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的整体实力究竟有多强?如果把它放在欧洲能排第几?

要评估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那么就要从人口领土、工业、农业、军事、社会福利等来评估,二战期间,日本在东南亚可以说是第一,但是放到欧洲又可以排到第几呢?

从人口上来说,在二战期间日本的人口可以达到7000多万人,比法国英国意大利都多,很多人都容易先入为主,觉得日本特别的小,但是当时的日本人竟然比在二战前的两个世界霸主都多,只比苏联和德国少一点,所以在人口上,日本在欧洲可以排到第三。

从领土上来说,日本的领土可以达到37万平方里,竟然比德国都大,但是比法国小,而苏联就更不用说了,在二战期间,苏联是领土世界第一,苏联凭借自己的领土广袤破解了希特勒的闪电战术,如果苏联的国土少一点,那么莫斯科可能就已经被拿下了,但是历史已经过去,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在二战前,苏联疯狂扩张自己的领土,而且二战之后,日本的北方四岛还在俄罗斯手里,所以从领土来说,日本被完败了。

从经济上来说,日本经济跟英国、法国、德国苏联比就是完败,只能和自己盟友意大利差不多,欧洲的英国,法国凭借自己众多的海外殖民地,可以很好的支撑经济,一战之后,英国和法国的很多跟附带海外殖民地开始纷纷的闹独立,英国法国的整体实力有所下降,而德国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之后,快速的崛起,力压英国和法国,来到欧洲第二。

从工业上来说,日本的工业就无法和欧洲比较快了,所以日本的航母、坦克都比较差,在二战前期日本偷袭珍珠港,但是在美国发动工业之后,快速的制造飞机、坦克、航母、船艇,日本就被吊打了,而对于德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日本也比不上,在苏德战争中,两个国家的坦克飞机可以说到处见,背后的工业实力可想而知,而英国和法国凭借自己的底蕴,也比日本好很多。

从军事上来说,日本的陆军是比较强,日本的陆军比美国还强大,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吃尽了骨头,这些日本不仅枪法准,军刺也是非常的厉害,最主要是是不怕死,我们都知道日本的狙击手都是把自己绑住树上,就是和美国同归于尽,日本陆军在欧洲可以排到第二第三。

而日本的海军在二战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强大,整个二战中,英国的海军是世界第一,就算德国的闪电战术多么厉害,但是也无法拿下英国,英国凭借的就是自己强大的海军,而德国的海军就比较差,这跟他们在欧洲的位置有很多的关系,英国所处的地区是四周都是岛屿,英国如果想在海外有更多的殖民地,那么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才可以统治更多的领土,所以英国在海军上投入的非常的大,英国也凭借自己强大的海军拖住了德国,让德国东西两线同时开战。

而日本的空军就比较差,美国的空军是最厉害的,接下来就是德国、苏联、英国,德国飞机厉害,因为有很多强大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让苏联和美国都特别的眼红,所以在德国投降之后,美国和苏联同时的对德国的科学家进行抢人,和美国的工业比较强大,所以他们制造飞机的速度比德国更加的快,美国利用自己工业的强大,把很多的飞机都售卖给苏联,而日本因为工业比较差,所以飞机的制造就比较落后。

从资源上来说,日本的国土面积比较少,资源比较匮乏,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到中期的时候就面临了很大的资源问题,与日本采用以战养战战略方针,美国开始切断帮日本运送战略物资,日本如果想在中国继续下去,那么就需要很多战略物资,特别是石油。

日本看中了东南亚的石油,东南亚大部分的石油被美国所控制,美国切断了他们的后勤,于是日本就开始东南亚共荣圈的战术,所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也是被迫无奈的,没有石油,坦克就无法前进,飞机就没有了作用,无法轰炸,所以日本的资源匮乏也决定了日本最终会失败,德国最后也是面临同样的问题,二战的后期德国开始抢老百姓的物资,同盟军这边有苏联和美国两个大国,这两个大国的后勤更加有保障,战争打到后面就是烧钱,拼资源。

所以日本在欧洲只能排到第四左右,苏联、德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日本可以在东南亚排第一,但是到欧洲,强国太多,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才开始发展起来,跟老牌的欧洲国家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情理之中。

二战时,日本的整体实力究竟有多强?如果把它放在欧洲能排第几?

在欧洲的排名不好说。但是苏联当时跟德国打的时候,是很怕日本北上的。但是因为石油、中国顽强抵抗等问题,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没有攻打苏联。

如果说二战时期,德国纳粹是法西斯的一把手,那稳坐二号位的肯定就是日本了。这不与任何国家接壤的弹丸岛国相比所向披靡的德国铁军也有着过之而无不及的强大战力,二战初期横扫了一众亚洲国家,不仅是咱们中国,像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家都遭受过日本侵略的魔爪,就连强大的美国也没在太平洋战场上讨到好果子吃,甚至在战争前期被日本一路追着打。就这样一个远不及我国一个省份大的国家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呢?

其实决定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外乎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个年代,最能代表这两大影响因素的就是工业生产水平,日本虽然国土面积小,但他们的工业化程度非常高。在经过了明治维新后,日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趋近于顶峰,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和美国、苏联、德国以及英国这些头号强国相比,在亚洲更是独占鳌头的存在,据悉,当时的日本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的5%左右,经济规模超过了160亿美元,都快达到老牌强国英国的一半,这个成绩放在一众落后的亚洲国家面前真的极为耀眼。

在二战爆发以前,日本与我们中国就已经有较大的差距了,首先,日本当时的年工业总产值约为60亿美元左右,我们中国因为内忧外患的国内局势,工业发展缓慢,只有区区13.6亿美元的产值,日本是我们的4倍有余;除了铜矿,钢、铁、煤、石油的年产量我国均落后于日本,尤其是石油和钢铁,产量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然后就是最直观的军事差距,在日本侵入我国领土之前,他们就已经拥有了年产1580架飞机、744门大口径火炮、330辆坦克、9500辆汽车以及52422吨战列舰的能力,然而这些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现代化装备,我们中国完全没有自产能力,以至于抗战时期我们的红军八路军战士用的基本都是一些老古董或者是战场上缴获来的外国武器。

如果光靠这些工业产值就能让日本一跃成为军事强国,那当然也不太可能,日本之所以打仗那么厉害,靠的还是他们对军事建设的重视度。要知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不是一时的兴起,而是多年的筹划,他们做了大量的战前准备与充足的打算才悍然入侵我们中国的。毕竟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矿产资源贫乏,又因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震火灾灾害频发,搞得日本人都有一种病态的被害妄想症,这也就造成了他们心理上的扭曲,急需出路来拯救自己,这时候,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就出现了。这种思想被疯狂灌输到日本士兵们的脑海里,要求他们所有人忠于天皇,只听从天皇的命令,为天皇而死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再配以大肆渲染的武士道精神,铸就了一个个在战场上不畏生死的凶猛野兽,这也是日本为什么能在我国领土上横行霸道的原因之一。

另外,除了思想上的洗脑,日本还实行了一种国民经济军事化政策,增加军事开支、设立了一个个军事工业部门,把科学研究的侧重点都放在武器装备的研制上,将大部分资源和资金全部放在重工业和军事建设上,资源贫乏的他们愿意花费如此多的精力在武器军事建设上,也从侧面凸显了日本想要变强的决心。

事实证明他们确实成功了,随着政策和思想文化的双重发酵下,日本的军事实力直线飙升,在临近二战前便成为了亚洲最强的军事强国,他们把入侵的首要目标定在了我国的东北地区。因为日本虽然通过各种途径让自己成为了实力超越亚洲所有国家的最强者,但相比欧美而言还是不太够看,也没有什么优势所言,毕竟发动侵略战争就意味着以后也要面对包括英美苏在内的几个大国,能够在战时掠夺更多的发展条件当然是日本的首选。我国东北地区物资丰富,矿产资源繁多,日本在率先拿下东北地区后,就开始将它作为补给站,大肆通过这片广袤的领土优势来发展本国领土发展不了的东西,有人说在经过几年的消化后东北地区当时的发展水平都超越了日本本土的发展水平,为日本后来能在太平洋战场与美军抗衡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是日本为什么能如此强大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日本通过战前的政策改革,把重点全部放在了军事建设上,为以后的战争创造了条件,其次,通过思想文化建设,把自家的士兵训练成战争机器,是影响战场局势和走向的重要因素,最后,在作战当中又通过极富远见的谋略,先占据战略要地用于进一步发展,才能使其自身的军事实力飞速发展,达到变强的目的。

给大家列一个比较直观一点的数据,二战时期,德国在刚开战时兵力大概在200万左右,在横扫欧洲大陆,准备入侵苏联之际达到了600万左右的兵力,最顶峰时为900万,但这其中有不少是非正规军,也就是半路拉进来的,德国的精锐部队也就在600万左右,而日本在1942年达到了最高700万兵力的峰值,几乎全部都是受过军国思想洗礼的正规军,等到1943年,日本的作战飞机数达到了1万架左右,航母制造数量有10艘之多,比英美都要多,可见日本在二战巅峰时期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兵力战斗力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可惜过度膨胀的自信心以及本就处于非正义性的侵略战争本质,日本在招惹了美国这个大头后就逐渐暴露了其纸老虎的本质,面对拥有雄厚基础的真正世界强国,日本短时间内发展起来战时力量还是相形见绌的,加上我国战士们爆发出奇迹般的战斗力与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日本逐渐走向衰弱,最终伙同德国法西斯一起走向了失败的悲剧结尾。

二战时,日本的整体实力究竟有多强?如果把它放在欧洲能排第几?

一战过后,在人类世界之中,工业水平、科技水平、军事水平,有能力达到“列强”水准的国家只有七个——美、英、德、法、苏、意、日(捷克斯洛伐克、瑞典这些国家工业实力不差,但是人家不搞事)。

虽然日本的工业、科技水平无法和其他六个西方国家相比,但是得意于军国主义的思想和国家一体制的政策,日本政府将八千万人口的作用(男子当兵、女子生产),发挥到了极致。

一战过后,西方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水平、军事水平在战争的重创下失去了往日的荣光。

德国、意大利不得不被迫裁军,苏联在国内革命的斗争中动荡不安,而英、法两国则迷失在胜利的喜悦中无法自拔。

正当西方世界“烂事不断”的时候,日本大刀阔斧的进行“工业改革”,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二战前期,日本的发展是飞跃性的,日本不仅是亚洲地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也是钢产量最大的国家,从1931年194.6万吨的钢产量,到1936年超越意大利,达到471.9万吨的钢产量,日本在工业发展方面的速度上令人咋舌!

日本制造钢材干什么呢?

造枪、造炮、造船、造飞机…那个时候的日本是一个有梦想、有野心的国家,当时的日本收拾泰国、印度、缅甸这种“怂蛋国家”跟玩“超级玛丽”一样简单,只可惜泰印缅当时是英、法的殖民地,日本得罪不起英、法,只好将枪口对准的中国,那时的中国虽然没有枪也没有炮,但中国是一个有“灵魂”的国家,只要中国人的“灵魂”不被折断,我们就是战无不胜的存在。

那么在二战前期,日本的整体实力能超越西方国家吗?

答案是——强于意大利,但在美、苏、英、法、德面前依旧是个弟弟。

1936年,日本在控制了中国东北部地区(生产力)和外蒙古部分地区之后(石油),经济方面已经超越了意大利。

与此同时。日本每年的钢产量在意大利之上,军事工业水平和意大利基本持平。

1940年,日本的年钢产量达到686万吨,而意大利只有226万吨。

钢产量象征一个国家的军事生产力,1940年之后,意大利和日本的陆、海装备差距巨大。

首先是陆军:日本每年生产军用汽车(类别不限)164200辆,意大利只有82456辆,在生产军用汽车方面,日本大约高于意大利的两倍。

日本每年生产13350门口径37mm以上的火炮,而意大利只有7200门。

虽然日本和意大利生产的坦克在质量方面半斤八两,都是“脆皮”坦克,但是日本的产量高,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数量就是决定性因素。

其实在坦克方面,日本不是说造不出来装甲厚火力强的大坦克,想想能鼓捣出来大和号的国家他们造不出重型坦克?其更多的原因是结合当时的战争实际。日本在战前做过多方面的考察,他们的战场区域大都属于雨林山地、丘陵水田等等,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装备的开展。

再加上资源上却是利用度有限,所以发展轻便化装备是最明智的选择。当然,工业实力肯定也是部分原因之一,毕竟日本的工业化程度相对还是比较低,特别是在大型装备制造上,效率不高。如果慢慢爆兵,不知道得爆多久。

当然,日本最强的还是海军,二战之前,日本和意大利的海军实力半斤八两。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工业水平不断提高,而意大利除了“弟弟属性”之外毫无进步。

如果日本在二战之前拿出“大和号战列舰”,意大利几乎毫无胜算。 最后是空军。 在空军方面意大利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前提是在1941年之前,因为那时候意大利拥有M.C200,而日本还在使用着“皮薄、速度慢、性能差”的97式。

但是1941年,随着生产总数为35528架零式战机的大批量服役,日本和意大利的空军力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日本空军吊打意大利空军简直不是问题。

综上,二战前期日本的综合实力在意大利之上,在西方世界中属于倒数第二的水平。

为什么日本无法超越美苏德英呢?

1940年,美国的钢产量是5200万吨、德国2100万吨、苏联1990万吨,日本只有670万吨,虽然日本在亚洲地区是“大爷”,但是美、苏、德面前依旧是个点头哈腰的弟弟。

这里需要提一句的是苏联,其特有的社会体制,几个五年计划就爆出了仅次于美国的体量,简直恐怖。至于英法,老牌儿列强,不必多说。

二战时,日本的整体实力究竟有多强?如果把它放在欧洲能排第几?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

对于这个问题,二战时期的日本的整体实力有多强大?如果我把日本搬到欧洲的话,我估计能排到第三或者是第四

国家资源储备能力

首先,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所以日本在能源方面是十分节俭的,所以对产品的运用都发挥出极致,战争打的是什么?打的不是能胜利多场歼灭了多少敌人,战争打的是能源。就像日本当初偷袭珍珠港的时候,日本有29艘航空母舰,可是那有怎么样呢?美国工业一运作,一年之间,航母就造了一百多艘,美国可以输无数次,但是日本一次都输不起。你拿什么和美国玩?日本虽然技术很发达,但是资源非常匮乏,所以如果排在欧洲的话,想都不用想,排名就是德、英、法、意、日。而剩下的欧洲诸国都不值一提。

作战能力

二战时期的日本军人作战能力是非常强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的改造之后,个个猛如虎!无论是文化程度还是人员素质,都强悍的没边!这并不是捧日本,老兵回忆录中说到:“日本军人非常厉害,无论是枪术还是肉搏,都非常厉害,而且日本兵都受过教育,自己都能指挥作战……美国中国是最好的证明。所以放到欧洲的话应该排到第一或者第二,其他欧洲国家不值一提,也唯独德国在作战方面能和日本比了。刚好,日本讲究单兵作战,而德国则是团队配合。

军队实力

日本陆军勉勉强强吧!但是海军可是要说,海军在当时日本可以是世界第二 仅次于英国,但是英国已经是强弩之末(一战没缓过劲)而日本却在当时捞鱼,所以日本实力储备还是很强的,能和美国太平洋打这么久,就能看出日本的实力不容小觑,所以比起来,日本能进前三。(德国陆军虽然强,但是海军一比就差强人意)

所以经过一番综合,日本应该排在欧洲第四,或者进前三,毕竟德国的装甲部队不是吃素的,而法国都不值一提,还号称“欧洲第一陆军”结果40天就投降,实在是大跌眼镜。所以日本很有可能进前三。德国第一、英国第二、日本第三。

(以上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喜欢我的话就请给我点个赞吧~

二战时,日本的整体实力究竟有多强?如果把它放在欧洲能排第几?

国家的整体实力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下面我们通过几组数据分析来更直观的了解一下。

一 经济实力
  1. 美国2049亿美元
  2. 德国561亿美元
  3. 苏联433亿美元
  4. 法国390亿美元
  5. 英国380亿美元
  6. 意大利320亿美元
  7. 日本283亿美元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经济实力是综合实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战争对经济的依赖越来越大,战时经济实力可迅速转换成军事力量,强大的军事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

二 工业生产能力
  1. 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7%
  2. 苏联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7.6%
  3. 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3.2%
  4. 英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9.2%
  5. 法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4.5%
  6. 日本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
  7. 意大利占世界工业生产的2.9%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工业生产能力是将潜在国力转变为现实国力的重要条件,英国之所以能称霸世界,就是因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实力在当时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而后起之秀如美国,德国,日本也是凭借工业实力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三 军事实力
  1. 德国占世界总军力的22.5%
  2. 苏联占世界总军力的16.2%
  3. 美国占世界总军力的12%
  4. 日本占世界总军力的10.2%
  5. 英国占世界总军力的9.8%
  6. 法国占世界总军力的7%
  7. 意大利占世界总军力的4.8%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军事力量也是整体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战争的胜败最终是靠战场上军事实力的较量。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德国、日本之所以挑起二战就是想重构世界秩序,争取更大的国际话语权,获得更高的国际地位。

科学技术也是决定国力强弱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是世界科技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美国是科技中心,由于日本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也迅速跻身世界强国行列,可见科技实力与一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及地位的密切关系。

其他如土地,人口,资源等也都是影响一国整体实力的因素。综合以上原因我认为日本的整体实力应该弱于德国、苏联、英国、法国,比意大利强点。

二战时,日本的整体实力究竟有多强?如果把它放在欧洲能排第几?

从世界的范围内来看,二战时期的日本并不强,只能算是一个二流强国。二战时期世界上主要有八个工业大国,其中美国的工业产值占到了世界的五分之二左右,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德国的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前苏联紧跟在德国的后面,再往后是英国和法国,日本排在世界的第六位,工业产值只占到了世界的3.8%,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

而且日本的工业技术比较落后,根本比不上工业产值排在日本前面的美德苏英法,就连意大利和捷克的工业技术水平,也要高于同时期的日本。二战爆发前日本有七千多万人口,比英法德三国的人口都要多,不过日本在战争时期征兵的数量并不多,日本只征调了不到一千万军队,战死了大约两百万人。日本的军事实力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日本海军,一个是日本陆军。

日本海军是二战时期世界最强的海军之一,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已经拥有十艘航空母舰,整体实力不输美英两国。如果把日本海军放到欧洲,那么日本海军肯定能够碾轧苏联和德国海军,即使是英国海军,也不一定是日本海军的对手。不过由于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较弱,日本海军军舰的下水速度比较慢,在太平洋战场后期美国海军舰艇越打越多,日本海军最终全军覆没。

日本陆军的训练水平非常高,但是装备情况非常落后。受到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日本陆军的思想一直停留在一战时期,只注重枪法和拼刺的训练,无法适应机械化作战的模式。如果把日本陆军放到欧洲战场,那么日本陆军肯定是战五渣的角色,因为欧洲军队都装备了大量重武器,日本陆军拼刺刀的打法根本不颗能奏效。综合来看,日本的军事实力和工业能力都不是太强,属于二战时期的二流强国。如果日本是一个欧洲国家,地位应该和意大利相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