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司机都说,汽车最好买低配的?

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没错,现在很多人买车都会买最低配,也就是我们戏称为乞丐版的车。实际上主要原因还是考虑了性价比的因素和购车者的实际需求。因为汽车高低配置价格落差很大,比如丰田锐志,差价达数十万。所以说过高的差价绝对是一个原因,人们买车时肯定要买性价比最高的,而高配车型过高的价格差异无异于降低了其性价比。

想买车的人大多数都是为了其便利性,车就是买来用的,够用就行,无需花太多钱在一些配置上。当然也有人看重舒适性和享受,但还是少数。

汽车高低配置主要不同点在真皮座椅,座椅电动调节,座椅加热,导航,全景系统,倒车雷达,倒车影像,ESP,自动泊车,蓝牙系统,大灯清洗,车灯配置等等。这其中有很多配置都被称为“鸡肋”,有很大争议,比如真皮座椅,座椅加热等等。确实,对于南方的朋友们来说座椅加热实用性肯定没有北方大。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大方面。汽车的空间,发动机,变速箱这些。现在人们买车逐渐趋于理性,空间一样大,发动机变速箱一样,悬挂系统一样,车身技术,底盘技术也一样。这些大部件算下来这部车的性能高低配置之间已无太大差距,所以人们不会把钱花在其他方面了。况且很多车型最低配可以自己购买组件升级,比如导航,倒车影像等等。而且价格比直接买高配车型要便宜多了。

而且目前很多配置高低配置车型都是一样的,比如铝合金轮毂,倒车雷达,倒车影像,ABS,ESP,很多车型都是全系标配。因此消费者更不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买高配车型了。

不过还有一些硬性指标决定了不能买低配,比如一些车型低配的发动机排量小,没有自动变速箱,当一个消费者打算买自动挡车的时候低配车型没自动挡,这就是硬性指标不符了。除去这些硬性指标,其他的很多东西都是可有可无。

为什么老司机都说,汽车最好买低配的?

我自己是不买高配车的,这个是为啥?今天跟你分享一下,你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跟我来交流一下。

我为什么不会买高配车?

低配和高配发动机底盘基本相同

首先低配和高配,发动机底盘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有可能是什么布座椅它变成皮沙发,四个喇叭变成八个喇叭等等等等这种配置的升级。

那这些原厂的配置它其实也不是汽车厂生产的,是其他的供应商给到这个汽车厂,它再装上去拼起来的。

区别在于舒适型豪华配置

那么高配车比低配车多的大多数什么呢?原厂倒车雷达、导航、胎压监测这些功能性的东西,以及真皮座椅,甚至是真皮车顶这样的舒适型豪华配置。

打个比方第十代思域2016款,低配的1.5T自动豪华版139900,1.5T自动尊贵版155900相差16000块钱。

那中间呢大致相差这些配置,真皮座椅、主副驾驶座上的电动调节、GPS导航、卤素灯和高配的led大灯这个区别,大致上是这些,其他其实还有。

部分配置后期加装更省钱

那么说这个干什么呢,就是有不少东西,我们自己是可以掏钱装得上去的,而且更便宜。

比如说led大灯,我们虽然没有原厂的它这种功能和适配,但是要跟它管个量,管个照的远,自己多掏个一千到两千,基本上是搞定了。

导航和真皮座椅

GPS导航也是一样,你要是不想装GPS,手机说不定高德导航也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自己去包一个真皮座椅,还可以挑自己喜欢的颜色,而且我到底是用鹿皮、小牛皮、Alcantara皮,我可以挑自己喜欢的,至少我一分价钱可以一分货,而不是受这个厂家的溢价所影响。

你想同样一张皮,套在宾利上面就是几十万的事情了对吧,那显然这个皮不用这么贵。

天窗、气囊、ESP等配置不能加装

当然有些配置的话有可能就是没有办法自己加装的,什么天窗、气囊、车道偏离预警、什么自适应巡航、ESP,严格的说自己是能装。

只是装起来的那个代价和钱,你还不如买一个高配了,所以说这里会有个考虑的维度。

如果要天窗的话买个中配也是不错的选择,最高配我是不太会去买的。

高配车很多配置用不上

那么刚才说的是原厂的配置,它其实也是别人拿来的,部分我们可以自己装。

那还有一个不买高配的理由是我买了高配,有些配置我用不上。

你比如说自动泊车,这个开到边上我按下倒车,它自己会侧方停车给我停进去的,对于新手来说这个不错,这个厂家用这个配置我觉得也合理,但我自己用不上。

自动泊车、大灯清洗使用率低

比如说我停车都是停立体车库的,这个用自动停车就是停不进去的,又比如说这个停车的地方非常宽敞,一把直接正头开进去都开得进去,也用不上了,你不能说配置有错,只是我自己用不上而已。

再比如说什么大灯清洗这方面的这种功能,你说氙气灯配个大灯清洗非常合理,有泥巴上来的话就要靠它冲掉,不然话会影响我们的照明。

但我平时在城里面开,没有泥巴呀,那么买高配很有可能有不少的配置,我根本用不上,那就不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了。

低配比高配更保值

那么刚才我说的那两个基本上是在买车和需求匹配的角度来说,买的划不划算以及买来有没有用对吧?那其实卖车的时候也会有影响。

大家有兴趣可以网上去搜一下二手车,差不多的车况、公里数,高配和低配比贵不了多少钱,你甚至都可以粗糙的理解为,这个高配的配置它本身就是不算钱的。

10到20万块钱的车子高配也大概就比低配贵个1万块钱左右,那相对来说的话从保值率的角度说低配更保值,高配就有可能会吃亏。

二手车高配和低配差价小

那继续打个比方速腾1.4T自动时尚型160800块钱,1.4T自动豪华型170800块钱相差1万块钱。

用三年之后如果二手车卖卖,基本上都在10到12万这个价格区间,车况反而是更重要的一件事情了,买高配保值率不是特别的好。

想要豪华有面子也不推荐买高配

那么我刚才是从功能或者说是性价比角度来讲这个事情,我是不买高配的。

那有些朋友就是想让这个车子显得豪华一点,显得这个值钱一点,让别人觉得我有实力或者说长点面子,我就是要买个高配。

我依然不推荐你这么干,前面我不是说过嘛,要么这车买来自己觉得便宜,要么这个车子自己买来别人觉得他很贵,那别人觉得贵,那就可以把买高配的钱用来买更高级别的车子的低配。

高配的钱可以买更高级别的低配

我原来买个三系顶配,我不如买一个五系低配,有些朋友会说你这个就是徒有其表,买不到好东西或者怎么样。

但是从我自己的偏好角度来说,我就这两个里面图一个,我要觉得实惠,三系低配够了,那要让别人觉得我有点实力牛逼一点的,那直接买个五系好了。

高配车不如更高级的低配车有面子

哪怕我就像别人说的,我就是买了个壳买了个发动机底盘,那至少他是五系吧。某某某朋友,自己买了一个车买了个什么?买了个五系,眼前一看,哇!这么大一辆,我的目的是达到的。

虽然大多数朋友这句话是不好意思开口的,但内心和我这么一样想的,我想是不占少数的。

所以说我不买高配顶配,我只买低配,或者是更高一个级别的低配,那还是低配对不对。

那今天跟你讲这些,无非就是我自己在买车的时候的一些原则,或者是一些判断的方法,供你来进行一个参考。

买国产SUV好还是买进口SUV好?SUV有哪些缺点?

其实现在除了高低配也有一个很大的争议,或者说是一个热门的讨论点,就是我是买轿车好,还是买SUV好?

SUV看起来更大,看起来更值钱气派,而且很实用也好装东西,这些好处非常多,买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那么SUV它到底值不值得买,好处我就不讲了,SUV它有什么缺点你想不想知道,而同样价格的SUV国产的要比合资的要大上整整一圈,我是买国产的还是买合资的?

关键词:SUV

我把资料去整理了一下,做出了几篇小文章,你如果有兴趣想要了解一下的话,不妨关注一下「备胎说车」,直接回复关键词「SUV」就可以了。

我每天都会给你推送一段超过60秒的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版、音频版、视频版都有,你可以挑自己喜欢的。

那想要知道买国产SUV好还是买进口SUV好?这SUV他到底有哪些缺点呢?很简单。

手机搜索「备胎说车」,直接回复关键词「SUV」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为什么老司机都说,汽车最好买低配的?

没有谁规定买车必须买低配的车,最低配的车一般来说是比较划算的,因为高配的车型无非是一些天窗真皮座椅或者是说历史上的区别,只要是汽车的发动机和安全系统,没有太大的区别,那么低配的车型性价比反而更高一些。

同一款车高配的要比低配得高好几万,对于普通人来说车只是一个代步工具而已,而且高配置的车呢很多的功能并不是特别的实用,比如说自动泊车这种功能呢,自己可以停车入位,还有自动启停,这种功能都是比较鸡肋的功能,而对于一些驾驶熟练的人来说根本用不到。

而且现在的汽车更新换代的比较厉害,像一些汽车比较高的配置,过了3到5年的时候就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我们在二手车买卖的时候,高配置的车其实和二手低配的车价格差额更小,这样的话贬值贬得更厉害,当然对于买家来说买高配的车型更划算。

最后一些低配的车型呢,还有利于汽车的改装,我们可以加装行车记录仪,胎压检测仪或者是其他的配置,但是高配置的车型不容易再进行改装,而且定期保养的时候配置多的,保养的地方也多,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

车毕竟是一个交通工具而已,买高配置的车型,如果不是特别的预算充足是不建议的,还是买低配的车型比较划算。

为什么老司机都说,汽车最好买低配的?

几乎所有的车型都会按照配置不同分为高中低配多个版本,通常高配尤其是顶配车型往往没什么性价比,所以不太建议购买,而低配车型虽然性价比很高,但多数情况下会缺少一些必要配置,尤其是某些为了拉低整车价格的丐版车型,在重要的安全配置上会有所不足,所以买车最好买低配车是不太恰当的,综合来看中配车型是最好的选择。现在汽车各种电子配置可以说是眼花缭乱,有些品牌为了提高车型竞争力,不管有用没用的统统往上加,这就有了很多华而不实的配置,部分买高配车型的朋友,有些功能一年都用不了几次或者根本不知道有哪些功能,甚至是一些功能知道有但不会用,个人感觉买车时如何选择配置,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就可以了。第一是发动机排量,这是高低配车型最大的差别,现在多数车都有两个排量可供选择,无论是自然吸气还是涡轮增压,说到底就是一个动力上的不同,动力输出好的发动机价格更高,如果对动力有一定要求,那尽量是选择大排量或带涡轮增压的,这会直接提升后期的驾驶品质,那相反对动力没什么需求,例如一些女士买车就是用来代步,那就可以选择小排量或者自然吸气了。第二是安全配置,后期一般是无法加装的,例如安全气囊的数量,这个没有够不够用一说,在价格能接受的前提下越多越好,除此以外还有ESP、胎压监测、刹车辅助等等,至于一些辅助性的配置就看自己需求了,例如倒车影像和雷达、定速巡航、灯光配置等,那些华而不实的就可有可无了,例如自动启停、自动泊车、分区空调、大灯清洗、换挡拨片等等还有很多,后期基本没什么实用性。

看完如果感觉有帮助的话,欢迎点赞支持下,能关注“汽车实说”当然更好不过了,谢谢!

为什么老司机都说,汽车最好买低配的?

我个人在买车的时候是不会选择高配车型的,因为在我看来性价比最高的应该就是中低配的车型。

对于一款车型来说,低配车型和高配车型在发动机底盘以及变速箱方面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所以不存在一些大的差别,可能有些是高功率和低功率版本之分,主要是动力方面够用的话基本上就可以了。

对于低配车和高配车来说,相差最多的应该就是一些安全配置和一些娱乐功能配置,比如说低配车型可能只配备了主副驾驶室气囊,而高配车型就配有侧气囊或者是侧气帘,

再者说,低配车型的喇叭可能比较少,那么高配车型会配六个喇叭或者是八个喇叭,另外低配车型可能配备的是织物座椅,而高配车型配备的是真皮座椅。

我个人比较喜欢买低配车的原因,还有另外一点,就是高配车型上有些配置真的非常的鸡肋。

比如说多功能方向盘,如果说高配车型没有带定速巡航的话,那么基本上多功能方向盘所充当的作用就是切换歌曲或者是音量加减,我觉得这些在具体的使用过程当中用处真的不是很大,

另外一点像高配车型所配备的中控多媒体屏幕,在日常行车的时候具体使用还是比较少,基本上都是音乐盒收音机这两个音频节目。

所以在我来看的话,其实买中低配的车型性价比更高一些,以上的说法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来探讨。

为什么老司机都说,汽车最好买低配的?

谢邀

为什么有人说买车最好买低配车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低配车和高配车的区别到底在哪儿

在买车的时候,很多人都希望能用自己手中有限的资金买到一台级别最高的车型,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选择低配车型。那么低配车型和高配车型的区别到底在哪儿呢?

其实根据目前市面上的车型来看,低配车型和高配车型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舒适性和科技型配置方面了,真皮座椅、座椅通风加热、全LED大灯以及驾驶辅助系统等等基本上都是一台车的高配车型才有,而低配车型是很难享受到这些配置的。

除了这些配置之外,低配车型和高配车型还有什么差别吗?其实基本上就很少了,在车身三大件以及机械素质方面,低配车和高配车型最大的区别也就是动力系统上了,目前绝大多数车型都会采用两到三套动力总成,而部分车型即便只有一套动力总成,但是为了区分出高低配车型的差别来,也会人为的对同一套动力总成进行两种动力调校。

当然,还有很少一部分车型会在底盘上面做文章,例如低配车型都采用扭力梁式非独立后悬挂,而只有在顶配车型上才会采用独立悬挂。不过好在这种情况也只是出现在极少数车型上,绝大多数车型的低配车型和高配车型在底盘形式上不会有任何差别。

低配车的性价比真的要高于高配车吗

从传统意义上来理解,低配车型的性价比确实是要高于高配车型的,毕竟无论是低配车型还是高配车型,你能享受到的这台车的一些基础的机械性能以及这台车给你带来的身份和颜面上的额外附加值都是相同的,你买一台330Li的高配车型在外人看来就是不如买一台525Li有面子。

但是如果你对于车的认知不只停留在表面的话就会发现其实高配车型的性价比有时候会比低配车型还要高,有很多你觉得不痛不痒的配置其实真的用起来你也会发现离不开。例如HUD抬头显示这个配置,在很多车型上只有顶配车型才有,也许这个顶配车型会比次顶配车型高出1万,但是如果你去外面的装饰店加装的话,基本也需要同样的价格,而且你还需要把车的中控台都拆了,并且还要换前挡风玻璃。而驾驶辅助系统等功能就更夸张了,如果你在买车的时候就加装的话只需要一万多,但是当你后期去外面加装的话,价格通常都会在2万以上,而且还要把车再拆一通,而这些配置其实都是非常实用的,这么算起来的话,其实高配车型的性价比是要高于低配车型的。

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如果你的预算不是那么太缺的话,在买车的时候还是尽量挑选配置高一些的车型,以免在日后用车的时候后悔。

以上

当然,大家也可以直接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汽车三国 ,查看更多更全汽车资讯以及评测文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