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为何会变黑,变黑还能继续使用吗?

在保养车时有些车放出来的旧机油特别黑,有些车的旧机油则相对清亮一些。之所以会有这些情况和机油自身特点以及发动机运行时间有关。

机油为什么会变黑

机油变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汽油/柴油燃烧后会产生一部分颗粒物,大部分都随尾气排放出去了。但是有一部分附着在气缸壁,被润滑气缸壁的机油溶解。还有一部分随着燃烧室的高温燃气窜入曲轴箱,溶解在机油中。这点在柴油机上特别明显,因为柴油机燃烧速度慢,更容易产生颗粒物。家里以前的柴油宝来,刚换过的新机油跑几天就黑了。

2、发动机工作时温度比较高,高温下机油更容易氧化变色,但是这种变色一般表现为颜色加深,而不是变得黑乎乎。只是很多人们习惯性把不再透亮的机油统称为黑。由于机油也有散热降温的作用,所以机油越少变黑的速度越快。矿物质机油比合成机油变黑的速度快。

3、空滤不可能完全过滤进气中的灰尘,一些小颗粒的灰尘会突破空滤进入燃烧室,这部分灰尘颗粒在高温燃烧时可能碳化,一部分附着在燃烧室和气缸壁上,一部分可能会被气缸壁上的机油溶解。

4、机油使用时间太长。

一般来说汽油机在正常的保养间隔中出现机油变黑的情况比较少见,大部分时间旧机油更容易表现为颜色加深,而非完全变成黑色。就拿我自己的经验来说,矿物质机油一年一换,行驶里程在8000公里左右,放出来的旧机油并没有变黑的情况,而是颜色更深。另一辆车用的是全合成机油,也是一年换一次,放出来的旧机油也会颜色变深,但是相比起矿物质油来说轻微许多。

而真正见过放出来的机油黑乎乎的情况并不多,一次是十几年前,家里的摩托车换机油,当时摩托车骑得少,三年没换过机油。换机油时只放出来一丁点儿,颜色跟墨汁一样。另一个就是柴油宝来,每次换机油放出来的都是黑墨汁一般。

机油变黑了还能用吗

我想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其实机油在正常使用周期内或者略多一点时间内变黑后并会对发动机造成什么损害,但是润滑作用多少肯定会受到影响。因为排除故障原因外机油变黑大都是使用时间太长,此时机油的性能肯定下降。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用车强度都比较低,都是上下班或者周末出行代个步,这种驾驶情况下几乎没人天天大脚油门踩着跑,所以发动机对机油的需求也没那么苛刻。

但是要警惕机油变黑的原因

网上经常有人说机油变黑才正常,因为机油有清洁作用,变黑说明机油的清洁效果好。其实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正确,相反可能会误导一些人。因为机油虽然有清洁作用,但是在正常保养的情况下发动机里不应该产生那么多的杂质,让机油黑得有点过分了。

所以说当你发现旧机油变得特别黑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机油用的时间太长了?是不是机油太少了?是不是加的油有问题?是不是机油滤芯质量不好?是不是空滤该换了?或者用的机油有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做出改善,比如选择好一点的机油滤芯、勤换空滤、到正规加油站加油、定期检查机油量,不足了及时补充、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换机油。如果有针对性地做出改善后机油还是特别黑的话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发动机出了其他问题了。

机油为何会变黑,变黑还能继续使用吗?

发动机机油变黑是正常现象,变黑后可正常使用

燃油动力汽车使用的内燃式发动机有一个通病:冷启动阶段以冷却损耗导致动力下降,为补偿动力ECU会主动提高转速增加进气量并同时增加喷油量,此时的喷油量过大会造成空气燃料比失调,出现燃烧不充分的状态。这种状态需要到发动机和冷却液均达到理想运行高温后才能解除,在冷启动后的升温阶段会持续燃烧不充分,而这种燃烧状态会产生游离碳,与机油蒸汽混合后则成为积碳。

积碳本身会在发动机燃烧室内积少成多,其次会因燃烧室压力过大形成窜气,也就是没有充分燃烧并混合游离碳杂质的混合气体被压入曲轴箱。虽然这些窜气会随着强制通风进入近期系统参与燃烧,但仍有极少部分附着在管道内积少成多形成油泥。而曲轴箱正是发动机贮存机油的箱体,这些油泥与机油基础自然会让机油变黑。这就是机油会变黑的原因,而且为了清理油泥在制造机油时也会考虑到如何清理,具体配方自然是保密的,不过能确定是机油本就具备清理油泥的能力,所以会变黑还不因为机油被污染,而是自己招黑……

全新的汽车在落地后初装机油变黑的速度会比较慢,因为新发动机需要时间缓慢的积累积碳与油泥;不过在经过一定里程的使用后积碳与油泥会形成固定且平衡的量,因为机油清理油泥的能量毕竟是有限的,而油泥过多会影响机油的润滑能力以及粘度,粘度升高且润滑能力下降后会造成发动机的磨损,所以机油才需要定期的更换。更换的机油的标准是经过严格计算的,三个等级的机油更换里程大致如下,在限定里程内能保证合理的清洁与润滑能力。

在达到里程后则要更换机油,但在更换之前发动机的油泥是比较多的,甚至可理解为“超量”。那么在加注全新机油后,这些机油则要快速的发挥清洁效果,让油泥达到合理平衡的状态以保证发动机的合理运行温度。所以老发动机更换机油后,哪怕行驶的里程只有即使公里也会造成机油变黑,之后则是越来越黑;然而能保证润滑的里程还是有5000或10000公里,所以机油变黑后仍能正常使用。

关于机油的颜色并不用担心,想要了解机油的性能可通过机油试纸测试,当然试纸需要自行购买,成本低至几分钱一张。测试的办法为“滴油看环”,用机油尺蘸到机油后在试纸上滴几滴,之后看扩散环的过渡是否自然,如果有明显的断层则说明机油的性能已经很差了,参考下图自行判断吧。

本文由天和Auto原创发布,内容请勿站外搬云(保留版权保护权利),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机油为何会变黑,变黑还能继续使用吗?

我们都知道机油是对于车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很好的起到润滑,冷却等功效,还可以清洁各部件,真的是作用多多,一旦机油出现问题的话,车子很多地方都会出现问题,所以车主们对于机油是特别的关心,只要一说到机油不行了,马上就更换。

但是一般是如何来判断机油不行的呢?有的人看到发黑了就认为他不行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机油本身就是带清洁作用的,而且它是循环流动的,有时候发动机上面的一些脏东西可以被机油带走,只要开上车使用,机油的颜色很快就会变的,刚开始是金黄色,开了个500公里的样子就会发黑,但是不可能说开500公里就要换吧,所以那些只是以机油发黑为理由让你更换的,一般都是忽悠你的,因为大部分时间你去看的话,它都是黑色,这本来就是很正常的。

那么具体应该什么时候更换?

随着行驶公里数越来越多,机油滤清器的能力慢慢减弱后,同时杂质也开始变多了,这样一来就会开始磨损车子的零件,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才需要更换机油。你也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如果发现机油里面有很多的杂质,倒一点在手上,摸起来有一些摩擦的感觉,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更换了,因为含有杂质的机油不但不能起到很好的润滑效果,还会伤害车子零件。

机油为何会变黑,变黑还能继续使用吗?

谢邀,我是检车家的一名二手车检测师,因为工作原因,我几乎每天都在接触汽车,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下面就从我个人的角度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机油润滑发动机并吸收热量,使发动机的内部零件高效运转而不会过热。随着油的老化,它开始失去其保护性能,必须进行更换。但是,当机油变黑时,并不总是意味着机油已经到使用极限。

新机油通常呈琥珀色且透明,类似于蜂蜜的颜色。由于每次热循环都会使其颜色逐渐发生改变,因此不可能长时间的保留其原始颜色。热循环是发动机每次达到其正常工作温度,然后再次冷却的一个周期。每次出发去商店,上下班以及接送孩子到回家后都意味着引擎会先变热,然后变凉。行程越多,发动机的热循环就越多。

除了热循环外,污染物还将使机油变黑。发动机零件中的微小金属颗粒会破裂并在机油中循环。从道路上扬起的灰尘没有被机滤挡住,也是导致油变黑过程一个概率性事件。

另外机油还包含用于改善润滑性能的化学化合物。组成成分中的石油基和合成油中都存在的这些添加剂。添加剂的某些化学反应也会导致机油变黑。

确定机油何时需要更换的最佳方法与用户手册中概述的维护周期有关。如果您的发动机使用合成油,且您的驾驶习惯属于正常范畴,那么您只需要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周期或适当超出周期更换机油。

总得来说。当机油变黑时,不一定代表是需要更换机油的预兆。不过,平时注意机油的颜色是一个好习惯,因为它可能表示其他问题。

扩展阅读:

如果发动机机油中含水量过多,那么当您拉动量油尺时,它会是乳白色并且有被稀释的状态。附着在油尺末端的水滴可以更加证实这一点。

冲过涉水路段造成熄火,请勿再次尝试启动车辆,您需要完全放出机油并拆卸机滤冲净油底壳。接下来,添加新的机油,保险起见将汽车行驶几百到数千公里后再一次进行短周期的更换。但对于长时间重度泡水的车辆而言,很大可能的是需要更换整个发动机总成。

此回答仅做抛砖引玉,欢迎各位老司机补充!以上是个人的一点见解,同时如果有任何新车二手车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关注我们公众号“检车家”咨询了解。或者直接在下方评论留言或者私信我。我一定尽我所能帮你解决。

机油为何会变黑,变黑还能继续使用吗?

机油有清洗功能 ,另外没有点燃的汽油会有一部分漏进油底壳污染机油

机油为何会变黑,变黑还能继续使用吗?

清洁功能是发动机油最主要的功能之一!而机油变黑,就是它这一能的显现!

汽油或柴油在发动机内燃烧,酸性的燃烧产物和高温沉积物会不断生成,并随着高温和时间的积累,形成有害的积碳或油泥!清洁功能就会打散聚集的沉积物,将其分散在机油中,并抑制新的沉积物的产生。机油变黑,正是清洁功能发挥了功效!同时,发动机内持续的高温和燃油稀释作用,也会促使机油变黑!每次换机油,仍然会有少量的机油无法排出,如果旧机油颜色很深,也会对新机油颜色产生影响!

是否更换,注意观察,只要机油仍然保持良好的流动性,无金属碎屑或胶质物,无明显的刺鼻气味,且仍在保养公里数或时间范围内,则无须更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