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医生打人事件来看,幼儿矛盾家长该如何应对?

从这件事看出,80,90的家长已经忘记自己是怎么长大的了。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父母辈从来没有因为幼儿园的撕扯去打人家的孩子,甚至小学都没有。小学三年级,我被同桌推下板凳,尾椎骨摔骨折了,对方家长带着那个男孩道歉,我父母也只是说大家都有责任,希望孩子要认识到错误,不要在教室里打闹等等,然后收了医药费就算了。

那个时代的家长对成长期孩子之间的打闹撕扯要容错得多。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在人际关系上也比现在的00后,10后更加包容。为什么现在长大的年轻人不想结婚,因为无法包容对方,无法接受瑕疵,无法迁就和忍让。

这就是80,90后的家长培养出来的。

自己的孩子是宝,别人的孩子就是草;自己的孩子打别人是游戏打闹,别人家的孩子打自己就是霸凌;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需要别人包容,别人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就是熊孩子。

双标真是一套一套的。

每一个孩子不是设定了标准程序的机器人,就像一窝出生的小奶狗,有的温顺,有的淘气,有的懒散,有的暴躁,性格的确不一样。

天生性子暴躁的孩子,难道出生就掐死?

我朋友的女儿就是天生暴躁性子,一岁多就开始咬人,父母一直在管教,到了小学都还要咬人。有一次把我另一个朋友的女儿咬得好大一个口子,父母也只能道歉道歉再道歉,赔偿赔偿又赔偿。难道我那个朋友不心疼自己被咬伤的孩子,难道要一耳光打这个咬人的女孩?人家父母摊上这样性格的崽也很痛苦,也一直在管教,没有遗弃到马路上让她自生自灭。

经过父母孜孜不倦地教导,现在也高二了,长得亭亭玉立,也不打人咬人了。

这样的孩子,过程是很痛苦的,但要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呀。

我还认识一个孩子,有点自闭倾向,幼儿阶段与人相处不知道轻重,也不知道怎样表达喜欢。有次和小朋友抢东西,抢不赢,他一着急拿起小板凳就砸过去,幸亏被老师挡住了。

父母暗地里流了不少泪,花了很多心思去引导,也是到处赔礼道歉,但这个孩子又没到去特殊学校的地步,他只是对感情理解的要迟钝些,或者说他表达感情的方式与其他孩子不一样。比如突然大吼,或者突然拉扯别人,医生说他认识世界的好奇心也许太强烈,所以关注点不一样。

幸好他身边有很多人包容他的成长,到了小学五六年级,人家现在妥妥是学霸,也能安静下来了,专注力非常强。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周期不同,成长方式不同,就如不同的种子,有他自己成长的方式。你不能因为自己养的是小雏菊,看到别人的仙人掌就不顺眼,跑去给别人扯了嘛?你不能因为自己养的是边牧,就不能接受别人养的二哈嘛?

孩子发生矛盾,家长态度一定要端正,道歉赔礼肯定是要做的,不要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但不管怎样,大人都不该去打别人的孩子,特别是低龄阶段。

对方态度不好,你可以报警可以互殴,但去打一个成长期的孩子,只能证明自己幼稚了,双标了。

从鲁医生打人事件来看,幼儿矛盾家长该如何应对?

幼儿园里没有校园欺凌这种事,拿五岁的孩子来谈校园欺凌很过分,这么小的孩子相互取闹很正常,不能把中学的校园欺凌相提并论,这件事很清楚,就是大人打孩子,从监控上看还打的很重,不能用没忍住就能解决。

从鲁医生打人事件来看,幼儿矛盾家长该如何应对?

我那边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最后弄得两条村子发生械斗,警方介入才停止。

事情跟鲁医生打人差不多。

周姓这边,有个孩子在中学读书,在学校经常被一莫姓的同学欺负,拿他的东西用,抢他的钱,还打他。他几次三番的向学校报告,学校都是例行公事的将那莫姓同学批评一顿,让他写个检讨。但这莫姓同学觉得自己的亲不受到了污辱,每次都变本加厉的欺负周姓同学。

周姓同学报告了家长。家长到学校,将莫姓同学抓到学校办公室,要求他道歉并且保证以后不欺负他的孩子。学校要切实负责他孩子的安全。

在学校和家长面前,这个莫姓同学道歉了,也写保证书了。但家长刚走没多久,这莫姓同学就找几个人把周姓同学打了一顿,说你再敢报告老师报告家长,我就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周姓同学浑身带伤回到了家。他父母发火了!周姓那条村是个大村,他父母的兄弟和堂哥堂弟加起来有二十多人。这二十多人拿着武器,开关拖拉机就出发了。这里的武器全是农村干活时常见的工具,比方说砍柴的柴刀,切菜的菜刀,挑东西的扁担,撂禾的禾撂叉,挖地的锄头,撬东西的钢钎等等。

他们浩浩荡荡的来到学校,先是制服了校警,然后去找那莫姓同学算账。那莫姓同学当时逃课,在外面玩。听到这消息,吓得就逃回家了。

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莫姓同学在哪条村,人家知道得一清二楚。周姓同学的父亲一个电话打回去,村里又来了上百人。他们有的坐拖拉机,有的开摩托车,直接就跑到莫姓同学那个村,要村长交出人来,给他一个交待。

莫姓那个村呢,觉得被周姓人找上门来砸场子,也是丢了脸,当然不肯交人了。因为这关乎到所谓尊严的事情。谈不过,双方就打起来了。

周边有人报了警。可派出所那几个民警根本无力阻止这场械斗,又向县公安局报告。公安局又调集周边各镇的派出所民警和武警部队支援,最后来了一千多警察,又是鸣枪示警,又是扔催泪弹,才把械斗的双方隔开。

这场械斗没死人,但有十五六个人被打断了骨头,其他人不同程度的受伤。那莫姓同学的父亲也被打断了腿,现在走路还一瘸一拐的。

最后事情怎么处理不知道,但知道的是,以后莫姓同学不敢欺负周姓同学了,而且他一改往日的嚣张,见着周姓同学就跟老鼠见了猫一个样。

从鲁医生打人事件来看,幼儿矛盾家长该如何应对?

首先鲁医生有错,但是他是无罪的,双方都有责任,最多就是互殴,属于民事纠纷。

从鲁医生打人事件来看,幼儿矛盾家长该如何应对?

警方已经刑事拘留了鲁医生。现在只说鲁医生家人现在的操作是多么愚蠢。 应该说鲁医生家里还是有一定能量的,但是,被出主意的人给坑了。操作网络舆论。为鲁医生摇旗呐喊,试图把鲁医生,包装成一个为民除害的大英雄。是多么愚蠢!!!可是这个案件是有视频的,情况直观明了,没有腾挪的空间。 知道,现在政府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吗?就是以所谓的民意,来绑架,影响,左右司法公正。因为那是一个国家的底线。鲁医生这样的事情,天天发生。人已经刑事拘留了,警察局,法院那是国家机器。(位高权重的家庭可以尝试撼动)。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压下来。让有头有脸的人出面,砸钱,取得对方谅解书。现在,满城风雨,全国关注,想做点小动作也不可能了。 操作舆论,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加速了案件判决速度。鲁医生会少早点罪。别以为,在外面打幼儿老人挺威风,但是在“里,属于鄙视链底端。比强奸强点。会得到特别关照。舍得花钱,也会得到特别关照。所以,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不要试图操纵舆论。做点最有用的事。只有怂货,才会崇拜一个能对5岁幼儿,下得了狠手的怂货。因为,人以群分。

从鲁医生打人事件来看,幼儿矛盾家长该如何应对?

其实南京鲁医生打人事件完全是幼儿园不作为造成的,如果幼儿园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制止并在第一时间把双方家长约到一起,该赔礼的赔礼,该训斥的训斥,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了!将心比心,谁家的父母看见自己的孩子被打成这样不心痛?看见打人的孩子不激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