为了取暖倒是也可以原地热车,毕竟有些地方温度太低,原地热车十几分钟直接上车用暖气会有更好的用车体验,只是怠速热车的油耗会很高。如果车辆有电加热座椅,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之后行驶热车即可。
最后再看一组概念图,图1:发动机水道。
图2:发动机油道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天冷每次都没等水温上来,就踩油门行驶,对发动机伤害大吗?
伤害肯定是有一点点的,不过现在你只要不是天气太冷的话,都不怎么有影响,因为现在的机油基本上都能扛到零下15度左右.好一点的全合成的机油基本上都能达到零下20度到30度左右,所以完全可以不用担心,但建议你上车的时候热车一分钟左右,那样对车子基本上损害就没有什么了
天冷每次都没等水温上来,就踩油门行驶,对发动机伤害大吗?
大部分家用轿车,在任何季节使用时,都不需要在开车前做什么所谓的“热车”。“热车”是多此一举,纯属脱了裤子放屁。
不需要热车,原因如下:
1.你的《车主手册》上没有规定要“热车”。
现在的家用车,几乎没有一款车会在车主手册上规定车主应该在冬季用车前去热车。
“没有规定就不需要吗?”
是的,没有规定就不需要。厂家在设计汽车发动机时,充分考虑车主在各种多变气候下的使用情况。
冬季的使用困难,也是被汽车厂家的设计师充分考虑到的。如果需要热车,厂家一定会写在《车主手册》里。
2.为什么以前有“热车”这个说法?
以前的汽车,在冬季启动的时候的确需要热车。
那是因为,以前的汽车发动机用的是化油器——一种用来把液态汽油雾化成气态以便让发动机使用的装置。
那时候,汽车如果不热,化油器根本无法工作,发动机就几乎无法正常工作,汽车就会走不动道。
过去,不“热”,汽油就不“雾化”,
现在的汽车,早已淘汰了化油器,改成汽油喷射了。冬季再冷的气温,也不会妨碍汽油的喷射雾化。
即便不需要热车,我热热是不是也有好处?”
我不敢说你这么做没好处,但我觉得你实在是小题大做。
你要知道,在现代高精度的工业加工技术面前,你那点可怜的人工努力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所谓的一点点好处简直不值一提。
为那一点点不确定的九牛一毛的好处,耽误时间不说,还增加油耗,有必要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