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女性也重男轻女?

女性如果出生在重男轻女的环境,长大后她也会成为重男轻女的一个人。

只有从小在爱中长大,独立自信的女性,他们从小就没有重男轻女的意识,因为他们的生长环境就是如此。

比如谷爱凌,你认为她会有重男轻女的思维么?

就连北宋的李清照,也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性而自怨自艾过。她的老爹李格非从小就把她当作男儿培养,读书识字,参与时局见解,甚至将她的词作分享给友人欣赏,给了一个闺阁女子如男子一般的待遇。在李清照心里,女孩子和男孩子是一样的。

唯有在重男轻女环境中长大的男男女女,长大后也会延续重男轻女的意识。

媳妇熬成婆也是这个道理。

受剥削压迫的儿媳妇一旦成为婆婆,会延续这种剥削压迫给自己的儿媳妇。《孔雀东南飞》里的恶婆婆,年轻时估计就被自己的婆婆嫌弃伤害过。

出生于暴力家庭里的孩子,长大后施暴的几率远大于其他孩子。小时候痛恨的环境也会渗透进他的意识和习惯中。一个人,习惯了一种生活方式后,会用这个习惯去影响他人。

比如一个女领导,看见一个年轻孕妇每日打车上班就很看不惯,斥之娇气,说自己以前怀七八个月的时候仍然骑自行车上班,甚至提着自行车迈过铁轨等等。幸亏只是她的下属,嫌弃几句罢了,如果是她的儿媳妇,看不惯的就更多了。

所以,如果一个女的重男轻女,那么她成长的家庭必然也重男轻女,就算她是一个独生女儿,只要父母经常叹息没生儿子,仍然会让她不自信,影响她的价值观。

生儿生女只是一种传承的执念,皇位都传不了几代,何况小家小户那点家业,不知道执着啥?

为什么好多女性也重男轻女?

关键时刻就是保命的核武器,你没有,别人有,看看乌克兰都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当家庭或者人身受到伤害时,女子与男子之间谁更有优势呢?一目了然。

有智慧的女子,都是把自己的子孙后代放在第一位?母以子贵,寻良人只是想让男子,及他的家族帮助自己养子孙后代而已。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女性最高的智慧体现,如此每位女子通过真情,才能更优先男子,掌控一个家族子孙后代的命运,如果男子背叛家庭时,子孙后代更是优先会站在自己这边,保护女子与男方对抗中不吃亏。

子孙后代,即能御敌,也是为防内乱。不仅防止男子背叛家庭,当然也防止女子背叛家庭。如果只有孩子时,男孩子只有百之五十的概率,能成为维护家庭的作用。如果有孙子了,提高至百分之七十五的概率。每增加一代人,孩子对爹娘的敬畏度就会越高。女子自己的生命,随着每增加一代人,生命的价值就会得到一次升华,入祖为安,身消神生。

为什么好多女性也重男轻女?

谁都愿意占便宜,有人愿意吃亏吗?这只是人性本来的样子,生男孩可以为本家传宗接代,还不用付出身体的代价,女孩要付出很多,还不能为自家传宗接代,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男性不痛不痒占尽了婚姻的好处,女性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经历痛苦又没好处。

为什么好多女性也重男轻女?

因为作为女人,她们过的不太好,一直是被男人压榨的一方,谁不希望自己是得利者呢?男权社会生儿子合适,他们又不用因为孕产影响工作,儿子收入更高养老更可靠,说到底人都是逐利的。

为什么好多女性也重男轻女?

她们自己过得不好,是被男人压迫的一方。所以不希望你过得好。你不继续受压迫她们就不甘心。

为什么好多女性也重男轻女?

首先重男轻女是功利心作祟!从古代来看男孩的出生不仅可以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还在科技欠缺的时代,男性还可为家种田出力,挣钱养家。中国古代战乱不断,从社会角度来讲,男性地位也是不可或缺和撼动的。作为当时的女性,生儿育女是天职,而能生儿子,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可能就是因为儿子,就会少受来自婆婆的欺凌,丈夫的白眼。而做为生理性和社会性“弱者”,女性证明自己的唯一标准就是生儿子!所以她会从心里,“感谢”自己的儿子,让她改变命运…几千年的历史,这种基因记忆,被一代又一代的女性“传承”,所以,很不幸,这种弱者意识,牺牲的还是女性!女性会把自己的不幸,发泄在女儿、儿媳身上!当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俗话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女性缺乏绝对的自信和自爱,面对异性,她们更加容易释放好感,更何况,女性更多时候在两性之间是被“照顾”的性别!可从男性身上“收益”,可以是被保护,可以是经济上的给予。对于重男轻女的母亲,基于前面说的,我们也不难理解了。但是作为人性而言,我认为这是不合格的!做为自己的骨肉,作为母亲,本质应该是爱护自己的女儿的,儿子女儿都是自己的血脉,为了自私的一己之利,把女儿当外人,甚至敌人,可谓是人性的恶毒!大胆预测,如果作为儿子,失去劳动力,生育能力,你在看看那些重男轻女的人是何嘴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