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芙变成丐帮帮主夫人,郭襄创立峨眉派,郭破虏的结局如何?
目前最官方的说法是郭破虏随着襄阳城破而殉国,作为大侠郭靖之子,为民族大义而死,死得其所。这一点从倚天剑屠龙刀各自的结局都可以看得出来。
襄阳城被蒙古大军攻破后,郭靖黄蓉夫妇以身殉国,成为千古称颂的侠义之佳话。 郭靖的大女儿郭芙,在襄阳城被攻破后下落不明;
二女儿郭襄携倚天剑逃生,于40岁后创建峨嵋派,成为一代宗师; 长子郭破虏携屠龙刀逃出生天,从此遁迹江湖,下落不明。
刀在人在,刀亡人亡,屠龙刀既然是无主之物,那么郭破虏估计也死于战场。
但作为郭家唯一的男丁,大家都希望郭破虏还活着,于是下面的桥段出现了。
关于郭破虏逃出襄阳城后的下场猜测:
一、被金庸先生忽略,最终病逝在桃花岛《神雕》之后,桃花岛便消失在了金庸老爷子的笔墨之中,与桃花岛一同消失的还有郭芙和郭破虏,郭家一脉只有郭襄在《倚天》中有所表示,难道金庸先生将郭破虏忘记了吗?
其实不然,金庸先生赋予了郭破虏最为平静的人生。
郭破虏在《神雕》中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让郭靖黄蓉夫妇的人生显得更加立体。 金庸先生将“郭靖”这一人物角色设计的过于完美。
他拥有萧峰的气概与胸怀,却比萧峰多了一份爱情上的恩赐;
他拥有虚竹的善意与运气,却比虚竹多了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
《射雕》中的郭靖,无论是武功、经历、情感、性格都是完美无缺的,而当武侠时代过渡到了《神雕》的时候,金庸先生又赋予了郭靖儿女双全的家庭,以及保卫国家的事业。
纵观金庸先生所著15部武侠小说中的各个主人公,郭靖的人生无疑是最完美的,因此郭破虏只不过是郭靖人生中的点缀,所以金庸先生并没有在郭破虏身上浪费笔墨。
纵观全书,郭破虏的出场不足十回,台词只有五句,存在感薄弱且身上没有伏笔。
本来以为郭破虏能够成为下一部小说的主人公,却不想金庸先生特意斩断了与郭靖之间的情愫,将《倚天屠龙》记的背景一竿子支到了一百年后的元朝末年,彻底断绝了郭破虏和郭襄这条线的剧情。
郭破虏、郭芙也成为了小说中的失踪人口。 我认为金庸先生是有意将郭破虏略写的,因为他存在的意义,已经随着郭靖的死亡而失去了价值。
金庸先生不可能将武侠世界设计成郭家的天下,为了使小说更加具有多样性和随机性,郭破虏只能成为牺牲者,他最好下场就是和姐姐郭芙在风景如画的桃花岛上度过平淡的一生,然后安安静静的老死,作为一个“终结者”,结束属于郭家的武侠时代。
二、改名换姓,成为明教教主阳顶天《倚天》中,有一位管理着庞大的组织抵抗元朝的绝世高手,这个人就明教教主阳顶天。
阳顶天的真实身份,极有可能就是郭靖之子郭破虏。
这么说是有根据的。
郭靖夫妇镇守“襄阳”,所以将二女儿取名为“郭襄”,而阳顶天姓“阳”,正好对应了“襄阳”二字。
“顶天”两个字有“支撑天下”的含义,恰巧与明教反对元朝的意图不谋而合。 然而阳顶天为何甘愿将一生时光都奉献于反抗元朝的事业中呢?
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血海深仇”。
试想一下,有能力对抗元朝,且武功高强,并精通兵法、奇门遁术,还研究出“明教五行大阵”的人,除了郭靖之子郭破虏之外,还能有谁呢?
因此,阳顶天的真实身份,极有可能是郭破虏。 郭破虏在襄阳城被攻破之后,携屠龙宝刀逃出生天,为躲避元军的追杀,郭破虏逃亡西域。
在逃亡途中,屠龙宝刀被郭破虏丢失,从而流落江湖,郭破虏则被西域的明教徒所救,加入明教。
郭破虏加入异教,难免有辱家门,所以更名为阳顶天,郭破虏的内功深厚,因此学会了乾坤大挪移,成为了中土明教的教主。
阳顶天执掌中土明教期间,惩恶扬善,举旗反元, 造五色大旗,排列五行大阵,颇有一统江湖之势,曾凭借着深厚的内力打败少林三僧,与张三丰齐名。
在如今连载的新《倚天》中,阳顶天更是精通降龙十八掌,更加说明了阳顶天的真实身份就是郭破虏。
最关键的一点是,阳顶天身为明教之主,心怀抗元大志,却因为得知妻子出轨而练功走火入魔致死,难免让人觉得阳顶天死的有些狗血,但是对比郭破虏的人物性格,我们会发现阳顶天的死非常合理。
郭破虏为人醇厚,重情重义,与郭靖的性格极为相似,即便郭破虏化名为阳顶天,也无法彻底改变自己的性格,所以才会死在感情上,因此我认为阳顶天就是郭破虏的可能性非常大。 综上所述,郭破虏的下场无非两种:
一是被金庸先生遗忘,隐居江湖,或者老死在桃花岛。
二是改头换面,凭借着郭家的武功暗中操纵江湖,抗击元朝为父母报仇。
无论哪一种,郭破虏的人生都是可悲的,作为郭靖的儿子,郭破虏无疑是光荣且幸福的。
但他生不逢时,偏偏遭遇到国破家亡,也许郭破虏就是阳顶天,但我宁愿希望他不是,因为他没有义务必须成为像郭靖那样以一己之力支撑起国家兴亡的大英雄,太苦了。
我更希望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哪怕他庸碌一生,而不是人们口中的,某某人的儿子。
郭芙变成丐帮帮主夫人,郭襄创立峨眉派,郭破虏的结局如何?
郭破虏就是阳顶天。
阳顶天作为明教教主,从来没有正面出场过,他的事迹只从谢逊和成昆以及紫衫龙王等人口中拼凑而成。好多金学爱好者考证,他只能是两个人的后代,杨过和小龙女,或者郭靖和黄蓉。许多人倾向于前者,因为金庸在明报连载版中阳顶天并不叫阳顶天,而叫杨顶天。除了杨顶天,还有光明左使杨逍和黄衫女也姓杨,三人是杨过的后三代。杨顶天是杨过儿子,杨逍是杨过孙子,黄衫女是杨过重孙女。杨顶天和杨逍与杨过相似度极高,骄狂,重情,无视礼法,武功繁杂。倚天屠龙记作为射雕三部曲收官之作,其中的人物千丝万缕,需要抽丝剥茧的考证,方能和前两部捋出一条线来。小编今天说说阳顶天是郭破虏的可能性。三大特征。
第一,年龄。阳顶天到底多大岁数?这个很重要。成昆第一次在明教密道中正式出场,自称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般而言多字肯定不是一两岁,当然也不是八九岁,我们取个中间数,七十五。当时张三丰九十八岁,比成昆大二十三岁。阳顶天和阳夫人双双死去是在成昆口述的二十五年前,彼时成昆五十岁,张三丰七十三岁。成昆师妹嫁给阳顶天是在四十多年前,姑且取其中间数四十五,彼时成昆三十岁,张三丰五十三岁。阳顶天娶成昆师妹时,书中明言阳顶天比成昆师妹大很多。由于阳夫人是冲着阳顶天的权势来的,两人婚后没有共同语言,过得并不快活,因此才要出墙。如果大个三五岁,肯定不叫大很多,明显是差辈了,保守估计阳顶天要比成昆和阳夫人大二十岁以上,也是五十多岁的人,那么就和张三丰相差两三岁。郭襄和郭破虏是双胞胎,都比张三丰大两岁,所以阳顶天和郭破虏在年龄上是契合的。
第二,襄阳城破之后郭破虏的下落。据灭绝师太跟周芷若说,郭靖和黄蓉把杨过的玄铁剑打成屠龙刀和倚天剑,屠龙刀给了郭破虏,倚天剑给了郭襄。襄阳城破,郭破虏战死,屠龙刀流落江湖。灭绝师太是怎么知道郭破虏战死的?肯定是郭襄告诉风陵师太,风陵师太告诉她的。那么郭襄是怎么知道郭破虏战死的?襄阳之战异常惨烈,元军动用了威力极大的火器,郭襄当时并不在城内,怎么会知道郭破虏战死呢?所以她也只是猜测,因为郭破虏之后再没有找过她,而且屠龙刀流落江湖,所以她认为郭破虏以身殉国了。其实郭破虏并没死,只是受了重伤,伤好后改名阳顶天(取顶天立地之意,顶天立地四字是郭靖家训,大丈夫当要顶天立地,为国为民,方为侠之大者),加入明教,随着西迁的明教徒到达光明顶,随后凭借高超武功逐步混到教主的位置。
第三,阳顶天为啥要娶成昆师妹,而且不惜代价?就是看中成昆师妹卓越的处事能力,并非贪图美色。天下美女何其多,为何阳顶天独独只爱阳夫人一个,为此不惜和成昆撕破脸,横刀夺爱?郭破虏和其父郭靖一样,有胸怀,有志向,有威望,武功高强,可是不会处理教内具体繁杂的日常事务,所以他需要一个贤内助,就如郭靖需要黄蓉一样,郭破虏需要阳夫人。所以他才悍然破坏外人不能进光明顶密道的规矩,带老婆进了密道,就是为了让阳夫人多多熟悉明教机密。其实在阳顶天闭关修炼乾坤大挪移期间,明教一切事务都由阳夫人掌控,因此阳顶天临终才要把明教事务全权委托给阳夫人。而从明教诸雄如谢逊黛绮丝杨逍范遥五散人的回忆来看,阳夫人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极高的,他们对阳夫人的为人处世是极为钦佩的。所以郭破虏就是阳顶天。
郭芙变成丐帮帮主夫人,郭襄创立峨眉派,郭破虏的结局如何?
郭破虏的结局究竟如何,《倚天屠龙记》中还是交代得很清楚的,那就是在襄阳城破之日,与父母一起殉难了,这也是造成屠龙刀自此无主,下落不明的原因。不过纵是小说中如此交代,还是有不少读者,认为郭破虏殉城只是谣传,他并未殉难,为此还对他的下落做了诸番推测,其中最受认同的一个说法,就是郭破虏其实是“紫衫龙王”黛绮丝的父亲。羽菱君先不说对这个说法认不认同,我们可以先来看看,黛绮丝有没有可能是郭破虏的女儿。黛绮丝乃郭破虏女儿论断的两个论据和可能性
坊间传言黛绮丝乃是郭破虏的女儿,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她的父亲乃是中华人氏,二是她对屠龙刀和倚天剑的关注非同寻常。这两个论据,单一都是不能说明黛绮丝便是郭破虏的女儿,只有综合在一起,才能得出这个结论,我们就以这两个论据,来看看这个结论的可能性有多大。
先来看看第一个论据。根据小说中谢逊的回忆,对黛绮丝的父亲,乃是中华人氏一事,是说得足够清楚的。这也是黛绮丝回从波斯被送回中土的原因之一。
这日光明顶上突然来了三个波斯胡人,手持波斯总教教主手书,谒见阳教主。信中言道,波斯总教有一位净善使者,原是中华人氏,到波斯后久居其地,入了明教,颇建功勋,娶了波斯女子为妻,生有一女。这位净善使者于一年前逝世,临死时心怀故土,遗命要女儿回归中华。总教教主尊重其意,遣人将他女儿送来光明顶上,盼中土明教善予照拂。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回》我们都知道,《倚天屠龙记》中当世武林的故事,距离襄阳城破,足有八十年之久。假如当年郭破虏没有殉城,而是活下来辗转到了波斯的话,那么他跟黛绮丝有多大的年龄差距呢?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的情节,来做些推断。
黛绮丝被送回中土的时间,大约是在张无忌接任明教教主的三十四年前。因为按照成昆的话,阳顶天死于三十三年前,而黛绮丝到光明顶时,谢逊的妻子刚怀孕,阳顶天突然离世之后,明教众高层寻找了几年未果之后,便爆发了争夺教主的内斗,谢逊因此返回中原老家,但不久之后,成昆来访,就杀了他一家十三口,那时谢逊被杀的儿子已三岁。可见黛绮丝大概是在阳顶天离世之前的一年,才来到光明顶的。
张无忌接任教主时,以张三丰的年龄来推算,此时大概距襄阳城破已过了八十四年(1273年-1357年),也就是说,黛绮丝到光明顶时,襄阳城被破已过了刚好五十年。襄阳城破,发生在《神雕侠侣》结束时的十四年后(1259年-1273年),那时与郭襄同龄的郭破虏三十岁。而黛绮丝回中土时,其实只有十六岁左右而已。这就是说,假如郭破虏真的是黛绮丝的父亲,那么黛绮丝出生的时候,郭破虏其实已经六十四岁了,也是说,郭破虏等于是在波斯呆了三十多年后,才娶妻生女。这倒符合小说中对黛绮丝父亲“到波斯后久居其地”的设定,但是从年龄上来说,可能性却不大。
再来看第二个论据,黛绮丝对屠龙刀和倚天剑非同寻常的关注。这一点其实主要集中在黛绮丝与灭绝师太一战的前后。我们都知道黛绮丝后来之所以一心要找屠龙刀,是为了报蝴蝶谷一战,败在灭绝的倚天剑之仇。但是小说中首次写黛绮丝对屠龙刀的兴趣,却是在她与灭绝的一战之前。她为了报复胡青牛而到蝴蝶谷,一听张无忌的身份,她马上就胁迫张无忌告诉她谢逊的下落。
金花婆婆左手一掠,已将他双手握在掌里。只听得骨节格格作响,张无忌痛得几欲晕去,又觉一股透骨冰凉的寒气,从双手传到胸口,这寒气和玄冥神掌又有不同,但一样的难熬难当。金花婆婆柔声道:“乖孩子,好孩儿,你将谢逊的所在说出来,婆婆会医好你的寒毒,再传你一身天下无敌的功夫。”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十四回》按黛绮丝与张无忌这之前的对话,便可看出她要找谢逊,就是为了找屠龙刀。黛绮丝为了躲避波斯明教的追捕,伪装成金花婆婆行走江湖,一直都在极力掩藏自己的身份,她要屠龙刀来干什么呢?虽说屠龙刀有号令天下的传言,但以此来号令波斯明教,明显不可能,还只会给她惹来一身的麻烦。而此时的她也还没败在灭绝手下,总不可能是为了寻找来对付灭绝的倚天剑。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除非她知道屠龙刀中的秘密。
这一点从她与灭绝的一战,看到倚天剑的反应似乎也能看出一些端倪。首先是当灭绝拿出倚天剑的时候,黛绮丝很眼尖的看到了剑鞘上的“倚天”二字,然后是大吃一惊。其次是当她的“珊瑚金”拐杖被未出鞘的倚天剑所断后,她竟跟灭绝提了个请求,请灭绝让她能看看倚天剑的剑锋。
金花婆婆心头大震,暗想:“倚天剑刃未出匣,已如此厉害,当真名不虚传。”向宝剑凝视半晌,说道:“灭绝师太,请你给我瞧一瞧剑锋的模样。”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十四回》这个举动,足见黛绮丝对倚天剑关注的异常。因为时人只知屠龙刀带有秘密,得知能成武林至尊,号令天下,却对倚天剑并不热衷,但黛绮丝却对倚天剑的剑锋,异于常人的倍感兴趣。她接连对屠龙刀和倚天剑,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关注,是不是能理解成她也知道刀剑之中的秘密呢?后来她之所以一心要找到屠龙刀,用之再与灭绝的倚天剑一战,或许就是为了实现刀剑互砍,得到里面的秘密。
世上知道刀剑秘密的人,算起来就只有郭襄传下的峨嵋派一脉掌门,古墓中杨过的后人,还有就是当年的郭破虏。以此来说,黛绮丝乃是郭破虏女儿可能性的论据,要比第一个论据有力得多,但也要结合第一个论据,才有这个结论。
郭破虏殉难的结局,其实更能彰显他名门之后的英雄气概以上就是羽菱君对“郭破虏乃是黛绮丝父亲”言论,两个论据可能性的分析,总体而言,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从第二个论据来说,可能性还更大。但是羽菱君个人不是特别认同,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倚天》中,金庸先生明确借灭绝之口,说了郭破虏襄阳城破时殉难了。作者既已明言,我们无须怀疑。
师父顿了一顿,接着道:“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八回》二是郭破虏的年龄太大,基本上类似于张翠山是张三丰私生子的谣传。其实读者之所以会不愿相信郭破虏殉难,最主要是心中不忍为国为民的郭靖无后,但也正是一家殉城报国,才更突显了郭靖侠之大者的气概,郭破虏继承父风,更能彰显其忠孝。
三是黛绮丝看到灭绝倚天剑时,她竟不知倚天剑是落在峨嵋派的手中,但她却明显知道郭襄的名号,足见她对郭襄的不了解。假如她真的是郭破虏的女儿,郭襄就是她的姑姑,那么她对峨嵋一派应会大有了解,如此又怎么不会知道倚天剑是在峨嵋派的手中呢?而且念于这层关系,她也不会对纪晓芙下毒手了。
金花婆婆心头立时闪过了武林中相传的那六句话:“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喃喃道:“原来倚天剑落在峨嵋派手中。”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十四回》综上所述,郭破虏并未殉难,而且还是黛绮丝之父的说法,其可能性是有的,但并非完全经得起推敲。既然作者已有明言,后续情节又未出现黛绮丝就是郭破虏女儿的直接交代,因而简单地认定郭破虏随父母殉城的结局,其实更好,不需过多的去猜测,毕竟这更能彰显他名门之后,大仁大义的英雄气概。(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郭芙变成丐帮帮主夫人,郭襄创立峨眉派,郭破虏的结局如何?
襄阳失陷前,郭破虏背负屠龙刀突围,遭大批蒙元高手截杀,身受重伤。他本想前去桃花岛疗伤,却被大风吹到了对马岛,被人误当作是日本武士草野次郎。
郭破虏养好伤后,正欲回归中土,却遭遇蒙元第一次东征日本。在和蒙元部队的交战中,郭破虏和壹岐岛城主平野隆的女儿平野春奈结缘,后两人育有一子。
在反抗蒙元的两次东征中,郭破虏立下赫赫战功,却也因此再度身受重伤,直到近七旬时才得以重履故土,并和残害反元志士的百损道人同归于尽。
郭破虏的儿子,则在十八岁时就来到了中土,为实现父亲驱除蒙元、恢复中华的夙愿,他化名阳顶天,并加入明教,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流落东瀛1272年冬,一夜,郭破虏告别郭靖、黄蓉,带着屠龙刀从襄阳东门突围。他的任务,是带领丐帮化整为零,暂时蛰伏,暗中积蓄力量,等时机一到,便再举义旗。
郭破虏出门后不久,便遭遇了数十名蒙古高手的截杀。郭破虏施展“降龙十八掌”,击伤击毙七名来敌,却仍被死死缠住。无奈之下,郭破虏拔出屠龙刀背水一战,终于逃出敌阵,但代价是丹田气海受了一名敌人重重一击,真气几欲溃散。同时,他为了不让屠龙刀落入敌手,将其投入了滔滔襄水。
这群敌人似是认定了郭破虏是襄阳的大人物,一直对其穷追不舍。在这种情况下,郭破虏只好一路狂奔,连好好养伤的时间都没有,导致伤情逐渐加重,功力不到往日的三成。为了养伤,郭破虏在杭州乘船入海,准备去外公黄药师的桃花岛,凭借岛上的各种阵法阻挡敌人,也好找一些“九花玉露丸”之类的灵药疗伤。
郭破虏上船之后,一直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心道这些蒙古人不习水性,想必已经退走。他心下略安,正准备好好调养一番,忽然头上黑云汇集,天色如墨,大雨倾盆而下。同时,海上也吹起了大风,掀起数丈高的浪头。船家和乘客面对这等天威,都是大惊失色,只好紧紧抓住身边的桅杆等物事,心中把满天神佛求了个遍。
郭破虏虽久经沙场,还在桃花岛住过一段时间,但也没遇到过如此大的暴雨巨浪。此时,再厉害的武功也是无用,只能听天由命。所幸,小半个时辰过去,天色转晴,大海也恢复了平静。这时船家告诉郭破虏,他们已经大大偏离了航线,而且船只必须尽快靠岸修理,只能就近找一个岛屿。郭破虏来到甲板上举目四望,东方一座大岛已遥遥在望。
半日后,郭破虏踏上了这座岛屿,在沙滩上信步而行。没多久,就有几个青年渔民迎上前来,仔细端详了他的容貌之后,便握住他的手又跳又叫,脸上洋溢着笑容。郭破虏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但也知道自己被他们当成了熟人,急忙摇摇头,指了指西边,说我从中土而来,不是你们的朋友。结果这几个人根本不管他的比划,而是拉着他到了一户渔民家里饱餐了一顿,还让他就此住下。
郭破虏见这座岛民风淳朴,心想只要能养好伤,去不去桃花岛也没什么关系,便给了船家五十两银子,让他自行回中土,不用再管自己。
在岛上,郭破虏一边养伤,一边帮渔民干活儿,顺便学习他们的语言。如此半年过去,他终于知道自己所处的岛屿已经是日本的国土——东瀛四岛之一的对马岛。刚来岛上时,那几个青年渔民把自己当成了十几年前去中土游历的武士草野次郎。草野次郎为人善良,特别喜欢帮助人,岛上的渔民都受过他的恩惠,所以岛上的人才对郭破虏都非常好。事到如今,郭破虏也只好将错就错,暂时借用了草野次郎的身份。
郭破虏到岛上九个月后,终于将内伤完全治好,且内力更进一层。自此,他日日盼着中土的商船前来,好让自己回到中土,找到丢失的屠龙刀,继续完成父母托付给自己的重任。不曾想,郭破虏左等右等,一直等了近一年的时间,始终没有等到中土的商船前来,而等来了蒙元的军舰!
大战元军1274年11月,元朝远征军从朝鲜南部起航,直扑日本,第一站就是九州与朝鲜半岛之间的对马岛。对马岛兵力薄弱,只有80骑人马,而第一批登陆的元军就超过了1000人。对马岛的士兵在首领宗助国的带领下,借助有利地形,杀死杀伤元兵多人,却无法改变敌我悬殊的事实,最终全军覆没,宗助国也受了多处箭伤,奄奄一息。
就在宗助国将被元兵擒住之际,郭破虏突然出现,一路背着他来到一个荒僻之处。宗助国告诉郭破虏,自己已命不久矣,元兵下一个目标必是壹岐岛,请郭破虏不要管他,立刻前往壹岐岛报信,说完便永远闭上了双眼。郭破虏对这位异国将军非常尊敬,对他行了一个军礼,便找了一个小艇,急忙赶往壹岐岛。
壹岐岛与对马岛一样,兵力严重不足,根本不足以抵挡元兵。城主平野隆在听了郭破虏报告的对马岛情况之后,虽然做了一定的准备,但当过了数日,元军登陆之后,海滩很快就在铺天盖地的箭雨下失守,平野隆只好带人退到樋诘城,准备长期固守。同时,平野隆知道郭破虏武功高强,于是派他保护着自己的年方十七的女儿平野春奈前往九州岛,向太宰府请求援助。
郭破虏和平野春奈离开后不久,城门便宣告失守,平野隆带兵决死突围,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平野隆与妻儿一同自尽。
两日后,元军又攻陷松浦半岛和鹰岛,直扑九州。所幸,在多方示警下,九州做好了作战准备。在经历了一天的战斗后,元军成功建立了滩头阵地,日方的指挥官景资决定依靠水城抵挡元军。
两日后的傍晚,战斗迎来高潮,景资在指挥战斗时发现,敌方有名将领身高两米,必定是一位重要人物,便立刻弯弓放箭。此时,郭破虏恰好也在景资身旁,他见景资这一箭准头虽然够了,力道却稍嫌不足,便迅速补了一箭。这两箭几乎同时射中了敌方的将领,使其应声倒下。
元兵中箭的将领,正是此次远征军的副将刘福亨。郭破虏那一箭使刘福亨受伤颇重,再加上元军箭矢用尽,兵士疲惫不堪,因此刘福亨再无斗志,当日便趁着夜幕降临,带领士兵转移到了战舰上,扬帆而去。不久后,元军在海上遭遇飓风,最后回归中土的不足三分之一。
当然,日本方面也是损失惨重,宗助国、平野隆等将领相继陨落。特别是平野隆一家,只剩下了平野春奈一个人。郭破虏宅心仁厚,又曾保护平野春奈去九州求援,见她如此可怜,不免要安慰她几句。谁料平野春奈竟因此缠上了他,一定要嫁给他为妻。郭破虏年近不惑,却因为襄阳的局势,一直没考虑过终身大事,如今面对一个妙龄少女的求爱,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最后竟糊里糊涂的和她结成了夫妇。
郭破虏和平野春奈成亲后,郭破虏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真正身份,并告诉她自己早晚要回到中土,完成自己的使命。平野春奈说,她不会阻止丈夫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但还请郭破虏先为她留下一儿半女。郭破虏心想这是非常合理的要求,便答应了妻子。
两年后,平野春奈诞下一子,郭破虏为他起名为草野风,暗中则叫他郭破天。郭破天十六岁时,郭破虏告诉了他的身世,于是郭破天独自前往中土,寻找志同道合的豪杰,一起反抗蒙元。后来,郭破天见明教有志于驱除蒙元,便化名阳顶天加入明教,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再说郭破虏,他没有跟着儿子一起回到中土,是因为在反抗蒙元第二次远征日本时,再度身受重伤,调养了二十多年才痊愈。
1281年5月,蒙元大军分两路东征日本。这一次日本准备得更加充分,在多地给予元军迎头痛击。博多湾一战,郭破虏(草野次郎)带领数名手下主动出击,斩杀元兵数十名,最后将一艘元军的战舰付之一炬。但在此战中,郭破虏也被元军的弩弓射中数箭,其中一箭还射穿了他的腿部,使其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都无法正常走路。
无论如何,郭破虏的壮举,大大激励了日本守军,使他们更加英勇顽强的反抗元军,拖慢了敌人的步伐。后来,就在元军准备进攻九州时,七年前曾给元军带来重大损失的飓风再次降临,使他们的远征舰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迫使元军又一次铩羽而归。
同归于尽此后二十多年,郭破虏一直在壹岐岛养伤。为了治好自己的腿,郭破虏努力回忆《九阴真经》中的“易筋锻骨章”,试图通过内外结合,将自己的腿彻底治好。郭破虏的资质算不得多好,但他和父亲郭靖一样,都有一股不服输不低头、坚韧不拔的韧劲儿,一次不行就两次,一年不行就两年……如此终于在他六十六岁上,使他的腿变成了和正常人一般无异。
其实,郭破虏的腿在十几年前就已大有好转,走路完全没有问题。他有心当时便前往中土,但想起自己刚刚送走了儿子,自己再一走,便只剩下妻子平野春奈一人,只好把行程一推再推。数月前,妻子平野春奈因病去逝,郭破虏变得无牵无挂,便又动起了前往中土的念头。
数月后,郭破虏重新踏上故土,感慨万分。父母早已在三十年前壮烈殉城,但世间还在不断流传着他们的传说,双胞胎姐姐也在数年前病逝,留下了峨眉这个传承。郭破虏想到郭襄也算完成了父母交付的任务,自己却连屠龙刀都遗失了,不禁羞愧万分。但他找遍了襄水丢刀的地方,却始终一无所获。
郭破虏想到此时已是明教教主,便动身前往光明顶,希望可以借明教的力量寻找屠龙刀。当他经过武昌时,听到元廷近年派出了一个叫百损道人的高手,四处打杀反元志士,不禁义愤填膺,决定要先除掉这个武林败类。
数月后,郭破虏与百损道人在华山绝顶大战,江湖中没有人知道这一战的具体情形,只知道百损道人自此消失,再也没有在江湖上出现过。而和他交战的无名高手,也同样如此。
郭芙变成丐帮帮主夫人,郭襄创立峨眉派,郭破虏的结局如何?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侠之大者,就一定要代代相传吗。金庸先生的武侠体系里,这样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不管是帮派还是家族,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从来都不会永远强盛下去。百年丐帮,在洪七公和黄蓉的领导下何其昌盛,最后也只能走向衰败,即便是武林中的常青树泰山北斗少林寺,也是时有蛰伏。这样的设置无疑是与整个社会发展的轨迹相吻合的,有生有灭,有盛有衰,这才是真谛,一代永昌,一劳永逸,那都是扯淡。郭靖作为武林大侠,已经做到了一个大侠的巅峰极致,而他后人没有更好的流传下去,这是再正常不过了。所以,郭破虏以身殉国就是最好的结局。
这个结局在《倚天屠龙记》里由灭绝转述,灭绝是峨眉第三代掌门,峨眉第一代掌门就是郭靖的女儿,郭破虏的孪生姐姐郭襄,所以可信度是很高的。如果分析一下当时的情景,这个也是必然的结局。
郭靖决定固守襄阳的时候,元蒙的大军已经十分厉害了,而南宋王朝用郭靖的话说就是奸臣当道,国力疲惫。襄阳城的情况就好吗,一点不好,全靠郭靖和丐帮支撑着,但是这是拿一个民间组织一个城池跟强大的元蒙铁骑对抗,撑一年两年可以,太久了真的撑不住啊,但是在郭靖的带领下硬是撑了几十年。
常年的对抗,不要说那些城中百姓,就算是体力意志力远超普通人的江湖好手,那也是支撑不住啊。后来蒙哥御驾亲征,这就说明已经决定要拿下襄阳城了,这时候不出奇迹,襄阳铁定保不住。可偏偏是老天眷顾,出了一个奇迹,杨过横空出世,居然在百万军中斩杀了蒙哥。一下子元蒙大乱,忽必烈这些皇子们忙着回去夺位了,有给了襄阳城好一段缓冲的时间。
然而,一个人的生死决定不了襄阳城的命运,也掩盖不了襄阳城接近灯枯油尽的事实。郭靖已经做好了与襄阳城共存亡的准备,作为他唯一的儿子,从小接受郭靖的耳濡目染,自然也是下定决心保家卫国,誓死护城。
有人说,郭破虏就算想着一直站在父亲身边,那也不耽误他娶妻生子啊。但事实没有那么简单,想想看,郭破虏自小就在襄阳城在军中,没有机会在江湖上闯荡,认识不了漂亮的女侠。又有人说凭郭靖黄蓉的声势,襄阳城里找个合适的女儿家还不是易如反掌?恰恰相反,因为郭靖黄蓉声势太大,带头抗元,而当时的局势,很多人都明白襄阳最后是守不住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到时候一旦城破,郭靖黄蓉就是最大的罪犯,这时候跟他家扯上关系,那不是找死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莫盖如此。
就拿郭破虏来说,父亲母亲年少相爱,举案齐眉,是人人艳羡的江湖佳侣。姐姐郭芙虽然性格鲁莽,但找的姐夫也是人中龙凤,小姐姐郭襄在外漂泊,心里记挂着杨过就不再愿意接纳其他人。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要随便将就呢,襄阳城里大户人家姑娘不少,但人人怕惹火上身,对自家人是表面尊重实则疏远,跟这样的人结亲又有什么意思。
郭靖黄蓉都是过来人,他们都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恋,自然也不会强迫自己儿子随便娶亲,而且城中人的态度也让他们心冷。这样的情况下,郭破虏就不会谈什么儿女情长,征战沙场,马革裹尸才是正经。
后来铸造了倚天剑屠龙刀,倚天剑郭襄拿走,后来创立峨眉派,屠龙刀郭破虏拿着战场杀敌,大显神威。最后随着襄阳城破,郭破虏跟着父亲母亲拼战到最后一刻,壮烈殉国,屠龙刀从此下落不明。
这样的结局悲壮,但却让人感动。其实一个家族真的没有必要说一定就要怎样怎样,顺应天意顺其自然就好。想想看,《倚天屠龙记》里有个朱长龄和武烈,这两位说是从大理段氏家臣朱家和武家的后人,倒是延续了几百年,虽然不是江湖顶尖实力,但也是一方大豪,但是怎样呢,他们早已经摒弃了祖上的狭义道,成为了卑鄙无耻的小人,延续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郭破虏殉国虽然是个悲剧,但是流传千古,后人敬仰,也不虚了。
郭芙变成丐帮帮主夫人,郭襄创立峨眉派,郭破虏的结局如何?
郭破虏远赴波斯后,与波斯圣女生下一女。郭破虏一心想让波斯明教改旗易帜,来抵抗蒙元,虽以失败告终,但还是委托衣琇重振了中原明教,其女最后也回归中华。
北宋徽宗年间,皇帝昏庸,奸臣当道,以至百姓哀声怨道,天下也开始大乱。安徽歙县人士方腊利用从波斯传入中土的明教,并以其名,于睦州青溪县聚众百万,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震动东南半壁河山。
徽宗皇帝下旨令年逾古稀的黄裳派兵剿灭明教。黄裳凭从《万寿道藏》中悟出的绝世武学《九阴真经》将方腊擒获,起义失败。
明教残部在继任者的带领下,经过艰难跋涉,来到了西域昆仑山,随即转入地下活动,伺机待伏。
转瞬到了南宋末年,忽必烈继位后,遵奉祖父成吉思汗遗训,拓展疆土,开藩建汗,三次西征波斯。西征结束后,战功卓著的成吉思汗四子拖雷建立了包括波斯在内辽阔广大的四大汗国之一的钦察汗国。
华筝公主因与郭靖感情未果,以至年过六旬也未曾婚嫁。华筝公主不愿卷入元朝的宫廷内斗,于是西赴绝域以依兄长。
反观南宋朝廷,国力积弱,偏安一隅,大厦将倾,岌岌可危。襄阳已被蒙古人围困六年之久,全凭郭靖黄蓉以一己之力扼守襄阳,两人早就明白大势所趋,但是大义所在,只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郭靖夫妇虽对以身殉国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不忍郭家血脉断绝,而存续血脉的使命也就落在了郭破虏的身上。
黄蓉知道,郭氏乃中原汉人的精神图腾,若大宋亡国,蒙元必会追杀郭氏后人,以报昔日蒙哥被杀之仇,在这种情况下,郭破虏只能远走他乡,投靠华筝公主便成了最佳选择。
于是郭靖黄蓉夫妇不仅开始为郭破虏远赴波斯未雨绸缪,也开始为襄阳城破后,中原继续抗击蒙元进行着手准备。
首先便是铸造倚天剑与屠龙刀,实行刀剑计划。但是铸造刀剑需要一种耐高温的工具,而这个工具便是明教手中的圣火令。黄蓉与耶律齐率领丐帮弟子从明教手中夺走了圣火令,教主石元也因圣火令的丢失而地位不稳。
然后郭破虏带着铸好的屠龙刀与圣火令远赴波斯,来到了钦察汗国,找到华筝。
郭破虏为掩人耳目,改名哈贾尼,华筝并将其推荐给已经臣服于蒙元的波斯明教。郭破虏将圣火令献与明教总坛后,立下大功,亦被封为明教总坛的影月长老,郭破虏终于在波斯有了落脚之地。
由于此时的中原明教四分五散、苟延残喘,波斯明教已有放弃之意,于是将圣火令重回总坛的消息严密封锁,不为中原明教所知。
波斯明教本是由“山中老人”霍山所创立的摩尼教而来,霍山去世后,波斯明教势力发展极为迅速,而教中又奉行圣女体制,圣女教主由三大长老合议后选定,教中圣女不过是教派的精神象征,真正有实权的实际是三大长老之首的“暗星长老”伊玛目。
波斯明教虽发展迅速、好生兴旺,但终抵不过蒙古铁骑西征,不得不臣服于蒙元朝廷。
郭破虏虽远在波斯,但仍秉承其父遗训,时时不忘驱除鞑虏,恢复河山,更不敢忘自身乃中华血脉,于是暗下决心,欲将波斯明教改换门庭,打造成抗击蒙元的中坚力量。
就在此时,昔日参加过襄阳祝寿的武林能人异士,百草仙衣子风携子衣琇经过丝绸之路来波斯经商,两人虽多年未见,当年之情却不淡反深。尤其其子衣琇自幼学富五车,更因家世之故,具有非凡的商业才能,故被郭破虏引荐给“暗星长老”伊玛目。
郭破虏趁势向伊玛目提出让衣琇回归中土,整顿中原明教。伊玛目本想将中原明教当做弃子,今见有人主动要整顿中原明教,并使其接受波斯总坛的领导,虽不报太大希望,但总可一试,也就答应了郭破虏的请求。
临行之际,郭破虏授计衣琇,让其回去以现任帮主石元没有圣物圣火令,名不正而言不顺为名,逼其退位,然后带领明教将抗击蒙元为宗旨,开展运动,自己则在波斯想法让总坛改旗易帜,或令圣火令重回,那时中原明教便可与波斯总教分庭抗礼。
衣琇不负郭破虏所托,短短时间内,便令中原明教兴旺起来。
郭破虏久居波斯明教,与圣女米丽古丽日久生情,两人私下里同看涛生云灭,云开星现,心里皆是说不出的欢愉,只是两人心中都知,各自身份所在,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双宿双飞。
但是两人还是情到深处,越了雷池,偷偷生下一女黛绮丝。历来明教圣女,皆是心无旁骛的女子,如今米丽古丽不仅心中有情丝纠缠,更有儿女羁绊,以至每日极尽惶恐,苦思良久之后,决定修炼建教以来从未有人修炼成功的明教圣典断情之术。
米丽古丽本是真心修炼,故而径直进入了波斯明教圣地冰宫,开始了为期长达五年的闭关修炼。郭破虏虽有心帮助却也无能为力,每日只是于冰宫前翘首苦盼,期望两人有机会相见,却是渺茫得很。
此后三年,明教总坛之内,常有年轻貌美的女子失踪,并偶枯骨被发现,教中弟子虽仔细盘查却毫无头绪,以至众人惶恐不安。
郭破虏亲自出手追查,竟发现此事乃米丽古丽所为。原来,米丽古丽修炼断情之术已经入魔。她心中牵挂女儿黛绮丝,修炼越久,心魔越深,心中更加痛恨明教这一圣女体制,终于,一发无法收敛。
当她错解断情中的精义后,每隔数日便会捉回美貌女子,放干女子的血,用血洗浴。这晚当她再次出手掳人时,和郭破虏邂逅相遇。郭破虏心下痛楚,米丽古丽泪流面满。
就在此时“暗星长老”伊玛目从暗中突然现身,并以此事为要挟,让郭破虏刺杀钦察汗国的国王和华筝公主。
原来,波斯明教投靠蒙元乃为虚以为蛇,实际是想借蒙元之力,重建一个以波斯人为主的新的王朝,以期与蒙元抗衡。
郭破虏虽恨蒙元占我中土,但毕竟蒙汉都是中华同根,如若答应,流落于波斯的数万华人再无归家的可能。
当郭破虏拒绝了伊玛目后,伊玛目恼羞成怒,竟不顾同宗之义,一剑将米丽古丽刺死。
郭破虏心痛米丽古丽之死,悲愤交加之际全力出手,只觉伊玛目不死,心中难解家国仇恨。
由于爱人刚死,郭破虏始终不能集中精神,在其出神之时,不慎被伊玛目后击中腰胁,当场口吐鲜血,好在郭破虏临危不乱,屠龙刀一挥,砍下了那伊玛目的脑袋。
郭破虏虽杀了伊玛目,但自己也受伤颇重。郭破虏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于是让黛绮丝有机会一定要回归中华,摆脱圣女的身份,不要再现其母的悲剧。
郭破虏并将刀剑的也告知于她,希望中原明教教主能来波斯迎回圣火令取回屠龙刀,使中原明教与波斯总教彻底分开。
郭破虏死后,波斯明教群龙无首,再也无人提出重建新王朝的想法,一直附庸于钦察汗国。
待到黛绮丝长大成人后,生的肤如凝脂、杏眼桃腮、端丽难言。黛绮丝紧记其父遗言,假言前往中土,担当中原明教圣女,随后在风云月三使的陪同下回到了中原。
此时已是明教教主的阳顶天听闻完黛绮丝介绍后,趁替其与
前来报父仇的"银叶先生"韩千叶对战立下大功,遂收其为义女,并封黛绮丝为紫衫龙王,帮其隐藏了身份,从此断掉了黛绮丝与波斯明教总坛的所有联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